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作矩阵的绩效考核方案选择研究
1
作者 渠志渊 杨桠 《现代商业》 2018年第32期56-57,共2页
对于企业而言,绩效考核方案的选择决定着企业未来较长时间的经营业绩。因此,寻找到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绩效考核方案,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能够促进其稳定地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两种主流绩效考核方式KPI和OKR进行对比,分析出... 对于企业而言,绩效考核方案的选择决定着企业未来较长时间的经营业绩。因此,寻找到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绩效考核方案,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能够促进其稳定地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两种主流绩效考核方式KPI和OKR进行对比,分析出这两种绩效考核方案的区别,然后基于核心价值链的工作矩阵进行考核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PI OKR 工作矩阵 选择
下载PDF
新焦煤大监督体系维度工作矩阵的构建策略
2
作者 杨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12期25-27,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作出部署,体现了对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了重要遵循。要加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上下要清醒认识“两...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作出部署,体现了对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了重要遵循。要加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上下要清醒认识“两个转型”和全面变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认知“全面变革”是事物发展进步的必然规律,必须不断否定自我,不断创新发展,通过全面变革、深入变革、彻底变革,有效破解熵增定律,持续提高企业竞争力。而构建“新焦煤大监督体系”工作,也正是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全面建设“清廉国企”的重要任务,提高监督质效、融监督于治理的实践创新,通过打造四个维度矩阵,实现两个目标,取得三个成效,切实做到“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强化执行、追责问责”,也是一种是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自我革命 新焦煤大监督体系 破解熵增定律 夯实维度工作矩阵
下载PDF
基于多阶段工作转移矩阵的串行耦合设计任务分配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启华 梅月媛 +1 位作者 刘勇 杜义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3-588,共6页
针对串行耦合设计任务的团队分配因涉及任务的返工而导致分配策略相当复杂这一问题,引入多阶段工作转移矩阵,将任务间的耦合关系以返工量的形式量化,并根据团队分配衍生矩阵建立串行耦合设计任务分配的数学模型,简化了串行耦合设计任务... 针对串行耦合设计任务的团队分配因涉及任务的返工而导致分配策略相当复杂这一问题,引入多阶段工作转移矩阵,将任务间的耦合关系以返工量的形式量化,并根据团队分配衍生矩阵建立串行耦合设计任务分配的数学模型,简化了串行耦合设计任务的分配过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获得了不同设计需求下产品开发任务的最佳任务分配方案。以某电动汽车开发项目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耦合设计 多阶段工作转移矩阵 任务分配 设计团队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字母与矩阵工作记忆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4
作者 彭代辉 刘树永 +3 位作者 江开达 刘军 徐一峰 耿道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08-412,共5页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健康成人工作记忆的脑激活功能区。材料和方法:12例健康成人进行字母与矩阵工作记忆两个任务的n-back试验,任务为组块设计,2-back为记忆任务,0-back为内对照;GE3.0TMRI扫描采集图像;以AFNI软件...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健康成人工作记忆的脑激活功能区。材料和方法:12例健康成人进行字母与矩阵工作记忆两个任务的n-back试验,任务为组块设计,2-back为记忆任务,0-back为内对照;GE3.0TMRI扫描采集图像;以AFNI软件对数据分析和功能定位。结果:①字母与矩阵工作记忆2-back任务的执行正确率均低于0-back任务(P<0.01),所有受试者执行任务正确率均超过75%。②字母工作记忆激活脑区为左侧Broca区(BA44/45)、右侧与左侧前额叶腹侧(BA9/46)、右侧与左侧顶叶后部(BA7/40)、右侧与左侧前运动区(BA6)及辅助运动区(SMA,BA6/8),上述脑区激活强度(2-back相对于0-back任务激活信号改变百分比)均数分别为1.62%、3.27%、3.49%、2.42%、3.53%、2.95%、3.51%与1.79%,其中左半球激活更显著(P<0.05)。③矩阵工作记忆激活脑区为右侧与左侧BA9/46、右侧与左侧BA7/40、右侧与左侧BA6及BA6/8,激活强度分别为:4.96%、4.36%、2.60%、2.50%、2.94%、3.45%与1.83%,其中左侧BA6激活大于右侧BA6,右侧BA9/46与BA7/40激活分别大于左侧BA9/46与BA7/40(P<0.05)。结论:工作记忆存在双分离的脑功能基础,字母工作记忆为"语音环路"前额区BA9/46、左侧Broca区与BA6,左侧激活较右侧强;矩阵工作记忆为"空间模板"前额区BA9/46、BA7/40与BA6,BA9/46、BA7/40右侧激活较左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字母工作记忆 矩阵工作记忆
下载PDF
高校学风建设矩阵工作模式研究
5
作者 张剑 《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第13期13-14,共2页
文章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对高校学风建设的矩阵工作模式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一个组织:构建坚实保障;两大体系:满足差异需求;三大主题:分阶实施培养;四支队伍:凝聚骨干力量;五大平台:多举强化实效。
关键词 高校 学风建设 矩阵工作
下载PDF
融合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调控信息的工作面直线度智能预测
6
作者 孙岩 付翔 +2 位作者 王然风 贾一帆 张智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91,共8页
目前综采工作面直线度调控采用基于工作面推移行程等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观测调控相结合的方式,但存在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调控信息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调控信息的工作面直线度智能预测方法。对支... 目前综采工作面直线度调控采用基于工作面推移行程等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观测调控相结合的方式,但存在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调控信息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传感器数据和人工调控信息的工作面直线度智能预测方法。对支架推移油缸行程、支架立柱压力、采煤机位置等进行数据清洗,并按照正常推溜调控距离和调整推溜调控距离进行分类,构建由工作面正常推溜调控距离矩阵和累计推溜调控距离矩阵组成的工作面直线度分析矩阵;通过特征工程对工作面直线度分析矩阵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特征矩阵作为样本,将人工调控距离对应的工况类型作为样本标签;采用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建立工作面直线度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搭建的工作面直线度预测模型准确率最高,为91.41%。将该模型应用于高河煤矿2312工作面,结果表明,在运行30 d、115次割煤循环的工作面直线度预测过程中,该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直线度 推移行程 传感器数据 人工调控信息 工作面直线度分析矩阵
下载PDF
创新视野中的国企党建工作
7
作者 周海晨 《企业管理》 2021年第8期118-120,共3页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与新要求,本文指出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推进难点,并总结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新要求,提出了国有企业党建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国企党建 党建工作创新 党建工作评价矩阵 党建品牌建设路径
下载PDF
认识目标矩阵的力量
8
作者 郭远臻 HansD.Allender 《世界科学》 1998年第10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管理学 目标矩阵 表现指数 仪表工作矩阵
下载PDF
具有资源最优化配置特性的耦合集求解模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田启华 王涛 +2 位作者 杜义贤 汪巍巍 文小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1,共5页
针对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研究现有带约束的耦合集求解模型,并以产品设计开发所需要的时间总量为优化目标,建立具有资源最优化配置特性的耦合集求解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各个任务小组的资源最优化配置情况,解决... 针对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研究现有带约束的耦合集求解模型,并以产品设计开发所需要的时间总量为优化目标,建立具有资源最优化配置特性的耦合集求解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各个任务小组的资源最优化配置情况,解决了原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将该模型运用于某空气净化器的开发过程中,对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进行优化,以减少开发过程所需的时间,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最优化配置 资源约束 工作转移矩阵 耦合集 空气净化器
下载PDF
基于内部迭代的耦合任务集求解方法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庭贵 肖人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75-2383,共9页
针对并行迭代模型中的工作转移矩阵模型存在的缺陷,从任务迭代时间、信息传递的不完备特性以及迭代次数的有限性等方面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改进的并行迭代模型,进而结合遗传算法,求解多阶段模式下耦合集的最优执行工期和成本。用该模型求... 针对并行迭代模型中的工作转移矩阵模型存在的缺陷,从任务迭代时间、信息传递的不完备特性以及迭代次数的有限性等方面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改进的并行迭代模型,进而结合遗传算法,求解多阶段模式下耦合集的最优执行工期和成本。用该模型求解两个产品开发过程的耦合任务集,验证了其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耦合集工期和成本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转移矩阵 内部迭代 遗传算法 产品开发 耦合任务集
下载PDF
面向复杂地形的四足机器人步态生成方法
11
作者 陈雅辉 谭跃刚 李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6年第7期262-267,271,共7页
为实现四足机器人在凹凸地形上稳定运动并能选择最大步长的目的,提出了基于稳定裕度的步态规划方法;基于研究对象,建立四足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及逆运动学方程,将机器人足端的位置映射为各关节的关节变量;提出工作空间矩阵的概念,将所需... 为实现四足机器人在凹凸地形上稳定运动并能选择最大步长的目的,提出了基于稳定裕度的步态规划方法;基于研究对象,建立四足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及逆运动学方程,将机器人足端的位置映射为各关节的关节变量;提出工作空间矩阵的概念,将所需克服的地形高度反映到工作空间矩阵中,并选择最优步态区域;依据四足机器人的立足点在质心坐标系下的空间坐标,以纵向稳定裕度为约束条件,在工作空间矩阵中计算机器人摆动腿的最大步长并规划机械腿的运动轨迹;针对所提出的方法,分别利用MATLAB和ADAMS进行仿真验证;在MATLAB环境中计算并验证质心的水平投影是否在立足点形成支撑多变形内,而ADAMS平台分析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上的位移变化及姿态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的质心始终在支撑多边形内,机器人的躯干姿态基本保持不变且运动速度匀速,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保证机器人稳定行走,为四足机器人的稳定运动提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慢走步态 工作空间矩阵 运动规划
下载PDF
Matlab在理论力学运动微分方程数值求解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志强 姚小虎 《中国高教论丛》 2003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Matlab在理论力学中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的应用.它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对很难给出解析解的微分方程进行数值计算的要求,而且简单、易学和易用.
关键词 MATLAB 理论力学 运动微分方程 数值求解 矩阵工作 科技应用软件
下载PDF
基于REAL模型的AIS需求分析
13
作者 周梅 《现代商业》 2008年第26期220-221,共2页
本文通过一个实例阐述了基于REAL模型的工作流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按照规范的分析步骤,产生的结果依次有:企业的3类关键业务过程及各自包含的战略性业务事件、目标AIS的第0级数据流程图、各类业务过程的矩阵工作表、结... 本文通过一个实例阐述了基于REAL模型的工作流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按照规范的分析步骤,产生的结果依次有:企业的3类关键业务过程及各自包含的战略性业务事件、目标AIS的第0级数据流程图、各类业务过程的矩阵工作表、结构化英语指令集及面对业务风险防范的中文指令集,以及AIS需求分析最终结果:带关系基数的REAL模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模型 工作 会计信息系统 需求分栎上下文数据流程图 矩阵工作
下载PDF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路径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晓静 《居业》 2023年第11期210-212,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工程经济纠纷也日益增多,需开展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对工程量和工程款进行核算,更好地解决工程经济纠纷。本文通过分析工程司法鉴定程序存在的问题:人员选择、资料收集、意见不一、要求较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工程经济纠纷也日益增多,需开展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对工程量和工程款进行核算,更好地解决工程经济纠纷。本文通过分析工程司法鉴定程序存在的问题:人员选择、资料收集、意见不一、要求较高、缺少规定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选人原则、资料管理措施、协调措施,并创新性地引入工作责任矩阵及法律顾问,顺利完成了鉴定任务,充分体现了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积极性,确保了工程造价鉴定报告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公正性。新理念、新理论、新工具及新方法的提出和应用充分体现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具有较强的借鉴参考意义,为后续类似工程纠纷的司法鉴定程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造价 司法鉴定路径 工作责任矩阵 法律顾问
下载PDF
基于资源均衡方法的耦合问题的研究
15
作者 祝威 《内燃机与配件》 2017年第24期17-18,共2页
由于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任务的完成与资源使用量、时间消耗量等有关,通常对耦合设计任务作分析的工作转移矩阵仅仅考虑时间一个标准过于单一,会导致不同种资源不共享而闲置造成浪费。考虑到以上问题,本文从资源均衡方法入手,对耦合设计... 由于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任务的完成与资源使用量、时间消耗量等有关,通常对耦合设计任务作分析的工作转移矩阵仅仅考虑时间一个标准过于单一,会导致不同种资源不共享而闲置造成浪费。考虑到以上问题,本文从资源均衡方法入手,对耦合设计任务进行分析,寻找一种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均衡 产品开发 耦合问题 工作转移矩阵
下载PDF
长期铬酸盐职业接触对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贵平 赵琳 +7 位作者 刘佳兴 王乐乐 陈章健 张永明 王丽 赵祖昌 余善法 贾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铬酸盐职业接触对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2010-2015年间采用动态队列的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某铬酸盐工厂的铬盐接触工人作为接触组,共343名。在调查期间内,以管理、后勤和保安等非接触铬酸盐工作人群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长期铬酸盐职业接触对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2010-2015年间采用动态队列的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某铬酸盐工厂的铬盐接触工人作为接触组,共343名。在调查期间内,以管理、后勤和保安等非接触铬酸盐工作人群作为对照组,共73名。于每年10月定期随访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并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职业接触史等。在控制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BMI等相关混杂因素后,采用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长期铬酸盐接触对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含量的影响。结果接触组、对照组进入队列的年龄分别为(36.67±6.78)、(38.47±7.18)岁,工龄分别为(8.39±6.021、(12.86±8.34)年。2010、2011、2012及2014年接触组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4.73±0.46)、(4.81±0.53)、(4.41±0.45)×10^12/L]均低于对照组[4.76±0.42)、(4.95±0.45)、(4.47±0.39)×10^122/L1,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8、1.96、0.92、1.21,P值分别为0.703、0.051、0.358、0.227)。铬酸盐接触人群的外周血红细胞含量在2010与2011年、2011与2012年、2012与2014年以及2014与2015年的工作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464、-0.070、0.020(P值均〈0.001)。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BMI作为协变量纳入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后,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外周血红细胞含量降低,RR值为0.915(95%Ch0.852~0.982)。与不饮酒人群相比,饮酒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降低,RR值为0.910(95%CI:0.811~1.201);与女性相比,男性外周血红细胞含量刚氐,RR值为0.661(95%CI:0.616-0.709)。结论长期职业接触铬酸盐可能使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减少,男性、饮酒人群可能是铬酸盐接触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减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盐类 红细胞 广义估计方程 工作相关矩阵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Low impedance nature of 12 acupoints on the limbs,and the unexpected dependence on limb angle 被引量:1
17
作者 Xu Jingjing Yang Fan +4 位作者 Han Danhong Wang Zhenhai Hong Yuankai Han Hongbin Xu Shengy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OBJECTIV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we investigated the skin electrical impedance distribution around acupoints, and the impedance changes at 12 original acupoints bilaterally after b... OBJECTIV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we investigated the skin electrical impedance distribution around acupoints, and the impedance changes at 12 original acupoints bilaterally after bending the limbs.METHODS: We measured the skin electrical impedance in three study subject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40 to 10 k Hz using the four-electrode method with a sharp probe and a large reference electrode.A measurement matrix of 7 mm × 7 mm with spacing of 2.0(or 3.0) mm was measured to obtain 2 D impedance mapping of acupoints. The impedance spectra of 12 original acupoints were measured at the 0° position and the 90° position.RESULTS: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of some acupoints, such as Yangchi(TE 4), was 16 time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 showing a recognizable small central area of low impedance with a diameter of less than 4 mm. In contrast, other acupoints, such as Laogong(PC 8), had an electrical impedance tha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 When the limb was bent from a straight position(0o) to a vertical position(90o),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of the 12 original acupoints showed varied trends, either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by a factor of up to ten times, or remaining at the same level.CONCLUSION: Not all acupoints tested show the property of low impedance,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varied depth of the openings of superficial collaterals. The unexpected dependence of acupoint impedance on limb angle is a novel discovery, which implies that the channel paths are located in interstitial structures in the limbs.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determine an optimized limb position for each particular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 ACUPOINT Superficial collater-als Electric impedance LIM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