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本雅明关于遗产的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1
作者
赵晓梅
《文化遗产》
2024年第4期113-119,共7页
价值被广泛认可为遗产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现有研究大多偏于实践操作而缺乏理论思考。通过细致解读20世纪上半叶本雅明关于艺术作品的崇拜价值与展示价值的历时性分析,参照20世纪初李格尔以现代崇拜为名所提出的文物价值理论,以作品与受...
价值被广泛认可为遗产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现有研究大多偏于实践操作而缺乏理论思考。通过细致解读20世纪上半叶本雅明关于艺术作品的崇拜价值与展示价值的历时性分析,参照20世纪初李格尔以现代崇拜为名所提出的文物价值理论,以作品与受众之间专业权威的建构与消解为切入点,再现彼时被视为文化遗产的文物和艺术作品,如何在传统时代及现代发生价值状态的持续变化。伴随着20世纪晚期至今的全球化、晚期现代发展,遗产的展示价值同时包含信仰、教化和娱乐化的社会功能,形成传统、现代和晚期现代崇拜的并存景况。无论是重视历史见证的遗产保护管理,还是面向传承利用的遗产自觉继承,我们均需充分认识到遗产价值的多元现状及蕴含其中的历史动因和未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崇拜价值
展示
价值
本雅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旁观的天使——《西斯廷圣母》和瓦尔特·本雅明
被引量:
1
2
作者
达尼埃尔.阿拉斯
殷俊洁
《艺术设计研究》
2010年第4期79-89,共11页
本文是作者对瓦尔特·本雅明写于1936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分析与反驳,指出本雅明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解读拉斐尔的作品《西斯廷圣母》中的崇拜价值和展陈价值的关系,而忽视这幅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已具有的图像学意义是不...
本文是作者对瓦尔特·本雅明写于1936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分析与反驳,指出本雅明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解读拉斐尔的作品《西斯廷圣母》中的崇拜价值和展陈价值的关系,而忽视这幅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已具有的图像学意义是不恰当的,认为本雅明对这幅作品的分析—《西斯廷圣母》体现了从崇拜价值向展陈价值的过渡—并不适于该作品本身。不过作者认为本雅明将崇拜价值和展陈价值对立起来的方法,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来看仍然具有一定意义,更适于分析在20世纪的时代环境中的艺术作品,即脱离了宗教背景的艺术作品在现代展陈方式下呈现出了作品本身的价值,反而让人们对原作本身的崇拜比以往更甚。而本雅明提出的在机械复制时代下发生的原作"光晕的消散",在作者看来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本文还体现出作者对绘画作品细节的关注,他在文中还解读了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作品底部的小天使形象的图像学意义,以及他们从原作中分割出来,被无限制地以各种方式复制、并运用到各类生活用品中所造成的原有图像意义的丧失,作者以这个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本雅明观点的错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西斯廷圣母
崇拜价值
展陈
价值
天使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本复制与文化之谜——以《雪中孤雏》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万传法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103,共5页
《雪中孤雏》是1929年由华剧影片公司出品,张惠民执导,吴素馨、张惠民、韩兰根等主演的一部影片。迄今为止,这部影片虽常被述及,但却因其缺乏鲜明而又独特的特色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和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但实际上,这部影片应被视为20世纪2...
《雪中孤雏》是1929年由华剧影片公司出品,张惠民执导,吴素馨、张惠民、韩兰根等主演的一部影片。迄今为止,这部影片虽常被述及,但却因其缺乏鲜明而又独特的特色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和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但实际上,这部影片应被视为20世纪20年代末早期中国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其最直接的原因有三:一是这部影片清晰显示出了早期中国电影的文化基因:复制性;二是这部影片完整承载了早期中国电影的文化职能:传承性;三是这部电影将传奇性引入以"情"为核心的叙事,点中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密码:神秘性。当然,这部影片涉及文化符码的东西还有很多,但仅此三者,已足以对此影片进行重新审视、重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性
传承性
神秘性
展示
价值
崇拜价值
原文传递
从文物到博物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辉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47,共5页
针对活化文物这一文物界所面临的当下问题,通过区分"文物"和"博物"这两个概念,并借助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的观点,提倡在文物保护实践中要从片面地强调"崇拜价值",转移到拓展"...
针对活化文物这一文物界所面临的当下问题,通过区分"文物"和"博物"这两个概念,并借助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的观点,提倡在文物保护实践中要从片面地强调"崇拜价值",转移到拓展"展览价值",通过营造知识场景把僵死的古迹和鲜活的当下共时性地拼合起来,使文物不成为属于专家的学术古董,而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享受。这个观点将特别适宜佛光寺这样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展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光寺
活化文物
本雅明
崇拜价值
展览
价值
原文传递
题名
本雅明关于遗产的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1
作者
赵晓梅
机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出处
《文化遗产》
2024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城市历史景观视域下河道水网遗产展示的记忆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2BCK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价值被广泛认可为遗产研究的核心问题,但现有研究大多偏于实践操作而缺乏理论思考。通过细致解读20世纪上半叶本雅明关于艺术作品的崇拜价值与展示价值的历时性分析,参照20世纪初李格尔以现代崇拜为名所提出的文物价值理论,以作品与受众之间专业权威的建构与消解为切入点,再现彼时被视为文化遗产的文物和艺术作品,如何在传统时代及现代发生价值状态的持续变化。伴随着20世纪晚期至今的全球化、晚期现代发展,遗产的展示价值同时包含信仰、教化和娱乐化的社会功能,形成传统、现代和晚期现代崇拜的并存景况。无论是重视历史见证的遗产保护管理,还是面向传承利用的遗产自觉继承,我们均需充分认识到遗产价值的多元现状及蕴含其中的历史动因和未来挑战。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崇拜价值
展示
价值
本雅明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旁观的天使——《西斯廷圣母》和瓦尔特·本雅明
被引量:
1
2
作者
达尼埃尔.阿拉斯
殷俊洁
机构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研究部历史艺术理论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艺术设计研究》
2010年第4期79-89,共11页
文摘
本文是作者对瓦尔特·本雅明写于1936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分析与反驳,指出本雅明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解读拉斐尔的作品《西斯廷圣母》中的崇拜价值和展陈价值的关系,而忽视这幅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已具有的图像学意义是不恰当的,认为本雅明对这幅作品的分析—《西斯廷圣母》体现了从崇拜价值向展陈价值的过渡—并不适于该作品本身。不过作者认为本雅明将崇拜价值和展陈价值对立起来的方法,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来看仍然具有一定意义,更适于分析在20世纪的时代环境中的艺术作品,即脱离了宗教背景的艺术作品在现代展陈方式下呈现出了作品本身的价值,反而让人们对原作本身的崇拜比以往更甚。而本雅明提出的在机械复制时代下发生的原作"光晕的消散",在作者看来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本文还体现出作者对绘画作品细节的关注,他在文中还解读了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作品底部的小天使形象的图像学意义,以及他们从原作中分割出来,被无限制地以各种方式复制、并运用到各类生活用品中所造成的原有图像意义的丧失,作者以这个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本雅明观点的错误性。
关键词
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西斯廷圣母
崇拜价值
展陈
价值
天使形象
分类号
TS952.83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本复制与文化之谜——以《雪中孤雏》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万传法
机构
上海戏剧学院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103,共5页
文摘
《雪中孤雏》是1929年由华剧影片公司出品,张惠民执导,吴素馨、张惠民、韩兰根等主演的一部影片。迄今为止,这部影片虽常被述及,但却因其缺乏鲜明而又独特的特色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和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但实际上,这部影片应被视为20世纪20年代末早期中国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其最直接的原因有三:一是这部影片清晰显示出了早期中国电影的文化基因:复制性;二是这部影片完整承载了早期中国电影的文化职能:传承性;三是这部电影将传奇性引入以"情"为核心的叙事,点中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密码:神秘性。当然,这部影片涉及文化符码的东西还有很多,但仅此三者,已足以对此影片进行重新审视、重新评价。
关键词
复制性
传承性
神秘性
展示
价值
崇拜价值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文物到博物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辉
机构
URBANUS都市实践
出处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3-47,共5页
文摘
针对活化文物这一文物界所面临的当下问题,通过区分"文物"和"博物"这两个概念,并借助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的观点,提倡在文物保护实践中要从片面地强调"崇拜价值",转移到拓展"展览价值",通过营造知识场景把僵死的古迹和鲜活的当下共时性地拼合起来,使文物不成为属于专家的学术古董,而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享受。这个观点将特别适宜佛光寺这样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展陈提升。
关键词
佛光寺
活化文物
本雅明
崇拜价值
展览
价值
Keywords
Foguangsi
acti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Walter Benjamin
cult value
exhibition value
分类号
TU25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本雅明关于遗产的价值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赵晓梅
《文化遗产》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旁观的天使——《西斯廷圣母》和瓦尔特·本雅明
达尼埃尔.阿拉斯
殷俊洁
《艺术设计研究》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本复制与文化之谜——以《雪中孤雏》为例
万传法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4
从文物到博物
王辉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