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6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污名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基于家庭视角的研究
1
作者 张田 孙卉 刘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6,共14页
本研究基于身份边界理论,从家庭的视角出发,探讨职业污名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通过职业污名感知问卷、离职倾向问卷、牵连家人污名问卷和家庭卷入问卷对来自八个省(直辖市)的506名社会工作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职业污名感知... 本研究基于身份边界理论,从家庭的视角出发,探讨职业污名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通过职业污名感知问卷、离职倾向问卷、牵连家人污名问卷和家庭卷入问卷对来自八个省(直辖市)的506名社会工作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职业污名感知既可以对社会工作者的离职倾向产生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也可以通过牵连家人污名产生中介作用。此外,该中介作用的三条路径均受到家庭卷入变量的调节:当家庭卷入程度较高时,职业污名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工作者的牵连家人污名和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也可以正向预测离职倾向;相反,当家庭卷入程度较低时,职业污名对于社会工作者的牵连家人污名和离职倾向均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牵连家人污名对于离职倾向也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为避免职业污名对社会工作者离职倾向产生影响,我们需要从社会、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家人三个层面入手消除污名,化解社会工作者的离职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职业污名 离职倾向 家庭视角
下载PDF
基层社区工作者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玉明 庄晓伟 +2 位作者 牛丹丹 黄恬蕊 郑运洪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层社区工作者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现状,探索未来社会心理服务能力培训方向。方法自2021年7月1-30日,以上海市静安区基层社区工作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手机问卷星方式调查2913名社区工作者,了解其在精神心理... 目的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层社区工作者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现状,探索未来社会心理服务能力培训方向。方法自2021年7月1-30日,以上海市静安区基层社区工作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手机问卷星方式调查2913名社区工作者,了解其在精神心理、社会心理、应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水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的因素。结果基层社区工作者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知识平均得分(11.29±6.33)分(满分31分),总体知晓率为36.43%。性别、工作职位/性质、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对社会心理服务能力总得分有显著影响(F=8.669,P<0.001),文化程度较高、中共党员(含预备)、女性在职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知晓率更高。结论基层社区工作者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相关知识不足,不能满足和谐社会基层治理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加强相关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社会心理服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提升问题研究
3
作者 李刚 黄丹晴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是适应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增强教育主体的互动沟通能力,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及提升思政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有敏锐的媒介信息觉知意... 在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是适应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增强教育主体的互动沟通能力,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及提升思政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有敏锐的媒介信息觉知意识、成熟的媒介信息处置能力及崇高的媒介道德法治素养。提出了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利用校内资源和实践平台开展理实辅导、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达成资源的优势互补、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提升政治引领力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提升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媒介素养
下载PDF
社区工作者对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影响——基于L社区的案例研究
4
作者 赵辰光 董玉琦 +1 位作者 高克凡 张会来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优化再造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是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理念、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应有之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团结社会意识的退化,“传统生活共同体”逐渐破灭,导致社区意识淡薄、邻里关系疏远、情感交流弱化等现象普遍存在。... 优化再造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是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理念、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应有之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团结社会意识的退化,“传统生活共同体”逐渐破灭,导致社区意识淡薄、邻里关系疏远、情感交流弱化等现象普遍存在。从社区工作者的视角出发,基于苏州市L社区的实践模式,探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实现逻辑,剖析社区交往共同体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应以社区工作者为行动主体;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动员能力、素质水平是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重造的牵引动力;目标定位、主体关系、资源维系、党建引领、参与推动是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五项维度,进而实现以人的情感价值为特征的社区交往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公共文化空间再造 社区交往共同体
下载PDF
医学工作者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态度和咨询服务需求现状调查
5
作者 冷虹瑶 雷铖 石丘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了解医学工作者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态度和咨询服务需求现状,为提高医学统计学咨询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12月使用自制问卷对不同专业的502名医学工作者进行在线调查。结果认知态度方面,93.63%的人认为医学统计学很重要,92.... 目的了解医学工作者对医学统计学的认知态度和咨询服务需求现状,为提高医学统计学咨询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12月使用自制问卷对不同专业的502名医学工作者进行在线调查。结果认知态度方面,93.63%的人认为医学统计学很重要,92.63%的认为学习难度大,仅4.98%的“总是能独立处理”统计相关问题。咨询服务需求方面,90.64%的人愿意接受医学统计学咨询服务,咨询需求最大的内容是研究设计,57.44%的咨询者需要经历至少3次沟通过程。结论医学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但应用能力普遍较低,咨询服务需求大,现有咨询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工作者 医学统计学 咨询服务
下载PDF
好算法,坏算法?算法逻辑下零工工作者的过度劳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裴嘉良 刘善仕 +1 位作者 张志朋 谢宇 《管理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5,共15页
天然具有“最优解”属性的算法技术使平台对零工工作者效率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算法逻辑的管理控制下,数字零工群体面临着高强度、高压力和高风险的过度劳动困境。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算法控制何时以及如何... 天然具有“最优解”属性的算法技术使平台对零工工作者效率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算法逻辑的管理控制下,数字零工群体面临着高强度、高压力和高风险的过度劳动困境。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算法控制何时以及如何影响零工工作者过度劳动。问卷调查发现(N=1004),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的三个维度有着差异化的影响效应:首先,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追踪评估会通过抑制工作自主性,进而导致过度劳动;其次,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行为约束会通过诱发工作不安全感,进而导致过度劳动;最后,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规范指导作为一种个体能够感知到的技术支持资源,不仅调节了算法追踪评估与工作自主性的关系、算法行为约束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关系,还调节了算法追踪评估通过工作自主性影响过度劳动、算法行为约束通过工作不安全感影响过度劳动的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有助于学界辩证地认识算法控制这一新兴管理实践,并为我国零工经济市场中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序构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工作者 感知算法控制 工作自主性 工作不安全感 过度劳动
下载PDF
2016—2021年广西某市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李牧 黄运轩 +9 位作者 于德娥 徐世宾 彭兵 朱刚劲 徐月香 梁贤君 邓本本 刘家伟 叶力 梁冰玉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分析广西某市2016—2021年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s)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FSW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用ELISA和RPR/TRUST检测梅毒感染情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 目的分析广西某市2016—2021年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s)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FSW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用ELISA和RPR/TRUST检测梅毒感染情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3564人,总体梅毒感染率为5.61%。2016年梅毒检出率为8.8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梅毒感染率为8.49%,低档性交易场所工作的FSWs梅毒感染率为11.75%,前一个工作地点位于外地的FSWs梅毒检出率为8.81%,HIV阳性感染者的梅毒感染率为13.8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AOR=1.989,95%CI:1.276~3.102)的FSWs相比于年龄<35岁更有可能感染梅毒;相比于中/高档次的性交易场所,在低档次场所工作(AOR=3.477,95%CI:2.444~4.945)的FSWs更具有感染梅毒的风险(P<0.05)。结论广西某市FSWs人群的梅毒感染率与年龄、文化程度、性交易场所的档次等因素有关。相关部门须加强对年龄大于35岁、低文化程度、低档次场所工作的FSWs人群的性病干预,降低广西某市FSWs人群的梅毒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性工作者 梅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广州市基层医务工作者工作资源对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韩凌志 陈爱云 +2 位作者 冯珊珊 侯巧 范丽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目的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工作资源理论以及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工作资源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以及要求-能力匹配的调节作用,为降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离职意愿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州市600名基层医务工作者... 目的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工作资源理论以及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工作资源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以及要求-能力匹配的调节作用,为降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离职意愿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州市600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利用工作资源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和要求-能力匹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广州市基层医务工作者工作资源的3个维度:社会支持(β=-0.296,P=0.017)、工作控制(β=-0.392,P=0.001)和工作发展机会(β=-0.362,P=0.001)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要求-能力匹配起调节作用,增强了社会支持(β=-0.211,P<0.01)、工作控制(β=-0.313,P<0.01)和工作发展机会(β=-0.158,P<0.01)与离职意愿间的负相关关系。结论基层医务工作者感知到工作资源水平越高,则离职意愿越低,要求-能力匹配起增效作用。建议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社会支持,适度保证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的自主权,给予他们更多的上升通道,增加相应的培训以提升其要求-能力匹配度,从而降低其离职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工作者 工作资源 离职意愿 要求-能力匹配
下载PDF
济南市信访工作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9
作者 李旭 史高岩 +1 位作者 顾香 李仁军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 探讨信访工作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信访工作者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4月—6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52名在职信访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信访工作者心理健康... 目的 探讨信访工作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信访工作者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4月—6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52名在职信访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信访工作者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5.6%。信访工作者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访工作者的SCL-90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11.9%,且有睡眠质量问题组的信访工作者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高于无睡眠质量问题组(χ^(2)=33.087,P<0.05)。PSQI总分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6个因子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除一般人口学特征中的文化程度和工作年限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外,睡眠质量中的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是心理健康状况的2个危险因素[β=1.35,OR(95%CI)=3.844(2.09~7.06);β=1.67,OR(95%CI)=5.316(2.95~9.60)]。结论 济南市信访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且与睡眠质量相关,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的问题越严重,信访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应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工作者 睡眠质量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下载PDF
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新冠感染疫情为例
10
作者 周宁宁(综述) 申了 +1 位作者 田雨 席居哲(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40-844,共5页
通过检索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并分析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呈现出急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包括失眠、疲劳等躯体症状,以及抑郁、... 通过检索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并分析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呈现出急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包括失眠、疲劳等躯体症状,以及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等心理症状。个体、工作和社会3个层面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影响心理应激反应。线上和线下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一线医务工作者压力。目前研究多聚焦于疫情暴发期,关于疫情长期影响的追踪研究较为匮乏;干预研究更多报道方案的开发和执行,而较少涉及干预效果的循证检验,未来可考虑结合数字化技术开发干预方案并检验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医务工作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 心理应激反应 影响因素 心理干预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Meta分析
11
作者 董晨阳 李然 +2 位作者 刘若亚 黄志扬 杨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8,共12页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缺乏足够的安全运动意识,运动依从性不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运动干预管理以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值得参考的策略就是利用社区卫生工作者为患者提供运动干预的管理。目前关于运动干预管理方面的研究缺乏...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缺乏足够的安全运动意识,运动依从性不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运动干预管理以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值得参考的策略就是利用社区卫生工作者为患者提供运动干预的管理。目前关于运动干预管理方面的研究缺乏,且通常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仅提及运动而没有具体的运动管理措施,尚缺少相关的定量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影响及具体的运动干预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筛选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干预组采取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10-17。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使用RevMan 5.4和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预先确定的亚组为干预周期(3个月、6个月、>6个月)、运动频率(3次/周、>3次/周)和单次运动时间(≤30 min/次、>30 min/次)。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有受试者1079例,其中干预组550例,对照组5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模式下的运动干预较对照组更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MD=-1.07,95%CI=-1.31~-0.83,P<0.00001)、空腹血糖(MD=-1.26,95%CI=-1.57~-0.96,P<0.00001)、餐后2 h血糖(MD=-1.47,95%CI=-1.90~-1.04,P<0.00001)、总胆固醇(MD=-1.02,95%CI=-1.52~-0.51,P<0.0001)、低密度脂蛋白(MD=-0.62,95%CI=-0.87~-0.37,P<0.00001)和三酰甘油水平(MD=-0.71,95%CI=-1.13~-0.28,P=0.001),而对高密度脂蛋白的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MD=0.09,95%CI=-0.02~0.21,P=0.1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3次/周的运动频率相比,>3次/周的运动频率对总胆固醇的改善更显著(P=0.02);与≤30 min/次的单次运动时间相比,>30 min/次的单次运动时间对餐后2 h血糖的改善更显著(P=0.001);与6个月以及更长时间的干预周期相比,干预周期为3个月的运动干预对糖化血红蛋白(P<0.00001)、三酰甘油(P=0.008)的改善更显著。Egger's检验显示糖化血红蛋白(P=0.34)、空腹血糖(P=0.281)未表现出显著的发表偏倚。证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为低级证据,餐后2 h血糖和血脂相关结局指标为极低级证据。结论基于社区卫生工作者管理下的运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社区卫生工作者在今后针对2型糖尿病的运动干预管理中,推荐按照>30 min/次、>3次/周、持续≥3个月的有氧运动干预来制订运动方案。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的情况,则建议运动干预周期最好持续6个月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运动干预 社区卫生工作者 管理 META分析
下载PDF
社区工作者工作效率影响因素与对策——基于41个社区的访谈调研
12
作者 郭昊 周雪霞 《西部学刊》 202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基于41个社区的访谈发现,权责利不对等下的重复工作,社区弱智慧化下的低效沟通;体制机制不完善及资源差异化导致的相对剥夺感;绩效考核的强弱性、突出的工学矛盾等影响下的低效增能;压力源骤增与抗压力不匹配产生的工作倦怠感等是影响... 基于41个社区的访谈发现,权责利不对等下的重复工作,社区弱智慧化下的低效沟通;体制机制不完善及资源差异化导致的相对剥夺感;绩效考核的强弱性、突出的工学矛盾等影响下的低效增能;压力源骤增与抗压力不匹配产生的工作倦怠感等是影响社区工作者工作效率的重要动因。提出用信息化手段赋能办公的高效协同;以差异化考核管理制度提升工作驱力;以完善支持网络,缓释工作压力,增强韧性建设等建议,以期为提升社区工作者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工作效率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卫生机构工作者参与卫生学术社团情况调查
13
作者 陈柏妍 祝琴姮 +1 位作者 章宝丹 王天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79-83,共5页
目的了解浙江某省级卫生机构工作者近5年参与学术社团活动情况,探索学术社团活动对卫生机构工作者及学科的建设性意义,并为促进卫生机构工作者与学术社团良性发展提供科学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浙江省某省级卫生机构工作者2018年... 目的了解浙江某省级卫生机构工作者近5年参与学术社团活动情况,探索学术社团活动对卫生机构工作者及学科的建设性意义,并为促进卫生机构工作者与学术社团良性发展提供科学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浙江省某省级卫生机构工作者2018年1月—2022年12月学术社团活动参与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卫生机构工作者人口学特征,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人群参加学术社团活动情况及其满意度分布特征差异。结果有效问卷264份,被调查者职称分布分别为初中级25.00%、副高级39.39%、正高级35.61%。年龄集中于>40~50岁(41.67%);工作年限集中于>9~19年(39.39%);专技分类以医师系列为主(64.39%);学科分类主要集中于卫生管理学(15.15%)、结核病学(11.36%)和职业放射卫生学(11.36%),不同职称卫生工作者年龄、工作年限、专技分布、学科分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卫生工作者参与学术社团为1~10个,平均每人参加社团数量3个;正高职称中82.98%的工作者在学术社团中担任委员以上职务;56.82%的卫生工作者经常参加卫生学术社团活动。不同职称工作者参加的社团数量、担任社团职务、参与社团活动频率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94%卫生工作者对社团活动频率表示满意,47.73%卫生工作者认为社团活动对学科建设水平提升表示满意,43.94%卫生工作者认为社团活动对个人学术能力提升表示满意。结论卫生学术社团在人才引育、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人才留用、政府职能承接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正高职称卫生机构工作者在卫生学术社团中的职务优势明显,而初中级职称卫生机构工作者参与度较低。卫生学术社团应充分发挥专家的带头示范作用,强化战略管理意识,提高投入、提升参谋能力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更好地承接政府职能。同时,鼓励初中级职称卫生机构工作者积极参与卫生学术社团活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机构工作者 卫生学术社团 满意度 问卷调查 参与情况 浙江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对安宁疗护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研究
14
作者 郭美茹 郭俊含 +3 位作者 梁珂 曾菲 郑琦 梁栋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 为培养我国安宁疗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扎根理论,依托于NVivo 12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最后分析得出该专业的核心能力要求。结果 通过编码分析,该研究理论上已处于饱和状态,共计得出32个一级编码,9个... 目的 为培养我国安宁疗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扎根理论,依托于NVivo 12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最后分析得出该专业的核心能力要求。结果 通过编码分析,该研究理论上已处于饱和状态,共计得出32个一级编码,9个二级编码,3个三级编码。3个三级编码构成安宁疗护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分别为专业知识学习与运用能力、心理关怀能力、协调整合资源能力。结论 应积极促进安宁疗护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安宁疗护服务水平,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社会工作者 扎根理论 NVivo分析
下载PDF
银川市社区工作者工作倦怠和工作能力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15
作者 王心巧 韩晓杰 +3 位作者 任逸鸿 吕燕灵 杜小红 陈楠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1-74,85,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工作者工作倦怠和工作能力的现状,探讨社区工作者工作倦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市三个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和工作倦怠指数量表(MBI)测量其工作能力与... 目的了解社区工作者工作倦怠和工作能力的现状,探讨社区工作者工作倦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市三个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和工作倦怠指数量表(MBI)测量其工作能力与工作倦怠水平。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75份,回收率为96.8%;样本中3.7%的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等级为差,94.4%处于良好水平,2.0%处于优秀水平;通过比较不同工作倦怠程度组工作能力水平发现,不同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程度的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随着工作倦怠程度的增加,工作能力水平出现逐渐上升趋势;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工龄、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保证睡眠充足以及避免饮酒过量对工作能力有积极作用(P均<0.05)。结论社区工作者工作倦怠程度可能会影响其工作能力。可以考虑通过消除社区工作者的情绪衰竭、增强个人成就感以及保证睡眠充足、避免饮酒过量来提高其工作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工作倦怠 工作能力
下载PDF
创新文化传播激活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探索
16
作者 高翠 史丽莹 +1 位作者 付烨 黄安妮 《科技传播》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创新文化是创新实践的土壤和基石,创新文化传播是打造创新实践原动力的重要途径。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当前创新文化的建设传播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青年科技工... 创新文化是创新实践的土壤和基石,创新文化传播是打造创新实践原动力的重要途径。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当前创新文化的建设传播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本研究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分析创新文化传播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工作现状及问题,提出以创新文化传播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热情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文化 传播 青年科技工作者 创新创业
下载PDF
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
17
作者 蔡琴 《民风》 2024年第1期0019-0021,共3页
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贯彻党和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并真正落实到位的关键。本研究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研、个案访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社区的工作职... 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贯彻党和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并真正落实到位的关键。本研究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研、个案访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了社区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队伍结构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乌鲁木齐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推动乌鲁木齐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的合理途径和有效办法,为推动乌鲁木齐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工作者 职业化 职业资格培训
下载PDF
国际全科前沿——卫生工作者在应对气候危机中的作用和责任
18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M0003-M0003,共1页
2024年3月JAMA刊发的"Defining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Health Workforce to Respond to the Climate Crisis"提出,目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减缓气候变化根源、增强健康系统抵御能... 2024年3月JAMA刊发的"Defining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Health Workforce to Respond to the Climate Crisis"提出,目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减缓气候变化根源、增强健康系统抵御能力及降低由气候相关危害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承担重要的责任。临床医师、公共卫生人员需共同增强跨学科协作能力以应对日益增多的气候敏感性健康问题,并通过社区参与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此外,医护人员还需提高对气候适应工作的关注度,建立气候相关的监测、评估和干预体系,为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社区提供针对性强、适应本地条件的保护措施(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16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专业人员 卫生工作者 科研成果转化 干预体系 临床医师 气候敏感性 抵御能力 气候危机
下载PDF
算法逻辑下零工工作者的情绪劳动策略选择
19
作者 张志朋 闻效仪 +2 位作者 钱智超 高雪原 裴嘉良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91,共11页
依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通过分析收集到的352名零工工作者3个时点的问卷数据,探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评估约束对其情绪劳动策略(浅层扮演和深层扮演)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感知算法评估约束能够通过影响零工工作者的交互性心理紧张... 依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通过分析收集到的352名零工工作者3个时点的问卷数据,探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评估约束对其情绪劳动策略(浅层扮演和深层扮演)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感知算法评估约束能够通过影响零工工作者的交互性心理紧张对其浅层扮演产生正向影响,对其深层扮演产生负向影响;在线社群支持削弱了感知算法评估约束到交互性心理紧张的正向关系;同时,也负向调节了交互性心理紧张在感知算法评估约束和两种情绪劳动策略间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工作者 感知算法评估约束 交互性心理紧张 在线社群支持 情绪劳动
下载PDF
面向高等新闻教育的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角色建构研究——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的新闻职业话语为基础
20
作者 邹佳丽 郑石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中国新闻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始终带有务实和实务取向。2020年,在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国记协的直接指导下,作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创新之举和重要抓手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正式发起建设并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2023年是“部校共建新闻... 中国新闻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始终带有务实和实务取向。2020年,在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国记协的直接指导下,作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创新之举和重要抓手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正式发起建设并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2023年是“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推进开展十周年,本文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135位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话语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元新闻话语与社会角色理论,探索面向高等新闻教育的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建构。研究发现,职业话语叙事阐释了典范传统与时代语境下当代新闻人承载的角色期望。同时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在组织、公民、家庭多重角色扮演中,呈现了理想化与现实性并存的认知张力。基于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现实,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致力于开展对新闻边界和新闻权威的共同维护。多维的角色建构剖析有利于破除新闻实践与学术知识系统间的认知壁垒,将新闻理想注入青年一代的认知系统中,同时为辅助理解新闻教育实践提供了思考的新视角和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新闻教育 元新闻话语 新闻职业话语 角色 新闻工作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