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阿留申俯冲带几何学特征及运动学成因模式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仲兰
李江海
崔鑫
贠晓瑞
范庆凯
-
机构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3-550,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2016YFC05033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6ZX05033002-007)项目的成果~~
-
文摘
阿留申俯冲带位于环太平洋俯冲带最北端,是东太平洋型俯冲和西太平洋俯冲的过渡区域。该俯冲带火山岛弧距离海沟的距离从东向西逐渐增大,而形成地球上独特的岛弧火山链与海沟V字型斜交的现象。这一现象的运动学成因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对阿留申俯冲带几何形态数据、运动学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尝试运用构造赤道理论探讨该现象形成的运动学背景。阿留申俯冲带的几何学数据表明:从俯冲带东段(175°E)至俯冲带西段(155°W),火山岛弧距俯冲海沟的距离从80 km增加至250 km。与此同时,俯冲板片的倾角由60°减小至30°。板块的运动学分析表明:相对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东段的运动矢量为48 mm/a,向北运动;逐渐转变为西段的78mm/a,向西北方向运动。相对于软流圈,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没有改变,始终向西北方向运动,速率向西逐渐增加。因此,在俯冲带的东段太平洋板块的绝对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存在30°左右的夹角,而这个夹角在西段几乎不存在。太平洋板块的绝对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同,会导致软流圈对俯冲板片的反作用力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俯冲角度和俯冲带宽度。太平洋板块相对北美板块和相对地幔的速度方向夹角的变化被认为是引起阿留申火山弧与海沟"V"字型斜交的运动学成因。
-
关键词
阿留申俯冲带
火山岛弧
板块运动
构造赤道
岩石圈板块向西流
-
Keywords
Aleutian subduction zone
volcanic arc
plate motion
tectonic equator
plate kinematics
western-ward drifting of lithosphere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