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3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血管结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戚慧茹 林瑶 石琳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川崎病(KD)是好发于儿童的急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冠状动脉瘤(CAA)是KD的严重并发症,标志着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不良的临床预后。血管内膜层单核细胞浸润、内皮细胞降解以及弹性层破坏是KD合并CAA的基本病变,提示冠状动脉管壁结构存在炎症... 川崎病(KD)是好发于儿童的急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冠状动脉瘤(CAA)是KD的严重并发症,标志着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不良的临床预后。血管内膜层单核细胞浸润、内皮细胞降解以及弹性层破坏是KD合并CAA的基本病变,提示冠状动脉管壁结构存在炎症破坏。不同遗传背景的KD患儿发生CAA的风险各异,提示遗传因素在CAA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介绍KD合并CAA的血管结构相关基因和发病机制,为KD合并CAA的早期识别和机制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结构 基因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服用华法林致消化道出血报道 被引量:6
2
作者 熊祎 张永兰 +1 位作者 黄艳华 杜忠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提高儿科临床对华法林所致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口服华法林所致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过。结果病例1为5岁女童,因川崎病合并右侧串珠样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服用华法林... 目的提高儿科临床对华法林所致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口服华法林所致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过。结果病例1为5岁女童,因川崎病合并右侧串珠样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1年,因柏油便、面色苍白3天入院,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2.5,血红蛋白56g/L,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窦炎,经停用华法林、静脉注射维生素K、输注红细胞、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后患儿出血终止,1周后恢复华法林治疗,消化道出血诱因为胃窦炎。病例2为3岁男童,川崎病合并右侧冠状动脉巨大瘤2年,规律口服阿司匹林及华法林,但未监测凝血功能,本次因便血就诊,便常规提示隐血阳性,血红蛋白109g/L,INR 3.78,经停用华法林、阿司匹林2天后未再排血便,1周后恢复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治疗,出血诱因为未监测INR,从而导致华法林剂量偏大。结论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受多因素影响,需定期监测INR从而确定最佳剂量。合并消化道基础病的患儿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患儿一旦出血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小儿 华法林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魏亚娟 赵晓兰 +2 位作者 刘保民 牛华 李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CAA)的并发症及超声心动图在其诊断、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的38例川崎病合并CA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结果 38例患者共检出79处CAA。其中17例24处(30%)瘤腔内并发血栓;5例(1...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CAA)的并发症及超声心动图在其诊断、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的38例川崎病合并CA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结果 38例患者共检出79处CAA。其中17例24处(30%)瘤腔内并发血栓;5例(13%)发生冠脉狭窄,1例因侧支循环形成无明显症状;5例(13%)发生心肌梗死,4例死亡;2例(5%)因巨大CAA破裂猝死;7例(18%)CAA瘤壁钙化。本组共7例死亡,占18%,死亡时间均为90年代初,3例因急性期为不完全川崎病未识别故而未做系统治疗。结论川崎病合并CAA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血栓形成、冠脉狭窄、心肌梗死、巨大CAA破裂及心源性猝死等。超声心动图对其诊治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并发症 儿童
下载PDF
普奈洛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谭卫群 刘琮 +2 位作者 孟祥春 萧敏 谢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普奈洛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左卡尼汀联合普奈洛尔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普奈洛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左卡尼汀联合普奈洛尔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22, P=0.0018<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21, P=0.0002<0.05)。结论采用普奈洛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医疗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 冠状动脉
下载PDF
氯吡格雷辅助治疗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雯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183-185,共3页
探讨分析针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氯吡格雷治疗产生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段设置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录入该时段内收入的,确诊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患者共计60名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 探讨分析针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氯吡格雷治疗产生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段设置在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录入该时段内收入的,确诊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患者共计60名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配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同时针对儿童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针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判断,发现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结论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儿童在发病后症状复杂,同时儿童的机体功能相对来说会受到川崎病的影响出现异常。研究人员认为在患儿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时,儿童的冠状动脉瘤风险增加,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引起重视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治疗,保障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选择积极的将氯吡格雷应用于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治疗干预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翠臻 宋思瑞 +1 位作者 陈丽琴 黄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8-501,518,共5页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发生冠状动脉瘤(CAA)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确诊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CAA将患儿分为CAA组和非CAA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分析影响CAA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指标及预测KD并发CA...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发生冠状动脉瘤(CAA)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确诊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CAA将患儿分为CAA组和非CAA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分析影响CAA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指标及预测KD并发CAA的价值。结果 纳入KD患儿557例,男346例、女211例,中位发病年龄25.0(13.0~45.2)月,并发CAA 75例(13.5%),IVIG无应答型KD 39例(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1岁、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血小板计数(PLT)升高是影响KD并发CAA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ALB)升高是影响KD并发CAA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PLT和ALB预测KD并发CA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0.57~0.73)和0.65(0.58~0.72)。当PLT> 551×10^(9)/L时,其预测KD并发CAA的灵敏度为63.0%,特异度为67.0%;当ALB<36.5 U/L时,其预测KD并发CAA的灵敏度为68.0%,特异度为56.0%。结论 年龄≤1岁、IVIG无反应、PLT> 551×10^(9)/L、ALB<36.5 U/L对KD患儿发生CAA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不典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2300-,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肛周脱皮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畅芳叶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合并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川崎病导致冠状动脉瘤患儿的超声心动图动态进行随访,了解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重点观察病变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管壁增厚程度及管腔内是...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合并冠状动脉瘤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川崎病导致冠状动脉瘤患儿的超声心动图动态进行随访,了解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重点观察病变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管壁增厚程度及管腔内是否形成血栓等。结果:38例冠状动脉瘤患儿中,23例两年内恢复正常,7例内径较正常稍宽,5例内径略有回缩,但仍然明显增宽,3例无明显变化(其中2例合并血栓,1例患儿猝死)。结论:川崎病急性期形成的冠状动脉瘤在恢复期可以有逐渐恢复的趋势,但恢复时间较长,巨大冠状动脉瘤无恢复,特别是伴有心肌病变者,容易发生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超声诊断
下载PDF
一例川崎病多发冠状动脉瘤合并血栓患儿行极低剂量tPA溶栓的护理
9
作者 赵仕国 楼晓芳 +6 位作者 周红琴 吴小花 何玮梅 夏姗姗 单佳妮 石玉沄 张晨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总结1例川崎病多发冠状动脉瘤合并冠状动脉血栓行极低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溶栓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选择tPA输注静脉方案、确定基线凝血状态及是否符合tPA输注标准、被动减少tPA输注剂量,促... 总结1例川崎病多发冠状动脉瘤合并冠状动脉血栓行极低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溶栓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选择tPA输注静脉方案、确定基线凝血状态及是否符合tPA输注标准、被动减少tPA输注剂量,促使局部出血减缓(或停止)、加强心脏及心外并发症观察及处理、制订个体化tPA撤离方案,保证抗凝连续性。经过16 d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救治成功,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阿替普酶 急症护理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川崎病患儿早期合并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王远飞 王蓓蓓 +3 位作者 田运娇 李培岭 赵东菊 马岩岩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9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CRP/Alb)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早期合并中小型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12月新乡医学...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CRP/Alb)对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早期合并中小型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CAA组(n=34)及无CAA组(n=82)。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KD患儿早期合并中小型CAA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KD患儿早期合并中小型CAA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CRP/Alb比值对KD患儿早期合并中小型CAA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CAA组比较,CAA组男童所占比例更高,多形性皮疹发生率更高,CRP、纤维蛋白原及CRP/Alb比值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纤维蛋白原、CRP/Alb比值是预测KD患儿早期合并中小型CA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Alb比值对KD患儿早期合并中小型CAA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最佳截断值为1.4,其敏感度为82%,特异性为66%,曲线下面积为0.811。结论CRP/Alb比值可作为预测KD患儿早期合并中小型CAA的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预测 儿童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川崎病合并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蔡海明 张旭 林惠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0期98-102,共5页
目的分析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应用于川崎病合并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儿童心肺消化科收治的170例川崎病合并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分析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应用于川崎病合并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儿童心肺消化科收治的170例川崎病合并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检验结果、冠状动脉瘤治疗效果、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率为25.88%,冠状动脉回缩率为32.94%,冠状动脉稳定率为38.82%,冠状动脉发展率为2.35%,与对照组的12.94%、30.59%、49.41%、7.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冠状动脉瘤治疗总有效率为58.82%,高于对照组的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冠状动脉血栓者1例,对照组无冠状动脉血栓发生,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与对照组(24.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方案用于川崎病合并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患儿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冠状动脉动脉 儿科疾
下载PDF
川崎病性冠状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急性心包压塞死亡一例
12
作者 韦铭菲 史俊展 +3 位作者 姚泽伟 葛静晨 秦豪杰 李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47,共4页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病因不明的全身血管炎症性急症,以全身中、小型血管特异性炎症为主,具有明显的自限性,常累及冠状动脉,以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L)最为严重[1-3]。因川崎病导致的冠...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病因不明的全身血管炎症性急症,以全身中、小型血管特异性炎症为主,具有明显的自限性,常累及冠状动脉,以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L)最为严重[1-3]。因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急性心包压塞死亡病例罕见,国内外报道较少,现对河南科技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受理的1例川崎病死亡案例鉴定要点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破裂 血管炎 法医理学
下载PDF
5岁以上川崎病儿童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指标与风险模型构建
13
作者 张华勇 张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1-468,共8页
目的探讨5岁以上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儿童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的预测指标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5岁以上KD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5岁以上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儿童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的预测指标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5岁以上KD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CAL 47例,未合并CAL 17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5岁以上KD儿童合并CAL发生的预测指标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效果。最后根据Framingham风险评分法对预测指标进行分层量化,计算各指标对5岁以上KD儿童合并CAL预测的贡献值并构建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前发热时长(OR=1.374,95%CI:1.117~1.689)、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OR=1.008,95%CI:1.001~1.015)及血清铁蛋白(OR=1.002,95%CI:1.001~1.003)是5岁以上KD儿童合并CAL发生的预测指标。各指标预测CAL发生的最佳截断值为:首剂IVIG治疗前发热时长为6.5 d(AUC=0.654,95%CI:0.565~0.744),hs-CRP为110.50 mg/L(AUC=0.686,95%CI:0.597~0.774),铁蛋白为313.62 mg/L(AUC=0.724,95%CI:0.642~0.805)。据Framingham风险评分法对预测指标赋值并构建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将CAL发生的低、中、高危状态分别定义为发生概率<10%、10%~20%和>20%,对应分值分别为0~4分、5~6分、≥7分。结论在5岁以上KD患儿中,首次IVIG治疗前发热时间较长、hs-CRP水平较高或血清铁蛋白水平较高者,易发生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预测指标 风险预测模型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Ang-1、YKL-40水平与凝血功能、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14
作者 王帧 张帅 许哲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究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1)、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与凝血功能、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本院检查健康的90名儿... [目的]探究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1)、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与凝血功能、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本院检查健康的90名儿童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CAL,分为未合并CAL组(69例)和合并CAL组(21例),比较各组血清Ang-1、YKL-40、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KD合并CAL患者血清Ang-1、YKL-40水平与凝血功能、炎症反应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KD患者发生CAL的因素。[结果]对照组、未合并CAL组、合并CAL组血清Ang-1、YKL-40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对照组、未合并CAL组、合并CAL组血清Ang-1水平逐渐降低,YKL-40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血清Ang-1与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呈负相关(均P<0.05),YKL-40与FIB、CRP、TNF-α、IL-6、WBC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YKL-40是影响KD患者并发CAL的危险因素,Ang-1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KD合并CAL患者血清Ang-1水平降低、YKL-40水平升高,与凝血功能、炎症反应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生成素1 人软骨糖蛋白39 凝血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血清前白蛋白与脑钠肽预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王晓文 高吊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2031-20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及脑钠肽(BNP)预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山西省儿童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川崎病组,通过心脏彩超结果将川崎病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21例)...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及脑钠肽(BNP)预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山西省儿童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川崎病组,通过心脏彩超结果将川崎病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21例)及非冠状动脉损伤组(79例)。选取同时期于儿童保健科门诊体检的8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PA及BNP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A及BNP预测冠状动脉损伤的效能。结果:川崎病组与健康对照组PA、BNP、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损伤组、非冠状动脉损伤组血清PA、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A、BNP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943。结论:血清PA、BNP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损害 前白蛋白 脑钠肽
下载PDF
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免疫系统变化特点单中心研究
16
作者 刘露 冯琪 +3 位作者 娄美娜 王永丽 李会 张英谦 《中国医药》 2024年第8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川崎病患儿免疫系统变化特点,为其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238例作为川崎病组,根据CAL情况分为CAL亚组(61例)和非CAL(NCAL)亚组(177例)... 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川崎病患儿免疫系统变化特点,为其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238例作为川崎病组,根据CAL情况分为CAL亚组(61例)和非CAL(NCAL)亚组(177例)。选取同期诊断为支气管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10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儿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川崎病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基于相关变量建立预测发生CAL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列线图性能及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CAL亚组患儿男性比例大于、病程长于、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NCAL亚组(均P<0.05)。川崎病组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IL-5、IL-8、补体C3、C4、总B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总T细胞、CD_(8)^(+)T细胞、γδ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CAL亚组IL-2、IL-1β、α干扰素、IgA、IgG、IgM、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NCAL亚组,补体C3、C4、总T细胞、CD_(8)^(+)T细胞水平低于NCAL亚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_(8)^(+)T细胞、补体C3水平降低,IgG、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升高是CAL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列线图对发生CAL的预测与实际概率较吻合。CD_(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IgG、补体C3四者联合预测CA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置信区间:0.804~0.913),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0.800、0.631、0.653、0.651)。结论合并CAL的川崎病患儿免疫因子自然杀伤细胞、CD_(8)^(+)T细胞、IgG、补体C3水平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可能参与了川崎病和CA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损伤 免疫系统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段超 杜忠东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0—2007年收治的6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冠脉瘤的KD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及随诊资料进行回...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0—2007年收治的6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冠脉瘤的KD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及随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冠脉瘤患儿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为5.3∶1;冠脉巨大瘤男女比例为8.3∶1;<1岁患儿多发,占28.6%。(2)本组患儿中不完全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以及KD复发的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36.5%、30.2%和7.9%;急性期57例(90.5%)患儿使用IVIG冲击治疗,3例未用,3例使用情况不详;36例(57.1%)患儿发病至丙种球蛋白应用的时间间隔大于10d。(3)超声检查发现小冠脉瘤患儿7例,中等冠脉瘤19例,巨大瘤37例,左冠脉受累者占76.2%,其中58.3%发生在前降支;右冠脉受累者达87.3%,其中47.3%发生在右冠Ⅱ段;双侧冠脉同时受累者占63.5%。(4)随诊发现71.4%冠脉瘤呈现回缩趋势,45.2%的受累分支冠脉瘤消退,平均消退时间为(2.1±1.5)年。结论对于男性、发病年龄<1岁、不完全KD、发生IVIG抵抗、复发患儿及应用IVIG治疗较晚患儿要警惕冠脉瘤的发生;左冠前降支及右冠脉瘤样病变最多见,多数冠脉瘤在恢复期发生回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儿童
原文传递
华法林治疗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向金星 肖政辉 +5 位作者 王丹 肖云彬 杨舟 左超 王祥 陈智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G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川崎病合并GA患儿病例资料,收集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患儿的用药剂量、疗程、凝血功...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G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川崎病合并GA患儿病例资料,收集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患儿的用药剂量、疗程、凝血功能、心电图改变、心脏彩超、出血事件及血栓事件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2.56(0.82,5.93)岁,华法林钠联合阿司匹林抗凝组(联合组)29例,单用阿司匹林抗凝组(阿司匹林组)13例。两组患儿比较,联合组凝血酶原时间(PT)(20.01±5.47)秒、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47.82±9.50)秒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9±0.57,均高于阿司匹林组的(12.73±1.10)秒、(38.16±5.64)秒和0.92±0.76(P<0.05);联合组有20例出血事件,均为小出血,阿司匹林组无出血事件;联合组血栓形成事件1例,阿司匹林组血栓形成事件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诊断发生出血事件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85.0%;血栓事件的ROC曲线,诊断发生血栓事件的敏感度为83.0%,特异度为70.0%。结论:INR在1.52~2.25时,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合并GA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巨大冠状动脉
下载PDF
华法林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丹 吕铁伟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7年第8期523-526,共4页
川崎病是儿童急性多系统血管炎性疾病,已成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常见原因之一,其冠状动脉病变是多见并发症。临床上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5级,其中Ⅳ级(巨大冠状动脉瘤;或1支冠状动脉内多个动脉瘤,但无狭窄者)和Ⅴ级(... 川崎病是儿童急性多系统血管炎性疾病,已成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常见原因之一,其冠状动脉病变是多见并发症。临床上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5级,其中Ⅳ级(巨大冠状动脉瘤;或1支冠状动脉内多个动脉瘤,但无狭窄者)和Ⅴ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狭窄或闭塞,伴或不伴心肌缺血)患儿推荐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或注射低分子肝素。该文旨在结合国内外研究,从华法林适应证、初始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剂量范围、华法林在川崎病治疗中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目标INR)、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近年来因华法林在不同个体用药差异性较大而被学者逐渐重视起来的基因研究(如VKORC1、CYP2C9)等来阐述华法林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中的治疗进展。未来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研究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为其合理有效而安全的应用提供建议,实现精准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20
作者 梁娟 马玉荣 +4 位作者 韩娜 郭方舟 王鹏飞 艾凯 张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检查,分析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CMRA)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方面的优势,探讨该技术诊断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1例川...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检查,分析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CMRA)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方面的优势,探讨该技术诊断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1例川崎病患儿的NCE-CMRA及超声资料。对比超声与NCE-CMRA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分析NCE-CMRA技术的成像特点,总结NCE-CMRA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41例患儿NCE-CMRA检查整体血管节段显示率为75.6%;超声整体节段显示率为46.3%,两种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P<0.001)。针对冠状动脉中、远段的显示,NCE-CMRA较超声具有明确的显像优势(χ^(2)=57.98、161.47,P<0.001)。41例患儿中,25例(200节段)冠状动脉受损,94个节段表现为不同程度扩张,其中巨大冠状动脉瘤8段(8.6%),中型冠状动脉瘤35段(37.2%),小型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51段(54.2%)。结论NCE-CMRA技术能够客观、清晰地显示儿童冠状动脉,准确反映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受损程度,在诊断和评估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