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线路视阈下川黔古盐道遗产体系与协同保护
被引量:
4
1
作者
邓军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9-25,共7页
川盐运黔在清乾隆初年已形成"仁岸""永岸""綦岸""涪岸"4条固定的运输路线。在川盐入黔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地形成了由水路和陆路混合类型构成的川黔古盐道。调查发现,川黔古盐道是以盐运文...
川盐运黔在清乾隆初年已形成"仁岸""永岸""綦岸""涪岸"4条固定的运输路线。在川盐入黔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地形成了由水路和陆路混合类型构成的川黔古盐道。调查发现,川黔古盐道是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其遗产体系以古盐道、古场镇、古街道、古码头、会馆、庙宇、碑刻、堰闸、运盐器具、档案文献及饮食、传统民间音乐、诗词等为核心,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考古价值、旅游价值及开发利用的潜力。就保护层面而言,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和凝练其内涵、特征及价值的基础上,需沿线各地协同参与,对其进行整体性、多层次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地探索川黔渝地区跨省(直辖市)际大型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黔古盐道
川
盐
运黔
文化线路
盐
运文化
协同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浩
李林照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第2期89-96,共8页
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与农民一样,既是一种职业身份,又是一类专门职业劳动者。这种靠人力肩挑背负运输食盐的职业或从业者,是历史的产物,在现代已经销声匿迹了。我们只能从一些史料或者照片中看到:他们身穿麻布长衫,头缠青布,脚穿草鞋,...
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与农民一样,既是一种职业身份,又是一类专门职业劳动者。这种靠人力肩挑背负运输食盐的职业或从业者,是历史的产物,在现代已经销声匿迹了。我们只能从一些史料或者照片中看到:他们身穿麻布长衫,头缠青布,脚穿草鞋,背着一个大篓筐,手拿一根杵地杖,穿梭在贵州崇山峻岭之间进行运盐活动。对盐夫进行历史研究,不仅能丰富贵州盐文化史的研究,而且可以丰富贵州人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川黔古盐道
盐
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性文化遗产视野下川黔古盐道的价值转换与功能转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小刚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9-32,共14页
川黔古盐道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配送与贸易通道,对沿线地区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川黔古盐道作为通道的功能和使命已然完成,其价值实现了向文化遗产、文化教育、文化经济和文化研究...
川黔古盐道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配送与贸易通道,对沿线地区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川黔古盐道作为通道的功能和使命已然完成,其价值实现了向文化遗产、文化教育、文化经济和文化研究的多维转换,功能也随之转型。文化旅游带和特色文化产业带是系统性保护与利用川黔古盐道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发挥川黔古盐道作为一项线性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和功能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川黔古盐道
价值转换
功能转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背盐歌看清代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生计
4
作者
梁晓竹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8-41,共4页
背盐歌是盐夫在背盐过程中创作的民间口头音乐艺术,是盐夫群体生计的历史缩影。清代伴随着川盐入黔四大口岸的出现,逐渐形成由水路和陆路混合联运的川黔古盐道,川黔两省间山高谷深的自然环境使得川盐入黔后半段需依靠人力运输,盐夫作为...
背盐歌是盐夫在背盐过程中创作的民间口头音乐艺术,是盐夫群体生计的历史缩影。清代伴随着川盐入黔四大口岸的出现,逐渐形成由水路和陆路混合联运的川黔古盐道,川黔两省间山高谷深的自然环境使得川盐入黔后半段需依靠人力运输,盐夫作为一种职业随之应运而生。背盐路途遥远艰辛,盐夫于苦中作乐哼唱出背盐歌,以唱词记录背盐的路线、站点、自然环境及生活状况,以歌声抒发内心苦闷,并对生计的艰难与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进行控诉。背盐歌作为盐夫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民间歌谣,以最直观的视角展现出清代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黔古盐道
背
盐
歌
盐
夫生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路的社会生命与空间实践:人类学视野下的川黔古盐道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49,共6页
川黔古盐道是川盐入黔、销黔的重要通道,其从以食盐为核心的物资运输与商业贸易通道向线性文化遗产廊道的社会生命形态转变和延续,体现了古盐道区域社会的历史变迁。川黔古盐道社会生命史的演进与生计策略、地方治理、文化表达等空间实...
川黔古盐道是川盐入黔、销黔的重要通道,其从以食盐为核心的物资运输与商业贸易通道向线性文化遗产廊道的社会生命形态转变和延续,体现了古盐道区域社会的历史变迁。川黔古盐道社会生命史的演进与生计策略、地方治理、文化表达等空间实践密切关联,它们之间的张力形构了古盐道的形成、发展、衰落与重生。现代文化遗产运动和文化经济发展将赋予古盐道在新的社会生命阶段更多符号意义和实践价值,推动古盐道实现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路人类学
川黔古盐道
社会生命
空间实践
线性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化线路视阈下川黔古盐道遗产体系与协同保护
被引量:
4
1
作者
邓军
机构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研究部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9-25,共7页
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自贡盐道与区域社会文化研究"(YWHZB14-01)
2015年度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自贡盐运文化遗产研究"
文摘
川盐运黔在清乾隆初年已形成"仁岸""永岸""綦岸""涪岸"4条固定的运输路线。在川盐入黔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地形成了由水路和陆路混合类型构成的川黔古盐道。调查发现,川黔古盐道是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其遗产体系以古盐道、古场镇、古街道、古码头、会馆、庙宇、碑刻、堰闸、运盐器具、档案文献及饮食、传统民间音乐、诗词等为核心,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考古价值、旅游价值及开发利用的潜力。就保护层面而言,在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和凝练其内涵、特征及价值的基础上,需沿线各地协同参与,对其进行整体性、多层次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地探索川黔渝地区跨省(直辖市)际大型文化线路保护利用的新路径。
关键词
川黔古盐道
川
盐
运黔
文化线路
盐
运文化
协同保护
Keywords
ancient Scihuan-guizhou shipping road
transportation of salt from Sichuan to Guizhou
cultural route
salt shipping culture
coordinative protection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初探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浩
李林照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第2期89-96,共8页
基金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川黔古盐道与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XZS02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与农民一样,既是一种职业身份,又是一类专门职业劳动者。这种靠人力肩挑背负运输食盐的职业或从业者,是历史的产物,在现代已经销声匿迹了。我们只能从一些史料或者照片中看到:他们身穿麻布长衫,头缠青布,脚穿草鞋,背着一个大篓筐,手拿一根杵地杖,穿梭在贵州崇山峻岭之间进行运盐活动。对盐夫进行历史研究,不仅能丰富贵州盐文化史的研究,而且可以丰富贵州人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关键词
清代
川黔古盐道
盐
夫
Keywords
Qing Dynasty
the Ancient Salt Road between Sichuan and Guizhou
Yanfu(salt carriers)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性文化遗产视野下川黔古盐道的价值转换与功能转型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小刚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出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9-32,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研究”(21CMZ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川黔古盐道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配送与贸易通道,对沿线地区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川黔古盐道作为通道的功能和使命已然完成,其价值实现了向文化遗产、文化教育、文化经济和文化研究的多维转换,功能也随之转型。文化旅游带和特色文化产业带是系统性保护与利用川黔古盐道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发挥川黔古盐道作为一项线性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和功能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川黔古盐道
价值转换
功能转型
Keywords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Ancient Sichuan-Guizhou Salt Road
value transfer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背盐歌看清代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生计
4
作者
梁晓竹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出处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38-41,共4页
文摘
背盐歌是盐夫在背盐过程中创作的民间口头音乐艺术,是盐夫群体生计的历史缩影。清代伴随着川盐入黔四大口岸的出现,逐渐形成由水路和陆路混合联运的川黔古盐道,川黔两省间山高谷深的自然环境使得川盐入黔后半段需依靠人力运输,盐夫作为一种职业随之应运而生。背盐路途遥远艰辛,盐夫于苦中作乐哼唱出背盐歌,以唱词记录背盐的路线、站点、自然环境及生活状况,以歌声抒发内心苦闷,并对生计的艰难与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进行控诉。背盐歌作为盐夫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民间歌谣,以最直观的视角展现出清代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生计。
关键词
川黔古盐道
背
盐
歌
盐
夫生计
Keywords
ancient Sichuan-Guizhou salt transportation route
salt carrying songs
livelihood of salt carrying men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路的社会生命与空间实践:人类学视野下的川黔古盐道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星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4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川黔古盐道线性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研究”(21CMZ02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川黔古盐道是川盐入黔、销黔的重要通道,其从以食盐为核心的物资运输与商业贸易通道向线性文化遗产廊道的社会生命形态转变和延续,体现了古盐道区域社会的历史变迁。川黔古盐道社会生命史的演进与生计策略、地方治理、文化表达等空间实践密切关联,它们之间的张力形构了古盐道的形成、发展、衰落与重生。现代文化遗产运动和文化经济发展将赋予古盐道在新的社会生命阶段更多符号意义和实践价值,推动古盐道实现新的发展。
关键词
道
路人类学
川黔古盐道
社会生命
空间实践
线性文化遗产
分类号
C958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线路视阈下川黔古盐道遗产体系与协同保护
邓军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代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初探
李浩
李林照
《贵州文史丛刊》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线性文化遗产视野下川黔古盐道的价值转换与功能转型
黄小刚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背盐歌看清代川黔古盐道上的盐夫生计
梁晓竹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路的社会生命与空间实践:人类学视野下的川黔古盐道
刘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