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质山区崩塌灾害形成机制——以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岩山为例
被引量:
36
1
作者
陈洪凯
鲜学福
唐红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崩塌是石质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崩塌源通常存在稳定性较低的大量危岩体,其形成机制是防治崩塌灾害的关键环节。现场调查发现,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岩山崩塌源的危岩可分为坠落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座滑式危岩和扶壁式危岩4类,所占...
崩塌是石质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崩塌源通常存在稳定性较低的大量危岩体,其形成机制是防治崩塌灾害的关键环节。现场调查发现,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岩山崩塌源的危岩可分为坠落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座滑式危岩和扶壁式危岩4类,所占比例分别为70%、15%、8%和7%;具有4级陡崖的地形特征、硬质砂岩和软质泥岩交互沉积、近于正交的3组岩体结构面是红岩山崩塌灾害孕发的主要环境地质条件;根据现场观测,岩腔后侧壁泥岩压裂风化速度5.2cm/a左右,是斜坡表面裸露泥岩气候风化速度的3~6倍,岩腔的形成过程是崩塌灾害演绎的起搏器;运用地貌学方法揭示了红岩山崩塌灾害链式演化规律,当岩腔深度超过3m后,岩腔顶部的危岩块易于发生崩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灾害
基座压裂破坏
链式规律
崩塌源
危岩
红岩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质山区崩塌灾害形成机制——以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岩山为例
被引量:
36
1
作者
陈洪凯
鲜学福
唐红梅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182)
重庆市重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BA0015)
文摘
崩塌是石质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崩塌源通常存在稳定性较低的大量危岩体,其形成机制是防治崩塌灾害的关键环节。现场调查发现,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岩山崩塌源的危岩可分为坠落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座滑式危岩和扶壁式危岩4类,所占比例分别为70%、15%、8%和7%;具有4级陡崖的地形特征、硬质砂岩和软质泥岩交互沉积、近于正交的3组岩体结构面是红岩山崩塌灾害孕发的主要环境地质条件;根据现场观测,岩腔后侧壁泥岩压裂风化速度5.2cm/a左右,是斜坡表面裸露泥岩气候风化速度的3~6倍,岩腔的形成过程是崩塌灾害演绎的起搏器;运用地貌学方法揭示了红岩山崩塌灾害链式演化规律,当岩腔深度超过3m后,岩腔顶部的危岩块易于发生崩塌。
关键词
崩塌
灾害
基座压裂破坏
链式规律
崩塌源
危岩
红岩山
Keywords
collapse disaster
base rupture under pressure
chained principle
sourse of collapse
perilous rock
Mt.Hongyan
分类号
P64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O346.5 [理学—固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质山区崩塌灾害形成机制——以四面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岩山为例
陈洪凯
鲜学福
唐红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