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岸坡形态对径流中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
1
作者 谭秋群 李勇 +2 位作者 景龙飞 陈政 俞双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9-162,170,共5页
对直线斜坡型(S)、上凸型(C)、阶梯型(L)3种不同形态岸坡上径流中的氮素浓度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形态岸坡上径流中的氮素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C>L,即L形态岸坡的纳污能力相对于其他两种形态的岸坡较好;降雨强度越大,L形... 对直线斜坡型(S)、上凸型(C)、阶梯型(L)3种不同形态岸坡上径流中的氮素浓度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形态岸坡上径流中的氮素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C>L,即L形态岸坡的纳污能力相对于其他两种形态的岸坡较好;降雨强度越大,L形态岸坡上各采样点的氮素浓度的平均差值越大,则越能体现出L形态岸坡对径流中氮素的截留效果最好;无论有无植被覆盖,L形态岸坡都表现出较大的截留效果。综上所述,研究不同形态的岸坡对径流中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非常重要,对以后的岸坡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坡形态 径流 氮素 降雨 植被
下载PDF
渭北黄土台塬区水库水下岸坡稳定形态预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高德彬 张昊 +3 位作者 马学通 李同录 李常虎 李启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黄土地区水库塌岸预测仍以卡丘金法等经验图解法为主,此类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对岸坡剖面形态的准确描述。为了提高黄土地区水库塌岸宽度预测的准确性,选取渭北黄土台塬区选择典型水库进行现场调查,对原河道岸坡形态与蓄水后岸... 黄土地区水库塌岸预测仍以卡丘金法等经验图解法为主,此类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对岸坡剖面形态的准确描述。为了提高黄土地区水库塌岸宽度预测的准确性,选取渭北黄土台塬区选择典型水库进行现场调查,对原河道岸坡形态与蓄水后岸坡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下岸坡形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渭北黄土台塬区水库岸坡塌岸稳定后,水上岸坡呈直立状,高度可达30 m以上,水下岸坡呈曲线形,受水深和岸坡高度共同影响,塌落物可能露出水面。在此基础上基于对数螺线方程建立了水下岸坡形态预测模型,并与经典图解法所用直线型岸坡进行对比,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对数螺线方程进行水下岸坡形态预测时堆积体积误差为4.50%~39.70%,均值为12.64%,而直线型岸坡的预测误差为25.75%~124.69%,均值为75.69%。即采用对数螺线方程可以更好的测水下岸坡形态及水下堆积量。相关研究成果对黄土台塬区水库塌岸预测方法的改进,以及黄河流域的渭北黄土台塬区的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黄土台塬 预测 水下稳定形态 对数螺线方程 特征
下载PDF
基于BSTEM的长江中游河道岸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博 姚仕明 岳红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以长江中游荆江出口熊家洲至城陵矶段典型断面为例,利用河岸稳定性与坡脚侵蚀模型(BSTEM)计算了2个典型断面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岸坡形态、水位条件、坡脚横向冲刷距离、植被类型及有护岸工程条件下河岸稳定的安全系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 以长江中游荆江出口熊家洲至城陵矶段典型断面为例,利用河岸稳定性与坡脚侵蚀模型(BSTEM)计算了2个典型断面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岸坡形态、水位条件、坡脚横向冲刷距离、植被类型及有护岸工程条件下河岸稳定的安全系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表明:水位变化对河岸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高、低水位岸坡稳定性与河岸组成密切相关,退水速率较快时,安全系数大幅度减小,易引起崩岸的发生;不同岸坡形态下河岸安全系数也不同,均随着坡脚横向冲刷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坡面实施护岸工程与植被覆盖会增加岸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TEM 稳定性 岸坡形态 水位变化
下载PDF
珠江流域重点堤防抗冲稳定问题总结
4
作者 李振嵩 陈杰 陈海新 《湖南水利水电》 2022年第5期48-53,共6页
为总结分析珠江流域重点堤防抗冲稳定问题的特点,将珠江流域按上下游关系划分为上游区、中游区、下游及三角洲片区3个分区。按照堤防抗冲稳定问题主要涉及的三个方面:弱抗冲层物理力学性质、弱抗冲层组合结构特征、岸坡形态及水流条件,... 为总结分析珠江流域重点堤防抗冲稳定问题的特点,将珠江流域按上下游关系划分为上游区、中游区、下游及三角洲片区3个分区。按照堤防抗冲稳定问题主要涉及的三个方面:弱抗冲层物理力学性质、弱抗冲层组合结构特征、岸坡形态及水流条件,统计分析3个分区重点堤防抗冲稳定问题资料,总结出三个方面特征:弱抗冲层物理力学性质在3个分区差异明显,上游区为强度极低的软土,中游区为强度适中的粉土,下游及三角洲片区为强度偏低的软土;弱抗冲层组合结构特征在3个分区共性多于差异,都是Ⅱ2、Ⅰ1堤基地质结构,下游及三角洲片区还存在多层结构Ⅲ;岸坡形态及水流条件在3个分区断面差异明显,平面形态基本相似。总体表现为抗冲稳定问题在上游区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中游区不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下游及三角洲多数堤段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抗冲层 抗冲稳定 堤基地质结构 岸坡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