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科理科化问题下工科教师评价的导向机理
1
作者 吴春桃 左文健 +3 位作者 闫佳 万武波 刘洁群 吴亚琴 《航海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47-51,共5页
工科教育理科化是当前工程教育的痛点,工科教育工科化改革需要工科教师评价体系发挥导向作用。目前,教师评价指标理工趋同、过度依赖奖惩性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单一、忽视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等工科教师评价体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 工科教育理科化是当前工程教育的痛点,工科教育工科化改革需要工科教师评价体系发挥导向作用。目前,教师评价指标理工趋同、过度依赖奖惩性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单一、忽视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等工科教师评价体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科教育的理科化。提出从引入工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融合奖惩性与发展性评价方式、推进教师评价内容工科化、探索教师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工科教师评价制度体系等方面优化高校工科教师评价体系,促进工科教育工科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教育理科 教师评价体系 产研用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 发展性评价
下载PDF
“工科理科化”倾向下的科技期刊工程特色栏目建设和差异化同行评议方法探析
2
作者 王旻玥 张洋 +1 位作者 陈勇 郭伟 《编辑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2-655,共4页
为响应扭转“工科理科化”倾向的呼吁,《中国机械工程》展开了《工程前沿》栏目建设。本文分析了该栏目的稿件来源、发文表现和同行评议特征;总结了现有评价体系下打造工程特色栏目面临的挑战,如部分工程实践单位不重视论文发表、现有... 为响应扭转“工科理科化”倾向的呼吁,《中国机械工程》展开了《工程前沿》栏目建设。本文分析了该栏目的稿件来源、发文表现和同行评议特征;总结了现有评价体系下打造工程特色栏目面临的挑战,如部分工程实践单位不重视论文发表、现有同行评议规则中工程应用型论文难获认可、栏目内容与读者需求仍有差距;提出了适用于工程应用型论文的差异化同行评议方法,从突出工程特色的评价指标选择、具有工程背景的评审专家库建设和编委参与栏目质量把关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理科化 《工程前沿》栏目 差异同行评议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为什么没有理科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端鸿 殷婧冉 《中国科技人才》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当前中国工程教育虽然在规模上稳居世界“第一方阵”,但在质量上却不尽如人意,工科理科化现象已然成为中国工程教育的一大弊病。相较于中国,盛产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的德国有着较为完备的工程教育体系。研究发现: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 当前中国工程教育虽然在规模上稳居世界“第一方阵”,但在质量上却不尽如人意,工科理科化现象已然成为中国工程教育的一大弊病。相较于中国,盛产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的德国有着较为完备的工程教育体系。研究发现: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可以分为3类,分别由自治大学、双元制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实施。在不同的培养目标引导下,3类大学各司其职,即研究导向的大学维持其在学术领域的地位,应用导向的高校凭借与产业界的高效互动获得支持。由此,3类大学各自向产业界输送工程科学家、研发工程师、应用工程师,塑造出金字塔形的工程师人才体系,进而满足制造业发展需求。在借鉴德国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需要从内外部共同发力扭转工科教育理科化的发展趋势,从内部通过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并通过合理的外部引导与资源支持为应用导向的工程教育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工程教育 工科理科化 应用科学大学 双元制大学
下载PDF
地方工科大学“工程化”的时代意蕴与发展策略——基于浙江工业大学的案例分析
4
作者 凌健 张杨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地方工科大学应避免陷入工程教育“理科化”的单向失衡,实现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二元融合的“工程化”。通过分析浙江工业大学“工程化”的实践探索,提出地方工科大学“工程化”建设应立足自身定位,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打造工程特色... 地方工科大学应避免陷入工程教育“理科化”的单向失衡,实现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二元融合的“工程化”。通过分析浙江工业大学“工程化”的实践探索,提出地方工科大学“工程化”建设应立足自身定位,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打造工程特色鲜明的路径支撑,构建有组织的工程科研结构,依托优势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和科研大平台,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的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工科理科化 地方工科大学 跨学科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借鉴意义——以中法合办核学院为例
5
作者 潘大为 袁岑溪 +1 位作者 徐瑶 王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9,共6页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代表性形态。本文以某研究型大学的中法合办核学院为例,从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主权”三方面对该学院的合作办学实践进行全面考察,系统揭示中法双方对工程教育本质理解的异同。中法核...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代表性形态。本文以某研究型大学的中法合办核学院为例,从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主权”三方面对该学院的合作办学实践进行全面考察,系统揭示中法双方对工程教育本质理解的异同。中法核学院从办学早期“原汁原味的法式精英工程师教育”到“中法融合”的探索,可为我国工程教育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正确理解“工科理科化”倾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工科 核能 工科理科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