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新解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宝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7,共5页
左丘明姓名来源失载,单姓、复姓说均有疑。左丘明当以义命名,即“佐孔丘明史”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或可释为“佐孔丘明史而有失明细,于是有《国语》之继”。左丘明并非盲史官。《左传》可称《左氏春秋》、《春秋左传》、《春... 左丘明姓名来源失载,单姓、复姓说均有疑。左丘明当以义命名,即“佐孔丘明史”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或可释为“佐孔丘明史而有失明细,于是有《国语》之继”。左丘明并非盲史官。《左传》可称《左氏春秋》、《春秋左传》、《春秋左氏传》甚至《春秋传》、《春秋古文》乃至与《国语》合称《春秋》.《国语》,但却不可称《国语》或单称《春秋国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丘失明 盲史官 春秋国语
下载PDF
左丘明氏字名新解
2
作者 张照华 石培育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5-128,共4页
长久以来,学术界对《左传》作者左丘明氏字名众说纷纭。笔者根据先秦古人姓名称呼习惯,并吸取前人学术成果,推断出左丘明氏字名情况:"左"为氏,"丘"为字,"明"为名。
关键词 左丘
下载PDF
左丘叶雕 古法里的新匠意
3
作者 孙至妍 何瑾 《南腔北调》 2016年第8期200-200,1-3,共4页
叶雕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周朝。在清代中期以前,由于技法的局限,叶雕主要以这种镂空雕刻为主。但是在清朝中后期,随着技法的成熟,形成了不破坏叶脉而雕刻的叶雕。我国的雕刻历史悠远流长,木雕、玉雕等作为雕刻大类别一直延续至今,未... 叶雕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周朝。在清代中期以前,由于技法的局限,叶雕主要以这种镂空雕刻为主。但是在清朝中后期,随着技法的成熟,形成了不破坏叶脉而雕刻的叶雕。我国的雕刻历史悠远流长,木雕、玉雕等作为雕刻大类别一直延续至今,未曾失传;果核雕刻、蛋雕也往往以其雕刻难度之大、匠人技艺之精湛而为人称奇、惊艳,至于叶雕,笔者也是最近在郑州动力范品·首届匠人部落创意文化节上才知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匠意 左丘 果核雕刻 范品 镂空雕 创意文化 清代中期 法里 民间技艺 传统民间艺术
下载PDF
“左丘”即左丘明之一证
4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2-72,共1页
《国语·鲁语下》“齐闾丘来盟”条,韦昭注:“闾丘,齐大夫闾丘明也。”由此联想到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疑《左传》伪托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左丘”与相传作《左传》的左丘明不是一人。左丘是左丘... 《国语·鲁语下》“齐闾丘来盟”条,韦昭注:“闾丘,齐大夫闾丘明也。”由此联想到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疑《左传》伪托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左丘”与相传作《左传》的左丘明不是一人。左丘是左丘,左丘明是左丘明。而且,左丘为复姓。根据《国语》看来,此说似过于武断。司马迁这句话的前后两句是“屈原放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丘 左丘 文学研究 《国语·鲁语下》 《左传》
原文传递
凝聚传统文化的力量
5
作者 彭安玉 《群众》 2016年第10期49-50,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他进一步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他进一步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 世界价值 浩然正气 改革精神 左丘 《国语》 天行健 膑脚 中国价值 价值观建设
下载PDF
谈简化姓名的敬称
6
作者 孙孟明 《语文知识》 1994年第5期10-11,共2页
古代诗文往往在被使用的姓名中去掉一个字或两个字,以代替全名,然后添上一个“君”字或“公”字,表示敬称。一般说来,只写姓而不常写名。年岁不大而职位较低的人,敬称时,常用“君”字。含有“先生”之意。如“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 古代诗文往往在被使用的姓名中去掉一个字或两个字,以代替全名,然后添上一个“君”字或“公”字,表示敬称。一般说来,只写姓而不常写名。年岁不大而职位较低的人,敬称时,常用“君”字。含有“先生”之意。如“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称 乐府诗 张君 古代诗文 读张籍古乐府 欧阳公 左丘 与友人论为文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 吕南公
下载PDF
学问不能去幻化,但要去功利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仅就中国而言,学术研究即做学问无非源于两个理由:一个是遭受磨难后的寄托。此类情形在古代中国甚多,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 仅就中国而言,学术研究即做学问无非源于两个理由:一个是遭受磨难后的寄托。此类情形在古代中国甚多,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也是因“李陵案”遭受宫刑退而作《史记》。乃至到近现代,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史》中也曾指出:“中国人著书一般都是倒霉之事。”确切地说是人生倒霉之后才把著书立说作为一种寄托。另一个理由则是寻找乐趣,即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就是说,读书、做学问就是在书中自娱自乐、自我陶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 黄金屋 颜如玉 《中国哲学史》 屈原放逐 去功利化 左丘 《离骚》
下载PDF
《论语》的语言艺术美 被引量:4
8
作者 章沧授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85-89,103,共6页
《论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的言行为中心内容的诸子散文,也是语录体的开端。比孔子早百来年的《管子》和“以冠百氏”的《老子》皆成书于(?),而晚于《论语》。近年来,学术界就《语论》的人物描写、修辞手法、语言价值。
关键词 语言艺术 人物描写 语录体 语言美 《管子》 左丘 相韵 九言 重语 言以足志
下载PDF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意义 论“愤”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袁伯诚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7-14,33,共9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愤”同文学创作联系起来的是屈原,他在《九章·惜诵》中明确地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而在中国文论史上第一个把“发愤著书”作为理论提出来的是司马迁。他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反复... 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愤”同文学创作联系起来的是屈原,他在《九章·惜诵》中明确地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而在中国文论史上第一个把“发愤著书”作为理论提出来的是司马迁。他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反复说: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追往串,思来者。”(《史记》卷一百三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愤著书 文学创作 屈原作品 文论史 《太史公自序》 左丘 《国语》 膑脚 《报任安书》 贤圣
下载PDF
理想、毅力与“名山”之业——重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牧之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19-22,共4页
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梅圣俞诗集序》,文章一开头就针对当时流行的“诗人少达而多穷”的观点提出反驳,他认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从那以后,“诗穷而后工”便成为一句著名的格言.其实,欧阳修并不是第一... 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梅圣俞诗集序》,文章一开头就针对当时流行的“诗人少达而多穷”的观点提出反驳,他认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从那以后,“诗穷而后工”便成为一句著名的格言.其实,欧阳修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应该说是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曾经激励了多少志士仁人,鼓励他们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获得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任安书》 诗穷而后工 梅圣俞诗集序 穷者而后工 左丘 《国语》 膑脚 屈原放逐 仲尼 三百篇
下载PDF
语文学习切知:形式更决定内容 被引量:1
11
作者 阮祥毅 《语文知识》 2015年第7期9-13,共5页
《语文知识》2015年第4期发表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内容是言语形式》一文,^([1])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哲学观点认为:内容决定形式。这个观点自有其可信的道理。我不想颠覆哲学研究的结论,但我要说的是,在语文学科,我觉得这个观点不... 《语文知识》2015年第4期发表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内容是言语形式》一文,^([1])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哲学观点认为:内容决定形式。这个观点自有其可信的道理。我不想颠覆哲学研究的结论,但我要说的是,在语文学科,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大适用。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内容往往不决定形式,而形式更决定内容。诸君若不信,且听我仔细道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和形式 言语形式 哲学观点 林黛玉 左丘 古文运动 唐明皇 西瓜皮 哲学研究 香菱
下载PDF
舒其愤——司马迁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
12
作者 杨迪芳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37-38,73,共3页
本文认为“舒其愤”说是司马迁对自身艺术创作实践和审美观的集中概括,也涉及到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和生命等艺术美学的重要命题等。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屈原作品 艺术创作 左丘 《国语》 文学风格 怨而不怒 发愤著书 送孟东野序 个人遭遇
下载PDF
中国奇特的姓氏
13
《贵州文史丛刊》 1986年第3期73-,共1页
我国人的姓氏,有单姓,有复姓,单姓的如张、王、李、赵,是常见的;复姓的如欧阳、左丘、公羊、司马也是常见的。但是我们看到一本《中国姓氏汇编》,却使我们见到不少极为奇特的姓氏。这本书里“常见姓”有二千多个,“不常见姓”竟有三千... 我国人的姓氏,有单姓,有复姓,单姓的如张、王、李、赵,是常见的;复姓的如欧阳、左丘、公羊、司马也是常见的。但是我们看到一本《中国姓氏汇编》,却使我们见到不少极为奇特的姓氏。这本书里“常见姓”有二千多个,“不常见姓”竟有三千多个。就拿这本书的第十二页上所列出的《常见姓》说,“爱新觉罗”这个姓,读过中国近代史对它自然并不陌生,它是清代皇帝的姓氏,几乎人人都知道。但头五个姓:阿、啊、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皇帝 中国近代史 千多个 一本 左丘 《百家姓》 梁丘 信都 时见
下载PDF
“向后转 向前走”军转系列谈之心态篇 穿越寂寞的封锁
14
作者 郝占奎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X期32-32,共1页
享受寂寞不但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有丰富生活阅历和体验的人大都懂得,当困难和重负压弯了你的脊背却依然不依不饶时,当希望的种子拱不动现实板结的土地时,当复杂的心绪剪不断理还乱无法言表时,寂寞就会魔鬼似地不约而至。此时... 享受寂寞不但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有丰富生活阅历和体验的人大都懂得,当困难和重负压弯了你的脊背却依然不依不饶时,当希望的种子拱不动现实板结的土地时,当复杂的心绪剪不断理还乱无法言表时,寂寞就会魔鬼似地不约而至。此时,关键的问题是要学会和寂寞相处,有益地享受寂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阅历 不知道 屈原放逐 三百篇 使人 仲尼 所安 左丘 求我 吕览
下载PDF
我的“四书”
15
作者 田文平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1期26-26,共1页
我的“四书”,不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关键词 《大学》 智慧力量 教育事业 左丘 屈原放逐 人民教师 课堂教学 仲尼 小学生守则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先秦儒家所述之礼节原则
16
作者 梁韦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22-25,共4页
周礼是周代社会生活的规范,它既包括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制度,也包括了人们社会交往、婚丧嫁娶和饮食起居等日常活动的一系列详尽的礼节仪式。这里所要说的主要是人们日常社会交往中的礼节和行为规范所体现出的一些原则。在周代是“礼不下... 周礼是周代社会生活的规范,它既包括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制度,也包括了人们社会交往、婚丧嫁娶和饮食起居等日常活动的一系列详尽的礼节仪式。这里所要说的主要是人们日常社会交往中的礼节和行为规范所体现出的一些原则。在周代是“礼不下庶人”的,也就是说,这些日常社会交往的礼节主要是适用于士以上阶层的,即它反映的是周代社会贵族的风范。当然,这也就意味着这种礼节的原则在当时的社会交往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社会 先秦儒家 社会交往 行为规范 君母 左丘 等级差别 不由径 孔疏 大同社会
下载PDF
司马迁心理学思想简说
17
作者 周广曾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92-95,共4页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思想家。其史学、文学、哲学和美学方面的思想,已为许多学者所评述;本文只就人们尚未重视的司马迁心理学思想略作说明。
关键词 心理学思想 摇尾求食 太史公自序 左丘 发愤著书 太史令 淮南鸿烈 屈原放逐 精神训 膑脚
下载PDF
新春说“志”
18
作者 闻史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4年第2期39-,共1页
志,《说文》释为:“从心,之声。志,心之所之也。”古代将“的”(即靶)也称为志,今人亦用“矢志不移”来形容志向的坚定。志又通帜。人生无志,如军无帜,射无的,飘飘然如絮如萍,无本无根。人生不可无志。志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志,《说文》释为:“从心,之声。志,心之所之也。”古代将“的”(即靶)也称为志,今人亦用“矢志不移”来形容志向的坚定。志又通帜。人生无志,如军无帜,射无的,飘飘然如絮如萍,无本无根。人生不可无志。志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然而它一经产生,又有它的独立性,又能对社会存在产生强大的反作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都是说坚定的志向不为外界环境所改变,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夫不可夺志 无根 如萍 无本 羑里 屈原放逐 左丘 千里之外 不以己悲 究天人之际
下载PDF
浅谈学习司马迁——与档案、史志工作者共勉
19
作者 汪世明 《山西档案》 1984年第4期39-44,共6页
司马迁是我国汉代杰出的历史家和文学家,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从事档案和史志工作的同志们来说,司马迁是一位值得景仰和学习的历史人物。大约公元前一四五年或稍后,司马迁出生于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县),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位熟... 司马迁是我国汉代杰出的历史家和文学家,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从事档案和史志工作的同志们来说,司马迁是一位值得景仰和学习的历史人物。大约公元前一四五年或稍后,司马迁出生于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县),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位熟悉历史,懂得天文、地理,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汉武帝时作太史令,曾著《论六家要旨》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史令 史志 汉武帝时代 论六家要旨 历史人物 韩城县 学识渊博 刑余之人 《报任安书》 左丘
下载PDF
有志者 事竟成——司马迁《报任安书》读后
20
作者 大川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14-15,共2页
在司马迁留给世人的巨著中,《报任安书》称得上是一篇精采之作。当任安被处极刑之前,司马迁怀着怨悱愤激之情,给他回了一封长信,意在说明自己“身残处秽”,对推贤进士、出面救援表示无能为力,实则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奋志、荣辱、名节的... 在司马迁留给世人的巨著中,《报任安书》称得上是一篇精采之作。当任安被处极刑之前,司马迁怀着怨悱愤激之情,给他回了一封长信,意在说明自己“身残处秽”,对推贤进士、出面救援表示无能为力,实则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奋志、荣辱、名节的根本态度。其情感之真切,语言之凝练,譬喻之精当,哲理之深刻,令人赞叹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任安书》 有志者 令人 左丘 《国语》 太史公 膑脚 《为人民服务》 成一家之言 屈原放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