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舆图与方志:明代崤函古道驿站考辨
1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明清时期崤函地区方志、河南总志及河南郡志、《南京至甘肃驿铺图》等资料,对明代崤函古道沿线驿站设置进行考察,对杨正泰《明代驿站考》有关崤函古道沿线驿站中存在的建置时间、设置地点、建置沿革等方面的讹误以及不甚清楚之处进... 利用明清时期崤函地区方志、河南总志及河南郡志、《南京至甘肃驿铺图》等资料,对明代崤函古道沿线驿站设置进行考察,对杨正泰《明代驿站考》有关崤函古道沿线驿站中存在的建置时间、设置地点、建置沿革等方面的讹误以及不甚清楚之处进行补正辨误,分析明代崤函古道沿线驿站的设置、运行特点,认为其驿站设置时间较早,直至明末,未见增损裁革,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成为继明而起的清代崤函古道驿站的既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明代 驿站 特点
下载PDF
丝绸之路-崤函古道石壕段石材本体保护研究
2
作者 闫海涛 杨朔 +1 位作者 陈家昌 周双林 《草原文物》 2023年第1期98-111,共14页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本研究以古道本体现状病害调查为基础,以本体石材岩相、微观形貌、矿物元素与矿物组成成分的分析检测为依据,明确了丝绸之路-崤函古道石材主要种...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本研究以古道本体现状病害调查为基础,以本体石材岩相、微观形貌、矿物元素与矿物组成成分的分析检测为依据,明确了丝绸之路-崤函古道石材主要种类为钙质胶结灰岩质砾岩和细晶白云岩两种,其中外观呈现土黄色的钙质胶结灰岩质砾岩的矿物组成分为方解石和少量粘土矿物,其孔隙较大,结构疏松;外观显示红色酥粉状的部分褐铁矿含量极高;外观呈灰色的白云岩矿物成分主要是白云石,含少量方解石和褐铁矿,其结构致密、质地硬脆。查明了古道本体石材出现开裂、剥落等病害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崤函古道 石材保护
下载PDF
文化线路视野中的崤函古道 被引量:6
3
作者 樊莉娜 倪玲玲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1-55,共5页
"文化线路"遗产保护近年来备受关注。崤函古道作为一条文化线路,是历史时期沟通长安(西安)、洛阳的东西交通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开通后,崤函古道又与其它通道组合,由原来的境内通道,而发展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干线路... "文化线路"遗产保护近年来备受关注。崤函古道作为一条文化线路,是历史时期沟通长安(西安)、洛阳的东西交通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开通后,崤函古道又与其它通道组合,由原来的境内通道,而发展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干线路段之一,崤函古道在时间上几乎纵贯三门峡地区人类的发展史,使用时间长、影响深远,文化特征明显、作用突出,符合马德里会议制定的文化线路的四个基本判别标准,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文化线路
下载PDF
崤函古道历史地理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8-53,共6页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上的锁钥,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古道蜿蜒数百里,存在数千年,遗迹星罗棋布。作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丝绸之路河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崤函古道已被列入河南世界文化遗产预...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上的锁钥,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古道蜿蜒数百里,存在数千年,遗迹星罗棋布。作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丝绸之路河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崤函古道已被列入河南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本文在理清历史时期崤函古道发展之脉络,揭示其发展演变之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论述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及价值,以有用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历史地理 历史文化内涵 价值
下载PDF
崤函古道“四关”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隆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有的学者在谈崤函古道先后兴替的古关隘时,只谈潼关、新旧函谷关三座雄关,而不谈雁翎关。崤函古道实际上应有"四关":潼关、雁翎关、新旧函谷。此四关在古代战争形态与军事交通关系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历来为兵家所重视。
关键词 崤函古道 潼关 雁翎关 谷关
下载PDF
战国时期秦国的崤函古道攻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12,共8页
战国初期,秦国东进的势头因被魏国夺取河西之地而再次受挫。随着"商鞅变法"的成功,秦国国势日强,秦惠文王在夺取阴晋,打通渭河南岸东趋崤函古道的交通线后,下决心实施崤函古道攻略,即将军队主力南调,重点攻击魏在河外之地的... 战国初期,秦国东进的势头因被魏国夺取河西之地而再次受挫。随着"商鞅变法"的成功,秦国国势日强,秦惠文王在夺取阴晋,打通渭河南岸东趋崤函古道的交通线后,下决心实施崤函古道攻略,即将军队主力南调,重点攻击魏在河外之地的最后几个据点:陕、焦和曲沃城邑,打通和控制了崤函古道西段。秦武王、昭襄王时又攻取宜阳、渑池等地,打通和控制了崤函古道东段。从此,彻底改变了秦数百年来被阻河西,而难以向东发展的不利局面,奏响了秦国大规模东进的序曲,加快了统一六国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秦国 崤函古道 攻略 实施经过 影响
下载PDF
谈崤函古道的研究及其意见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昌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8-52,共5页
  一   先秦以来盛称的崤函古道是介于洛阳与长安之间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开通后,又发展成为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重要干线,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故又被称为"丝绸之路崤函段".古道蜿蜒数千里,在历史上是"关...   一   先秦以来盛称的崤函古道是介于洛阳与长安之间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开通后,又发展成为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重要干线,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故又被称为"丝绸之路崤函段".古道蜿蜒数千里,在历史上是"关东"、"关中"或"山东"、"山西"分界对立的分野.从历史地理角度上讲大都是以崤山或函谷关为重要标志,这就意味着它在中国古代历史地理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洛阳 陕州 河南 谷关 秦岭
下载PDF
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与变迁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久昌 《丝绸之路》 2009年第6期7-21,共15页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中最为崎岖和重要的一段,兴盛于周、秦、汉、唐时期。作为我国古代“襟带两京”长安、洛阳的锁钥,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东西干道上的咽喉,崤函古道在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沟通...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中最为崎岖和重要的一段,兴盛于周、秦、汉、唐时期。作为我国古代“襟带两京”长安、洛阳的锁钥,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东西干道上的咽喉,崤函古道在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沟通中原与关中和西域等方面起过关键性的作用。有关崤函古道的发展和路线走向,已有学者作了梳理,但仍不乏有待细化和深入研究的地方。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考述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及其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交通线路 变迁
下载PDF
崤函古道与商文化的西渐与北上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6-52,共7页
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有较为丰富的商文化遗存,作为商王朝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商文化版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依据文献载述和考古资料,初步探讨了商代崤函古道交通地理问题,研究表明,无论是商汤革夏、商文化进入崤函,还是西渐关中、北上晋... 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有较为丰富的商文化遗存,作为商王朝重要的战略要地,在商文化版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依据文献载述和考古资料,初步探讨了商代崤函古道交通地理问题,研究表明,无论是商汤革夏、商文化进入崤函,还是西渐关中、北上晋南,崤函古道都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既是商王朝与这一地区建立和保持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纽带,也是崤函与关中、晋南各区域之间文化交流的地理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商文化 关中 晋南
下载PDF
虢国的崤函古道经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9,共9页
虢国素有镇守险要、控制交通的传统。东迁至今三门峡地区的虢国,尤其显著地表现出善于利用险要形势与交通优势,发展自身国力,并积极参与和影响当时周王室和列国政局的态势,成为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十分活跃的国家。虢国的崤函古道经营,... 虢国素有镇守险要、控制交通的传统。东迁至今三门峡地区的虢国,尤其显著地表现出善于利用险要形势与交通优势,发展自身国力,并积极参与和影响当时周王室和列国政局的态势,成为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十分活跃的国家。虢国的崤函古道经营,真切地反映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崤函古道的交通状况,也在崤函古道道路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值得周史研究者和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者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之际 虢国 崤函古道 经营
下载PDF
隋唐崤函古道驿站考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隋唐时期崤函古道的驿站建设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诸文献和实地调查确定了其中25所驿站的位置和性质,并对其文化内涵略作分析,补正、完善了崤函古道隋唐驿站的研究。
关键词 崤函古道 隋唐 驿站
下载PDF
崤函古道与崤函古道研究——《崤函古道研究》读后
12
作者 何博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崤函古道位于今黄河三门峡段南岸崤山之中,是沟通长安与洛阳两大古都东西干道上的枢纽路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历史价值。由李久昌教授主编的《崤函古道研究》,不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估价崤函古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 崤函古道位于今黄河三门峡段南岸崤山之中,是沟通长安与洛阳两大古都东西干道上的枢纽路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历史价值。由李久昌教授主编的《崤函古道研究》,不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估价崤函古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而且改变以往对崤函古道研究的思维定势,将三门峡漕运研究纳入到其整体研究体系之中,拓宽了崤函古道研究的路径。该书的编定体例也体现了编者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两大现实课题的关怀,是认识和研究崤函古道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权威性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李久昌 崤函古道研究
下载PDF
崤函古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3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8-63,共6页
  一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的一段,该道西起陕西潼关,东至河南新安与宜阳,向被称为"两京锁钥".因其沿线主要穿行于崤山之中,所经之途,山势高峻,谷深委曲,又有号称天险的函谷关,故而被称为...   一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的一段,该道西起陕西潼关,东至河南新安与宜阳,向被称为"两京锁钥".因其沿线主要穿行于崤山之中,所经之途,山势高峻,谷深委曲,又有号称天险的函谷关,故而被称为"崤函古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东西 长安 历史地理 河南 潼关 人文地理学 文化 通史
下载PDF
崤函古道的起源与早期形态研究
14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仰韶文化晚期以来,崤函地区形成了一个连接流域性聚落群的道路及交通网络,以彩陶为特征,庙底沟文化逐步向西、北、东方向扩张和传播,先后开辟了通往关中及以西地区、晋南及以北地区和郑洛及以东地区的通道,由近及远,编织起了大范围的彩... 仰韶文化晚期以来,崤函地区形成了一个连接流域性聚落群的道路及交通网络,以彩陶为特征,庙底沟文化逐步向西、北、东方向扩张和传播,先后开辟了通往关中及以西地区、晋南及以北地区和郑洛及以东地区的通道,由近及远,编织起了大范围的彩陶分布网和复杂分布路线,同时,亦构筑起庞大的交通网络和复杂的行近走远的彩陶之路。这条道路也是炎黄部落的迁徙之路、华夏集团的融合之路。它是崤函古道的最初形态,对崤函古道的最终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彩陶之路 崤函古道 起源 早期形态
下载PDF
在古道上重新发现帝国与区域——《崤函古道史》序
15
作者 张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5,共3页
崤函古道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由东向西是穿越豫西山地、进入渭河谷地的主要交通路线,其所联结的东部是华北平原伊洛河盆地,西部是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关中平原。由于地势西高东低,由崤函古道西进,是中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从... 崤函古道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由东向西是穿越豫西山地、进入渭河谷地的主要交通路线,其所联结的东部是华北平原伊洛河盆地,西部是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关中平原。由于地势西高东低,由崤函古道西进,是中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从第三阶梯迈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西部海拔1500-2000米,是河南省地势最高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天府之国 交通路线 关中平原 伊洛河 豫西山地 三门峡市 帝国
下载PDF
崤函古道隋唐行宫调查与研究
16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2,共12页
崤函古道是连接隋唐长安洛阳东西两京最重要的交通干线,隋唐两代在沿线修建了许多行宫。考诸文献和实地调查确定了其中16座行宫的位置和性质,发现其分布特点与崤函古道交通发展及功能演变存在着耦合关系,它们的兴衰也折射出崤函古道交... 崤函古道是连接隋唐长安洛阳东西两京最重要的交通干线,隋唐两代在沿线修建了许多行宫。考诸文献和实地调查确定了其中16座行宫的位置和性质,发现其分布特点与崤函古道交通发展及功能演变存在着耦合关系,它们的兴衰也折射出崤函古道交通在隋唐时期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隋唐 行宫 遗址
下载PDF
“崤函古道”释名
17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古人对"崤函"一词的运用,涵义并非完全相同,有关塞交通地名和区域地理概念的区别。前者可称之为狭义之"崤函",后者则为广义之"崤函"。历史上的崤函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是由陆路交通和水路黄河三门... 古人对"崤函"一词的运用,涵义并非完全相同,有关塞交通地名和区域地理概念的区别。前者可称之为狭义之"崤函",后者则为广义之"崤函"。历史上的崤函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是由陆路交通和水路黄河三门峡漕运共同构成的水陆"双轨"交通体系。崤函古道涉及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所辖的灵宝市、陕州区、湖滨区、义马市、渑池县,洛阳市西部的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陕西省潼关县及山西省平陆县沿黄地带,我们把它概括为崤函区域。这一区域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以及上述两者相结合而形成的历史区位体系三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区域 含义
下载PDF
崤函古道与东汉崤函文化的勃兴
18
作者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8-34,共7页
东汉时期崤函地区文化开始快速发展,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准,突出表现在弘农杨氏的崛起和文化上“弘农作风”的形成.注意相关现象,可以发现畅达的崤函古道交通,为弘农杨氏的崛起和文化上“弘农作风”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崤函古道 东汉 弘农杨氏 弘农作风
下载PDF
集其大成 继往开来——《崤函古道研究》序
19
作者 李健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1-43,共3页
  崤函古道是一条横贯河南省三门峡地区的交通要道,西起陕西省潼关,东至河南省新安县、宜阳县.全长约220余公里.……
关键词 崤函古道 谷关 秦岭
下载PDF
中晚唐笔记小说中的崤函古道
20
作者 曾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6-28,56,共4页
崤函古道是中晚唐时期长安通往洛阳及东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崤函古道历史悠久,交通兴盛,道路沿线古迹、墓葬遍布。往来于崤函古道的人员,不仅有文人官宦,还有众多的商旅。崤函古道沿线地区民风淳朴尊道崇佛,显示出多元文化的特征。
关键词 崤函古道 墓葬 社会 交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