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地方吏役工食银考论 被引量:4
1
作者 周保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51-60,共10页
清初雇役制逐步取代徭役征发,伴随着额设工食银实施与取缔的反复,地方各级衙门吏役工食银数额亦基本趋同,均以年六两为基本尺度,至多在特殊情况下或高或低小有浮动。清代地方吏役工食银虽然长时期按照一定标准发放,但其象征意义越来越... 清初雇役制逐步取代徭役征发,伴随着额设工食银实施与取缔的反复,地方各级衙门吏役工食银数额亦基本趋同,均以年六两为基本尺度,至多在特殊情况下或高或低小有浮动。清代地方吏役工食银虽然长时期按照一定标准发放,但其象征意义越来越取代了实际价值,成为不健全的地方财政制度的牺牲品,反过来进一步促成了清代地方财政系统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地方衙门 吏役 工食银
下载PDF
从《赋役全书》看薪俸工食银的核算与发放
2
作者 余格格 郭永钦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清代《赋役全书》作为支出的“存留”中有“工食银”和“薪俸”两部分,有关其结构和数据来源等问题,尚未有详文专门讨论。本文结合地方官厅档案,以“工食银”中对应人员名单为线索,区分了役食银两册和衙役清册两种不同功能的文本形式。... 清代《赋役全书》作为支出的“存留”中有“工食银”和“薪俸”两部分,有关其结构和数据来源等问题,尚未有详文专门讨论。本文结合地方官厅档案,以“工食银”中对应人员名单为线索,区分了役食银两册和衙役清册两种不同功能的文本形式。此外又根据一份新发现的留有苏州码核算手迹的《赋役全书》,结合当地的算术书,复原并转写其数据文本,从而探讨政府核算考成中“虚分数”等问题,从侧面揭示政府核算时的具体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役全书 存留 工食银 薪俸
原文传递
清代州县书吏薪金变化及其原因 被引量:7
3
作者 吴佩林 白莎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101,共7页
清初州县书吏的工食银经过顺治、康熙两朝最终被全裁,但各州县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非如制度规定那样整齐划一,一些州县因实际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变通。至于州县书吏工食银被裁且不再恢复,多与清廷的财政状况、书吏出身、晋升途径及其他经... 清初州县书吏的工食银经过顺治、康熙两朝最终被全裁,但各州县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非如制度规定那样整齐划一,一些州县因实际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变通。至于州县书吏工食银被裁且不再恢复,多与清廷的财政状况、书吏出身、晋升途径及其他经济来源有关,同时也可能受制度缺陷和吏治腐败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州县书吏 工食银
下载PDF
明代均徭役财政负担解析——以海瑞《兴革条例》为中心 被引量:4
4
作者 丁亮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5-171,共7页
均徭役银力差的轻重问题始终是明史学者争论的焦点,其实均徭银力差和轻重差之间并无逻辑上的对应关系。重役的形成主要由于附加给民户的财政责任过多,而判断均徭役的轻重也主要根据附加给徭役的额外财政负担的多少。海瑞的《兴革条例》... 均徭役银力差的轻重问题始终是明史学者争论的焦点,其实均徭银力差和轻重差之间并无逻辑上的对应关系。重役的形成主要由于附加给民户的财政责任过多,而判断均徭役的轻重也主要根据附加给徭役的额外财政负担的多少。海瑞的《兴革条例》保留了淳安县较为完整的财政数据,其中均徭役项目不仅标注了工食银,还记载了表示该役实际财政负担的耗银,因而,可以通过各项目的正耗银总量,对均徭役的财政负担进行较为精确的量化分析。通过对工食正耗银的量化分析表明,负担各府县重要财政部门的徭役一般是重差,而没有此类责任的铺兵、门子等服务与各机构的杂役,还有不须亲自服役的银差大多属于轻差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徭役 力差 轻重差 工食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