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神狐峡谷群海底沉积物摩擦特性
1
作者 陈顺 杨小秋 +6 位作者 何昌荣 徐子英 林為人 姚文明 施小斌 许鹤华 孙珍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05-4720,共16页
海底滑坡区沉积物的摩擦特性对滑坡发育具有控制作用,是海底边坡稳定性评估、滑坡过程中温压场演化及与滑坡相关的水合物成藏规律研究的基础参数.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区不仅赋存着丰富水合物资源,而且在地质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滑坡作用,目... 海底滑坡区沉积物的摩擦特性对滑坡发育具有控制作用,是海底边坡稳定性评估、滑坡过程中温压场演化及与滑坡相关的水合物成藏规律研究的基础参数.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区不仅赋存着丰富水合物资源,而且在地质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滑坡作用,目前仍是潜在的海底滑坡区.为了尽可能了解南海北部滑坡区沉积物的原位摩擦特性,本文在围压Pc=20 MPa、孔隙压Pp=10 MPa及温度T≈20℃条件下,对采自南海神狐峡谷群的4个沉积物样品开展了三轴准静态摩擦滑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神狐峡谷群浅层沉积物:(1)均呈现速度强化及位移强化特征;(2)最大静摩擦系数μmax为0.460~0.510,稳态摩擦系数μss为0.455~0.554,二者的变化趋势较一致;(3)内聚力c为0.30~0.57 MPa、摩擦角φ为24.5°~27.0°.而神狐峡谷群地形坡度较缓(<6.8°).现今神狐峡谷群仅在沉积物自重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总体上比较稳定.结合峡谷群多期次的滑坡特征以及滑坡体与水合物稳定域底界(通常与似海底反射层(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简写BSR)重叠)、气烟囱等构造的空间分布关系,我们推测:神狐峡谷群滑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BSR附近地层孔隙压升高、强度降低,进而导致失稳.BSR附近地层孔隙压升高则可能是由于深部热成因游离气的聚集、BSR附近的水合物在地震等对其温、压场的扰动下分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神狐峡谷群 摩擦系数 速度依赖性 位移依赖性 水合物 海底滑坡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杰 苏明 +3 位作者 乔少华 沙志彬 吴能友 杨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0-950,共11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部陆坡发育着17条近似NNW—SSE走向的海底峡谷,构成了区域内的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基于研究区内高密度覆盖的2D地震资料,通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等反射特征的描述和刻画,建立了第四纪以来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部陆坡发育着17条近似NNW—SSE走向的海底峡谷,构成了区域内的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基于研究区内高密度覆盖的2D地震资料,通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等反射特征的描述和刻画,建立了第四纪以来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将沉积充填序列划分为三个体系域,即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根据陆坡进积特征、垂向地层叠加样式、侵蚀特征变化、连续性强振幅同相轴的识别和空间追踪,将高位体系域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沉积旋回单元,HST-I和HST-II。研究表明,白云凹陷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发育在高位体系域晚期沉积旋回(HST-II)中。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沉积物供给、沉积物失稳作用、限制型地形和流体渗漏作用对峡谷群形成和演化的影响。第四纪以来珠江水系携带的大量沉积物经由陆架进入到陆坡区域,为海底峡谷群的发育和演化提供了充足的沉积物来源。在第四纪高位体系域早期水道形成的限制型"负地形"基础上,大量的沉积物在沿着陆坡坡降方向自北向南的输送过程中发生向下的侵蚀、沉积物失稳,导致了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的发育。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气烟囱构造,暗示了含气流体的垂向运移和渗漏,可能促进了海底峡谷群的进一步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 沉积物供给 形成机制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澎湖海底峡谷群沉积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聂鑫 孙美静 杜文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275-276,共2页
海底峡谷是海底长条形且窄而深的负地形,在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以及岛弧附近都有出现,横剖面上呈现出“U”字型和“V”字型两种形态。我国东海、南海均发现众多的海底峡谷,如东海陆坡上发育十几条形态各异、规模不等的海底峡谷,在南... 海底峡谷是海底长条形且窄而深的负地形,在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以及岛弧附近都有出现,横剖面上呈现出“U”字型和“V”字型两种形态。我国东海、南海均发现众多的海底峡谷,如东海陆坡上发育十几条形态各异、规模不等的海底峡谷,在南海已发现的海底峡谷主要有:珠江外海底峡谷、东沙峡谷、南海西南部海底峡谷、台湾海峡南部的高屏海底峡谷、高雄峡谷、台湾浅滩海底峡谷和澎湖峡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澎湖峡谷群 沉积物波 浊流沉积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一统峡谷群地貌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伊善堂 胡小三 +1 位作者 罗宗杰 罗伟东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4期18-26,共9页
基于最新的高分辨率多波束全覆盖测深数据、单道地震和多道地震剖面数据,对南海北部陆坡一统峡谷群9条峡谷的地形地貌及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峡谷群自陆坡向深海盆方向呈聚敛型,横断面主要呈"V"型,谷壁对称发育,坡度较陡;研究... 基于最新的高分辨率多波束全覆盖测深数据、单道地震和多道地震剖面数据,对南海北部陆坡一统峡谷群9条峡谷的地形地貌及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峡谷群自陆坡向深海盆方向呈聚敛型,横断面主要呈"V"型,谷壁对称发育,坡度较陡;研究区海底地层受多条断裂控制,呈典型阶梯状发育,海底断陷、重力滑塌面和小型滑坡体等海底不稳定地质灾害高度发育,说明峡谷群海底环境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在研究区海底峡谷群地貌演化过程中,西沙海槽区域沉降等新生代构造运动控制着峡谷群地貌格局的形成;来自北部陆架的充足沉积碎屑物质的输入往往伴随着高密度浊流、海底滑坡、坍塌等海底灾害的发生,控制着峡谷群的进一步发育;相对海平面变化直接改变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为陆源碎屑物质的搬运提供了更加直接的通道,这也是诱发陆坡海底失稳、塑造峡谷群地貌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峡谷群 地貌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区典型峡谷陡坡群地震稳定性
5
作者 年廷凯 王国栋 +1 位作者 郑德凤 王大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5-1798,共14页
南海北部陆坡是一个呈条带状分布的大规模海底斜坡,西起海南岛东南部海域,向东延伸至中国台湾岛西南部海域。该区域分布了多个峡谷陡坡群,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易发多发,滑坡地质灾害活跃。特别是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地震灾害可能诱发区... 南海北部陆坡是一个呈条带状分布的大规模海底斜坡,西起海南岛东南部海域,向东延伸至中国台湾岛西南部海域。该区域分布了多个峡谷陡坡群,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易发多发,滑坡地质灾害活跃。特别是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地震灾害可能诱发区域大面积的海底滑坡,科学评估其地震稳定性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南海北部陆坡区神狐海域典型峡谷陡坡群为例,基于Scoops3D和GIS技术建立了三维计算模型,开展了海底陡坡群的地震稳定性研究,获得了峡谷区不同陡坡的地震稳定性安全系数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峡谷剖面大多呈“U”字形,推断研究区峡谷为Ⅱ型海底峡谷系统;强震作用可以大幅削弱海底斜坡稳定性,其中对于C1峡谷区陡坡群,随着水平拟静力地震系数增大至0.40,区域最小安全系数则陡降至0.50;地震作用下西部峡谷陡坡群的失稳范围明显高于东部区域,大部分滑坡发生在两侧谷壁靠近峰顶的位置,另有相当一部分滑坡位于C1和C2峡谷区南段的东侧谷壁,整体呈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海底滑坡 三维模型 地震稳定性 峡谷陡坡
下载PDF
基于水下自主航行器(AUV)的神狐峡谷谷底块体搬运沉积特征及其对深水峡谷物质输运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铮 陈端新 +2 位作者 朱友生 张广旭 董冬冬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共9页
海底峡谷是陆源物质向深海运移的重要通道。对于远离陆地的海底峡谷,通常认为浊流是物质搬运的主要营力。受限于探测精度和复杂作业环境影响,使用常规地球物理资料对深水海底峡谷尤其是对谷底沉积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的刻画不够精细。基... 海底峡谷是陆源物质向深海运移的重要通道。对于远离陆地的海底峡谷,通常认为浊流是物质搬运的主要营力。受限于探测精度和复杂作业环境影响,使用常规地球物理资料对深水海底峡谷尤其是对谷底沉积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的刻画不够精细。基于水下自主航行器(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采集的高分辨率多波束、旁扫声呐和浅地层剖面资料,对神狐峡谷群中的一条峡谷的谷底表面及部分浅部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峡谷谷底浅部地层并不像它平滑的表面那么简单,而是由大量内部杂乱弱反射、厚度在8.4 m及以下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组成。峡谷中下游块体搬运沉积体大都沿峡谷走向整体呈条带状展布,不是直接来源于相邻的峡谷脊部。研究认为在特定沉积环境下(例如高海平面时期),陆坡限定性峡谷谷底的块体搬运沉积过程的重复进行是峡谷谷底物质输运的重要途径,与浊流共同雕刻了峡谷的地形地貌。基于AUV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将是研究海底浅表层沉积过程和保障海底工程施工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峡谷 物质输运 水下自主航行器(AUV) 块体搬运沉积 神狐峡谷群
下载PDF
论太行山地貌系统 被引量:29
7
作者 樊克锋 杨东潮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1-53,62,共4页
论述了太行山地貌系统的发育背景,地貌特点,形成条件和特征。提出太行山地貌是一种阶梯状地貌。一个完整的太行山地貌系统,在地层上,应包含华北地台基底和中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盖层。在地貌形态上,发育众多的峡谷群;通常在峡谷下部... 论述了太行山地貌系统的发育背景,地貌特点,形成条件和特征。提出太行山地貌是一种阶梯状地貌。一个完整的太行山地貌系统,在地层上,应包含华北地台基底和中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盖层。在地貌形态上,发育众多的峡谷群;通常在峡谷下部,常为深切的河谷,或嶂谷;在中部,峡谷较为宽阔,两侧地形缓坡之上为陡峭的山坡,高耸的崖壁,即断崖、长崖;顶部,常见平缓的台地或平台以及长脊、长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地貌系统 峡谷群 阶梯状地貌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沉积物失稳类型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一凡 苏正 +4 位作者 苏明 王宏斌 沙志彬 梁金强 刘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4-194,共11页
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采集的2D和准3D地震资料,从整体形态、期次性和内部结构等方面对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内广泛发育的沉积物失稳进行了类型划分和特征描述,并将沉积物失稳的分布特征和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的分段性进行耦合关联,... 利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采集的2D和准3D地震资料,从整体形态、期次性和内部结构等方面对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内广泛发育的沉积物失稳进行了类型划分和特征描述,并将沉积物失稳的分布特征和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的分段性进行耦合关联,进而分析沉积物失稳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沉积物失稳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位于峡谷群的下游段,几乎不受峡谷群地貌的影响,表现为多期次、内部连续和自北向南的块体运动方式,主要以"残留"的形式位于峡谷群脊部;另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沿峡谷群脊部向谷底的块体运动方式,受到峡谷群地形起伏的影响,在峡谷群头部,主要为多期次滑移体,中游段变形强度最大,滑塌体是主要的类型,而在下游段-嘴部,表现为滑移块体。第四纪以来,源自北部珠江水系充足的沉积物供给和自北向南较陡的海底地形,是沉积物失稳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可能造成了沉积物的再次变形作用,使得沉积物失稳的空间变化规律与峡谷群分段性具有对应关系。此外,神狐海域含气流体的垂向运移以及水合物矿体的存在,也是研究区内沉积物失稳的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失稳 滑移 滑塌 陆坡限制型海底峡谷群 神狐海域
下载PDF
九州飞鸿
9
《浙江林业》 2004年第9期32-32,共1页
山东植物维权案增多,甘肃南部发现绿色峡谷群,香港湿地公园即将建成营运,北京市开始大规模生物防治害虫,南澳岛天然珍贵植物多,江西发现世界第三片野生柑橘林。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 绿色峡谷群 湿地公园 害虫 生物防治 野生柑橘林
下载PDF
Morphology,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the Dongsha submarine canyon in the northeast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6
10
作者 YIN ShaoRu WANG LiaoLiang +1 位作者 GUO YiQun ZHONG GuangF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971-985,共15页
The Dongsha submarine canyon is a large canyon belonging to a group of canyons o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Investigation of the Dongsha canyon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of this canyon gr... The Dongsha submarine canyon is a large canyon belonging to a group of canyons o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margin Investigation of the Dongsha canyon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of this canyon group as well as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of sediments on the margi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aixinan foreland basin and the associated Taiwan orogenic belt.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y,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the Dongsha canyon were investigated by inte- grating high-resolution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and high-precision multibeam bathymetric data. This is a slope-confined canyon that originates in the upper slope east of the Dongsha Islands, extends downslope in the SEE direction, and finally merges with the South Taiwan Shoal canyon at a water depth of 3000 m. The total length and average width of the canyon are around 190 and 10 km, respectively. Eleven seismic sequence boundaries within the canyon fills were identified and interpreted as incision surfaces of the canyon. In the canyon fills, four types of seismic facies were defined: parallel onlap fill, chaotic fill, mounded divergent facies, and migrated wavy facies. The parallel onlap fill facies is interpreted as altemating coarser turbidites or other gravity-flow deposits and fine hemipelagic sediments filling the canyon valley. The chaotic fill faci- es is presumed to be debrites and/or basal lag deposits filling the thalwegs. The mounded divergent and migrated wavy seismic facies can be explained as canyon levees consisting mainly of overspilled fine turbidites and sediment waves on the levees or on the canyon-mouth submarine fans. Ag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quence boundaries and the ODP Site 1144 data suggests that the Dongsha canyon was initiated at approximately 0.9 Ma in the middle Pleistocene. Mapping of the canyon indicates that the canyon originated at the upstream portion of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modem canyon, and has been continuously expanding both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by retrogressive erosion, incision, and deposition of turbidity currents and other gravity transport processes. The ages of the sequence boundaries representing major canyon incision even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global sea-level lowstands, indicating that sea-level changes ma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anyon's development. The Dongsha canyon developed in a region with an active tectonic background characterized by the Taiwan up- lif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xinan foreland basin. However, no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canyon formation is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local or regional faulting and magmatic activities. Turbidity currents and other gravity transport processes (includ- ing submarine slides and slumps) may have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any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gsha submarine canyon multibeam bathymetry seismic sequences seismic facies depositional elements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