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人玉屑》“选字下字”说述评──以意新语工为讨论核心(续)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高评 《文学与文化》 2010年第2期49-61,共13页
诗以一字见工拙,旬煅月炼,工妙乃出。黄庭坚提倡"安排一字有神",诸家之说,亦重视选字下字之功夫,推敲琢磨,成为宋人之集体意识。盖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唯具陌生化、独创性,方是作者。《诗人玉屑》述选字下字,追求意新语工... 诗以一字见工拙,旬煅月炼,工妙乃出。黄庭坚提倡"安排一字有神",诸家之说,亦重视选字下字之功夫,推敲琢磨,成为宋人之集体意识。盖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唯具陌生化、独创性,方是作者。《诗人玉屑》述选字下字,追求意新语工,即致力于此。除外,提示选字用词之指南者,又有诗眼、响字、活字、警策、稳惬字与颖异字诸端。宋人诗话尤热衷讨论前三者。本文梳理《诗人玉屑》征引之文献,归纳选字下字之议题有三:推敲与工拙;响字、活字与一字师;日煅月炼与自然成文。同时,厘出下字炼字之灵方有五,论证唐诗喜用名词,宋诗好用动词;而宋人审美反馈于诗话,遂多持动词之遣用论衡唐诗。宋人之文艺审美存在双重模态,创作或评论往往依违于规矩、自由,徘徊于成法、活法之中。《诗人玉屑》述选字、下字,论意新、语工,亦信有此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眼 活字 响字 新语 《诗人玉屑》
下载PDF
《诗人玉屑》“选字下字”说述评──以意新语工为讨论核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高评 《文学与文化》 2010年第1期62-69,共8页
诗以一字见工拙,旬煅月炼,工妙乃出。黄庭坚提倡"安排一字有神",诸家之说,亦重视选字下字之功夫,推敲琢磨,成为宋人之集体意识。盖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唯具陌生化、独创性,方是作者。《诗人玉屑》述选字下字,追求意新语工... 诗以一字见工拙,旬煅月炼,工妙乃出。黄庭坚提倡"安排一字有神",诸家之说,亦重视选字下字之功夫,推敲琢磨,成为宋人之集体意识。盖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唯具陌生化、独创性,方是作者。《诗人玉屑》述选字下字,追求意新语工,即致力于此。除外,提示选字用词之指南者,又有诗眼、响字、活字、警策、稳惬字与颖异字诸端。宋人诗话尤热衷讨论前三者。本文梳理《诗人玉屑》征引之文献,归纳选字下字之议题有三:推敲与工拙;响字、活字与一字师;日煅月炼与自然成文。同时,厘出下字炼字之灵方有五,论证唐诗喜用名词,宋诗好用动词;而宋人审美反馈于诗话,遂多持动词之遣用论衡唐诗。宋人之文艺审美存在双重模态,创作或评论往往依违于规矩、自由,徘徊于成法、活法之中。《诗人玉屑》述选字、下字,论意新、语工,亦信有此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眼 活字 响字 新语 《诗人玉屑》
下载PDF
“意新语工”的文化阐释
3
作者 梁玉竹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任何文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意新语工"的提出,自然也是与北宋的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结果。宋诗的发展困境、文人唱和的需要以及韩愈的典范作用都是其外在的文化背景,而儒家言可尽意的乐观主义和禅宗否定权威的... 任何文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意新语工"的提出,自然也是与北宋的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结果。宋诗的发展困境、文人唱和的需要以及韩愈的典范作用都是其外在的文化背景,而儒家言可尽意的乐观主义和禅宗否定权威的精神则是其内在的驱动力,"意新语工"所反映出的传统审美理想、蕴涵的时代精神、彰显的文人心态,无不照应着时代、昭示着宋诗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语 梅尧臣 文化
下载PDF
浅析梅尧臣“意新语工”说诗学内涵
4
作者 张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1-65,共5页
梅尧臣为北宋前期诗坛翘楚,"意新语工"说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梅尧臣"意新语工"说与前代诗学不同,在理论框架上强调逻辑结构,尤其是"意—语"之因果联系,所谓"语工"则是用"难写"之手... 梅尧臣为北宋前期诗坛翘楚,"意新语工"说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梅尧臣"意新语工"说与前代诗学不同,在理论框架上强调逻辑结构,尤其是"意—语"之因果联系,所谓"语工"则是用"难写"之手法,以艰涩佶屈来揭示"天容时态"的理性内涵;所谓"意新"则成白乐天之衣钵,去浮夸,重讽喻。故梅氏"意新语工"说,实乃以理性工雅之言,述针砭讽喻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尧臣 新语 诗学
下载PDF
宋代鄂籍诗人“以奇为美”的创新尝试——以宋祁、郑獬、项安世为代表
5
作者 韩黛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2-86,共5页
宋代鄂籍诗人的诗歌创作虽大体仍延续着唐人的规范,但他们秉承“以奇为美”的艺术追求,力图通过诗歌写作上的“意新语工”、翻新出奇,呈现出有别于前人的创作风貌。以宋祁、郑獬、项安世为代表的鄂籍诗人的求奇尝试,不仅为宋代诗歌增添... 宋代鄂籍诗人的诗歌创作虽大体仍延续着唐人的规范,但他们秉承“以奇为美”的艺术追求,力图通过诗歌写作上的“意新语工”、翻新出奇,呈现出有别于前人的创作风貌。以宋祁、郑獬、项安世为代表的鄂籍诗人的求奇尝试,不仅为宋代诗歌增添了一抹新异的亮色,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宋诗的创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鄂籍诗人 以奇为美 新语 创新
下载PDF
A Cognitive Study on Politeness Intention Processing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6
作者 Rong YAN Tengfei FENG Samad ZAR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4年第3期481-497,525,共18页
Although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various aspects of politeness,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politeness intention is activated cognitively during verbal communication.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plo... Although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various aspects of politeness,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politeness intention is activated cognitively during verbal communication.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politeness intention processing,and how it is related to pragmatic failure dur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Using 30 Chinese EFL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were instructed to finish a probe word judgment task with 96 virtual scenario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in both mono-and cross-cultural contexts,the response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scenarios was significantly slower than that of the filler scenarios.This suggests that politeness intention was activated while understanding the surface meaning of the conversation;however,the EFL learners could not completely avoid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their native politeness conventions when they were comprehending the conversational inten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Furthermore,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ime were found between the groups with high and low English pragmatic competence,illustrating that transferring the pragmatic rules and principles int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was more cognitively demanding.Overall,this study adds to the literature on politeness research and provides some implications for foreign language pragmatic instru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teness intention cognitive processing pragmatic failure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论宋诗话中的“工”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爱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7,共9页
宋诗话常运用"工"这个词来评论诗歌,主要涉及"意"、"语"、"用事"、"写物"四个方面,本文将它们分列为"意"、"语"两组,讨论"工"的具体内涵。"意工... 宋诗话常运用"工"这个词来评论诗歌,主要涉及"意"、"语"、"用事"、"写物"四个方面,本文将它们分列为"意"、"语"两组,讨论"工"的具体内涵。"意工"指诗作内容饱满,不作虚语,精神兴致充盈,意境浑融,同时还指结构完整、匀称,并能运用恰当的语言传达所达之情志。"语工"则包含"语简意丰",内容富有张力等要素。其次,本文还讨论了诗话认为达到"工"所需要的条件,即不仅需要知识的储备、文体的"本色",还要有胸襟、人格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宋人论诗的取向是追求诗歌浑融的艺术境界,特别重视"意工",并不只是强调语言的锤炼,更不是"唯语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物之 用事之
下载PDF
后山诗论中的风格论和方法论
8
作者 刘继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42-44,共3页
作为江西诗派的轴心人物,后山以其风格论和方法论为诗派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以杜甫为师,论诗标举"格高"、"意工"的风格论。在方法论方面,尤重"字精"——"语工"、"以故为新&qu... 作为江西诗派的轴心人物,后山以其风格论和方法论为诗派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以杜甫为师,论诗标举"格高"、"意工"的风格论。在方法论方面,尤重"字精"——"语工"、"以故为新"、"不犯正位"等法则,以期建立一种超越于常人的独特风格。后山诗论中的风格论和方法论是对"江西诗派"诗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论 方法论 格高
下载PDF
从陈后山的个性看其诗歌艺术
9
作者 刘继红 《珠海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6-38,共3页
后山为江西诗派的轴心人物。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形成其外柔内刚的人格倾向,这一倾向外化为孤高耿介内敛淳厚安贫乐道的个性,并形成其格高韵清、瘦硬深劲、情真意切、简朴老拙且非戚优愤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 陈后山 个性 儒释道 格高 字精 诗歌艺术 江西诗派 人格倾向
下载PDF
对新形势下审美教育的重新审视
10
作者 苗伟伦 虞少敏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3-57,共5页
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形势,在重新确定了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关系后,我们发现加强审美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直接要求;也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转... 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形势,在重新确定了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关系后,我们发现加强审美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直接要求;也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观念,通过理论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真正把审美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思想政治道德教育 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 全面发展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PDF
论《六一诗话》的创作成因、理论及影响
11
作者 李贝贝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0-22,33,共4页
欧阳修为北宋文学史上开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其晚年写成的《六一诗话》开启了"诗话"这一独特的论诗体裁。《六一诗话》的出现源于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闲谈"的写法与"立言"的想法。《六一诗话》不是零... 欧阳修为北宋文学史上开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其晚年写成的《六一诗话》开启了"诗话"这一独特的论诗体裁。《六一诗话》的出现源于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闲谈"的写法与"立言"的想法。《六一诗话》不是零散的论诗话语,而有着欧阳修一以贯之的"意新语工"和"实录精神"的创作理论。《六一诗话》的出现,顺应了诗歌理论发展的潮流,出现了如《温公续诗话》《沧浪诗话》《殴北诗话》等诗话创作,对我国古代诗歌批评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一诗话》 欧阳修 闲谈 立言 新语 实录精神
下载PDF
元明清时期文人工笔画嬗变形态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永新 刘海青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69,共2页
文人工笔画是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人写意画的主导地位而被以往的研究所忽视。文人工笔画表现题材全面,宋元明清历代不绝、数量可观,又有独特的面貌和风格倾向,值得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元代钱选的山水、花鸟,明代陈洪绶的人物... 文人工笔画是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文人写意画的主导地位而被以往的研究所忽视。文人工笔画表现题材全面,宋元明清历代不绝、数量可观,又有独特的面貌和风格倾向,值得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元代钱选的山水、花鸟,明代陈洪绶的人物、花鸟,以及清代恽寿平的没骨花鸟。他们在构图造型、用笔用色、题诗意境等方面较宋代工笔画有了质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 情溢为画 而有
原文传递
意象造型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烜峰 《雕塑》 2009年第6期62-63,共2页
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精神主张"立象以尽意"。人们在读意论道时经常谈"写意""气象",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其"写"是技法,是达成"意"的一个途径。故"写意"重在"意... 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精神主张"立象以尽意"。人们在读意论道时经常谈"写意""气象",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其"写"是技法,是达成"意"的一个途径。故"写意"重在"意"也,然人们也不能忽略了非"写"而传达,表现"意"的艺术形式方法论的存在。譬如先前历代石窟、壁画及陶、木俑等,甚至于工细严密的古代绘画,这些艺术珍品无不是立其象而旨在尽其意。那么此类则何谓呢?相对于"写"则可称为"工"罢,且称其为"工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造型 工意 线
原文传递
王胜利:形神兼备,相映成辉
14
作者 王玉莹 《中华儿女》 2019年第5期54-55,共2页
多年来,他始终在探索如何在展现极致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有工必有意的作品,在展示中华玉文化符号时能够做到形神兼备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登峰造极的玉雕作品,无不是工艺与工意的集大成者。从良渚的玉琮到妇好墓中的玉人,再到清朝... 多年来,他始终在探索如何在展现极致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有工必有意的作品,在展示中华玉文化符号时能够做到形神兼备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登峰造极的玉雕作品,无不是工艺与工意的集大成者。从良渚的玉琮到妇好墓中的玉人,再到清朝的玉山子大禹治水图,这些作品无不代表着那个时代最高的工艺水平,同时也从中体现出华夏民族璀璨工意的文化含义。玉雕作品不仅具有极为高超的工艺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意 文化 作品 形神
原文传递
梅尧臣诗体诗论析疑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剑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5-213,共9页
梅尧臣的“宛陵体”并非专指其五古而言,宋人学“宛陵体”,有的学其体式、题材、意象、句法、风格,有的仅为依韵、次韵,情况复杂。梅尧臣的“意新语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论,主要指五律而言,对于其他诗体并... 梅尧臣的“宛陵体”并非专指其五古而言,宋人学“宛陵体”,有的学其体式、题材、意象、句法、风格,有的仅为依韵、次韵,情况复杂。梅尧臣的“意新语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论,主要指五律而言,对于其他诗体并不完全适用。梅尧臣虽然提倡诗歌的“平淡”,但并不排斥奇险;他的平淡论与情性雅正、语言古朴相关,并非其最看重的诗学观念,他更推崇诗歌的刺美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尧臣 宛陵体 新语 平淡 刺美
原文传递
仰首回望(外一首)
16
作者 孙育华 《五台山》 2006年第12期20-23,共4页
我的住屋有不少年头没有粉刷了,冬天自家的暖气熏;又紧邻市府一家阔绰的衙门.很不客气地将大烟筒戳在别人的窗前。暖气一烧就近七个月。我的住屋就埋在烟尘里;春冬。尘土乘着狂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白色的墙壁和顶棚巳然灰黑。... 我的住屋有不少年头没有粉刷了,冬天自家的暖气熏;又紧邻市府一家阔绰的衙门.很不客气地将大烟筒戳在别人的窗前。暖气一烧就近七个月。我的住屋就埋在烟尘里;春冬。尘土乘着狂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白色的墙壁和顶棚巳然灰黑。儿子要收拾收拾。还没有等我首肯.匠人巳站在屋地上。几天折腾,虽然手艺不满人意.可墙壁、顶棚还是变白,甚至有些耀眼.顿觉屋内变空、变大,很需填充些物事。儿子说,挂几幅字画不就行了。经他一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先生 外一首 新语 周振甫 野史亭
原文传递
郑板桥评传(四)
17
作者 郭味蕖 《荣宝斋》 2008年第6期250-259,共10页
三郑板桥的艺术(一)板桥是一个脾气古怪的人,所以表现于书法上的,也与人不同。他用笔很遒劲,字体的结构离奇变幻,也不允许别人追随。无论真草隶篆,都是用画法来写,尝自称是"六分半书"。他写出来的字,非篆非草,非楷非隶,而又... 三郑板桥的艺术(一)板桥是一个脾气古怪的人,所以表现于书法上的,也与人不同。他用笔很遒劲,字体的结构离奇变幻,也不允许别人追随。无论真草隶篆,都是用画法来写,尝自称是"六分半书"。他写出来的字,非篆非草,非楷非隶,而又真书中有隶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 题画 画石 画竹 文人画 士大夫画 必极而后能写 兰竹 梅花道人 石涛 八大山人 绘画风格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