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生命当随时代——浅谈“智造”时代的工艺革命 被引量:2
1
作者 韦培 王强 马越 《艺术科技》 2016年第10期152-154,共3页
传统工艺已经衰老、抢救性保护之余我们也要正视这个现实。"工匠"作为一种精神值得我们祭奠,"匠心"也将在新时代"工匠"的身上得以延续。"工匠"精神如灯传照,但工艺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 传统工艺已经衰老、抢救性保护之余我们也要正视这个现实。"工匠"作为一种精神值得我们祭奠,"匠心"也将在新时代"工匠"的身上得以延续。"工匠"精神如灯传照,但工艺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智造"时代的工艺不再受产量的技术限制、不再受异地运输的空间限制、不再受物料的质量限制、不再受传承的经验限制、不再受人力的成本限制、不再受制作的时间限制……这是一个全新的工艺时代。对年轻的工艺学习者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于已经浸泡在传统工艺里的"大师"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公民社会的普罗大众而言、工艺的平民化是时代的进步,对于特权阶层的权贵们而言、平民工艺则动了他们的奶酪。"智造"时代的工艺,最具价值的将不再是技术、更不是物料,而是设计、或者说是创意。工艺革命之后的"工艺"将不再是简单的传统技术传承或对古老工艺品的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紧密相关的活动,是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同步发展的活动。"智造"时代的工艺将运用高科技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办法,将材料、工艺、造型、生产与功能联系在一起,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与孤品手工艺制作之外,尽可能涵盖人们日常所需、精神文化追求、低成本个性定制与环境装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 工艺革命 “智造”时代 数码工艺 设计产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工艺学批判重构:物联网生产方式革命与马克思归来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方喜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3-191,共9页
计算机、数字技术、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正在成为当今物质生产方式新的技术基础,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以现代科学技术引发的两次机器革命、劳动资料形式的二次变革、社会人的生产器官的二次发育为主线,以"... 计算机、数字技术、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正在成为当今物质生产方式新的技术基础,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以现代科学技术引发的两次机器革命、劳动资料形式的二次变革、社会人的生产器官的二次发育为主线,以"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为轴心,重构马克思工艺学批判思想。历史地看,第二次发育将使社会人的生产器官趋于全面成熟,生产力开始获得二次进而全面解放,资本主义自我扬弃进程进一步加速,人类物质生产方式资本主义范式整体上正在向社会主义范式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学批判 物联网生产方式 社会人的生产器官 劳动资料形式 工艺革命
下载PDF
生产工艺学批判:人工智能革命的科学社会主义分析框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方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55,共7页
机器动能自动化生产方式,乃是由革命化的科学技术引发的现代大工业第一次工艺革命所取得的重要历史性成果,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走向成熟,同时其自我扬弃进程也被开启。当今人工智能"奇点"临近,意味着现代技术累积性的发展达... 机器动能自动化生产方式,乃是由革命化的科学技术引发的现代大工业第一次工艺革命所取得的重要历史性成果,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走向成熟,同时其自我扬弃进程也被开启。当今人工智能"奇点"临近,意味着现代技术累积性的发展达到了革命化极点,正在引发第二次工艺革命,将锻造出机器智能自动化生产方式,使生产力得到充分解放而趋于奇点,其所引发的经济奇点、工作奇点等将导致两极分化、社会崩溃,资本奇点临近,资本主义时代趋于终结,其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将越来越成为机器智能自动化生产方式及其释出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越来越充分发挥出来。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重构马克思以"生产工艺学批判"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工艺学批判 人工智能 工艺革命 生产关系革命 奇点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自由的精神生产”如何可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芳兵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1-36,共6页
“自由的精神生产”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如何实现“自由的精神生产”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理论旨归。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实现“自由的精神生产”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马克思的工艺革命理论及其... “自由的精神生产”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如何实现“自由的精神生产”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理论旨归。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实现“自由的精神生产”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马克思的工艺革命理论及其把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应用进行区分的理论观点对我们考察人工智能时代“自由的精神生产”问题具有很大启发意义。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艺术生产力,为实现“自由的精神生产”创造了潜在可能性条件,即大量的自由时间和技术条件支持;另一方面,“自由的精神生产”在资本逻辑下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而人工智能之“社会主义应用”将为“自由的精神生产”的实现提供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的精神生产” 艺术生产 人工智能 工艺革命 自由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