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川剧聊斋戏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建华 《蒲松龄研究》 2010年第3期194-209,共16页
《聊斋志异》由小说改编为戏曲,开辟了《聊斋志异》民间传播的一条重要渠道。在中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川剧以拥有130余出聊斋戏剧目和丰富的表演形式而著称于戏曲界。改革开放以来,大量重新改编、创作的聊斋戏剧目上演于川剧舞台,在剧... 《聊斋志异》由小说改编为戏曲,开辟了《聊斋志异》民间传播的一条重要渠道。在中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川剧以拥有130余出聊斋戏剧目和丰富的表演形式而著称于戏曲界。改革开放以来,大量重新改编、创作的聊斋戏剧目上演于川剧舞台,在剧作样式、文化内涵、演剧形态、表演技艺诸方面都有所创新发展。既丰富了川剧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作为古典小说的《聊斋志异》注入了时代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聊斋戏 演进趋势 创新意义
下载PDF
在戏剧与文学之间寻找精神张力——《〈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简评
2
作者 廖全京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 简评 剧艺术 文学视角 精神张力 杜建华
下载PDF
大视阈研究和个案异读——川剧聊斋戏与《荷花配》研究探绎
3
作者 郭君娅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8-52,共5页
《荷花配》是清末川剧的传统剧目,本事源于《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属川剧聊斋戏。目前学界对《荷花配》单个剧目的关注很少,而与其关系较为紧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川剧聊斋戏研究,有一些论文发表,... 《荷花配》是清末川剧的传统剧目,本事源于《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属川剧聊斋戏。目前学界对《荷花配》单个剧目的关注很少,而与其关系较为紧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川剧聊斋戏研究,有一些论文发表,相关专著已经出版,为《荷花配》的个案研究提供了大视阈;二是《荷花配》的本事聊斋故事《荷花三娘子》的研究,集中在形象研究、主题研究、空间研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聊斋戏 荷花配 荷花三娘子 清末川剧
下载PDF
双红堂本川剧聊斋戏《双魂报》的排场艺术
4
作者 徐晓雅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2,共4页
双红堂本《双魂报》为清末川剧聊斋戏传统剧目,本事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姚安》,但对小说结局进行了大胆改写。在排场布局上,民间婚俗作为串场戏的介入、三角色表演格局下人物关系的重构都使该剧与小说呈现出相异的题旨意趣,凸显... 双红堂本《双魂报》为清末川剧聊斋戏传统剧目,本事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姚安》,但对小说结局进行了大胆改写。在排场布局上,民间婚俗作为串场戏的介入、三角色表演格局下人物关系的重构都使该剧与小说呈现出相异的题旨意趣,凸显出警示世人谨慎对待婚姻的教育意义。与“化悲为喜”式的川剧聊斋戏改编方式不同,双红堂本《双魂报》的结局蕴含表层“化悲为喜”的排场搬演效果与深层“寓悲于喜”的叙事内核。总之,出奇出彩的排场布局以及与小说题旨相异的警世之意使双红堂本《双魂报》在清末川剧聊斋戏中颇显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红堂本《双魂报》 川剧聊斋戏 排场艺术 清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