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峄山刻石》字库开发的研究
1
作者 陈业欣 何佳峻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9,共11页
《峄山刻石长安牌》良好地再现了秦统一文字的风貌,其造字规则对后世书法、汉字结构有着深远影响,研究《峄山刻石长安牌》文字的结字特征,能有效地洞察汉字构成规律,开发传统字体。本研究分析《峄山刻石》典型字体元件,找出其潜在的规律... 《峄山刻石长安牌》良好地再现了秦统一文字的风貌,其造字规则对后世书法、汉字结构有着深远影响,研究《峄山刻石长安牌》文字的结字特征,能有效地洞察汉字构成规律,开发传统字体。本研究分析《峄山刻石》典型字体元件,找出其潜在的规律,建立可重复使用的基本范式。使用Illustrator中的度量工具对字腔的比例和分布、笔划的粗细、弧度和倾斜角度等进行定量分析,总结造字规范。建立一套方法,控制《峄山刻石》字型的字腔大小与分布,可对字体重心平稳度、结构匀称度、缩放比例等进行排布控制。搭建标准笔划与部首元件库并建立拼字规则。采用此方法可为设计《峄山刻石》字库新字型提供依据,提高开发的准确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字库开发 设计方法
下载PDF
秦《峄山刻石》的存续及其相关文字校议五则
2
作者 王福利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7-185,共9页
秦刻石文字流传下来的计有七处,从诗文创作到刻画于石上,皆李斯所为。《史记》著录有六,唯独遗漏《峄山刻石》。该石北魏太武帝时被排倒,后之传世者多为其拓本、传抄本或翻刻本,故而出现诸多异文,今以唐人所辑《古文苑》本为底本,校以... 秦刻石文字流传下来的计有七处,从诗文创作到刻画于石上,皆李斯所为。《史记》著录有六,唯独遗漏《峄山刻石》。该石北魏太武帝时被排倒,后之传世者多为其拓本、传抄本或翻刻本,故而出现诸多异文,今以唐人所辑《古文苑》本为底本,校以一些重要传本,并加考析,认为“上荐高号”“孝道显明”“乃降尃惠”“阤及五帝”“群臣诵略”等文句应是更为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高号 施及 尃惠 诵略
下载PDF
《峄山刻石》与《会稽刻石》拓本研究
3
作者 蒋东平 《书画世界》 2023年第4期64-66,共3页
本文通过比较《峄山刻石》长安本、《会稽刻石》申屠本发现,把二者相同的字叠放起来,笔画几乎重合。关于《会稽刻石》申屠本的问题,陈梦家先生曾指出《会稽刻石》申屠本是后人伪作[1]。申屠自言翻刻的《会稽刻石》铭文内容与《史记》记... 本文通过比较《峄山刻石》长安本、《会稽刻石》申屠本发现,把二者相同的字叠放起来,笔画几乎重合。关于《会稽刻石》申屠本的问题,陈梦家先生曾指出《会稽刻石》申屠本是后人伪作[1]。申屠自言翻刻的《会稽刻石》铭文内容与《史记》记载稍有不同,却与《峄山刻石》长安本有相同之处;首尾完整无缺,毫无剥蚀漫漶之处;《史记》记载秦二世东巡至秦始皇刻石处加刻诏书,现在流传的《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皆有二世诏,唯独此碑没有;现存拓本的字迹大小或笔画粗细程度与张守节“画如小指”的描述不符。以上几点,基本可以说明申屠本是伪作。再根据本文图像对比结果,可以认定《会稽刻石》申屠本主要是根据《峄山刻石》长安本翻刻的。以下从文献记载和图像比较两方面梳理二者拓本的来源与真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会稽 小篆
下载PDF
秦代《峄山刻石》考析——兼论古代的“奏下诏书”制度
4
作者 王铭 陈建忠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3-84,87,共3页
考证了秦峄山刻石的历史背景和文献学价值;扼要分析其写作特色;并结合篇章结构,对秦代诏书形成途径作了勾沉。
关键词 秦代 峄山刻石 奏下诏书制度
下载PDF
谈谈《峄山刻石》的临习
5
作者 仇高驰 《江苏教育》 2017年第93期28-31,共4页
在书法史上,《峄山刻石》是秦篆的代表作之一,风格上圆润流畅、精细圆整,颇逮古意,被历代习篆者视为上佳的临习范本,倍受习篆者推崇,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峄山刻石》的临习应注意用笔、结字和章法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峄山刻石 临习 秦篆临习
下载PDF
秦代《峄山刻石》考析——兼论古代“奏下诏书”制度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38,共3页
本文考证秦代峄山刻石的历史背景和文献学价值,扼要分析其写作特色,并结合篇章结构,对秦代诏书的形成途径进行勾沉。
关键词 秦代 峄山刻石 奏下诏书制度
下载PDF
《峄山刻石》《莱子侯刻石》
7
作者 倪文东 《江苏教育》 2020年第53期6-8,共3页
《峄山刻石》,分《(西)峄山刻石》和《(东)峄山刻石》(图1)。邹城市东南十公里处的峄山,自古享有“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美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群臣东巡峄山,他站在山顶俯瞰山下城池,顿生君临天下的感觉,便命丞相李斯撰文立... 《峄山刻石》,分《(西)峄山刻石》和《(东)峄山刻石》(图1)。邹城市东南十公里处的峄山,自古享有“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美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群臣东巡峄山,他站在山顶俯瞰山下城池,顿生君临天下的感觉,便命丞相李斯撰文立石,颂扬其一统天下的功德,这便有了秦始皇五次东巡七块记功碑的第一块——峄山碑。秦二世东巡时,又在碑上刻了二世诏书。秦二世即位后,李斯又陪他登峄山,二世下了诏,指出颂词中称其父亲为始皇帝,自己是皇帝,加以区别,仍当丞相的李斯又书写了刻在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始皇帝 东巡 秦二世 李斯 君临天下 邹城市
下载PDF
《峄山刻石》
8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45期39-43,共5页
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中国后,实行货币、度量衡、文字等统一的重大改革,其中“书同文”,即以《史籀篇》为基础再加省简改易而制定出的秦小篆,影响至今。在“书同文”之后官方通行的文字是“小篆”。《峄山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是公... 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中国后,实行货币、度量衡、文字等统一的重大改革,其中“书同文”,即以《史籀篇》为基础再加省简改易而制定出的秦小篆,影响至今。在“书同文”之后官方通行的文字是“小篆”。《峄山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山东济宁邹城峄山立下的碑刻,后世亦称《峄山碑》,原石已失。其书体和艺术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峄山刻石》入门学习小篆,被后世推崇为小篆学习的正本溯源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赏析 导临
下载PDF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13)
9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5年第8期7-8,共2页
七、《峄山刻石》典型偏旁部首及其拓展运用 (三)《峄山刻石》偏旁部首拓展应用 前面两讲结合造字解说,选取《峄山刻石》部分篆字偏旁部首,作分类和综合讲解,目的是引领习书者掌握小篆偏旁部首的书写要领,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一些... 七、《峄山刻石》典型偏旁部首及其拓展运用 (三)《峄山刻石》偏旁部首拓展应用 前面两讲结合造字解说,选取《峄山刻石》部分篆字偏旁部首,作分类和综合讲解,目的是引领习书者掌握小篆偏旁部首的书写要领,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一些典型偏旁部首的写法。从临摹到创作,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集字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小篆 偏旁部首 连载 讲座 技法 以点带面 创作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5)
10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4年第12期9-10,共2页
五、小篆《峄山刻石》的笔顺要领小篆《峄山刻石》给人以神秘之感,其中原因不仅在于其结体严谨得近乎完美,还在于书写时笔画被隐去笔锋,难寻笔画的起止,不知笔画书写的先后,致使初学者很难理解从何下笔。如何使婉转道媚的笔画在书... 五、小篆《峄山刻石》的笔顺要领小篆《峄山刻石》给人以神秘之感,其中原因不仅在于其结体严谨得近乎完美,还在于书写时笔画被隐去笔锋,难寻笔画的起止,不知笔画书写的先后,致使初学者很难理解从何下笔。如何使婉转道媚的笔画在书写时衔接得不露痕迹,在前面讲解笔法训练时已经涉及,就不再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小篆 连载 讲座 技法 笔画 书写 初学者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16)
11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5年第12期9-12,28,共5页
九.《峄山刻石》的结构练习《峄山刻石》结构平正典雅,其空间构造中正、匀称,严整有序,封闭内向,体现出静态审美的特征。每个字又能根据笔画的繁简和结体的不同,分别采取疏密有致、揖让偃仰、收放对比的法则,毫无板滞之感。我们... 九.《峄山刻石》的结构练习《峄山刻石》结构平正典雅,其空间构造中正、匀称,严整有序,封闭内向,体现出静态审美的特征。每个字又能根据笔画的繁简和结体的不同,分别采取疏密有致、揖让偃仰、收放对比的法则,毫无板滞之感。我们在上一讲“《峄山刻石》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理解其结构特点之后,再结合前面介绍的“临帖六部曲”进行归类临习,掌握《峄山刻石》字法规律,使临帖有的放矢,书写时意在笔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连载 讲座 技法 小篆 美的特征 意在笔先 结构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6)
12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5年第1期10-12,共3页
六、读帖与临摹训练我们掌握了《峄山刻石》基本笔法、小篆字形和笔顺之间的规律之后,就可以进入《峄山刻石》具体的技法训练——读帖、摹写、对临……很多同学在临习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临写前不读帖,临写时边看边临,有的看一... 六、读帖与临摹训练我们掌握了《峄山刻石》基本笔法、小篆字形和笔顺之间的规律之后,就可以进入《峄山刻石》具体的技法训练——读帖、摹写、对临……很多同学在临习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临写前不读帖,临写时边看边临,有的看一笔写一笔,写得生硬做作,有的甚至纯粹抄帖。他所看到的,只是一个什么字,至于笔画、结构如何,他都视而不见——这便是缺乏观察的主动性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技法训练 小篆 连载 讲座 读帖 主动性 临写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9)
13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5年第4期9-13,共5页
我们存临摹《峄山刻石》的初级阶段,通过读帖、摹写,较为准确地把握小篆的字形与笔顺特点,练活毛笔和纸的生发能力,然后摹临结合,待练习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再把重点落实到“准确的临摹训练”(即“临帖六郎曲”)上,并把注意力转... 我们存临摹《峄山刻石》的初级阶段,通过读帖、摹写,较为准确地把握小篆的字形与笔顺特点,练活毛笔和纸的生发能力,然后摹临结合,待练习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再把重点落实到“准确的临摹训练”(即“临帖六郎曲”)上,并把注意力转向用笔,关注用笔的骨力、虚实、疾涩、润燥等细节,从而使临习走向更高级阶段,最终完成从形质向神采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小篆 连载 讲座 技法 熟练程度 注意力 临摹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19)
14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6年第3期8-13,共6页
十、章法所谓“章法”就是一幅书法作品“谋篇布局”的方法,是指在书者的审美意识引领下通过对通篇线条的组织,对书法作品作整体的艺术安排,以传达书者审美情趣或艺术情感。书法作品的章法包括字与字、字与行、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以及... 十、章法所谓“章法”就是一幅书法作品“谋篇布局”的方法,是指在书者的审美意识引领下通过对通篇线条的组织,对书法作品作整体的艺术安排,以传达书者审美情趣或艺术情感。书法作品的章法包括字与字、字与行、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以及落款、用印等多种要素,如选择书写内容、作品形制、布白、落款、钤印等。对于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这些要素应是一种既对比又能和谐统一的整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书法作品 连载 讲座 技法 小篆 艺术情感 谋篇布局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4)
15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4年第11期9-10,共2页
三、基本笔法基础训练小明:老师,我们上一课所做的五个练习还真容易上手,但这些线条练习与学习小篆有什么关系呢?老师:那我问你,组成汉字最基本的元素是什么?小明:点画啊!老师:不管什么点画,是不是都是线条?学习任何东西都... 三、基本笔法基础训练小明:老师,我们上一课所做的五个练习还真容易上手,但这些线条练习与学习小篆有什么关系呢?老师:那我问你,组成汉字最基本的元素是什么?小明:点画啊!老师:不管什么点画,是不是都是线条?学习任何东西都要弄清楚基本概念和学习方法,打好基本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小篆 连载 讲座 技法 学习方法 基础训练 老师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15)
16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5年第11期9-11,37,共4页
八、《峄山刻石》的结构分析 篆书是最早的文字,因此它的字法(构字方法)独有规律和特点,它不能像楷书、隶书那样,用现代汉字的偏旁部首去套写,如果这样就会写错,而应先查繁体字再看工具书,不同的字不同对待。
关键词 峄山刻石 连载 讲座 技法 小篆 偏旁部首 现代汉字 工具书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8)
17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5年第3期9-13,共5页
临摹是书法艺术学爿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可以说,除了读帖,临摹就是我们终生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最重要手段。
关键词 书法技法 峄山刻石 连载 讲座 小篆 书法创作 终生学习 艺术学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连载·1)
18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4年第7期9-14,共6页
倩欣:小明,你在这里发什么呆呀? 小明:你们都上书法班了,可我呢? 倩欣:你也想上书法班?那好呀,我正要去老师那……
关键词 峄山刻石 连载 讲座 技法 小篆 书法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
19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4年第10期8-10,共3页
三、基本笔法训练 (一)基本笔法训练项目一:中锋直线笔法训练 训练目的 中锋笔法的初步运用和毛笔的运动方式之一“平行移动”的初步练习。
关键词 峄山刻石 讲座 技法 小篆 训练项目 训练目的 平行移动 运动方式
原文传递
小篆《峄山刻石》技法讲座 (连载·10)
20
作者 李秋云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5年第5期8-12,共5页
七、《峄山刻石》典型偏旁部首及其拓展运用 (一)《峄山刻石》典型偏旁部首 前几讲系统讲解了篆书的基本笔法及其拓展练习、篆书笔顺要领和一套具有实战经验的临摹技法,以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小篆技法训练体系。在用心读帖的基础上... 七、《峄山刻石》典型偏旁部首及其拓展运用 (一)《峄山刻石》典型偏旁部首 前几讲系统讲解了篆书的基本笔法及其拓展练习、篆书笔顺要领和一套具有实战经验的临摹技法,以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小篆技法训练体系。在用心读帖的基础上进行摹与临相结合的临摹训练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系统的临摹训练,我们能够明确篆书学习的取法方向,并提升取法的技巧。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放在《峄山刻石》典型偏旁部首的书写训练上。任何书体,只要我们重点突破了一些常用而典型的偏旁部首,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总结其结字规律,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技法 小篆 偏旁部首 讲座 连载 训练体系 学习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