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次典型川滇切变线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
14
1
作者
段玮
肖子牛
周泓
《暴雨灾害》
2017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利用NCEP FNL 1°×1°逐6 h再分析资料、云南省124个台站逐6 h降水资料,对一次典型川滇切变线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和不稳定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表明:此次暴雨是在多尺度系统及地形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其中切变线停滞在云...
利用NCEP FNL 1°×1°逐6 h再分析资料、云南省124个台站逐6 h降水资料,对一次典型川滇切变线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和不稳定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表明:此次暴雨是在多尺度系统及地形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其中切变线停滞在云岭—哀牢山一线是关键。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量以云岭—哀牢山为界,呈现西南多、东北少的分布。湿位涡MPV分析表明,不稳定条件(对流性不稳定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分布、变化与暴雨降水量的分布、变化对应较好。在主要降水时段,强降水区的对流层中低层为对流性不稳定,弱降水区为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不稳定条件的形成、分布、维持均与高空急流引起的次级环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切变线
暴雨
地形
不稳定条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倒春寒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尤红
周泓
+1 位作者
杨红
姜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8-748,共11页
利用常规观测和NCEP 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总结1980—2011年云南15次低温雨雪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得出500 hPa形势高纬为两槽一脊和横槽型,700 hPa为典型北高南低特征。重点分析2011年3月14-19日和2005年3月2 6日不同...
利用常规观测和NCEP 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总结1980—2011年云南15次低温雨雪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得出500 hPa形势高纬为两槽一脊和横槽型,700 hPa为典型北高南低特征。重点分析2011年3月14-19日和2005年3月2 6日不同类型下两次强过程,过程中均有昆明准静止锋增强和川滇切变线南下,新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自东北向西南侵入云南。前者地面强降温由中低层强冷平流引发,而后者是由低层强冷平流和高层强冷平流下传共同造成。强雨雪天气对应有深厚垂直上升运动或对流层中低层以下层存在强上升运动柱。孟加拉湾为水汽源地,强高、低空急流和其垂直耦合的次级环流输送了水汽和热量。强降雪期间,无南支槽时需要大而强的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有南支槽配合时中低层水汽通量有迅速增加过程。低层为冷层或近地面强冷平流利于降水物冷凝成雪。过程中均有强锋生作用推动锋面南下,锋面的进方向锋生函数零线对应低层850 hPa Q矢量辐合线,锋区梯度大,能量积聚多对应降雪范围大。低层等露点线有Ω型特征,露点锋抬升作用触发干湿交界面上干冷、暖湿气流交汇,露点锋和低空急流位置强度及Q矢量辐合区与云南强倒春寒降雪区有较好对应关系,地面降温幅度与850 hPa锋生函数正值强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春寒
川滇切变线
昆明准静止锋
南支槽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1年3月云南连续两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尤红
周泓
+1 位作者
白学文
李艳平
《暴雨灾害》
2013年第2期167-175,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3月中、下旬云南两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分别简称过程Ⅰ和过程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其造成的地面降温原因不同;垂直上升运动的厚...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3月中、下旬云南两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分别简称过程Ⅰ和过程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其造成的地面降温原因不同;垂直上升运动的厚度和强度不同,雨雪的强度和范围大小有明显差别。中低层水汽通量的增加和水汽辐合是云南大范围强降雪的必备条件,而降水对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强度的要求低于降雪。过程Ⅰ水汽辐合发展高度高于过程Ⅱ,其无论降水还是降雪的强度和范围均超过过程Ⅱ。能量锋区附近不稳定能量水平梯度越大,能量积聚越多,其触发后强烈释放,带来的天气现象也越剧烈。倒春寒发生前,过程Ⅱ云南省的位势不稳定强于过程Ⅰ;倒春寒爆发后,过程Ⅱ的雷暴范围大于过程Ⅰ。低层露点锋抬升作用可触发中层强不稳定能量释放,等露点温度(Td)线分布区域对降雨(雪)及雷暴分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春寒
昆明准静止锋
南支槽
川滇切变线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典型川滇切变线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
14
1
作者
段玮
肖子牛
周泓
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玉溪市气象局
出处
《暴雨灾害》
2017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惠民计划(2014RA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37212
41205067)
文摘
利用NCEP FNL 1°×1°逐6 h再分析资料、云南省124个台站逐6 h降水资料,对一次典型川滇切变线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和不稳定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表明:此次暴雨是在多尺度系统及地形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其中切变线停滞在云岭—哀牢山一线是关键。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量以云岭—哀牢山为界,呈现西南多、东北少的分布。湿位涡MPV分析表明,不稳定条件(对流性不稳定与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分布、变化与暴雨降水量的分布、变化对应较好。在主要降水时段,强降水区的对流层中低层为对流性不稳定,弱降水区为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不稳定条件的形成、分布、维持均与高空急流引起的次级环流有关。
关键词
川滇切变线
暴雨
地形
不稳定条件
Keywords
Sichuan-Yunnan shear
rainstorm
terrain
instability conditions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倒春寒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尤红
周泓
杨红
姜莹
机构
云南省玉溪市气象局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8-748,共11页
基金
2013年云南省预报员专项(YB201305)资助
文摘
利用常规观测和NCEP 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总结1980—2011年云南15次低温雨雪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得出500 hPa形势高纬为两槽一脊和横槽型,700 hPa为典型北高南低特征。重点分析2011年3月14-19日和2005年3月2 6日不同类型下两次强过程,过程中均有昆明准静止锋增强和川滇切变线南下,新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自东北向西南侵入云南。前者地面强降温由中低层强冷平流引发,而后者是由低层强冷平流和高层强冷平流下传共同造成。强雨雪天气对应有深厚垂直上升运动或对流层中低层以下层存在强上升运动柱。孟加拉湾为水汽源地,强高、低空急流和其垂直耦合的次级环流输送了水汽和热量。强降雪期间,无南支槽时需要大而强的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有南支槽配合时中低层水汽通量有迅速增加过程。低层为冷层或近地面强冷平流利于降水物冷凝成雪。过程中均有强锋生作用推动锋面南下,锋面的进方向锋生函数零线对应低层850 hPa Q矢量辐合线,锋区梯度大,能量积聚多对应降雪范围大。低层等露点线有Ω型特征,露点锋抬升作用触发干湿交界面上干冷、暖湿气流交汇,露点锋和低空急流位置强度及Q矢量辐合区与云南强倒春寒降雪区有较好对应关系,地面降温幅度与850 hPa锋生函数正值强度成正比。
关键词
倒春寒
川滇切变线
昆明准静止锋
南支槽
对比分析
Keywords
coldness in the late spring, Sichuan-Yunnan shear line, Kunming quasi-stationary front, southbranch t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P45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1年3月云南连续两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尤红
周泓
白学文
李艳平
机构
云南省玉溪市气象局
出处
《暴雨灾害》
2013年第2期167-175,共9页
基金
2013年云南省预报员专项(YB201305)
文摘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3月中、下旬云南两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分别简称过程Ⅰ和过程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影响系统不同,其造成的地面降温原因不同;垂直上升运动的厚度和强度不同,雨雪的强度和范围大小有明显差别。中低层水汽通量的增加和水汽辐合是云南大范围强降雪的必备条件,而降水对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强度的要求低于降雪。过程Ⅰ水汽辐合发展高度高于过程Ⅱ,其无论降水还是降雪的强度和范围均超过过程Ⅱ。能量锋区附近不稳定能量水平梯度越大,能量积聚越多,其触发后强烈释放,带来的天气现象也越剧烈。倒春寒发生前,过程Ⅱ云南省的位势不稳定强于过程Ⅰ;倒春寒爆发后,过程Ⅱ的雷暴范围大于过程Ⅰ。低层露点锋抬升作用可触发中层强不稳定能量释放,等露点温度(Td)线分布区域对降雨(雪)及雷暴分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倒春寒
昆明准静止锋
南支槽
川滇切变线
对比分析
Keywords
coldness in the late spring
Kunming quasi-stationary front
south branch trough
Sichuan-Yunnan shear line
compar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P458.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次典型川滇切变线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段玮
肖子牛
周泓
《暴雨灾害》
2017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倒春寒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
尤红
周泓
杨红
姜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1年3月云南连续两次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尤红
周泓
白学文
李艳平
《暴雨灾害》
201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