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P-MS法分析川藏高原不同产地手掌参矿质元素含量
1
作者 杨洋 徐立军 +1 位作者 吴宗耀 黄明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为分析川藏高原不同产地手掌参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评价其药材质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对7个不同产地手掌参中21个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Mn、Fe、Zn、Al、Cr、As、Ag、Cd、Pb、Ga、Rb等12个矿质元素在7个... 为分析川藏高原不同产地手掌参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评价其药材质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对7个不同产地手掌参中21个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Mn、Fe、Zn、Al、Cr、As、Ag、Cd、Pb、Ga、Rb等12个矿质元素在7个不同产地手掌参中含量差异较大,极值比均大于0.50。系统聚类分析将7个产地手掌参样品聚为4类,其中米林县、朗县和阿坝县各聚为一类,而巴塘县、理塘县、波密县以及昌都市合并聚为一类。产地与矿质元素对应分析(又叫关联分析)显示12个矿质元素累计含量(边际活动值)依次为:米林县(672.97)<阿坝县(838.17)<朗县(890.61)<巴塘县(918.90)<理塘县(924.39)<波密县(980.83)<昌都市(984.79)。同时,米林县、波密县、朗县产手掌参与Al、Fe元素,朗县与Al、Mg、Zn元素,昌都市、巴塘县、理塘县与P元素的关联度较高。分析表明手掌参中P、Mn、Fe等12个矿质元素的含量受产地的影响较大,具有区域性特征;而产地对手掌参中其他必需及有益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参 川藏高原 矿质元素 含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GNSS的川藏高原电离层活动特性分析
2
作者 姬姗姗 《北京测绘》 2023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研究川藏高原地区的电离层活动特性,能够为本地区提供高精度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本文基于欧洲轨道确定中心(CODE)2014—2019年的全球电离层格网(GIM)总电子含量(TEC)数据和太阳参数F 10.7的修正指数F 10.7p,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相关性... 研究川藏高原地区的电离层活动特性,能够为本地区提供高精度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本文基于欧洲轨道确定中心(CODE)2014—2019年的全球电离层格网(GIM)总电子含量(TEC)数据和太阳参数F 10.7的修正指数F 10.7p,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快速傅里叶分析的方法,对川藏高原地区的电离层时空特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川藏高原不同季节的TEC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太阳活动高年时,体现了TEC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和冬季异常。(2)川藏高原的TEC主要周期表现为26.4、121.7、182.6、219.1、365.0 d,体现了TEC的27 d周期变化,半年变化,年变化。(3)受赤道异常影响,低纬度地区(30°N以下)的TEC较大。TEC在08:00:00—20:00:00相对较大,在20:00:00—08:00:00较小,这一特征在各经度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川藏高原 修正指数
下载PDF
川藏高原不同年份霞多丽冰酒香气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邢亚阁 蒋丽 +4 位作者 孙丛珊 曹东 许青莲 车振明 罗建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分别对2009年至2013年五个年份的川藏高原霞多丽冰酒进行了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五个年份冰酒中所含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醇类和酸类物质等。在2009年至2013年的冰酒中分别检测到26种、22种、53种、23种...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分别对2009年至2013年五个年份的川藏高原霞多丽冰酒进行了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五个年份冰酒中所含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醇类和酸类物质等。在2009年至2013年的冰酒中分别检测到26种、22种、53种、23种和38种香气成分。2009年冰酒中酯类10种(75.44%),醇类6种(11.16%),酸类3种(7.36%)和萜烯类3种(2.30%);2010年酯类9种(74.47%),醇类5种(14.67%),酸类3种(6.75%)和萜烯类2种(1.94%);2011年酯类16种(62.77%),醇类10种(16.49%),酸类4种(8.6%)和萜烯类3种(2.49%);2012年酯类9种(78.8%),醇类3种(8.92%),酸类3种(9.16%)和萜烯类3种(1.62%);2013年酯类14种(66.13%),醇类4种(10.83%),酸类4种(13.05%)和萜烯类4种(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高原 冰酒 气质联用 香气分析
下载PDF
川藏高原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文渊 陶炼 +2 位作者 谢玉国 马辉 谢红江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11期31-33,共3页
本文通过对川藏高原不同生态区苹果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的系统调查,掌握了当地桃小食心虫的周年发生动态,明确了降雨量是桃小食心虫虫情测报的关键因子,结合化学防治试验,筛选了3种有效药剂,提出了桃小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为苹... 本文通过对川藏高原不同生态区苹果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的系统调查,掌握了当地桃小食心虫的周年发生动态,明确了降雨量是桃小食心虫虫情测报的关键因子,结合化学防治试验,筛选了3种有效药剂,提出了桃小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技术,为苹果桃小食心虫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高原 桃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防控技术
下载PDF
川藏高原一次混合型强对流天气的观测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黉 李英 文永仁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7-579,共13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地面自动气象站、探空、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2016年9月8日川藏高原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该过程多站出现8级雷暴大风、10 mm以上小时强降水且伴有最大直径为18 mm的冰雹,是川藏高原... 利用中国气象局地面自动气象站、探空、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2016年9月8日川藏高原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该过程多站出现8级雷暴大风、10 mm以上小时强降水且伴有最大直径为18 mm的冰雹,是川藏高原一次混合型强对流过程。对流系统发生在500 hPa弱冷平流和低层切变线影响下,中低层深厚湿层、环境中等强度对流有效位能和垂直风切变为超级单体的形成和维持提供有利条件。初始北侧多单体和南侧弱对流在地面辐合线上生成,向东南移入适宜环境后,北侧多单体发展成线状对流系统,与南侧单体合并且促使其迅速发展成超级单体。成熟超级单体低层具有清晰的前侧入流缺口、钩状回波和中气旋特征。强回波区随高度前倾,呈显著的上冲云顶突起、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风暴内中层径向辐合、上升气流减弱和反射率因子核心快速下降预示下击暴流的产生。中层干空气的夹卷和水凝物快速下落的拖曳作用加强下沉气流,结合峡谷地形的狭管效应,引起地面大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高原 雷暴大风 超级单体
下载PDF
川藏高原行吟
6
作者 安登权 《汽车运用》 2007年第9期53-53,共1页
高原春雨,很美。 一半是烟,一半是雾。烟雨蒙蒙,袅袅飘浮于高原与苍穹之间。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散文 作品赏析 川藏高原行吟》
下载PDF
川藏高原气象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
7
作者 其美白姆 次仁德吉 《东西南北(教育)》 2018年第6期151-151,共1页
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取决于气候方面,而川藏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等特殊性因素,气候方面的变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主要是对川藏高原的日常气候变化进行讲述,同时把高原中的作物种植,自然气候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发... 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取决于气候方面,而川藏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等特殊性因素,气候方面的变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主要是对川藏高原的日常气候变化进行讲述,同时把高原中的作物种植,自然气候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等情况相结合,根据川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做出了简要分析,并针对此类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改进的方法和举措。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296(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川藏高原的生态危机 相应的应对措施
下载PDF
川藏高原民族胃、十二指肠疾病特点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
8
作者 赵光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胃疾病 十二指肠疾病 幽门螺杆菌 川藏高原
原文传递
川藏高原梯度带高速公路设计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莫飞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52,共4页
本文针对川藏高原梯度带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等特点,分别从灾害防治设计、桥梁和隧道设计、道路运营安全、弃渣场利用、交通旅游融合、绿色公路等方面,阐述了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方向,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川藏高原梯度带 高速公路 设计
原文传递
川藏高原
10
作者 廖显辉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12年第1期38-38,共1页
身置九重问,川藏高原,一年四季叠霜寒。辽阔乾坤望不断,雪岭绵绵。
关键词 川藏高原 诗歌 文学 廖显辉
原文传递
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及其环境因素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陆盛华 张天成 海刚 《四川体育科学》 2009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利用四川、西藏地区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并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 利用四川、西藏地区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并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20年来,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藏族学生好于羌族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羌族学生有较明显的下降,而藏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高原 少数民族 学生 体质 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