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Rayleigh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研究中国大陆岩石圈形变特征 被引量:41
1
作者 易桂喜 姚华建 +1 位作者 朱介寿 Robert D.van der Hilst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6-268,共13页
中国大陆地质构造历史非常复杂,岩石圈长期积累的形变较大,而利用地震面波传播的各向异性是研究岩石圈形变特征的强有力手段.本文利用双台窄带通滤波-互相关方法与基于图像分析的相速度频散曲线提取技术,提取Rayleigh面波相速度频散资料... 中国大陆地质构造历史非常复杂,岩石圈长期积累的形变较大,而利用地震面波传播的各向异性是研究岩石圈形变特征的强有力手段.本文利用双台窄带通滤波-互相关方法与基于图像分析的相速度频散曲线提取技术,提取Rayleigh面波相速度频散资料,进而反演中国大陆及邻区20~120 s周期Rayleigh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空间分布图像.检测板测试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大部分区域的方位各向异性横向分辨率在5°左右.各向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方位各向异性特征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反映出形变特征的空间差异;104°E以东地区地壳上地幔各向异性弱于西部地区,表明其构造变形总体弱于西部地区.青藏地块及其东缘地区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变形最为强烈.但东部的局部地区如华南地块与珠江口地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以及秦岭-大别造山带,较强的各向异性显示这些区域在不同时期也经历了强变形.青藏地块内中短周期快波方向自西向东顺时针旋转变化可能指示板块碰撞与挤压过程中软弱物质的流变方向.青藏地块西部中下地壳和上地幔形变模式相似,可能处于壳幔耦合状态;而中东部及东缘地区地壳上地幔形变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壳幔似乎不具备垂直连贯的形变特征.位于青藏地块北部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以及祁连褶皱带同样经历了强变形.包括四川盆地在内的上扬子地块快波方向的变化显示中地壳与下地壳上地幔形变模式不同,而形变特征一致的下地壳与上地幔应为强耦合.大约以103°E为界,龙门山断裂带可分为南西段和北东段,南西段处于低速区,而北东段位于高速区,且方位各向异性强度明显大于南西段;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级地震沿断裂带的单侧破裂模式除与北东段的高应力积累有关外,还可能与北东段地下介质物性存在密切关系,高速坚硬岩体的发育有利于应变能的积累与集中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面波 相速度 方位各向异性 中国大陆 岩石圈形变
下载PDF
用重力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岩石圈形变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海英 盖永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21-126,共6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青藏、鄂尔多斯和阿拉善3个块体的结合部位,地形地貌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地震异常活跃。祁连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现代构造活动和变形比较集中,是研究岩石圈动力学最典型的地区。作者在研究区切了穿过祁连... 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青藏、鄂尔多斯和阿拉善3个块体的结合部位,地形地貌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地震异常活跃。祁连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现代构造活动和变形比较集中,是研究岩石圈动力学最典型的地区。作者在研究区切了穿过祁连山断层并与其走向相垂直的4条测线。对于每条测线,利用二维弹性板理论,通过调试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试验了横向不均匀弹性刚度的单一弹性板模型和有断点的2个独立弹性板模型,得到的结论是变刚度单一弹性板模型与我们的观测布格重力异常值吻合得很好。说明祁连山断层并没有穿过莫霍面进入岩石圈上地幔,是地壳内大断裂,即青藏高原内部构造单元。Te值由西南向东北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应当与3个块体在板块热构造、岩石圈物质组成、构造活动性等方面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有效弹性厚度 祁连山断层 岩石圈形变 莫霍面
下载PDF
天山地区均衡剩余地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孔繁良 张星宇 +1 位作者 梁青 陈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新生代印度板块持续碰撞和俯冲欧亚大陆的远端效应,波及整个天山地区,强烈改造了天山及相邻块体的岩石圈结构。为了更好地研究天山地区的岩石圈演化和形变过程,本文首先采用联合重力和地震数据反演方法,获得研究区岩石圈密度异常结构,... 新生代印度板块持续碰撞和俯冲欧亚大陆的远端效应,波及整个天山地区,强烈改造了天山及相邻块体的岩石圈结构。为了更好地研究天山地区的岩石圈演化和形变过程,本文首先采用联合重力和地震数据反演方法,获得研究区岩石圈密度异常结构,然后考虑有效弹性厚度的横向变化计算研究区均衡剩余地形。结果表明,均衡剩余地形幅值在-1.6~0.9 km之间,且与各构造单元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天山各段的均衡剩余地形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中部为较高幅值的负值,指示剧烈增厚的下地壳;西部为较低幅值的负值,可能与软流圈上涌有关;东部为较低幅值的正值,表明岩石圈形变以地表抬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地区 均衡剩余地形 岩石圈形变
下载PDF
Correlated Crust and Mantle Strain Field in China
4
作者 Ren Jinwe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5年第2期107-115,共9页
Plate mo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dynamic sources for deformation in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Since the deformation in the crust can be observed by GPS and geological observati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formatio... Plate mo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dynamic sources for deformation in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Since the deformation in the crust can be observed by GPS and geological observati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rust and that of the mantle becomes one of the major methods available for study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crust movement and mantle deformation. Regional crustal strain rate tensor values in China, inferred from Quaternary fault slip rates and earthquake deformation data within areas of approximately 200×200 km, are interpolated with smooth, continuous functions (spline) to determine a self-consistent model velocity gradient tensor field for the present-day Chinese continent. In the interpolation process, GPS velocity vectors are also matched, within a defined frame of reference, by the model velocity field. The directions of shear deformation calculated from the model velocity field are compared with the fast directions of shear-wave splitting inferred from SKS phases and Pn waves. The results might represent the shear deformation in mantle and the deep crust,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relatively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verage direction of crustal shear and that of mantle shear in the area of active tectonics, which may indicate that in these active areas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may be decoup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al deformation GPS LITHOSPHERE ANISOTRO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