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白獭兔保种选育报告
1
作者 汪平 简文素 +8 位作者 刘汉中 余志菊 文斌 刘宁 傅祥超 王丽焕 郭小林 徐飞 张凯 《草学》 2024年第5期71-74,共4页
川白獭兔是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在2015年审定通过的我国第一个獭兔新品种,经过8年来(2016—2023年)的保种选育,其繁殖性能、生长发育及毛皮品质性能稳定,主要参数指标与川白獭兔品种审定时基本保持一致,部分指标参数有所提高。
关键词 川白獭兔 保种选育 报告
下载PDF
反复冻融过程中川白獭兔肉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变化
2
作者 潘雪瑞 汪平 +2 位作者 简文素 张岩 陈炼红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1-326,共16页
为了探究反复冻融对川白獭兔肉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对不同冻融次数下样品的pH值、色差、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ant,TBARS)、质构、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总巯基含量(-SH)、羰基含量(CV)以及挥发性... 为了探究反复冻融对川白獭兔肉品质及风味物质的影响,对不同冻融次数下样品的pH值、色差、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ant,TBARS)、质构、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总巯基含量(-SH)、羰基含量(CV)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冻融次数增加,川白獭兔肉中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分别减少6.71%、2.76%,L^(*)、b^(*)值显著增加,a^(*)值显著减小,pH值由6.25下降至5.39,持水力下降,质构发生劣变;TBARS值由0.16 mg/kg升至0.65 mg/kg、CV含量上升了64.37%,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下降了35.85%、-SH含量降低下降了60.59%;獭兔肉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共149种,经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37%;经差异挥发物判别分析显示,烃类、醛类、醇类、酮类、酸类为主要差异风味物质,其中己醛在冻融后期含量增加,说明反复冻融促进蛋白和脂肪发生氧化,进而导致獭兔肉品质和风味发生劣变;综合各指标表明实际生产中应将獭兔肉冻融次数控制在3次及以内。研究结果为川白獭兔肉的贮藏品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獭兔 反复冻融 品质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行为、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符翔 陈朴然 +2 位作者 李静 叶鑫 吕景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共11页
【目的】比较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行为、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差异,并探讨行为与盲肠微生物菌群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35日龄雄性断奶川白獭兔和伊拉兔各72只,各分为2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预饲期7d,正试... 【目的】比较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行为、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差异,并探讨行为与盲肠微生物菌群之间的潜在联系。【方法】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35日龄雄性断奶川白獭兔和伊拉兔各72只,各分为2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预饲期7d,正试期33d,试验共持续40d。宰前24h,观察川白獭兔和伊拉兔的行为。在75日龄时,进行强直不动性行为测试、新物体试验和旷场试验。将75日龄的川白獭兔和伊拉兔进行屠宰,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并采集盲肠内容物测定微生物组。【结果】川白獭兔躺、闻嗅和食粪行为频率显著高于伊拉兔(P<0.05),坐、社交行为和啃咬笼具行为频率显著低于伊拉兔(P<0.05)。川白獭兔躺和食粪行为持续时间显著长于伊拉兔(P<0.05),进食、坐和啃咬笼具行为持续时间显著短于伊拉兔(P<0.05)。川白獭兔和伊拉兔强直不动性试验和新物体试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旷场试验中,川白獭兔静止不动时间、后腿直立次数显著高于伊拉兔(P<0.05),但探索时间显著低于伊拉兔(P<0.05)。在血清生化方面,川白獭兔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伊拉兔(P<0.05)。川白獭兔和伊拉兔盲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两个兔品种的优势菌门,拟杆菌门与食粪行为时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与伊拉兔相比,川白獭兔血清葡萄糖浓度较低,此外,川白獭兔啃咬笼具行为频率低、持续时间短,提示川白獭兔的刻板行为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獭兔 伊拉兔 行为 血清生化 微生物菌群
下载PDF
川白獭兔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炼红 王琳琳 +2 位作者 简文素 汪平 张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36-143,151,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诱导因素对川白獭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以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肌原纤维蛋白浓度、离子强度和pH为影响因素,以蛋白凝胶硬度、弹性及持水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 为了研究不同诱导因素对川白獭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以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肌原纤维蛋白浓度、离子强度和pH为影响因素,以蛋白凝胶硬度、弹性及持水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建立了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与离子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凝胶硬度有显著影响,肌原纤维蛋白浓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凝胶硬度和持水性也有显著影响,离子强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凝胶硬度和弹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得到的最佳诱导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6.30%、肌原纤维蛋白浓度51.0 mg/mL、离子强度0.67 mol/L、pH6.8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硬度为508.435 g、弹性0.337、持水性0.896。本研究优化的最佳工艺所制凝胶特性较好,可为獭兔肉的加工利用提供一定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獭兔 肌原纤维蛋 热诱导 凝胶制备 凝胶特性
下载PDF
川白獭兔繁殖性能选育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余志菊 冯怡 +10 位作者 简文素 杜丹 张凯 徐昌文 汪平 刘宁 傅祥超 文斌 王丽焕 郭小林 刘汉中 《草学》 2017年第2期69-73,共5页
针对我国无自主培育獭兔品种的现状,选择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培育的獭兔新品系-四川白獭兔作为育种材料,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獭兔新品种——川白獭兔,运用RRBPS獭兔育种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遗传评估。结果表明,通过川白獭... 针对我国无自主培育獭兔品种的现状,选择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培育的獭兔新品系-四川白獭兔作为育种材料,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獭兔新品种——川白獭兔,运用RRBPS獭兔育种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遗传评估。结果表明,通过川白獭兔连续5个世代的繁殖性能选育,其窝产仔数达到7.48只,产活仔数7.30只,初生重393.84g,21日龄窝重2 238.74g,断奶仔兔数6.83只,断奶个体重736.08g,断奶窝重5 023.53g,断奶成活率93.63%,繁殖性能均有提高,且群体遗传性能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獭兔 繁殖性能 选育
下载PDF
川白獭兔生长发育性能选育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志菊 简文素 +8 位作者 杜丹 张凯 徐昌文 汪平 刘宁 傅祥超 文斌 王丽焕 刘汉中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第5期23-26,共4页
通过对川白獭兔连续五个世代的生长发育性能选育,得出其生长性能结果:5周龄断奶体重736.49g,13周龄体重2 309.56 g,23周龄体重3 582.22 g,23周龄体长47.79 cm,断奶至23周龄成活率90.03%,10月龄公、母兔体重分别为3986.77 g、4 080.89 g;... 通过对川白獭兔连续五个世代的生长发育性能选育,得出其生长性能结果:5周龄断奶体重736.49g,13周龄体重2 309.56 g,23周龄体重3 582.22 g,23周龄体长47.79 cm,断奶至23周龄成活率90.03%,10月龄公、母兔体重分别为3986.77 g、4 080.89 g;除5周龄、8周龄体重与0世代无显著差异外,13周龄、23周龄、6月龄、7月龄、10月龄母兔体重分别较0世代提高91.41 g、323.57 g、257.63 g、207.83 g、210.19 g,极显著高于0世代(P<0.01),生长性能选育进展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獭兔 生长发育 选育
下载PDF
川白獭兔生产性能测试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文斌 汪平 +10 位作者 郭小林 傅祥超 刘宁 余志菊 简文素 张凯 杜丹 王丽焕 徐昌文 刘汉中 陈琴 《草学》 2017年第2期78-83,共6页
川白獭兔是利用德系獭兔和美系獭兔杂交选育的四川白獭兔为育种材料,经过13年定向选育而成的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大、被毛密度好、枪毛比例低等生产性能突出的獭兔新品种。为了验证川白獭兔在不同区域和环境下的生产性能,选择了四川、... 川白獭兔是利用德系獭兔和美系獭兔杂交选育的四川白獭兔为育种材料,经过13年定向选育而成的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大、被毛密度好、枪毛比例低等生产性能突出的獭兔新品种。为了验证川白獭兔在不同区域和环境下的生产性能,选择了四川、浙江、河北等地进行川白獭兔生产性能测定,其结果表明,川白獭兔生产性能与选育结果较一致,遗传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獭兔 区域 环境 生产性能 测试
下载PDF
川白獭兔被毛品质选育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简文素 汪平 +9 位作者 文斌 余志菊 刘宁 张凯 徐昌文 傅祥超 王丽焕 杜丹 郭小林 刘汉中 《草学》 2017年第3期65-67,73,共4页
针对市场需求和四川白獭兔被毛较粗、绒毛较短的缺陷,本研究以四川白獭兔为育种素材,通过连续五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培育出的川白獭兔被毛密度达22 993根/厘米~2、细度16.79μm、绒毛长度2.12cm、枪毛比例1.43%。被毛密度比二世代提高... 针对市场需求和四川白獭兔被毛较粗、绒毛较短的缺陷,本研究以四川白獭兔为育种素材,通过连续五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培育出的川白獭兔被毛密度达22 993根/厘米~2、细度16.79μm、绒毛长度2.12cm、枪毛比例1.43%。被毛密度比二世代提高4.3%,细度降低了2.4%,差异不显著(P>0.05),绒毛长度增长6.0%,差异极显著((P<0.01)),枪毛比例维持在0.55%1.43%较低范围。与四川白獭兔比较,在保持了四川白獭兔优良的被毛品质基础上,川白獭兔枪毛比例降低了57.44%,差异极显著((P<0.01),被毛品质选育进展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獭兔 被毛品质 选育
下载PDF
川白獭兔培育史与品种特征
9
作者 余志菊 刘汉中 +6 位作者 文斌 张凯 刘宁 简文素 付祥超 王丽焕 徐昌文 《草学》 2021年第6期71-72,78,共3页
以四川白獭兔为育种素材,将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通过四川白獭兔的持续选育和定向培育两个阶段,历经13年连续五个世代的选育,培育出了体型外貌较一致、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突出的獭兔新品种--川白獭兔。
关键词 川白獭兔 培育史 品种特征
下载PDF
川白獭兔在四川主产区主要生产性能监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关云秀 文斌 +4 位作者 余志菊 刘汉中 汪平 何经纬 周怡西 《草学》 2020年第1期64-65,82,共3页
川白獭兔具有体型大、被毛质量好、适应性强的特点,为进一步证实川白獭兔的优良性状,四川省畜牧总站汇同品种培育单位,在四川主产区开展了生产性能监测,结果表明,川白獭兔保持了品种本身优良性状,遗传性能稳定,适宜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川白獭兔 生产性能 监测
下载PDF
川白獭兔毛皮品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简文素 徐昌文 +9 位作者 文斌 刘汉中 余志菊 刘宁 张凯 傅祥超 王丽焕 杜丹 郭小林 汪平 《中国养兔》 2018年第1期8-10,共3页
本研究针对市场需求和四川白獭兔被毛较粗、绒毛较短、皮板偏小等的缺陷,以四川白獭兔为育种素材,通过连续5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培育出的川白獭兔被毛密度达22 993根/cm2、细度16.79μm、绒毛长度2.12cm、枪毛比例1.43%。川白獭兔枪... 本研究针对市场需求和四川白獭兔被毛较粗、绒毛较短、皮板偏小等的缺陷,以四川白獭兔为育种素材,通过连续5个世代的群体继代选育,培育出的川白獭兔被毛密度达22 993根/cm2、细度16.79μm、绒毛长度2.12cm、枪毛比例1.43%。川白獭兔枪毛比例与四川白獭兔、德系、法系比分别降低了57.44%、74.60%和72.07%,差异极显著(P<0.01),与美系比降低29.90%,差异显著(P<0.05),皮张面积达1 380 cm2。公、母兔161日龄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都超过国家轻工部(ZB—XX—91)及(AB—364—84)规定的獭兔皮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獭兔 被毛品质 物理性能 研究
原文传递
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色肉兔新品种育成
12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10期20-20,共1页
日前,四川农业大学成功培育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色肉兔新品种--天府黑兔,并通过国家审定。这是四川省继川白獭兔、蜀兴1号肉兔之后的第3个兔新品种(配套系),对于替代国外引进品种、增强核心种源自主可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国外引进品种 肉兔 农业大学 配套系 自主知识产权 川白獭兔 自主可控 天府黑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