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优先性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娥 汪正祥 +1 位作者 李泽 田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00-105,共6页
采用样地、样线调查法,对湖北长阳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 采用样地、样线调查法,对湖北长阳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于29科35属;(2)经优先保护评价排序,其中属于一级优先保护的物种有4种,二级优先保护有19种,三级优先保护有13种,四级优先保护有2种;(3)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 800 m以下区域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较多,所占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优先保护 垂直分布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湖北崩尖子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田凯 汪正祥 +3 位作者 雷耘 张娥 李泽 熊斌梅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2-458,共7页
2014年7月对湖北崩尖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结果显示,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共77种,隶属4目22科。其中两栖纲2目10科36种,爬行纲2目12科41种。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种(79.22%)为主,广布种... 2014年7月对湖北崩尖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结果显示,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共77种,隶属4目22科。其中两栖纲2目10科36种,爬行纲2目12科41种。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种(79.22%)为主,广布种(14.29%)、古北种(6.49%)次之,呈现出南北混杂的局面。随着海拔升高,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海拔801-1 100 m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最高。通过与鄂西南其他4个自然保护区的G-F指数比较,结果表明: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的F指数、G指数和G-F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2.03、4.04和0.66。根据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锐齿槲栎林种群结构与生活型谱垂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娥 汪正祥 +2 位作者 李泽 龚苗 田凯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468-472,共5页
研究湖北省长阳县崩尖子自然保护区锐齿槲栎林的种群结构和生活型谱以及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锐齿槲栎林在研究区主要分布于海拔1 400~1 800 m处,群落结构相对简单;随着海拔升高,锐齿槲栎胸径逐步增加,低海拔地区以小径级(... 研究湖北省长阳县崩尖子自然保护区锐齿槲栎林的种群结构和生活型谱以及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锐齿槲栎林在研究区主要分布于海拔1 400~1 800 m处,群落结构相对简单;随着海拔升高,锐齿槲栎胸径逐步增加,低海拔地区以小径级(DBH≤10 cm)个体居多,随海拔升高大径级(DBH〉20 cm)树木比例增加;沿海拔梯度,锐齿槲栎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都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最大胸径值起伏较大,发展趋势不甚明显;植物生活型组成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次是地面芽和地上芽植物,1年生植物较少,未统计到隐芽植物;不同海拔的植物生活型谱有所不同,较低海拔地段Raunkiaer生活型谱呈"U"形,其他3个高海拔样地大致呈"L"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生活型谱 海拔梯度 锐齿槲栎 崩尖子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