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热外环境在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及茵陈蒿的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欧阳欣玥 黄欣慧 +1 位作者 陆希婧 赵江宁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3期7-15,共9页
目的:研究湿热外环境在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及茵陈蒿的干预机制。方法:实验一,将48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25±2)℃,HR 55%]、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T(33±2)℃,HR 85%]、高热组[T(33±2)℃,HR ... 目的:研究湿热外环境在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理及茵陈蒿的干预机制。方法:实验一,将48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25±2)℃,HR 55%]、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T(33±2)℃,HR 85%]、高热组[T(33±2)℃,HR 55%]、湿阻组[T(25±2)℃,HR 85%],12 h暴露,造模28 d,每天记录小鼠进食量,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分别于造模后第14天与第28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白细胞介素-6(IL-6)、IL-1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Toll样受体4(TLR4)等炎症因子血清水平。实验二,将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茵陈蒿低、中、高剂量组,将模型组与茵陈蒿3个剂量组放入人工气候箱[T(33±2)℃,HR 85%],12 h暴露,制造湿热外环境。造模后14 d,茵陈蒿3组小鼠连续7 d用3种不同浓度的茵陈蒿水煎剂灌胃。检测方法及指标同上。结果:实验一,造模后14 d、造模后14~28 d、造模后28 d,与对照组、高热组、湿阻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含量增加(P<0.05,P<0.01)。各组IL-18、IL-6、NF-κB、TLR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8 d,高热组IL-1β与岭南湿热外环境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二,与模型组相比,茵陈蒿低、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均降低(P<0.05,P<0.01)。各组IL-18、IL-1β、IL-6、NF-κB、TLR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外环境通过上调血清TNF-α水平触发岭南湿热证炎症反应的机制是由“外湿之邪”与“外热之邪”共同作用所致,而茵陈蒿可通过干预这一机制改善此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湿 湿环境 肿瘤坏死因子-Α 茵陈蒿 小鼠
下载PDF
邱健行基于岭南湿热理论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介绍 被引量:7
2
作者 贺松其 孙海涛 +2 位作者 杨雪梅 张伦 邱健行(指导)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1期182-185,共4页
邱健行教授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擅长各种疑难杂症的中医诊治,对消化系统疾病及血液系统疾... 邱健行教授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擅长各种疑难杂症的中医诊治,对消化系统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等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治疗经验。尤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防治方面临床经验丰富,诊疗思路独特,提出本病的发生发展存在肝病传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岭南湿热论 病因病机 辨治特色 邱健行
下载PDF
贺松其基于“岭南湿热理论”治疗胆石症经验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雪梅 孙海涛 +4 位作者 陈炜聪 孙嘉玲 招文婷 吕志平 贺松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44,共3页
贺松其教授基于“岭南湿热理论”治疗胆石症,认识到“岭南湿热”病因在岭南地域胆石症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胆石症的发生发展存在湿热外侵内蕴、肝病传脾、由实转虚至虚实夹杂的证候演变规律,进一步深化岭南地域胆石症... 贺松其教授基于“岭南湿热理论”治疗胆石症,认识到“岭南湿热”病因在岭南地域胆石症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胆石症的发生发展存在湿热外侵内蕴、肝病传脾、由实转虚至虚实夹杂的证候演变规律,进一步深化岭南地域胆石症病因病机及病理认识。临证强调病证结合,分阶段论治,重视对“湿、热、瘀”的干预。治疗上提出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重视实脾土以防肝乘、清湿热以利胆腑的胆石症治疗观点,方药上重视运用岭南特色中草药,以此指导临床治疗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岭南湿 肝病传脾 病证结合
下载PDF
两种岭南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弋 王琛 +4 位作者 徐秋英 林兴栋 皮立宏 吴智兵 谢淑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86-2197,共12页
目的基于两种岭南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规律,寻求具有模型评价潜力的特征菌属。方法随机将52只BALB/c小鼠分为A1正常组、A2正常环境+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组、A3正常环境+脂多糖(LPS)组、B1湿热环境组、B2湿热环境+ETE... 目的基于两种岭南湿热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动态变化规律,寻求具有模型评价潜力的特征菌属。方法随机将52只BALB/c小鼠分为A1正常组、A2正常环境+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组、A3正常环境+脂多糖(LPS)组、B1湿热环境组、B2湿热环境+ETEC组、B3湿热环境+LPS组。B1、B2、B3组予湿热环境、高脂高糖饮食,造模第20天,A2、B2组予ETEC,A3、B3组予LPS。观察一般情况,收集9次粪便,查结肠病理,测菌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结果B2、B3组出现类似临床湿热证表现,结肠病理提示炎症,与A1组相比TNF-α、IL-6升高(P<0.05),模型成立前大肠杆菌属和拟杆菌属、成立时肠球菌属呈特征性增多(P<0.05),B1组"湿阻证模型"以肠球菌属增多为主,后期"热"证表现时梭菌属增多(P<0.05)。结论大肠杆菌属、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在岭南湿热证模型客观评价指标的发掘上具有广阔前景,肠球菌属、梭菌属可能分别是"湿""、热"的特征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湿 肠道菌群 客观指标 动物模型 条件致病菌
下载PDF
连翘对岭南湿热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周祎青 郑裕华 +1 位作者 陈颂 骆欢欢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8-685,共8页
目的探究连翘对岭南湿热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对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1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连翘组,每组7只。将模型组和连翘组放入人工气候箱[T:(30±0.15)℃,HR:80%~85%]每天12 h,隔日灌服白酒0.... 目的探究连翘对岭南湿热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对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1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连翘组,每组7只。将模型组和连翘组放入人工气候箱[T:(30±0.15)℃,HR:80%~85%]每天12 h,隔日灌服白酒0.3 mL+跑步30 min,每日以高蛋白饲料喂养的“外湿+内湿+脾虚”的复合因素造模。造模49 d后,连翘组小鼠连续7 d进行连翘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小鼠连续7 d超纯水灌胃。实验结束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及内毒素(LPS)进行检测,对各组小鼠舌、小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对粪便进行16s rRNA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FN-γ、LPS含量增加(P<0.01,P<0.001);舌组织黏膜层角化增加并且有明显的过角质化突起,固有层结缔组织破坏明显;小肠组织黏膜层上皮细胞被破坏,固有层腺体损伤;肠道菌群结构发生紊乱,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肠道菌群的比例均有所增加(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所占比例减少(P<0.01);肠道有益菌普氏菌属(Prevotella)和颤螺菌属(Oscillospira)含量减少(P<0.05,P<0.01),致病菌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连翘组小鼠血清TNF-α的含量有减少趋势,IFN-γ的含量减少明显(P<0.01),但血清LPS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舌组织黏膜层过角化突起没有改善,舌乳头排列较均匀,固有层形态规整;小肠组织黏膜层上皮细胞结构清晰,排列规则,固有层腺体结构清晰;肠道菌群结构改善,拟杆菌门所占比例降低(P<0.05),厚壁菌门所占比例升高(P<0.01);肠道有益菌普氏菌属和颤螺菌属含量增加(P<0.05),致病菌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含量降低(P<0.05)。结论连翘对中医湿热证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能够治疗炎症,改善舌和小肠组织病变,降低肠道致病菌的含量并且对肠道菌群结构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湿 连翘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多孔金属表皮在岭南湿热地区建筑中的适用性研究
6
作者 张静 刘佳男 朱国婷 《四川水泥》 2019年第11期182-182,共1页
本文主要研究湿热地区建筑遮阳表皮中的多孔金属表皮的适用性,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以广州地区实际工程为例研究金属多孔表皮在湿热气候中应用的策略启发,为目前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基于当地气候方向的探讨。
关键词 多孔金属表皮 岭南湿气候区
下载PDF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威莹 吴威 +4 位作者 孟岩 王凤 姜晓西 杨关林 张会永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41-4451,共11页
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病程缠绵反复,贯穿于众多疾病的发展始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疾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目前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较多,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造模,方法较为成熟,操作性强... 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病程缠绵反复,贯穿于众多疾病的发展始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疾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目前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较多,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造模,方法较为成熟,操作性强,重复性好;但存在制备方法单一,制备标准模糊,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呈扎堆式发展等不足。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数据库建库以来有关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温病湿热证、脏腑湿热证及病证结合湿热证的角度出发,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现存优缺点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为湿热证动物模型的优化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温病湿 岭南湿 脏腑湿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中医
下载PDF
岭南肝病证治特色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海涛 杨雪梅 +3 位作者 孙嘉玲 陈炜聪 吕志平 贺松其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43-46,共4页
岭南地域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及饮食习惯,导致岭南人群体质偏湿热,易兼毒瘀,故岭南地区肝病病因多责之于湿、热、毒、瘀,最易相兼发病。病机可概括为"湿热瘀阻、肝郁脾虚"。证候特点表现为早期以肝胆湿热为主,中期则肝... 岭南地域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及饮食习惯,导致岭南人群体质偏湿热,易兼毒瘀,故岭南地区肝病病因多责之于湿、热、毒、瘀,最易相兼发病。病机可概括为"湿热瘀阻、肝郁脾虚"。证候特点表现为早期以肝胆湿热为主,中期则肝郁脾虚兼湿毒,后期为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兼毒瘀。治疗上以清热祛湿解毒为主,善用岭南特色药物,对岭南地区肝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证治 岭南湿热论 肝病传脾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