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北薅草锣鼓音乐形态探析与传承考辩
1
作者 王艺霖 陈莅菡 《乐器》 2023年第8期64-67,共4页
流传于四川省青川县一带的田歌(1)“薅草锣鼓”,是在薅二道包谷草(2)的劳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边打锣鼓、边歌唱的民间音乐形式。2006年5月,“薅草锣鼓”首批入选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其音乐形态最大的特点在于将节奏元素“锣... 流传于四川省青川县一带的田歌(1)“薅草锣鼓”,是在薅二道包谷草(2)的劳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边打锣鼓、边歌唱的民间音乐形式。2006年5月,“薅草锣鼓”首批入选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其音乐形态最大的特点在于将节奏元素“锣牌子”(4)与薅草过程中所念唱的唱词文本有机地契合在一起,并配以代代歌郎口头相传的三种“套词旋律”。本文在田野工作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与传承人口述,探索挖掘其以上音乐形态特点,进而思考其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传承路径的可行性与价值体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和传承路径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薅草锣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形态 传承
下载PDF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薅草锣鼓传承人王绍兴口述史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永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23-128,共6页
王绍兴,男,生于1942年12月19日,四川广元人。川北薅草锣鼓国家级传承人,板桥乡铁炉村王氏薅草锣鼓第四代传人。他对川北薅草锣鼓的演唱程序了如指掌,演唱中能够使用大量的山歌曲调,他主张将川北薅草锣鼓的传统唱法和时代结合,取其精华... 王绍兴,男,生于1942年12月19日,四川广元人。川北薅草锣鼓国家级传承人,板桥乡铁炉村王氏薅草锣鼓第四代传人。他对川北薅草锣鼓的演唱程序了如指掌,演唱中能够使用大量的山歌曲调,他主张将川北薅草锣鼓的传统唱法和时代结合,取其精华。倾其毕生的才智与热情,为川北薅草锣鼓的演唱、继承、发扬光大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薅草锣鼓 王绍兴 口述史
下载PDF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薅草锣鼓探微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永平 《艺术评鉴》 2017年第22期18-19,共2页
川北薅草锣鼓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孕育出的璀璨的文明成果之一,是应农事生产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成熟且程序化了的民间锣鼓说唱艺术形式。川北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广元市四县三区境内,它将民间文化与音乐融入艰苦的劳动中,... 川北薅草锣鼓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孕育出的璀璨的文明成果之一,是应农事生产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成熟且程序化了的民间锣鼓说唱艺术形式。川北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广元市四县三区境内,它将民间文化与音乐融入艰苦的劳动中,其内容丰富,曲调简约明快,唱打方式真率、质朴,口头传唱歌词万余首,文化含金量极高,是川北山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代先贤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被比作民间音乐文化的"七里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北薅草锣鼓
下载PDF
川北薅草锣鼓的传承与灾后文化重建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晓萍 罗丽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97,共3页
川北薅草锣鼓集艺术性、思想性与群众性为一体,在青川灾后重建中显示出强大的伦理文化功能。川北薅草锣鼓的传承与创新既满足了震后灾区民众对乡情的渴望,鼓舞了灾区民众重建家乡的斗志,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而音乐院系... 川北薅草锣鼓集艺术性、思想性与群众性为一体,在青川灾后重建中显示出强大的伦理文化功能。川北薅草锣鼓的传承与创新既满足了震后灾区民众对乡情的渴望,鼓舞了灾区民众重建家乡的斗志,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而音乐院系与地方政府协作,从特定的时空和社会语境中发掘川北薅草锣鼓的音乐结构和伦理精神,将有利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薅草锣鼓 整体性保护 灾后文化重建
原文传递
川北薅草锣鼓传承方式转型之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罗丽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4-145,共2页
川北薅草锣鼓是中国田秧山歌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为了改变川北薅草锣鼓传承人流散、传承场所消失、传承渠道狭窄的困境,青川县文化体育局牵头成立了川北薅草锣鼓艺术团,在6个乡镇成立了川北薅草锣鼓队,把田野中的薅草锣鼓搬上了... 川北薅草锣鼓是中国田秧山歌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为了改变川北薅草锣鼓传承人流散、传承场所消失、传承渠道狭窄的困境,青川县文化体育局牵头成立了川北薅草锣鼓艺术团,在6个乡镇成立了川北薅草锣鼓队,把田野中的薅草锣鼓搬上了舞台,拓宽了传承渠道,使川北薅草锣鼓的传承方式通过转型得以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薅草锣鼓 艺术团 传承方式转型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保护与传承途径研究——以川北薅草锣鼓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永平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0-122,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能。文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薅草锣鼓为例,在其已有的保护与传承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保护与传承途径进行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能。文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薅草锣鼓为例,在其已有的保护与传承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保护与传承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北薅草锣鼓 保护与传承 途径
原文传递
试析四川民族民间打击乐的传承与发展——以川北薅草锣鼓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源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中国民族民间打击乐伴随中国历史的发展走过了上千年,从石器时代的土鼓、陶钟、石磬等到后来的编钟、铜锣,直至近代的定音排鼓、定音云锣等,每个时期民族民间打击乐都留下了它灿烂的身影,而作为中国民族民间打击乐大家庭一员的四川民族... 中国民族民间打击乐伴随中国历史的发展走过了上千年,从石器时代的土鼓、陶钟、石磬等到后来的编钟、铜锣,直至近代的定音排鼓、定音云锣等,每个时期民族民间打击乐都留下了它灿烂的身影,而作为中国民族民间打击乐大家庭一员的四川民族民间打击乐,也以它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内涵而享有盛誉。本文以川北薅草锣鼓为例,针对当前如何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我省民族民间打击乐,作简要论述,供同行们以及广大打击乐爱好者商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民族民间打击乐 传承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