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曹娟 朱晶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294-129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900例疑似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检查金标准,均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测,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应、影响特征。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阳...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900例疑似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检查金标准,均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测,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应、影响特征。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阳性200例、阴性700例;超声心电图检查确诊阳性190例、阴性710例;心电图检测确诊阳性160例、阴性740例,超声心动图阳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P<0.05);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心电图检查(P<0.05);200例患儿,共检出冠状动脉病变180例,症状表现:左冠状动脉扩张120例、右冠状动脉扩张45例、合并左、右冠状动脉扩张15例、冠状动脉瘤20例。预后随访,170例患儿1~3个月内恢复正常,18例冠状动脉瘤在3~6个月内恢复正常,其余病例仍需进行治疗。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中可显著提高患儿病变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为后续尽早展开对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早期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陆春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30例,采用超声心动图对这些患者冠状动脉受伤的情况进行检查,并采用Cubens的方式测定患儿左心室收缩...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30例,采用超声心动图对这些患者冠状动脉受伤的情况进行检查,并采用Cubens的方式测定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情况,采用二尖瓣多普勒血流图测定这些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同时与30例正常儿童的心功能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30例冠状动脉受到损伤的患儿中,有21例患儿的冠状动脉扩张情况在治疗4个月的时间内得到了控制并逐渐好转,有8例患儿的冠状动脉扩张情况在治疗6个月时间内逐渐得到好转,只有1例患儿在6个月的随访调查中发现其病情并未出现好转。结论川崎病患儿在发病时冠状动脉很容易受到影响,尤其出现在急性期,而对心功能的改变影响则不明显,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临床探究
下载PDF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韩丽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4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川崎病患儿发病不同阶段的彩色超声诊断,重点分析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结果:初发病例中,发现冠状动脉扩张(CAD)43例(82.69%),冠状动脉瘤(CAA)5例...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川崎病患儿发病不同阶段的彩色超声诊断,重点分析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结果:初发病例中,发现冠状动脉扩张(CAD)43例(82.69%),冠状动脉瘤(CAA)5例(6.92%),巨大冠状动脉瘤(BCAA)1例(1.92%),冠状动脉血栓或狭窄3例(5.77%),随着病程进展及治疗,CAD和CAA比例逐渐下降,而冠状动脉血栓和狭窄比例逐渐增高。结论:利用彩色超声诊断及随访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准确、方便、安全的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超声诊断
下载PDF
彩超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家宁 荣阳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9期164-16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超声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川崎病患儿发病不同阶段的彩色超声诊断,重点分析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结果初发病例中,发现冠状动脉扩张(CAD)86例(82.69%),冠状...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超声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川崎病患儿发病不同阶段的彩色超声诊断,重点分析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结果初发病例中,发现冠状动脉扩张(CAD)86例(82.69%),冠状动脉瘤(CAA)10例(6.92%),巨大冠状动脉瘤(BCAA)2例(1.92%),冠状动脉血栓或狭窄6例(5.77%),随着病程进展及治疗,CAD和CAA比例逐渐下降,而冠状动脉血栓和狭窄比例逐渐增高。结论利用彩色超声诊断及随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准确、方便、安全的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超声诊断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永月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7期259-259,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于治疗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76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儿给予单次剂量为1g/kg的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B组患儿给予单次...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于治疗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76例,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儿给予单次剂量为1g/kg的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B组患儿给予单次剂量为2g/kg的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C组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剂量为0.4g(/kg·d),持续用药5d;观察、比较三组患儿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临床治疗及病变缓解情况。结果:在临床症状缓解方面:A、B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在冠状动脉病变恢复方面,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IVIG耐药率方面,C组明显高于A、B两组。结论: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其症状缓解和冠状动脉病变恢复情况均有所不同,应综合考虑使用剂量,建议采用单次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疗效
下载PDF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2020年修订版) 被引量:140
6
作者 黄国英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8-724,共7页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已成为发达国家及我国许多地区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获得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012年"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的发表对我国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治疗和长期管理起到了规范作用。2020年修订...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已成为发达国家及我国许多地区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获得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012年"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的发表对我国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治疗和长期管理起到了规范作用。2020年修订版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进展,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我国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诊治水平,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治水平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临床处理 心血管疾 临床实践 患儿 国内外进展 获得性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的治疗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曹青 陈向前 陆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20期2667-266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对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影响,探讨IVIG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81例住院K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40例予IVIG 1g/(kg·d)...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对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影响,探讨IVIG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81例住院K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40例予IVIG 1g/(kg·d)单次静脉滴注,5~6h滴完;对照组41例予IVIG 2g/(kg·d)单次静脉滴注,10~12h滴完。观察治疗过程中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WBC、CRP、PLT、ESR的变化情况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结果: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皮疹消退、淋巴结肿大及手足肿胀等急性期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血WBC、PLT、CRP和ESR均显示明显降低;但两组上述指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诊CAL发生率为22.5%(9/40例),对照组为24.39%(10/4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程1个月观察组CAL为4例(10%),对照组CAL为2例(4.88%),对照组CAL比观察组恢复快,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CAL为1例(2.5%),对照组CAL为1例(2.44%),两组CAL恢复情况无差异。结论:应用IVIG 1g/kg和2g/kg治疗KD,均可有效控制急性期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应用IVIG 1g/kg和2g/kg的疗效在KD发病后2年内相似。但考虑到大剂量IVIG潜在的风险和经济因素,应用IVIG 1g/kg可能是治疗KD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预后
下载PDF
Follow-up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used by Kawasaki disease and the value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被引量:1
8
作者 龚方戚 白石裕比湖 桃井真里子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81-684,148,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urse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used by Kawasaki disease, and the value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and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2-D Echo) in the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o...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urse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used by Kawasaki disease, and the value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and 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2-D Echo) in the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METHODS: Eighty seve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used by Kawasaki disease from 1979 to 199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One hundred and sixty-seven CAGs were performed in 87 patients during follow-up. CAG was repeated every 1-3 years in each patient until complete regression was confirmed. 2-D Echo was performed before CAG each time. The longest period of follow-up was 16 years and 6 months.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spirin or aspirin and warfarin. RESULTS: During follow-up, the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regressed in 48/87 (55%) patients, however, they developed into severe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in 6/87 (7%) patients in whom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was performed. The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regressed in some patients, while stenotic lesions remained or developed. The ratio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tic lesions to aneurysms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This study showed that Echo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has 'false positives' and 'false negatives'. Only 76% of coronary aneurysms and 18% of stenotic lesions could be found by 2-D Echo. No stenotic lesion could be found in distal segments of the coronary artery. CONCLUSIONS: Long term follow up revealed spontaneous regression occurred in 55% of patients and development into severe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in 7%. 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long-term follow-up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used by Kawasaki disease. 2-D Echo can not completely replace CAG during follow-up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used by Kawasaki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OLESCENT CHILD Child Preschool Coronary Aneurysm Coronary Angiography Coronary Vessels Disease Progression Female Follow-Up Studies Humans INFANT Male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Retrospective Studies Time Facto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