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植被α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夏红霞 宫渊波 朱启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288-14289,共2页
选取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为研究区,设置了13个典型样地,调查其植被状况,并分析各样地的α多样性。通过α多样性分析可以看出,水分条件好、人为干扰较少的样地都具有较高的α多样性,表明水分和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生物多样... 选取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为研究区,设置了13个典型样地,调查其植被状况,并分析各样地的α多样性。通过α多样性分析可以看出,水分条件好、人为干扰较少的样地都具有较高的α多样性,表明水分和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研究,对揭示系统退化与修复机制、制定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可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 干旱河谷 山地森林 交错带 Α多样性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植被退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红霞 朱启红 宫渊波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岷江上游是典型的以干旱河谷为基带的山地生态系统,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选取岷江上游的理县熊耳山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为研究区,研究其上的植被退化特征,并以此次本底调查资料为基础,探索研... 岷江上游是典型的以干旱河谷为基带的山地生态系统,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选取岷江上游的理县熊耳山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为研究区,研究其上的植被退化特征,并以此次本底调查资料为基础,探索研究区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一些措施,以期能为完善交错带生态演替过程理论和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恢复及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 山地森林 干旱河谷 交错带 植被 退化机制
下载PDF
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根层土壤碳活性与储量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彬 鞠佳伶 +4 位作者 罗承德 刘牧 张健 白景文 雷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根层土受植物地下部分生命活动、代谢影响最直接和最强烈,其碳活性与储量特征对土壤质量改变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极高的灵敏性。以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及邻近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根层土壤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等碳活性以... 根层土受植物地下部分生命活动、代谢影响最直接和最强烈,其碳活性与储量特征对土壤质量改变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极高的灵敏性。以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及邻近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根层土壤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等碳活性以及碳密度、碳储量特征,可为该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类型根层土的土壤碳密度为(0.14±0.007)~(101.16±0.301)kgC/m2,碳储量为(30.2±1.51)~(21850.6±65.02)kg。相对于干旱河谷,交错带根层土壤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等碳活性更强,为沿交错带逐步向下改善土壤环境抑制干旱河谷区上延提供了较好的碳素环境。尽管交错带天然林植被面积较小,但其土壤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丰度指数因物种优势和所在山地垂直带谱中所处的相对有利位置,显著高于干旱河谷。在交错带内部,以高山栎为优势种的根层土具有更强的储碳能力,是包括退耕还林地在内的自然或人工植被调控生态工程建设中重要造林树种和恢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 根层土 碳活性 碳密度 碳储量
下载PDF
岷江上游山地牧道对林下草本群落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江坤 宫渊波 +1 位作者 刘金鑫 刘剑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的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以牧道为切入点,通过跟踪放牧和样方调查,应用关联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探讨山地牧道与草本层群落分布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牧道样地草本层中耐践踏的菊科占绝对优势,... 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的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以牧道为切入点,通过跟踪放牧和样方调查,应用关联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探讨山地牧道与草本层群落分布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牧道样地草本层中耐践踏的菊科占绝对优势,禾本科和豆科植物较少,说明长期放牧下草本层植被有退化趋势。通过9个优势种种间关联分析发现,野艾蒿和老芒麦代表了人工林样地群落特征,黄花蒿、紫苜蓿等其他7种优势种代表了灌丛样地特征,各优势种均表现出环境适应的趋同性和彼此的相似性。牧道分割增加了草本层植物群落分布的异质性,牧道格局指数与草地质量指数基本呈负相关变化规律,而牧道密度与草地质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牧道密度和牧道格局具有一定的指示草地退化的作用,但相互关系复杂。通过CCA排序可知,乔灌层盖度是影响草本层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牧道密度,坡度和坡位对其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牧道 草地质量指数 CCA排序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