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岭西五大家”与书院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维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岭西五大家”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广西桐城派的作家群体,他们的成长和兴盛,离不开早期在当时广西省城书院学习切磋的经历。而“岭西五大家”也不同程度地对广西书院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即从“岭西五大家”与广西书院的关系... “岭西五大家”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广西桐城派的作家群体,他们的成长和兴盛,离不开早期在当时广西省城书院学习切磋的经历。而“岭西五大家”也不同程度地对广西书院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即从“岭西五大家”与广西书院的关系,探寻清代中期广西书院发展的情况,认为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当地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形成文化繁荣局面。而本乡大批才学之士的出现,也有可能反过来推动当地教育的发展,成为延续本乡学术、文化传统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西五大家 榕湖经舍 秀峰书院
下载PDF
“岭西五大家”与藏书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维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4期61-64,共4页
“岭西五大家”是崛起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五位广西籍桐城派代表作家。这一古文创作群体的形成,固然与当时广西当地学术氛围的培养、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文学风气的形成等都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当时日益兴盛的藏书风气,是其得以形成、发... “岭西五大家”是崛起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五位广西籍桐城派代表作家。这一古文创作群体的形成,固然与当时广西当地学术氛围的培养、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文学风气的形成等都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当时日益兴盛的藏书风气,是其得以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西五大家 藏书
下载PDF
清代嘉道时期桐城派的中坚——岭西五大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维 《河池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0-44,共5页
“天下之文章,其萃于岭西乎”,这是嘉道时期桐城派领袖梅曾亮对当时桐城派状况的感慨,同时也是对五位文宗桐城的广西古文家的肯定。这五位广西桐城派古文家就是有“岭西五大家”之称的吕璜、朱琦、彭昱尧、龙启瑞和王拯等。“岭西五大... “天下之文章,其萃于岭西乎”,这是嘉道时期桐城派领袖梅曾亮对当时桐城派状况的感慨,同时也是对五位文宗桐城的广西古文家的肯定。这五位广西桐城派古文家就是有“岭西五大家”之称的吕璜、朱琦、彭昱尧、龙启瑞和王拯等。“岭西五大家”以其对桐城派理论的笃诚和活跃的创作热情,迅速崛起,成为当中的佼佼者。这不仅丰富了广西的文学创作,推动了广西的文化发展,同时,广西桐城派古文家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延续桐城派注入了新生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桐城派 岭西五大家
下载PDF
桐城文派研究的拓展与充实——简评《岭西五大家研究》
4
作者 徐雁平 《阅读与写作》 2003年第12期22-22,共1页
或许是受“中国文学史”教材模式的影响,我们对于一些大的文学流派的研究,似乎主要关注主线条,或者主要作家和主要作品,此种关注当然有其必要性;但眼光若不调整,可能就要遗落一个文学流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桐城文派而言,讨论得比较... 或许是受“中国文学史”教材模式的影响,我们对于一些大的文学流派的研究,似乎主要关注主线条,或者主要作家和主要作品,此种关注当然有其必要性;但眼光若不调整,可能就要遗落一个文学流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桐城文派而言,讨论得比较多的不外是方、刘、姚三家,接下来的姚门四弟子,再重点谈曾国藩,以及曾国藩的四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维 岭西五大家研究》 桐城文派 广西 区域性文学研究 学术价值 书评
下载PDF
我国桐城文派研究的新创获——简评《岭西五大家研究》
5
作者 毛水清 《学术论坛》 2004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岭西五大家研究》 张维 梁扬 江苏古籍出版社 简评 桐城文派研究 清代 散文流派
下载PDF
“岭西五大家”得名由来
6
作者 张维 《阅读与写作》 2002年第5期26-28,共3页
《辞源》(商务印书馆1995年512页)对“岭南”一词的解释,其中一项提到:“唐代十道之一。贞观元年设置。治所在广州。辖七十三州、一都护府、三百一十四县,约当今两广地区。后分为岭南东道、岭南西道。”所以“岭西”一词就是指今天... 《辞源》(商务印书馆1995年512页)对“岭南”一词的解释,其中一项提到:“唐代十道之一。贞观元年设置。治所在广州。辖七十三州、一都护府、三百一十四县,约当今两广地区。后分为岭南东道、岭南西道。”所以“岭西”一词就是指今天的广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西五大家 广西 文学创作团体 诗歌史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涵通楼师友文钞》与“岭西五大家”缘起
7
作者 武海军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59,共2页
《涵通楼师友文钞》指出了"岭西五大家"形成的现实基础、为"岭西五大家"的形成提供了文献基础、为"岭西五大家"成员的最终确定提供了有力依据,是"岭西五大家"形成的重要缘起。
关键词 涵通楼师友文钞 岭西五大家 缘起
原文传递
梅曾亮与晚清岭西文坛
8
作者 滕小艳 《北方论丛》 2018年第2期46-51,共6页
通过献疑,证明朱琦、龙启瑞、王拯、彭昱尧等人并非通过吕璜得以结识梅曾亮,梅曾亮不曾到过岭西。梅曾亮通过与朱琦等人的宴饮、通信等社交活动对岭西文人进行文学熏陶,他与朱琦等人的文学切劘,提高了朱琦等人的桐城文法水平,使岭西文... 通过献疑,证明朱琦、龙启瑞、王拯、彭昱尧等人并非通过吕璜得以结识梅曾亮,梅曾亮不曾到过岭西。梅曾亮通过与朱琦等人的宴饮、通信等社交活动对岭西文人进行文学熏陶,他与朱琦等人的文学切劘,提高了朱琦等人的桐城文法水平,使岭西文坛之名在晚清渐起。梅曾亮对岭西文坛的主要影响包括:培养了一批尊崇桐城文法的岭西才士,促进桐城义法在岭西的开衍;促成了《涵通楼师友文钞》的编撰;奠定"岭西五大家"称号形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曾亮 桐城派 岭西五大家
下载PDF
论吴德旋、梅曾亮与桐城文派在广西的传衍
9
作者 陈春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8-71,共4页
吴德旋、梅曾亮与"岭西五大家"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们对桐城文派传入广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桐城文派传入广西,先后有两条路径,其一是吴德旋与吕璜一线,其二则是梅曾亮与王拯、龙启瑞、彭昱尧一线。
关键词 桐城文派 岭西五大家 吴德旋 梅曾亮
下载PDF
吕璜与粤西桐城派古文
10
作者 胡永翔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132-133,共2页
桐城派大师梅曾亮曾说 :“文章其萃于岭西乎 ?”对粤西桐城派古文作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广西为桐城派发展史中之重镇 ,吕璜是粤西桐城古文第一人 ,是他最先将桐城派古文传入广西 ,本文以吕璜的文学活动为线索 。
关键词 桐城派 岭西五大家
下载PDF
必与其“派”之规模相称——关于《桐城派大辞典》编撰的思考
11
作者 徐成志 《辞书研究》 2016年第3期75-81,共7页
辞典作为现代社会荟萃知识、解难释疑的工具,已遍布当今科学文化的各个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以文学辞典而言,既有专科综合的《中国文学大辞典》,也有分门别类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外国文学家大辞典》,还有《李白大辞典》《鲁... 辞典作为现代社会荟萃知识、解难释疑的工具,已遍布当今科学文化的各个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以文学辞典而言,既有专科综合的《中国文学大辞典》,也有分门别类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外国文学家大辞典》,还有《李白大辞典》《鲁迅大辞典》等专人辞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诗派 文学流派 刘大櫆 义法 文章学 姚门四杰 湘乡派 阳湖派 岭西五大家 桐城文派评述
下载PDF
“广西省十大青年书法家”作品展
12
《东方艺术》 2016年第4期135-139,共5页
广西属岭南地带,地处西南边陲,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特色鲜明。春秋战国时期左江沿岸的岩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和乾栏建筑等,无一不独具特色。这片土地曾养育过著名诗人曹邺和历史名臣周渭、蒋冕、袁崇焕、陈宏谋;名显画史的苦瓜和尚石... 广西属岭南地带,地处西南边陲,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特色鲜明。春秋战国时期左江沿岸的岩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和乾栏建筑等,无一不独具特色。这片土地曾养育过著名诗人曹邺和历史名臣周渭、蒋冕、袁崇焕、陈宏谋;名显画史的苦瓜和尚石涛;晚清岭西五大家和临桂词派;抗法名将冯子材、刘永福;太平天国起义军领袖洪秀全;而柳宗元、苏轼、秦观、颜延之、黄庭坚、范成大、康有为等千古名人,亦先后把他们的足迹深深地留在这里,这块魅力非凡的土地不仅滋养和感召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仁人志士,也"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西五大家 蒋冕 陈宏谋 冯子材 袁崇焕 词派 周渭 秦观 画史 临桂
原文传递
晚清词宗王半塘
13
作者 彭匈 《人事天地》 2015年第3期47-48,共2页
中华民族有无数的文学瑰宝。从古代一路数下来,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清道光年间,中国文学又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流派。一是安徽的桐城学派,一是广西的临桂词派。桐城学派发祥地尽管是在安徽,但其七位主要人物也就... 中华民族有无数的文学瑰宝。从古代一路数下来,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清道光年间,中国文学又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流派。一是安徽的桐城学派,一是广西的临桂词派。桐城学派发祥地尽管是在安徽,但其七位主要人物也就是所谓"桐城主将"之中,排前三位的却是来自广西的朱琦、龙启瑞和王拯。排第四位的是湖南人曾国藩。文学史上又把他们三位与另外两位广西人吕璜、彭昱尧合称为"岭西五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半塘 岭西五大家 吕璜 彭昱尧 王鹏运 词派 明清小说 中国文学 临桂 朱琦
下载PDF
一代“鬼才”彭昱尧
14
作者 范玉春 《农家之友》 2016年第3期40-41,共2页
清代文坛涌现了很多广西籍大家,其中岭西五大家和临桂词派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岭西五大家之一的彭昱尧在文学创作上兼擅古文和诗词,成就卓越,被誉为"鬼才"。
关键词 彭昱尧 岭西五大家 阆石山 浔州府 知识分子 词派 文学创作 养利州 古文创作 大新县
下载PDF
论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德明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6-101,共6页
  广西古称粤西、峤西等,长期以来,由于地处边陲,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大大落后于全国先进地区,文学的发展也不例外.……
关键词 广西文学 王鹏运 不平衡性 群体 岭西五大家 桂林府 古文创作 临桂词派 西词派 词人 诗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