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巢式PCR检测龈下菌斑中HCMV、EBV、HSV-1与慢性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颖 章锦才 张蕴惠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 建立临床检测龈下菌斑标本中人巨细胞病毒 (HCMV)、Epstein Barr病毒 (EBV)、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 )巢式PCR方法 ,研究这 3种病毒与慢性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6 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 (男性 2 7例、女性 35例 ,平均年龄... 目的 建立临床检测龈下菌斑标本中人巨细胞病毒 (HCMV)、Epstein Barr病毒 (EBV)、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 )巢式PCR方法 ,研究这 3种病毒与慢性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6 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 (男性 2 7例、女性 35例 ,平均年龄 5 3岁 )的牙周炎活动部位、牙周炎静止部位的龈下菌斑 ,提取DNA后使用巢式PCR检测HCMV、EBV、HSV 1 ,比较分析其在同一病人不同部位的检出率。结果 牙周炎活动部位的HCMV检出率为 38.7%,EBV的检出率为 5 8%,HSV 1的检出率为30 .6 %,两种以上病毒合并感染的检出率为 4 0 .3%;牙周炎静止部位的HCMV检出率为 1 4 .5 %,EBV为 2 2 .6 %,HSV 1为 1 1 .3%,两种以上病毒合并感染的检出率为 1 1 .3%。这 3种病毒及其合并感染在牙周炎活动部位的检出率均高于牙周炎静止部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提示HC MV、EBV、HSV 1与慢性牙周炎的活动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pcr检测 HSV-1 牙周炎活动性 HCMV 龈下菌斑 EBV Epstein-Barr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1型 巢式pcr方法 人巨细胞病毒 合并感染 检出率 牙周炎患者 慢性牙周炎 临床检测 平均年龄 不同部位 同一病人 比较分析 静止 DNA 统计学
原文传递
淋系白血病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的感染情况 被引量:1
2
作者 卢育洪 李扬秋 +2 位作者 周羽竝 陈少华 杨力建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99-100,103,共3页
目的 :了解淋巴系统白血病患者人类疱疹病毒 - 6型 (HHV - 6)的感染情况。方法 :患者 38例 ,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3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4例、淋巴瘤白血病 (LL) 3例 ,正常对照 38例。取抗凝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 目的 :了解淋巴系统白血病患者人类疱疹病毒 - 6型 (HHV - 6)的感染情况。方法 :患者 38例 ,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3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4例、淋巴瘤白血病 (LL) 3例 ,正常对照 38例。取抗凝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提取DNA ,用巢式PCR方法检测目标DNA。结果 :HHV - 6DNA阳性检出率在全部患者中为 63% ,其中在ALL患者中为 68% ,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的阳性检出率 92 % (P <0 .0 5 ) ,另外 ,4例CLL患者有 1例阳性 ,3例LL患者中 2例阳性。结论 :在淋巴系统恶性疾病中HHV - 6的感染率低于正常人群 ,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6型 巢式pcr方法 淋巴系统白血病 DNA病毒 病毒感染 感染率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人群中TT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
3
作者 王红梅 何忠平 +2 位作者 叶书来 姚萍 庄辉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3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和人群中 TTV DNA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 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 TTVDNA。结果 在 2 1 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 ,检出 TTV DNA阳性 5 7例 ,阳性率为 2 6.64%。在甲~戊型肝炎、非甲~戊型肝炎、有偿献血者...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和人群中 TTV DNA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巢式 PCR方法检测血清标本 TTVDNA。结果 在 2 1 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 ,检出 TTV DNA阳性 5 7例 ,阳性率为 2 6.64%。在甲~戊型肝炎、非甲~戊型肝炎、有偿献血者和正常人群中 ,TTV DNA流行率分别为 2 5 .97% ( 4 0 /1 5 4)、2 8.3 3 % ( 1 7/60 )、3 9.2 9% ( 2 2 /5 6)和 1 7.86%( 1 0 /5 6) ,四组差异亦无显著性 ( P>0 .0 5 ) ;我国北京、沈阳、南京、合肥和深圳的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 TTV DNA流行率为 2 9.5 7% ( 68/2 3 0 ) ,与上述甲~戊型肝炎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人群中存在 TTV DNA感染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群中 TTV DNA流行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病毒感染 分子流行病学 巢式pcr方法 病毒性肝炎 血清学检查
下载PDF
64株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与钝化酶基因型的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姚蕾 陈琼 +1 位作者 胡昌勤 金少鸿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27-732,共6页
目的调查2004年北京地区临床收集的耐庆大霉素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64株大肠埃希菌对1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利用巢式PCR方法对其... 目的调查2004年北京地区临床收集的耐庆大霉素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64株大肠埃希菌对1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利用巢式PCR方法对其可能含有的7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进行检测和确证。结果临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表型较为复杂,与钝化酶基因表达有关。测试菌株中存在aac(3)-Ⅱc、aac(6′)-Ⅰb、ant(2″)-Ⅰa和ant(3″)-Ⅰa4种耐药基因,aac(3)-Ⅱc和aac(6′)-Ⅰb是主要的产酶基因。约40%的耐药菌中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钝化酶基因。结论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是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的耐药机制。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特别是在缺少阳性对照菌株的情况下,可以保障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临床菌的耐药表型和钝化酶基因关系较为复杂,这可能与耐药菌中尚存在其他耐药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钝化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钝化酶基因 大肠埃希菌 耐药表型 最低抑菌浓度(MIC) 巢式pcr方法 基因型 微量肉汤稀释法 临床分离
原文传递
实验大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军 郑文辉 +3 位作者 席丽艳 林广云 李希清 鲁长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43-946,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检测(13)βD葡聚糖的方法,并与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在实验大鼠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烟曲霉孢子注入实验大鼠左肺以制作IPA模型;采集各组实验大鼠血样及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检测(13)βD葡聚糖的方法,并与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在实验大鼠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烟曲霉孢子注入实验大鼠左肺以制作IPA模型;采集各组实验大鼠血样及脏器标本,进行巢式PCR、HPLC及培养方法的检测。结果HPLC检测(13)βD葡聚糖最低检测限度为1~2pg/ml,临界值为15pg/ml。模型组检测值和阳性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感染时间延长检测值和阳性率逐渐上升,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死亡大鼠血液标本的检测值与死亡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为-0.949(P<0.01)。1周内HPLC方法敏感度(77.8%)和特异度(91.7%)均较巢式PCR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敏感度均高于血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LC检测大鼠血中(1~3)βD葡聚糖浓度,在早期预测大鼠肺曲霉感染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血培养,也要优于巢式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病 诊断 葡聚糖类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聚合酶链反应 侵袭性肺曲霉病 实验大鼠 早期诊断 (1-3)-β-D-葡聚糖 巢式pcr方法
原文传递
不同人群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海滨 陈世义 徐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0-460,共1页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双链DNA病毒,典型HSV可分为HSV-1型和HSV-2型.HSV-1与大多数非生殖器感染有关,HSV-2几乎都是性接触感染.本研究应用巢式PCR方法,检测各人群中HSV的感染情况.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不同人群 感染状况 HSV-2 双链DNA病毒 巢式pcr方法 生殖器感染 接触感染 感染情况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糖蛋白B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小津 吴德沛 +3 位作者 孙爱宁 马骁 常惠荣 朱子玲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CMV糖蛋白(G)B基因分型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方法研究了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行HSCT的患者38例,均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CMV GBDNA为阳性,对PCR产物用RsaⅠ和HinfⅠ内... 目的初步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CMV糖蛋白(G)B基因分型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方法研究了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行HSCT的患者38例,均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CMV GBDNA为阳性,对PCR产物用RsaⅠ和HinfⅠ内切酶进行了酶切分型。结果Ⅰ型19/38例(50.0%),Ⅱ型3/38例(7.9%),Ⅲ型14/38例(36.8%),Ⅰ与Ⅲ混合型2例。Ⅰ型感染预后良好,Ⅲ型与致死性间质性肺炎(IP)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Ⅰ、Ⅲ型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VGB蛋白的基因分型与CMV的IP发生有关,与GVHD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感染患者 糖蛋白B 巨细胞病毒(CMV) 步研究 移植后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巢式pcr方法 移植物抗宿主病 2003年 2001年 HinfⅠ pcr产物 间质性肺炎 初步探讨 HSCT 酶切分型 GVHD 相关性 致病性 DNA 内切酶 Rsa Ⅲ型 混合型
原文传递
结肠癌组织中XAGE-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新秋 王玉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6-787,共2页
XAGE-1是一种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癌一睾丸抗原(cancer—testisantigen,CT抗原),为了了解该抗原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我们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了XAGE-1的4种不同剪接体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XAGE-1b基因表达与结肠... XAGE-1是一种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癌一睾丸抗原(cancer—testisantigen,CT抗原),为了了解该抗原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我们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了XAGE-1的4种不同剪接体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XAGE-1b基因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为结肠癌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组织 基因表达 临床意义 巢式pcr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 睾丸抗原 肿瘤组织 CT抗原
原文传递
人疱疹病毒8型ORF26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9
作者 吴秀娟 石岩 +2 位作者 靳颖 张德志 普雄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05-807,共3页
目的探讨人疱疹病毒8型(HHV-8)ORF26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与Kaposi肉瘤不同临床分型及黏膜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Kaposi肉瘤患者32例,其中经典型26例,艾滋病相关型6例。使用酚-氯仿-异戊醇方法对Kaposi肉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HV-8... 目的探讨人疱疹病毒8型(HHV-8)ORF26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与Kaposi肉瘤不同临床分型及黏膜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Kaposi肉瘤患者32例,其中经典型26例,艾滋病相关型6例。使用酚-氯仿-异戊醇方法对Kaposi肉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HV-8 DNA抽提,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ORF26基因并双向测序,使用DNAStar软件和Clustal W软件分析ORF26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RF26基因研究发现,32例Kaposi肉瘤患者中HHV-8阳性30例,6例艾滋病相关型HHV-8均为阳性。30例患者的病毒株中,HHV-8 ORF26基因SNP主要集中在981T/C(12例)、1086C/T(12例)、1139A/C(12例);HHV-8 ORF2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不同临床分型或有无黏膜损害的Kaposi肉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HV-8 ORF2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Kaposi肉瘤不同临床分型和黏膜侵袭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人疱疹病毒8型 KAPOSI肉瘤 HHV-8 巢式pcr方法 26基因 统计学分析 临床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