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研究单侧偏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出现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ra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s,Cont-CLNs)转移相关的临床及病理危险因素,建立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从而为手术清扫淋巴结的范围...目的通过研究单侧偏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出现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ra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s,Cont-CLNs)转移相关的临床及病理危险因素,建立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从而为手术清扫淋巴结的范围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符合入组标准的单侧PTC患者共381例,根据病灶位置分为单侧偏峡部组(n=152)和单侧腺叶组(n=229),对于是否出现Cont-CLNs转移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于152例单侧偏峡部组患者,再根据是否出现Cont-CLNs转移进一步分成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研究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分布腺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亚型、被膜侵犯、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侧中央区淋巴结(ipsi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s,Ipsi-CLNs)转移与Cont-CLNs转移的关系。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并参考其他文献中相关单侧PTC出现Cont-CLNs转移的高危因素全部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侧偏峡部组出现Cont-CLNs转移概率高于单侧腺叶组(24.3%比14.4%,χ^(2)=6.009,P=0.014)。进一步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侧偏峡部PTC患者出现Cont-CLNs转移与患者的年龄(P=0.02)、肿瘤大小(P<0.01)、被膜受到侵犯(P<0.01)以及存在Ipsi-CLNs转移(P<0.01)具有相关性,与患者性别、腺叶分布、肿瘤部位、病理亚型、TSH水平高低以及是否合并HT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膜侵犯和Ipsi-CLNs转移是单侧偏峡部PTC患者出现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上述logistic多因素预测模型经拟合优度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提示效果良好。结论被膜侵犯和Ipsi-CLNs转移是单侧偏峡部PTC患者出现Cont-CLNs转移的高危因素,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此类患者在清扫Ipsi-CLNs同时应当预防性行Cont-CLNs清扫。展开更多
文摘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绝大多数位于两侧腺叶,但仍有小部分起源于峡部。相比腺叶癌,峡部PTC表现出更具侵袭性的临床病理特征。基于峡部PTC解剖学和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目前国内外指南针对临床淋巴结阴性(cN_(0))峡部PTC缺乏明确的治疗细则,临床医生最常用的治疗方案为甲状腺全部切除术+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reventive central region lymph node dissection,pCLND)。但在倡导对肿瘤风险分层、实施个性化精准治疗的背景下,学者们对于cN_(0)峡部PTC的手术切除及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存在很大争议。同时,热消融技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治疗中的不断推进,也可能为cN_(0)峡部PTMC的治疗带来了新思路。本文就cN_(0)峡部P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进展进行系统的综述,为外科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通过研究单侧偏峡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出现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ra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s,Cont-CLNs)转移相关的临床及病理危险因素,建立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从而为手术清扫淋巴结的范围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符合入组标准的单侧PTC患者共381例,根据病灶位置分为单侧偏峡部组(n=152)和单侧腺叶组(n=229),对于是否出现Cont-CLNs转移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于152例单侧偏峡部组患者,再根据是否出现Cont-CLNs转移进一步分成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研究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分布腺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亚型、被膜侵犯、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侧中央区淋巴结(ipsi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s,Ipsi-CLNs)转移与Cont-CLNs转移的关系。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并参考其他文献中相关单侧PTC出现Cont-CLNs转移的高危因素全部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侧偏峡部组出现Cont-CLNs转移概率高于单侧腺叶组(24.3%比14.4%,χ^(2)=6.009,P=0.014)。进一步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侧偏峡部PTC患者出现Cont-CLNs转移与患者的年龄(P=0.02)、肿瘤大小(P<0.01)、被膜受到侵犯(P<0.01)以及存在Ipsi-CLNs转移(P<0.01)具有相关性,与患者性别、腺叶分布、肿瘤部位、病理亚型、TSH水平高低以及是否合并HT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膜侵犯和Ipsi-CLNs转移是单侧偏峡部PTC患者出现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上述logistic多因素预测模型经拟合优度Hosmer and Lemeshow检验提示效果良好。结论被膜侵犯和Ipsi-CLNs转移是单侧偏峡部PTC患者出现Cont-CLNs转移的高危因素,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此类患者在清扫Ipsi-CLNs同时应当预防性行Cont-CLNs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