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农协调发展是我国农业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
1
作者 李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19,共5页
十年改革,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搞活了,但宏观环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近几年来农业生产的持续徘徊,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是分不开的.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又主要表现为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部门的比例失调.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 十年改革,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搞活了,但宏观环境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近几年来农业生产的持续徘徊,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是分不开的.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又主要表现为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部门的比例失调.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稳定增长的问题,必须实行工农协调发展. 一、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工农业失调状况建国初期,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发展经济,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我国实行了低农价,高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协调发展 农业生产 根本途径 农业投资 国民经济发展 稳定增长 工农业关系 基本建设投资 农村经济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下载PDF
江西省工农业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万宝珍 叶小兰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7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工农协调发展 江西省 工业总产值 工农业增长速度 工农发展 时间序列 工农业关系 动态关联分析 江苏省 物质生产部门
下载PDF
理顺关系 重构机制 实现我国工农业平等协调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勇 汪艳 《改革与理论》 CSSCI 1996年第6期33-36,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 工业与农业是社会生产的两个主要物质生产部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工农业协调,是指工农两大产业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所保持的相互适应的比例配置关系,主要包括两者之间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产品交换及利益分配的比... 一、问题的提出 工业与农业是社会生产的两个主要物质生产部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工农业协调,是指工农两大产业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所保持的相互适应的比例配置关系,主要包括两者之间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产品交换及利益分配的比例关系,这是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只有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协调 重构机制 工农发展 理顺关系 工农协调发展 工业化 农业就业份额 发展机制 政策取向 “剪刀差”
下载PDF
对我国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家骥 《农业经济问题》 1988年第10期14-18,共5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哪种战略选择去协调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部门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尤其对于农业及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关键词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工农协调发展 产业部门 战略选择 现代化 工业化 增长率 稳定增长 消费增长
下载PDF
毛泽东的工农业协调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新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毛泽东的工农业协调发展思想,是毛泽东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它包含着许多正确的思想观点,也存在一些历史局限。这对今天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毛泽东 工农协调发展 现实启示
下载PDF
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及实证分析
6
作者 王汉斌 李春鹏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6-170,共5页
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而泉州工农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存在。本文论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关系以及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 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而泉州工农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存在。本文论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关系以及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比三个主要指标,并对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进行实证测度分析,提出了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和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测度分析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分析
7
作者 王茵茵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年第6期39-41,共3页
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具有意义,而泉州工农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存在。文章阐述了泉州工农业发展现状,讨论了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并提出了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泉州 工农协调发展 机理 工业反哺农业
下载PDF
工农业协调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
8
作者 曹新 《桂海论丛》 1999年第6期44-47,共4页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有两种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偏斜发展战略。偏斜发展战略只在建国初期特定历史条件下适用,而当进入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阶段必须采取协调发展战略,必须在实践中纠正四个方面的偏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偏料发展 工农协调发展 战略
下载PDF
实现由工业反哺农业向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转变 被引量:7
9
作者 曹俊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28,共5页
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需要实施的一项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工业欠账论、农业弱质性理论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等,为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但是,... 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需要实施的一项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工业欠账论、农业弱质性理论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等,为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但是,工业反哺农业只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则是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应当及时实现由工业反哺农业向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转变,通过农业产业化、城市企业下乡和新型城镇化等途径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反哺理论 工农协调发展 战略转变
全文增补中
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体制演进考察
10
作者 高军峰 《桂海论丛》 2013年第4期78-81,共4页
我国工农业发展与资源配置方式直接相关。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城乡工农业部门资源配置的隔离格局,造成农业生产的"内卷化"及城市工业低效率和高消耗的恶性循环;市场取向改革条件下形成城乡工农业部门资源配置的双向互动格局;... 我国工农业发展与资源配置方式直接相关。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城乡工农业部门资源配置的隔离格局,造成农业生产的"内卷化"及城市工业低效率和高消耗的恶性循环;市场取向改革条件下形成城乡工农业部门资源配置的双向互动格局;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和农业资源向城市和非农产业逆向流动;以工哺农背景下的包容性增长体制使工农业部门资源配置和流动趋向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协调发展 经济体制演进 经济资源配置
下载PDF
试论农业大县工农业协调发展
11
作者 单日生 段莲美 《湖南经济》 1996年第3期19-20,共2页
本文讲的农业大县,是指农业在全县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农产品尤其粮食的商品量较大的县份。这些县大部分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产业结构表现出“三大三小”的特征:第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种植业比重大,林、牧、渔业比重小;粮食作... 本文讲的农业大县,是指农业在全县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农产品尤其粮食的商品量较大的县份。这些县大部分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产业结构表现出“三大三小”的特征:第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种植业比重大,林、牧、渔业比重小;粮食作物比重大,经济作物比重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链条短,工农互补性差,产供销脱节,贸工农分离,没有形成“龙”型产业链条。工农之间、农业内部之间、工业内部之间互补性较差,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工业和农业呈“单体”运行,处于一种自发、松散的协作状态。一方面造成农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大县加工能力弱,农产品不能实现加工转化和增值。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和财力优势。农业大县实为农产品生产大县、贡献大县,未形成农业经济强县。 农业大县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固然离不开国家调整现有的农业政策,对农业加以保护。但关键是自己要立足实际,探索一条农业大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笔者认为,在国家现行政策下,农业大县要发挥优势、扬长补短,走“兴工强农、工农协调发展”之路。 1、用系统论、大产业的思想指导县域经济,使工农业快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大县 农业资源优势 工业发展 工农 农产品 工农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 县域经济 农业结构调整 产业链条
下载PDF
产业链相互驱动 工农业协调发展
12
作者 刘根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1-63,共3页
产业链相互驱动工农业协调发展○刘根旺近几年,芮城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芮城实际,具有芮城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这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既抓农业现代化建设,又抓工业现代... 产业链相互驱动工农业协调发展○刘根旺近几年,芮城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芮城实际,具有芮城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这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既抓农业现代化建设,又抓工业现代化建设,农工并举,实行工农业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发展战略 产业链 工农协调发展
下载PDF
发达地区发展和完善合作制的一个重要课题——常熟市探索工农业协调发展新路子的调查
13
作者 江苏省委农工部 常熟市委农工部联合调查组 《农业经济问题》 1985年第11期23-26,共4页
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何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最近,我们就这个问题,在常热市作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常熟市农村主要依靠发展乡、村工业,巩固壮大了合作经济,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作为一个发展阶段,这是一条具有特色的成功的发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何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最近,我们就这个问题,在常热市作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常熟市农村主要依靠发展乡、村工业,巩固壮大了合作经济,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实力。作为一个发展阶段,这是一条具有特色的成功的发展途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村经济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发展目标,怎样利用发达的工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的“三化”,这是历史赋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和完善合作制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制 工农协调发展 常熟市 农村合作经济 经济发达 农村经济 集体经济 现代科学技术 专业化 “三化”
下载PDF
工农城乡必须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14
作者 詹武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1-10,共10页
工农城乡必须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詹武近年来,农业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的制约越来越突出。问题的症结,正象不久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在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驱使下,资金、土地、物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往往从农... 工农城乡必须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詹武近年来,农业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的制约越来越突出。问题的症结,正象不久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在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驱使下,资金、土地、物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往往从农业向效益高的二、三产业转移。工业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协调发展 城市化模式 农村工业化 非农化 农业生产 社会主义 农村产业结构 农业现代化 农业劳动力 粮食生产
下载PDF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统筹工农业协调发展
15
作者 侯春福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36期83-85,共3页
如今我国存在化肥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导致严重的污染问题发生,与此同时,在农业灌溉过程中还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严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本文对一种以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为主要技术的农业发展模式展开了研... 如今我国存在化肥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导致严重的污染问题发生,与此同时,在农业灌溉过程中还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导致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严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本文对一种以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为主要技术的农业发展模式展开了研究。采取滴灌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农作物进行定量营养和水分的供应,从而进一步提高肥料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了农作物产量。除此之外,将经过过滤后的沼肥沼液采取滴灌的方式进行灌溉,可以充分发挥出农村禽类、畜类的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作用,实现变废为宝,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此同时,工业生产排放的一氧化碳也可以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在农作物生产中发挥作用,可以将一氧化碳通过温室大棚为农作物提供碳源。加大力度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还可以促进聚氯乙烯的消化,避免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对氯碱行业有极大地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对滴灌设备的租赁和对废弃设备的回收再利用,可以拉动内需,整个产业链条形成了闭环,实现了对工业农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技术 统筹 工农协调发展
下载PDF
论农业发展与工农关系
16
作者 冯雪珍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37-38,57,共3页
对发展中国家工农关系的研究是发展经济学家们一个长期的重要课题。发展中国家农业具有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率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都较低,工业化程度也不高,要实现整体经济发展首先必须在工农关系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农业发展和工... 对发展中国家工农关系的研究是发展经济学家们一个长期的重要课题。发展中国家农业具有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率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都较低,工业化程度也不高,要实现整体经济发展首先必须在工农关系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农业发展和工业化的双重任务。本文主要讨论在协调的工农关系中的农业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目标 工农协调发展 工农关系 工业化程度 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农业 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发展 农民收入水平 持续发展
下载PDF
关于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工农业关系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桂兰 高占国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工业化过程 工农业关系 发展阶段 农业部门 资本原始积累 中级阶段 资本积累 工农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 工业部门
下载PDF
积极探索贸工农多元发展新路子
18
《商业经济》 1997年第9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商业企业 工农协调发展 宁安市 经营管理
下载PDF
论工农业发展中的均衡与非均衡关系
19
作者 陈伟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4-78,共5页
本文运用现代均衡与非均衡理论,认为我国工农业关系的基本态势呈现出可持续性非均衡的特征,从变量均等(或变量协、调)的涵义出发,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结构的不协调是造成我国工农业非均衡发展的表层原因,从行为确定的含义出发,造成这种... 本文运用现代均衡与非均衡理论,认为我国工农业关系的基本态势呈现出可持续性非均衡的特征,从变量均等(或变量协、调)的涵义出发,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结构的不协调是造成我国工农业非均衡发展的表层原因,从行为确定的含义出发,造成这种非均衡状态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是由产业特性(或产业优势),计划偏好(及其刚性约束),信息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设计应以均衡为取向,其目标模式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基础上可持续的均衡状态,並要体现效率特征和公平原则,在很多情况下,两者需要权衡和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理论 工农协调发展 工农发展 论工 产业特性 大产业 工农关系 变量协调 非均衡状态 技术效率
下载PDF
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20
作者 石培玲 周雨琳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5-72,共8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将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要承担的一个严峻而重大的任务。对于贫穷落后而又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这个任务不仅仅是走向工业化,更是如何从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战略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将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要承担的一个严峻而重大的任务。对于贫穷落后而又有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来说,这个任务不仅仅是走向工业化,更是如何从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战略上走出中国自己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通过合作化奠定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基础、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乡村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等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考。这一系列思考的独特贡献在于,始终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立足点,将农业现代化置于国家工业化的大战略中,并从两者协调发展的意义上确立了中国的现代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业现代化 工农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