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程 万长松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43-53,110,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数实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工业化实践对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数实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工业化实践对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当代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中蕴含的科技生产力思想、生态理念和跨越式发展论述的现实展开。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进路,能让我们在新征程上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理论 新型工业化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均奇 施国庆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6-148,共3页
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工业化历程中所形成的比较庞杂的理论体系和各具特色的工业化实践,指出工业化在创造人类物质财富奇迹的同时,也带来野蛮性、非持续性的"工业化陷阱",特别是剖析了工业化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处于工业化... 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工业化历程中所形成的比较庞杂的理论体系和各具特色的工业化实践,指出工业化在创造人类物质财富奇迹的同时,也带来野蛮性、非持续性的"工业化陷阱",特别是剖析了工业化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国必须全面审视工业化理论与实践,避免重蹈传统工业化的一些负面的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理论 工业化战略 工业化负效应
下载PDF
工业化理论的新探索——《工业化范畴论——对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系统研究》评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晓华 李怀建 《经济前沿》 2002年第7期63-64,共2页
以往的工业化理论,往往局限于发展 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问题,而事实上工业化的问题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它与发达国家也密切相关。拓宽工业化理论的研究范围以推进工业化理论范畴的研究成了当今迫切需要探索的领域。龚唯平博士的... 以往的工业化理论,往往局限于发展 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问题,而事实上工业化的问题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它与发达国家也密切相关。拓宽工业化理论的研究范围以推进工业化理论范畴的研究成了当今迫切需要探索的领域。龚唯平博士的近作《工业化范畴——对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系统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正是为此作出的初步探索。该书通过对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系统挖掘,力图突破传统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理论 工业化范畴论-对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系统研究》 书评 马克思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下载PDF
论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工业化理论的特色 被引量:2
4
作者 毛传清 毛传阳 《理论月刊》 2002年第1期70-72,共3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同时,始终在思考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重 要思想,初步形成了三个鲜明的特色:即工业化是中国革命的目标;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工 业化的正确途径;中国工业化必...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同时,始终在思考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重 要思想,初步形成了三个鲜明的特色:即工业化是中国革命的目标;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工 业化的正确途径;中国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三个主要理论特色是建国后党的工业化思想 的历史源头和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工业化理论 特色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伟大贡献 被引量:5
5
作者 武力 《湖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94-99,共6页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的经验 ;二是中国的实践。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在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推进工业化 ;二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始终抱有过于乐观的设想 ,实行赶超世...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的经验 ;二是中国的实践。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在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推进工业化 ;二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始终抱有过于乐观的设想 ,实行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 ;三是毛泽东出于对国家安全和未来战争和世界革命的准备 ,始终将备战作为制订工业化战略和计划的重要因素。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国情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方面提出了不少创造性的好思想和政策 ,并且对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毕竟受到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局限 ,对此不能苛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工业化理论 计划经济 国家安全
下载PDF
新兴古典经济学工业化理论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兼评杨小凯新兴工业化理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廷春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9-21,共3页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工业化理论提出:提高交易效率,可以促进分工深化,而工业分工深化的过程就是工业份额不断增加的工业化过程。这对正在进行工业化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完善市场体系、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重构信用体...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工业化理论提出:提高交易效率,可以促进分工深化,而工业分工深化的过程就是工业份额不断增加的工业化过程。这对正在进行工业化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完善市场体系、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重构信用体系、提高信息化程度、建立政府信息系统等措施,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加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古典工业化理论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交易效率
下载PDF
工业化理论演进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文生 易明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51-252,共2页
本文提出融合了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理论是发展中国家谋求工业化的理论基础的观点。并在在新型工业化理论的指导之下,结合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了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工业化理论 综述 新型工业化 途径
下载PDF
我国工业化进程与传统工业化理论的矛盾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石巧君 《北方经贸》 2002年第12期7-8,共2页
传统工业化理论通过对一国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分析将工业化分为三个阶段 ,绝大部分学者公认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时期。目前我国工业比重高起且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 35 6 % ,将达制造业的自然最高界限 ,而工业化所处阶级... 传统工业化理论通过对一国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分析将工业化分为三个阶段 ,绝大部分学者公认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时期。目前我国工业比重高起且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 35 6 % ,将达制造业的自然最高界限 ,而工业化所处阶级却仍需大力发展工业及其制造业。这似乎与传统工业化理论相矛盾 ,文章试对此矛盾的根源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 矛盾 传统工业化理论
下载PDF
中国视点下的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项东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5,共4页
工业化理论主要发端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发展经济学关于工业化的理论可以分为立足于落后国家立场、基于发达国家立场以及新制度主义工业化理论三个派别。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总结了世界工业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经验,揭示了... 工业化理论主要发端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发展经济学关于工业化的理论可以分为立足于落后国家立场、基于发达国家立场以及新制度主义工业化理论三个派别。发展经济学工业化理论总结了世界工业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经验,揭示了工业化的一些共同规律,值得我们认真借鉴。但是,西方工业化理论存在忽视发展中国家实际的根本弊端。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正确方向,从实际出发,创建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理论 发展经济学 中国视点 述评
下载PDF
世界工业化理论研究的梳理拓展与评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雅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年第8期95-100,共6页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手段与战略模式。作为一个历史必然性的阶段,各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工业化格局的动态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世界工业化的历史纵向演进及在全球范...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手段与战略模式。作为一个历史必然性的阶段,各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已成为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工业化格局的动态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世界工业化的历史纵向演进及在全球范围内的横向渗透,亦为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本文基于世界工业化理论所涵盖的马克思工业化理论与西方发展经济学两大层面视野下的旧式工业化理论进行梳理与简要评介,总结并提炼出世界工业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不论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还是新兴国家的工业化都始终位于世界工业化涉及的范围之内,各个理论之间都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共同演化。最后文章试图寻找其内在本质与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工业化理论 工业经济 经济管理 工业创新 经济结构
下载PDF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回顾与再发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卫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0-24,共5页
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四十年代中后期,张培刚教授在留美期间所著《农业与工业化》(此书中译本直到1984年才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一书,是最早比较... 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四十年代中后期,张培刚教授在留美期间所著《农业与工业化》(此书中译本直到1984年才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一书,是最早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的专著。四十多年过去了,重读张先生的著作,并把他当时提出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现在的西方发展经济学一些成熟观点相互比较和印证,就会发现:经过不断演进的西方发展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过程 工业化理论 西方发展经济学 农业国 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 农业劳动力 四十年代 再发现 经济起飞
下载PDF
对工业化理论和实践的再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必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4期33-37,共5页
工业化作为一种实践,作为一个概念,都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但是,它的全面的含义却未能被人们真正所认识。长期以来的实践给人们一种印象,似乎工业化就是发展工业,甚至是发展重工业。斯大林就曾提出:“工业化的中心,其基础,是在于重工业的... 工业化作为一种实践,作为一个概念,都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但是,它的全面的含义却未能被人们真正所认识。长期以来的实践给人们一种印象,似乎工业化就是发展工业,甚至是发展重工业。斯大林就曾提出:“工业化的中心,其基础,是在于重工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论苏维埃经济形势和党的政策》,见《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解放社1949年版,第55页)斯大林的这个论断和苏联的实际做法,长期以来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模式,建国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模式。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理论 农村工业化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农村产业结构 工业 先进生产力 发展道路 生产力发展 城镇化
下载PDF
刘少奇与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工业化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崇玲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6年第1期32-39,共8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工业化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试图突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独立思考,探索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二是把中国工业化的价值取向定位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解决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工业化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试图突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独立思考,探索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二是把中国工业化的价值取向定位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正确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等国家工业化的重要问题;三是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都要注意改进计划经济体制,以体制创新来推进工业化战略;四是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统一起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五六十年代 工业化理论
下载PDF
产业深化理论与主流工业化理论之比较
14
作者 高建斌 沈其强 尹佳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X期242-243,共2页
本文通过对工业化理论与产业深化理论的综合评述,从研究视角和基本假设两方面比较了两种理论的不同之处,分析了工业化理论与产业深化理论的关系,认为产业深化理论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而也成为主流工业化理论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产业深化理论 工业化理论 比较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基于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分析
15
作者 郭洪涛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工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技术创新是工业化发展的革命性条件,劳动者能动性的发挥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城市化是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当前中国工业化模式还面临着资源的供求矛盾突出、信息...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工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技术创新是工业化发展的革命性条件,劳动者能动性的发挥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城市化是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当前中国工业化模式还面临着资源的供求矛盾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度有待提高、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仍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等困难和问题。为促进中国工业化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工人作为企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促进工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工业化模式 马克思 工业化理论 创新 发展
下载PDF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最新版本——读张培刚的《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
16
作者 张卫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74-76,共3页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撰写的《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一书,最近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反映了作者对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最新观点,很值得一读。
关键词 西方发展经济学 工业化理论 农业国 作者 出版社 发展中国家 教授 通论 张培刚 发展中大国
下载PDF
新兴古典经济学工业化理论之我见
17
作者 王德忠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90-92,共3页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着重研究了工业化的一般前提条件———交易效率对工业化的作用 ,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但该理论存在以下缺陷 :没有对工业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 ;没有对工业化的其它前提进行研究 ;对工业化的演...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着重研究了工业化的一般前提条件———交易效率对工业化的作用 ,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但该理论存在以下缺陷 :没有对工业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 ;没有对工业化的其它前提进行研究 ;对工业化的演进阶段、工业化与其它产业及其内部关系的研究重视不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古典经济学 工业化理论 交易效率 专业化
下载PDF
论中国工业化理论
18
作者 王毅武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4-30,共7页
中国工业化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而首先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学说的伟大独创性贡献。系统研究并总结中国工业化理论的独特成就与理论贡献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工业化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而首先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学说的伟大独创性贡献。系统研究并总结中国工业化理论的独特成就与理论贡献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尽早实现四个现代化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理论 社会再生产 马克思 工业化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再生产 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总产品 列宁 展工
下载PDF
发展经济学视角下的工业化理论研究综述
19
作者 项东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3-256,共4页
工业化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发展经济学关于工业化的理论流派众多、观点各异,具体内容涉及到工业化的涵义和特征、条件(影响因素)和动力、发展战略、类型(模式)和阶段等问题。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总结了世界工业化的历... 工业化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发展经济学关于工业化的理论流派众多、观点各异,具体内容涉及到工业化的涵义和特征、条件(影响因素)和动力、发展战略、类型(模式)和阶段等问题。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总结了世界工业化的历史经验,揭示了工业化的一些普遍规律,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但西方工业化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于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自觉不自觉地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痕迹。这是我们在学习、借鉴时必须加以鉴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理论 发展经济学 综述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农村工业化理论及其启示
20
作者 周建群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党三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工业化问题。他们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发展必须要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民的致富相结合。农村工业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党三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工业化问题。他们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发展必须要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民的致富相结合。农村工业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力量,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他们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思想,对于新时期指导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破解"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农村工业化理论 理论启示 “三农”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