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地震仪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郝宾宾 邓明 +2 位作者 张启升 黄建宇 乐恒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7-1330,共4页
介绍一种工程地震仪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具有电压输入范围广、输出电压稳定、用户操作界面简洁以及低功耗等特点。系统的硬件设计是由DC/DC稳压电源电路、基于高速单片机C8051F320和24位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LTC2449的电... 介绍一种工程地震仪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具有电压输入范围广、输出电压稳定、用户操作界面简洁以及低功耗等特点。系统的硬件设计是由DC/DC稳压电源电路、基于高速单片机C8051F320和24位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LTC2449的电流检测电路以及LCD屏幕背光控制电路组成,软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和嵌入式Windows XP上的VC++用户界面程序组成。最终实现了一种能为工程地震仪提供稳定电源、实时检测电流并可以调节屏幕背光的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仪 电源管理 LCD背光 VC++编程
下载PDF
SZGC-93型数字工程地震仪
2
作者 吴小兵 李竟志 +3 位作者 刘松雨 刘志荣 姜德禄 黄玉国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8年第2期70-76,共7页
SZGC-93型数字工程地震仪是专为工程地震勘探而研制的。经过两年多的实际生产使用表明:该仪器精度高、性能稳定、操作方便,是一种实用性较好的野外专用设备。本文介绍了它的组成;论述了其各个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指... SZGC-93型数字工程地震仪是专为工程地震勘探而研制的。经过两年多的实际生产使用表明:该仪器精度高、性能稳定、操作方便,是一种实用性较好的野外专用设备。本文介绍了它的组成;论述了其各个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最后说明了该设备两年多来的实际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工程地震仪 工作原理 技术指标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在工程地震仪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朋 孙宏志 +2 位作者 张光虎 张杰 任培花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8年第2期137-139,共3页
阐述基于三星ARM处理器S3C2410A和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net构造微型工程地震仪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在现有工程地震仪的基础上,结合嵌入式技术构造携带方便、功耗低、体积小的微型工程地震仪,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满足工程勘... 阐述基于三星ARM处理器S3C2410A和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net构造微型工程地震仪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在现有工程地震仪的基础上,结合嵌入式技术构造携带方便、功耗低、体积小的微型工程地震仪,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满足工程勘探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 嵌入式 工程地震仪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多波工程地震仪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司伟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152-154,共3页
在介绍多波工程地震仪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探测实践,对其在软弱岩层、断层破碎带等超前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与开挖后实际结果比较一致的结论。为隧道安全施工和支护措施变更、优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隧道 多波工程地震仪 超前预报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在工程地震仪中的应用研究
5
《自动化信息》 2010年第8期76-77,共2页
该文阐述了基于三星ARM处理器$3C2410A和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Net的某种微型工程地震仪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在现有工程地震仪的基础上,结合嵌入式技术构建了一种携带方便、功耗低、体积小的微型工程地震仪,它能够适应不同的... 该文阐述了基于三星ARM处理器$3C2410A和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Net的某种微型工程地震仪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在现有工程地震仪的基础上,结合嵌入式技术构建了一种携带方便、功耗低、体积小的微型工程地震仪,它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满足工程勘探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操作系统 微型工程地震仪 ARM处理器
下载PDF
UDP协议在工程地震仪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建刚 邓明 +1 位作者 张启升 王琪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438,共5页
地震勘探仪器是集当代先进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通讯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地震仪是一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较为广泛的地震勘探仪器,一般用于小范围内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UDP是... 地震勘探仪器是集当代先进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通讯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地震仪是一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较为广泛的地震勘探仪器,一般用于小范围内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简称,这种简化的UDP协议和服务在很多情况下是足够的.UDP协议不需要建立和维护连接,所以只需要极小的系统占用.由于这个特点,UDP可以对一些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通信传输.DZG-1型数字地震仪是采用FPGA芯片作为采集模块控制器,工控机为主控单元的48道工程地震仪.在仪器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发现数据传输速度是制约此类仪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DZG-1型数字地震仪为例,讨论UDP协议在工程地震仪中的实现,数据传输速度达50Mbps以上,解决了数据传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震仪 UDP协议 数据传输 FPGA
原文传递
工程地震仪在检测振动地震烈度中的应用
7
作者 赵竹占 李华 《勘察科学技术》 1994年第5期58-61,共4页
本文介绍应用工程地震仪检测人工锤击、爆破等震源所引起地基振动机理及地震烈度检测研究成果,它在预测和评价地震灾害,抗震设计和指导工程安全施工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地震烈度 检测振动 工程地震仪
原文传递
SRS24工程勘察地震仪
8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仪器性能 SRS24工程勘察地震仪 岩土技术 公司简介
下载PDF
公路车辆产生振动波的衰减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梁铁成 李桐林 董瑞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2-386,共5页
精密仪器对周围振动环境要求很高,必须摆放在相对安静的地点。对公路两侧不同车辆的振动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三分量检波器和24道工程地震仪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测点上振动幅度随与公路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可用γ=Arα,y=Ar-1.71... 精密仪器对周围振动环境要求很高,必须摆放在相对安静的地点。对公路两侧不同车辆的振动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三分量检波器和24道工程地震仪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测点上振动幅度随与公路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可用γ=Arα,y=Ar-1.71249表示,振动频率为10~20Hz。在今后类似的研究中,可以根据这一规律来确定仪器的安装地点,作10~20Hz带通滤波来消除汽车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车辆 汽车 振动波 衰减 实验研究 三分量检波器 24道工程地震仪 振幅
下载PDF
弹性波检测和透视雷达21世纪最新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明德 《矿产勘查》 2002年第2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弹性波检测 工程地震仪 探测雷达 21世纪 瞬时浮点放大器 阵列天线 高分辨率 三维成像 弹性波测量 瞬时动态范围
下载PDF
新仪器介绍(三则)
11
作者 林时坚 高成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1989年第3期121-,149,共2页
(一)ES-1225型12道工程地震仪本仪器自美国 Geometrics 公司的新产品,也是目前我国工程物探中最先进的地震勘测仪器,利用它测量地下岩土层中人工激发的地震波传播的运动学参数(纵、横波速度)和动力学参数(波的振幅、相位、频率等),来研... (一)ES-1225型12道工程地震仪本仪器自美国 Geometrics 公司的新产品,也是目前我国工程物探中最先进的地震勘测仪器,利用它测量地下岩土层中人工激发的地震波传播的运动学参数(纵、横波速度)和动力学参数(波的振幅、相位、频率等),来研究和解决工程和工程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传播 横波速度 工程物探 工程地震仪 岩土层 工程地质问题 动力学参数 运动学参数 断裂构造带 基岩埋深
下载PDF
Soil Liquefaction Hazard Evaluation by the New Seismic Dilatometer Marchetti Test (SDMT)
12
作者 Salvatore Grasso Michele Maugeri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0年第3期36-45,共10页
Soil liquefaction, and the permanent deformations that frequently result from it, have caused significant damage in past earthquakes. The procedures used in contemporary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ractice ar... Soil liquefaction, and the permanent deformations that frequently result from it, have caused significant damage in past earthquakes. The procedures used in contemporary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practice are generally based on simplified procedur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liquefaction potential. The work describes a framework for 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its u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performance-based procedure for liquefaction hazard evaluation. The performance-based procedure will be used to show how consistent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for evaluation of liquefaction potential can influenc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Implications for liquefaction-resistant design will also be discussed. The purpose is to summarize current procedures for practical prediction of liquefaction behavior, to describ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liquefaction behavior, and to describe the incorporation of this improved understanding into new solutions for detailed modeling of soil liquefaction, Simplified procedures for evaluation of liquefaction hazards will be reviewed relatively briefly, with more details devoted to emerging knowledge about the mechanics of liquefiable soil behavior, and methods for incorporating those mechanics into improved models for performance prediction. In particular it focuses about the influence on the evaluation of Cyclic Resistance Ratio (CRR) by different in-situ tests (Cone Penetration Test (CPT).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SPT) and Seismic Dilatometer Marchetti Test (SDMT)) and by different shear waves velocity measurements (Down Hole D-H. Cross Hole C-H, Seismic Dilatometer Marchetti Test SD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efaction Potential Index Seismic Dilatometer Marchetti Test (SDMT) Cyclic Resistance Ratio (CRR) Cyclic Stress Ratio (CS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