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ALDF治疗无神经症状的1度L5峡部裂性滑脱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李强松 韩亮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自锚式前路腰椎间盘切除融合术(SA-ALDF)治疗无神经症状的1度L5峡部裂性滑脱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治疗的72例无神经症状1度L5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讨自锚式前路腰椎间盘切除融合术(SA-ALDF)治疗无神经症状的1度L5峡部裂性滑脱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治疗的72例无神经症状1度L5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后路环状减压融合术,研究组患者行SA-ALDF。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背痛手术(JOA)评分、滑脱相关参数[包括滑脱复位率(RR)、滑脱率(SP)]、腰椎-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ODI与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ODI为(8.42±2.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3±2.59)%,JOA评分为(27.44±1.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9±2.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RR为(85.11±7.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8±4.57)%,SP为(3.63±1.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2±1.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研究组患者的SS、LL分别为(45.54±6.17)°、(57.22±6.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90±5.26)°、(53.43±6.20)°,PT为(16.03±2.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5±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略高于对照组的19.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ALDF治疗无神经症状的1度L5峡部裂性滑脱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腰椎-骨盆矢状面,且利于滑脱锥体复位,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性滑脱 自锚式前路腰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后路环状减压融合术 临床疗效 安全
下载PDF
节段内修复手术治疗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沈彬 潘福敏 +5 位作者 周宁峰 谈爱红 季伟琴 李立钧 赵卫东 吴德升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节段内直接修复手术对于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的疗效。方法回顾2010-01-2015-06收治并手术治疗的55例腰椎峡部裂及小于Meyerding I°峡部裂性滑脱病例。按术式分为修复组(15例)及融合组(40例),统计各组术前及末次... 目的探讨节段内直接修复手术对于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的疗效。方法回顾2010-01-2015-06收治并手术治疗的55例腰椎峡部裂及小于Meyerding I°峡部裂性滑脱病例。按术式分为修复组(15例)及融合组(40例),统计各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以及腰椎活动度,同时统计各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以SPSS 19.0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两组间VAS评分及ODI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修复组腰椎活动度大于融合组(P<0.05),修复组翻修率明显高于融合组(P<0.05)。结论对于单纯腰椎峡部裂及伴轻度滑脱的患者,修复手术与融合手术疗效相当,且其有利于保留腰椎的活动度,但其手术翻修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峡部裂性滑脱 手术修复 脊柱融合
下载PDF
节段内修复手术治疗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炳泉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节段内修复手术治疗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行节段内直接修复手术,对照组行节段间融合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 目的探讨节段内修复手术治疗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行节段内直接修复手术,对照组行节段间融合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时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腰痛程度[Oswestry指数问卷表(ODI)]和腰部功能[下腰痛评分表(JOA)]差异,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观察两组滑脱程度[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腰骶角(LSA)、骨盆入射角(PI)]。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前JOA、ODI评分及术后6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LL、SS、LSA、PI均较术前降低,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节段内修复手术治疗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和滑脱程度,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内直接修复手术 腰椎 轻度峡部裂性滑脱 功能
下载PDF
腰椎峡部裂性滑脱伴骨化性蛛网膜炎1例报告
4
作者 任忠明 籍剑飞 +1 位作者 张银华 吴宏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77-478,I0001,共3页
患者男性,59岁。因“腰痛10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痛、麻木20d”于2006年8月4日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外伤或其他诱闲出现腰背部疼痛,站立负重、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稍缓解。20d前腰痛加重,井向右下肢放射,有麻木感,下肢无力、行走... 患者男性,59岁。因“腰痛10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痛、麻木20d”于2006年8月4日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外伤或其他诱闲出现腰背部疼痛,站立负重、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稍缓解。20d前腰痛加重,井向右下肢放射,有麻木感,下肢无力、行走困难。1周前曾在外院就诊,行MRI检查示L3/4~L5/S1水平椎管内异常信号、L4椎体I度滑脱、L3/4~L5S1椎间盘膨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性滑脱 蛛网膜炎 骨化 下肢放射痛 腰背疼痛 MRI检查 椎间盘膨出 下肢无力
下载PDF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L5峡部裂性滑脱进展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龙法余 陈耀武 +3 位作者 钟招明 吴骞 郑帅 陈建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4400-4404,共5页
背景:目前从脊柱-骨盆矢状面角参数度解释滑脱进展日益受到重视,但缺乏统一观点,且两者的相互作用尚无归纳总结。目的:分析L5峡部裂性滑脱中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L5/S1椎间盘退变程度与滑脱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脊柱-骨盆参数与滑脱进... 背景:目前从脊柱-骨盆矢状面角参数度解释滑脱进展日益受到重视,但缺乏统一观点,且两者的相互作用尚无归纳总结。目的:分析L5峡部裂性滑脱中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L5/S1椎间盘退变程度与滑脱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脊柱-骨盆参数与滑脱进展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就诊且资料完整的83例L5峡部裂性滑脱患者,年龄21-79岁,体质量43-91 kg,其中男30例,女53例。在侧位脊柱X射线片上测量患者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和滑脱率,在矢状面腰椎MRI上利用改良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估L5/S1椎间盘退变程度;分别按照骨盆入射角值大小、L5/S1椎间盘评分及滑脱率进行分组。结果与结论:(1)按骨盆入射角大小分组,>60°组L5/S1椎间盘退变程度显著大于45°-60°组(正常组)和<45°组,45°-60°组(正常组)显著大于<45°组;骨盆入射角>60°组腰椎前凸角显著大于45°-60°组(正常组)和<45°组,45°-60°组(正常组)显著大于<45°组;骨盆入射角>60°组滑脱率显著大于<45°组;(2)按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组,高重度退变组滑脱率显著大于低重度退变组和轻中度退变组,低重度退变组显著大于轻中度退变组;高重度退变组腰椎前凸角显著大于低重度退变组和轻中度退变组,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对于腰椎前凸角,滑脱率为25%-50%的患者与滑脱率<25%的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提示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L5峡部裂性滑脱进展可能存在相互作用,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形态、L5/S1椎间盘退变程度及滑脱进展紧密相关,而L5/S1椎间盘退变程度可能影响腰椎形态和L5滑脱进展。轻中度滑脱可能不会引起腰椎前凸角的改变。临床上应更加重视骨盆入射角较大的L5/S1峡部裂性滑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峡部裂性滑脱 脊柱-骨盆参数 骨盆入射角 椎间盘退变 相关
下载PDF
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的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宏林 胡波 +1 位作者 熊雁 孙红振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的15例患者,行脊柱后路滑脱椎体复位、椎板切开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患者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的15例患者,行脊柱后路滑脱椎体复位、椎板切开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15例滑脱椎体获得良好复位,术后13例患者得到6~25个月随访,全部患者腰背疼痛及神经根性症状改善,无神经功能障碍存在。结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合并下位椎峡部裂病例少见,临床上易遗漏下位峡部裂的诊断及治疗,手术治疗需同时固定融合下位峡部断裂的椎体,防止术后再次滑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性滑脱 下位 植骨融合
下载PDF
腰椎退变性与峡部裂性滑脱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汉卿 张健 郭新友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8期1775-1777,共3页
目的:研究腰椎退变性与峡部裂性滑脱的CT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100例,临床确诊腰椎退变性患者50例和峡部裂性滑脱患者50例,均接受CT诊断。对比两组的CT诊断... 目的:研究腰椎退变性与峡部裂性滑脱的CT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100例,临床确诊腰椎退变性患者50例和峡部裂性滑脱患者50例,均接受CT诊断。对比两组的CT诊断结果。结果:峡部裂性组患者的腰椎滑脱程度比退变性组患者更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变性组患者的椎间关节病变、椎间盘病变比例均大于峡部裂性组患者(P<0.05);退变性组患者无峡部缺损情况,峡部裂性组患者存在单侧峡部裂、双侧峡部裂、不完全峡部裂3种情况。结论:CT能够显示腰椎退变性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的腰椎滑脱程度、椎间关节及椎间盘病变情况,可对腰椎滑脱患者的具体类型进行准确诊断,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采取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变 峡部裂性滑脱 CT
下载PDF
节段内修复手术治疗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张俊辉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9期658-660,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应用节段内修复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患者62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节段间融合手...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应用节段内修复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患者62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节段间融合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节段内直接修复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种手术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滑脱程度、腰部功能、腰痛程度以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盆入射角、腰骶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Oswestry指数问卷表(ODI)和腰痛评分表(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峡部裂及轻度峡部裂性滑脱应用节段内修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内修复手术 腰椎 轻度峡部裂性滑脱
下载PDF
MI-TLIF术治疗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张佳欢 袁一方 闫晓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71-0175,共5页
分析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与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MI-TLIF组有44例患者,PLIF组有41例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 分析对比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与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MI-TLIF组有44例患者,PLIF组有41例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临床效果较好,进行1年以上随访。MI-TLIF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腰痛VAS评分、术后7天、术后3个月腿痛VAS评分、术后3个月ODI评分均小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出现8例(19.51%)并发症,例脑脊液漏4例、神经根牵拉3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MI-TLIF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MI-TLIF与PLIF治疗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均可达到手术目的,但MI-TLIF技术在术中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及对日常生活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微创 腰椎融合术 腰椎峡部裂性滑脱
下载PDF
退变性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张权 刘磊 +2 位作者 韩猛 刘光普 马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469-474,共6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症患者共80例,其中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设为退变组(n=37),峡部裂性腰...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1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退变性腰椎滑脱与峡部裂性腰椎滑症患者共80例,其中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设为退变组(n=37),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设为峡部裂组(n=43),另取同期健康体检无症状者为对照组(n=48)。在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侧位片上测量以下脊柱骨盆参数: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VA)、滑脱角(SA)、滑脱距离(SD)、滑脱百分率(SP)。将退变组、峡部裂组的相关数据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各组内SP与脊柱—骨盆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峡部裂组的PI、PT、LL、TK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变组的PI、PT、SVA大于正常组,LL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峡部裂组的LL、TK、SA大于退变组,SVA小于退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变性腰椎滑脱组SP与PI、PT、SVA、SD呈显著相关。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SP与PI、LL、SD呈显著相关。结论PI较高可能是导致退变性和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生的诱发因素,而PT是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的预测因素,LL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生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退变腰椎滑脱 脊柱—骨盆参数 骨盆入射角 骨盆倾斜角 腰椎前凸
下载PDF
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黎建文 黎松波 +4 位作者 刘先银 叶国标 方冠军 陈耀鑫 刘志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微创可扩张通道下TLIF治疗的3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 目的探讨微创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微创可扩张通道下TLIF治疗的3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滑脱程度(SP)、椎间隙高度变化。结果手术切口长度4.8~6.5 cm,平均(5.6±0.6)cm;手术时间80~220 min,平均(125±23)min;术中出血量130~550 m L,平均(185±113)m L。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9±5)个月,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从术前(5.07±3.89)分下降至(1.63±1.20)分,腰痛VAS评分从术前(6.32±2.70)分下降至(1.15±1.01)分。JOA评分从术前(11.05±3.12)分增至(22.51±4.03)分。腰椎滑脱完全复位28例,椎间隙高度从术前(5.12±1.38)mm增至(10.87±1.45)mm,腰椎前凸角从术前(47.23±16.19)°降至(43.51±14.88)°。结论对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微创可扩张通道下TLIF能对滑脱椎体进行复位,恢复良好的腰椎前凸角,改善脊柱-骨盆矢状位力线平衡,而且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椎间隙高度恢复理想、术后腰痛残留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可扩张通道
下载PDF
轻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汤志兵 杨惠林 陈康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1-954,共4页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是由椎弓峡部不连引起的峡部裂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是最常见的腰椎滑脱类型。临床症状多为慢性腰痛,若神经受压可出现下肢和马尾神经症状,最好发的是L4、L5前滑脱。
关键词 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 治疗 椎弓不连 马尾神经症状 腰痛 临床症状 神经受压
下载PDF
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洪波 赵鹤亮 +2 位作者 崔颖 杨冬生 史继国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7期37-3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spondylolysis of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SLS)和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er spondylylisthesis,DLS)发病部位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178例经CT确诊的腰椎滑脱患者,其中峡部裂性腰椎滑... 目的初步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spondylolysis of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SLS)和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er spondylylisthesis,DLS)发病部位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取178例经CT确诊的腰椎滑脱患者,其中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94例(SLS组),DLS患者84例(DLS组),分别整理、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资料。结果 SLS组男女比4351;DLS组男女比417。SLS组的年龄小于DLS组[(55.31±11.33)岁比(64.00±10.89)岁,u=5.21,P<0.01)]。SLS和DLS在不同部位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66,P=0.000);SLS发病部位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56,P=0.076),DLS发病部位与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8,P=0.049)。结论 SLS好发L5,男女无显著差异;DLS好发于L4,女性明显多于男性;SLS发病年龄早于D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 年龄 发病
下载PDF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相关影响因素对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洪波 赵鹤亮 +2 位作者 赵新斌 杨冬生 崔颖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3期1936-1938,共3页
目的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共6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4例;对照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病例62例,两组病例发病部位均为L5。对两组病例椎弓峡部宽度... 目的探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共6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4例;对照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病例62例,两组病例发病部位均为L5。对两组病例椎弓峡部宽度、关节突关节面与矢状面夹角、退变程度、腰骶角等因素与腰椎滑脱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对两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得出相应结论。结果应用t检验分别对峡部裂组与对照组下列均数进行比较:(1)椎弓峡部宽度:t=-6.553,P<0.001;(2)关节突关节面与矢状面夹角:t=2.381,P<0.01;(3)腰骶角:t=2.304,P<0.05;以上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椎间关节退变程度经χ2检验,χ2=16.160,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弓峡部发育不良或形态改变(纤细)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重要因素,而椎间关节夹角、退变程度以及腰骶角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形成中起到一定作用,或者为其继发改变,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弓 腰骶角 椎间关节面夹角
下载PDF
经关节突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文元 李宝俊 +3 位作者 申勇 韩建军 赵晔 李华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24-327,共4页
目的评价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2003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83例,随访患者81例,年龄(55.25±19.21)岁,随访时间(1.68±0.93)年.按照不同的手术入路方法分为两组,Ⅰ组... 目的评价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2003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83例,随访患者81例,年龄(55.25±19.21)岁,随访时间(1.68±0.93)年.按照不同的手术入路方法分为两组,Ⅰ组经关节突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Ⅱ组经椎板切除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按各组术中的临床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JOA评分等数据经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术后采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7%与7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7.81%与62.88%.术后均无螺钉松动、断裂或者滑脱加重等并发症,有3例假关节形成.结论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患者的手术治疗中,经关节突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前移 椎间融合 手术治疗 内固定器 腰椎滑脱
下载PDF
后路椎间、峡部及后外侧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杰 杨芳 温进杰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间、峡部及后外侧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松质骨颗粒椎间植骨、峡部及后外侧植骨加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31例,术后采用侯树勋等制定的疗效评定标...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间、峡部及后外侧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松质骨颗粒椎间植骨、峡部及后外侧植骨加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31例,术后采用侯树勋等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及融合率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1例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4个月。本组患者术后无神经损伤和切口感染,所有滑脱节段全部融合,无椎弓根螺钉松脱、断裂及神经并发症。按侯树勋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结果为优20例、良8例、可3例、差0例。结论: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的基础上进行椎间植骨椎等制定间融合率高,峡部植骨及后外侧植骨融合后可增加脊柱的稳定性,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CT下小关节形态学测量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天亮 徐宏光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的形态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生中的关系。方法:对30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及30名正常人,通过CT扫描结果进行对照检查。结果:对照组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的L3/4和L4/5小关节角分别为52.3°、45.1°和44.2...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的形态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生中的关系。方法:对30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及30名正常人,通过CT扫描结果进行对照检查。结果:对照组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组的L3/4和L4/5小关节角分别为52.3°、45.1°和44.2°、34.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峡部裂性滑脱组的L4/5小关节横径减少,L3/4和L4/5的小关节的不对称程度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下腰椎小关节角偏向冠状位面,小关节横径减少,接触面积增大是其发病的原因之一,小关节的不对称性则加速了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小关节方向 下腰椎
下载PDF
青少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及冯氏脊柱手法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磊 赵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24期45-45,共1页
目的:峡部裂性腰椎滑脱(IS)是腰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有缺损失去连接(峡部不连),而且发生患椎向前滑移,本文就冯氏脊柱手法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做一介绍。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冯氏脊柱 手法 青少年
下载PDF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青年患者发生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建宏 莫松全 +1 位作者 安明和 唐发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2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青年患者发生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4月三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青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56例健康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56例青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 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青年患者发生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4月三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青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56例健康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56例青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设为研究组,将56例健康青年人设为对照组。在这些研究对象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腰椎CT检查,测量其L3-4、L4-5、L5-S1节段两侧关节突关节的角度。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腰椎关节突关节不的对称率。结果:研究组患者L3-4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的差值、L4-5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的差值、L5-S1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其L4-5左侧关节突关节的角度、L5-S1左侧关节突关节的角度均小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其L3-4、L4-5、L5-S1节段两侧关节突关节的对称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其L3-4、L4-5、L5-S1节段两侧关节突关节不对称、重度不的对称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在青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该病是导致青年患者发生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 腰椎滑脱 青年患者
下载PDF
不同融合术式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彦周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青少年患者分为2组,各26例。在椎弓根内固定后A组行PLF术,B组行PLIF术。比较2组手...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2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青少年患者分为2组,各26例。在椎弓根内固定后A组行PLF术,B组行PLIF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前及术后2 a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JOA及ODI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F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轻中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外侧植骨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