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共产党对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郑有贵
-
机构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9-54,共6页
-
文摘
本文从 1 0次中共中央全会通过的关于农业问题的专项决议中关于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论述等方面 ,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进行了分析 ,认为全党对工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日趋全面而又深刻。由于农业政策是由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所决定的 ,因而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历史进程中 ,总体趋势是向工业倾斜 ,当偏斜运行一段时间导致农业难以支撑工业化快速推进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时 ,只好放慢工业发展速度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进而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换言之 ,偏斜运行与纠偏交替发生。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业决议
工业发展
农业发展
工农业发展关系
-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1949—2003年中国工农业发展阶段的理论分析
- 2
-
-
作者
高军峰
-
机构
许昌学院
-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3-78,共6页
-
基金
2011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BDJ002)
许昌学院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
文摘
1949—2003年,我国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工农业发展关系呈现"以农养工"的整体性特征。由于政策的差异,工农业发展关系呈现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工业优先发展阶段,国家实施制度强制下的"以农养工"政策,保证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部门,农业和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工农业互利发展阶段,国家实施"以农养工"的政策导向,保证农民收入提高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工农业市场化阶段,国家实施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以农养工"政策,主要解决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问题。
-
关键词
1949--2003年
工农业发展关系
阶段性演进
-
Keywords
1949 -2003
the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evolution periodically
-
分类号
F123.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我国实施“以工哺农”政策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毛志勇
高军峰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
许昌学院社科部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3,共5页
-
文摘
我国在政策上实现从"以农养工"到"以工哺农"的根本性转变是工农业发展关系演变的必然结果。与国际上先起工业化国家相比较,我国实施大规模"以工哺农"的时间是2003年。从经济结构来分析我国的工农业发展关系,可知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实施大规模"以工哺农"的要求。从国家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政策进行历史考察,可知我国工农业市场化阶段是工农业发展从"以农养工"向"以工哺农"过渡的阶段。
-
关键词
中国
工农业发展关系
经济政策
-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