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术20例
1
作者 郭玉琴 曲海波 李占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 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 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适应证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李靖凯 董晓龙 +2 位作者 卢锋 赵鹏 韦艳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左主干冠状动脉(LMCA)病变的效果。方法将焦作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6例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CABG治疗...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左主干冠状动脉(LMCA)病变的效果。方法将焦作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6例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CABG治疗,观察组行PCI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BNP、NT-proBNP、心功能NYHA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MACCE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与PCI治疗LMCA病变的近期治疗效果相近,但CABG远期预后效果优于PCI,而PCI术后恢复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左主干冠状动脉 心功能指标
原文传递
即兴支架术对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王硕 战吟戈 +3 位作者 郑庆厚 陈勤聪 王乐 李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947,共7页
目的探讨即兴支架术(provisional stenting,PS)在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该术式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S术式并完成... 目的探讨即兴支架术(provisional stenting,PS)在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该术式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S术式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静息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瑞加诺生负荷D-SPECT检查,观察手术的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支架植入即刻成功率以及是否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冠脉无复流、分支受累、分支急性闭塞、急性左心衰、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压塞、大出血、死亡;有效性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测得的冠状动脉左主干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en area,MLA),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的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心肌灌注评价指标包括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应用静息D-SPECT+瑞加诺生负荷D-SPECT检查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结果安全性指标观察显示:支架植入即刻成功率100%、回旋支受累行球囊对吻扩张19例(23.1%),分支急性闭塞1例,后行双支架术,应用PS-T(provisional stenting-T stenting)术式;无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冠脉无复流、急性左心衰、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压塞、大出血、死亡病例。有效性指标观察显示:术后IVUS测得的MLA较术前明显改善;自术后7 d开始,BNP、CK-MB、cTnⅠ较术前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指标观察显示:术后3个月的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显著优于术前。结论PS可改善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损伤和心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PECT) 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主干分叉病变 即兴支架术(PS) 心肌灌注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杰 程国杰 +1 位作者 李全瑞 唐学弘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左主干完全闭塞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后...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左主干完全闭塞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13例,存活组1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32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多样,可表现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avR导联段抬高及广泛ST段压低。18例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组患者心功能Ⅲ级、心源性休克的比例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无侧支循环、术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及术中心肺复苏的比例高于存活组,左主干置入支架的比例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访24个月,存活组10例出现反复心力衰竭住院治疗,4例患者因出现心绞痛择期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特点进行早期识别和评估,并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尽快行再灌注治疗可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但成功存活者随访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主干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潘昱 陈方 +3 位作者 罗亚玮 玉献鹏 张晓玲 何继强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9-713,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冠脉)病变(ULMCA)患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经CABG治疗的ULMCA患者176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83例)和非老年组(〈65岁,9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老年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冠脉)病变(ULMCA)患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经CABG治疗的ULMCA患者176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83例)和非老年组(〈65岁,9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冠脉病变及远期临床预后。结果老年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8.36±17.20比13.68±7.78,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显著低于非老年组(1.21±0.77比2.48±1.27,P〈0.01)。老年组左主干病变平均狭窄程度高于非老年组[(94.56±8.01)%比(87.96±11.10Vo),P〈0.013,合并多支病变(75.9%比58.1%,P〈0.05)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55.4%比29.0%,P〈0.05)多见。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远期随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MACCE)、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总死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9%比17.2%,3.6%比3.2%,3.6%比5.4%,6.0%比9.7%,12.0%比8.6%,均P〉0.05)。结论老年ULMCA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对于65岁以上者CABG可行,并且远期临床转归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老年
原文传递
血管内超声与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6
作者 黄河 叶少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31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研究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简称IVUS)与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简称CAG)指导下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简称ULMCA)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2... 目的 探讨研究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简称IVUS)与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简称CAG)指导下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简称ULMCA)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ULMCA患者112例,依据不同指导方式分组,对照组应用单纯CAG,研究组联合应用IVUS。观察比较术后即刻效果指标、支架置入参数、临床预后。结果 研究组术后即刻最小支架直径、最小支架横截面积显著更大(P<0.05),研究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0-2级患者更多,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支架释放压力、支架最大直径显著更大(P<0.05),两组支架最大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MACE、支架内再狭窄以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 ULMCA患者介入治疗过程当中在单纯CAG基础上联合使用IVUS检查指导时,可显著改善并提示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无保护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介入治疗 效果
下载PDF
老年患者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志忠 SidneyL JuergensCP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28-82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左主干冠状动脉 支架治疗 LMCA 心肺复苏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血管内超声检查术的护理配合
8
作者 刘宏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27-130,共4页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血管内超声检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管内超声检查的98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口头指导和护理,观察组...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血管内超声检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管内超声检查的98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口头指导和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对临床检查的依从性和焦虑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血管内超声检查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血管内超声检查术期间配合以针对性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血管内超声检查术 护理
下载PDF
48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宏 李占全 +2 位作者 关汝明 张明 邓重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4-215,共2页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 (L M)病变的临床特征 ,冠状动脉造影所见及治疗。  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48例 L M病变 (L M病变组 )的临床资料与 5 0例非 L M病变 (非 L M病变组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L M病变以 L M远端多...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 (L M)病变的临床特征 ,冠状动脉造影所见及治疗。  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48例 L M病变 (L M病变组 )的临床资料与 5 0例非 L M病变 (非 L M病变组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L M病变以 L M远端多发 ,多合并多支血管病变。L M病变组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心肌梗塞、室壁瘤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非 L M病变组无显著性差异。L M病变组不稳定性心绞痛 39例 ,占 81.2 5 % ,心电图广泛 ST段缺血下移 2 0例 ,占 41.6 7% ,ST段下移≥ 0 .2 m V16例 ,占 33.33% ,均较非 L M病变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9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例行 L M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  结论 :L M病变有其临床特殊性 :心绞痛症状重 ,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高 ,发作时心电图 ST段缺血改变累及导联广泛且程度较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较好的改善症状和预后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心电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完全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AMI) 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黎音亮 胡嘉禄 +1 位作者 颜彦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完全闭塞(100%)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因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完全闭塞(100%)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因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造影证实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的住院资料,并按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的差异性。电话随访生存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 214例急诊冠脉造影患者中LMCA急性完全闭塞25例(1.13%),其中入院时出现心源性休克13例(52%),严重室性心律失常8例(32%),成功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19例(76%),住院期间死亡8例(32%)。住院死亡组患者的心源性休克(100%)、急性肺水肿(100%)、严重室性心律失常(63%)、术中心肺复苏(50%)、术后心功能衰竭(5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压(81/50 mmHg)显著低于生存组。心源性休克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32)。结论 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死亡率极高,入院时心源性休克、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功能衰竭提示预后不良。成功的PCI可能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冠状动脉主干(LMCA)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绪昆 李玉茜 +1 位作者 裴诚民 简锴陶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09-511,共3页
目的 :探讨左主干狭窄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左主干病变 (狭窄≥50% )者和非左主干病变者临床资料。结果 :1275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 ,左主干狭窄74例 (5 8 % ) ,非左主干病变180例 (14 1% )。左主干合并3支病变占66 2% ,左... 目的 :探讨左主干狭窄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左主干病变 (狭窄≥50% )者和非左主干病变者临床资料。结果 :1275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 ,左主干狭窄74例 (5 8 % ) ,非左主干病变180例 (14 1% )。左主干合并3支病变占66 2% ,左主干病变组心绞痛发生率较非左主干病变组高。57例 (77 0% )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下移≥0 2mV。左主干并3支组与单纯左主干组比较心肌梗死发生率高 (P<0.05) ,左室射血分数低 (P<0.01)。23例行CABG1年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3例行无保护左主干直接支架术 ,术后半年心绞痛明显减轻。结论 :左主干狭窄者多合并其它冠脉病变 ,心绞痛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心电图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荣诚 徐泽升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2602-260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中应用的指导价值。方法78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试验组使用血管内超... 目的探讨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中应用的指导价值。方法78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试验组使用血管内超声对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支架置入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等,评价IVUS分析试验组患者病变血管管腔特点的临床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左主干平均参考直径、最小管腔直径及面积大于对照组测量数值(P<0.05),对照组使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法(QCA法)在测量左主干远段分叉病变长度方面准确度较差;试验组指导下的支架置入后扩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指导下的扩张比例(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与第一分位比较,患者病变血管管腔面积、管腔最大径、管腔最小径和管腔平均径的第二分位、第三分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变血管管腔偏心指数第一分位和第二分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分位明显高于第一分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血管内超声)对CAG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诊治中应用的指导价值较高,能有效诊断冠心病左主干病变,并减少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CAG 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诊治
下载PDF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日广 雍永宏 陈波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247-1250,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ULMCA)病变的疗效。方法接受DES治疗的ULMCA病变患者216例分为两组:F组121例,采用第一代DES治疗;S组95例,采用第二代DES治疗。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和氯吡格雷150mg/d... 目的探讨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ULMCA)病变的疗效。方法接受DES治疗的ULMCA病变患者216例分为两组:F组121例,采用第一代DES治疗;S组95例,采用第二代DES治疗。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和氯吡格雷150mg/d,至少1年,随访1年。结果 ULMCA病变狭窄程度为(68.8±14.2)%。S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F组(5.3%vs.14.0%)(P<0.05)。S组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低于F组(3.2%vs.10.7%)(P<0.05)。两组术后ULMCA最小管腔直径及管腔狭窄程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与第一代DES比较,第二代DES治疗ULMCA病变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 药物洗脱支架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无保护左主干冠脉病变PCI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锦峰 徐新 +4 位作者 唐良秋 张社兵 马绍椿 孙俊旗 范文茂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8期698-701,共4页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PLM)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5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进行经导管冠脉造影(CAG),确诊为UPLM的患者....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PLM)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5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进行经导管冠脉造影(CAG),确诊为UPLM的患者.其中12例患者术前进行了CTA检查;13例患者术前未进行CTA检查,而直接进行CAG及PCI.结果 12例介入诊疗前进行CTA检查的患者,CTA检查阳性预测值为100%,介入治疗均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出现低血压及慢血流等并发症情况,PCI平均操作时间(30±5)min.13例术前未进行CTA检查的患者,有11例选择行PCI并成功,PCI成功率100%.但其中有6例患者在CAG及PCI术中出现低血压(46%),2例患者术中出现冠脉慢血流(15%),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1%,与CT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平均操作时间(50±9)min,较CTA组明显增加(P<0.01).另外2例患者术前未行CTA检查,行CAG后放弃PCI治疗,择期行CABG(15%).结论 冠心病患者术前行CTA检查,有助于提前发现UPLM,从而提高UPLM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娟 许浩博 +9 位作者 乔树宾 胡奉环 杨伟宪 宋雷 袁建松 管常东 郭超 张敏 崔锦刚 徐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39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39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1084例)和非糖尿病组(2876)例。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资料。所有患者在1、6、9个月及1、2、3年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次要终点包括支架血栓和靶病变失败(TLF),后者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是否影响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行PCI后的近、远期预后。结果: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患者中分别有1038例(95.8%)、2766例(96.2%)患者完成了3年随访。(1)MACE: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MACE发生率偏高[15.32%(159例)vs.14.14%(391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两组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所有的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虽然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糖尿病组高于非糖尿病组[10.31%(107例)vs.8.46%(234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次要终点: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TLF的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8.29%(86例)vs.7.52%(208例),P=0.43]。糖尿病组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4.14%(43例)vs.2.78%(77例),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经过多因素Cox分析后,糖尿病并非靶病变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HR=0.94,95%CI:0.48~1.87,P=0.84)。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后随访3年MACE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患者无明显差异。未发现糖尿病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PCI后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主干病变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靶病变失败
下载PDF
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步星 罗微 +3 位作者 马风云 孙淑红 赵希哲 高光敏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的临床病例并对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脉畸形,... 目的:分析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例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的临床病例并对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脉畸形,这种畸形可分为良性或恶性,主要根据异常左冠状动脉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关系。对于可能引起猝死或严重心肌缺血患者,应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患者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其中1例左主干走行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1例走行于主动脉前方,这2例未进行预防性外科手术,目前预后良好。结论: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是罕见的冠脉畸形,应注意鉴别是良性或是恶性,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干起源于右冠状动脉 临床特征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怡 钱菊英 +5 位作者 王明慧 刘媛 刘学波 葛雷 马剑英 葛均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60-1066,I0002,共8页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检查与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在诊断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病变方面的应用价值,探讨MSCTA在LMCA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11月—2009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检查与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在诊断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病变方面的应用价值,探讨MSCTA在LMCA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11月—2009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住院患者中入选91例,男53例,女38例,平均年龄为(64.8±9.2)岁,均行64排MSCTA、CAG和IVUS检查。以IVUS检查为金标准,比较MSCTA与CAG诊断LMCA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可靠性。比较MSCTA与IVUS对LMCA病变定量评价的能力。结果以IVUS检查为金标准,CAG诊断LMCA病变的敏感度为25.0%,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26.0%,Kappa值为0.122(P<0.05);MSCTA诊断LMCA病变的敏感度为93.1%,特异度为84.2%,阳性预测值为95.7%,阴性预测值为76.2%,Kappa值为0.744(P<0.001)。MSCTA与IVUS检查测量LMCA病变最小管腔面积(MLA)、外弹力膜面积(EEM-CSA)和斑块负荷的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5、0.740和0.736(P<0.01)。结论以IVUS检查为金标准,MSCTA检查诊断LMCA病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CAG检查,MSCTA检查对LMCA病变的定量评价与IVUS检查的相关性良好,能作为LMCA病变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主干
下载PDF
影像学诊断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世国 刘琼 +7 位作者 王翔 吕滨 闫朝武 金敬琳 宋会军 潘湘斌 赵世华 蒋世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诊断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LMCA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LMCAA患者,男3例、女3例,1例成人、5例婴幼儿。6例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多排螺旋CT(MDCT)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例超声提示左冠状动脉内径偏细,起源显示... 目的探讨影像学诊断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LMCA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LMCAA患者,男3例、女3例,1例成人、5例婴幼儿。6例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多排螺旋CT(MDCT)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例超声提示左冠状动脉内径偏细,起源显示欠清晰,不除外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1例超声提示左冠状动脉近段发育细,似壁内走行、开口狭窄;另4例超声仅提示二尖瓣脱垂并大量反流,冠状动脉未探及异常。5例经MDCT明确诊断为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1例不除外左冠状动脉主干开口重度狭窄或闭锁。6例经心血管造影检查均明确诊断为LMCAA。结论LMCAA属罕见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可提示该病;CT对多数患者可明确诊断;心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LMCAA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诊断显像 冠状动脉闭锁 冠状动脉主干
下载PDF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3例超声心动图特征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文秀 耿斌 +3 位作者 崇梅 吴江 肖燕燕 张桂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31-33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LMCAA)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提高对LMCAA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例LMCA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LMCAA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 LMCAA特异性超声心动... 目的通过研究先天性左冠状动脉主干闭锁(LMCAA)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提高对LMCAA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例LMCA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LMCAA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 LMCAA特异性超声心动图特征:①主动脉左冠状动脉窦内无左冠状动脉主干开口,左冠状动脉主干近心端闭锁呈盲端,远心端内径细窄,发育不良;②右冠状动脉内径增宽;③多切面未显示左冠状动脉与肺动脉确切连接的证据。LMCAA非特异性超声心动图特征:①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室收缩功能可正常或减低;②二尖瓣腱索、乳头肌回声显著增强,可伴有二尖瓣脱垂。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①收缩期二尖瓣口可见中至大量反流信号;②左、右冠状动脉之间形成细小侧支循环;③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血流为逆向灌注(向心性);④发育不良的左冠状动脉虽然在肺动脉周围分布,但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显示其与肺动脉连接的确切逆灌血流信号。结论 LMCAA有特异性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提高对LMCAA的全面认识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冠状动脉主干闭锁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老年人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雪 邹彤 +3 位作者 何青 孙福诚 季福绥 许锋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6年第3期115-117,124,共4页
目的:对比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左冠状动脉主干(LM)狭窄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及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年龄≥65岁者为老年组,其余为非老年组。结果:①老年患者左... 目的:对比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左冠状动脉主干(LM)狭窄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及预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年龄≥65岁者为老年组,其余为非老年组。结果:①老年患者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发生率(5.1%),高于非老年患者(2.3%)。②老年患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比非老年组多见,而非老年组吸烟、肥胖、脂质异常者高于老年组。③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28.6%)高于非老年组(17.7%),心力衰竭发病率高、程度重。④老年患者左冠脉主干狭窄以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为主(90%),并且以合并三支病变者多见。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多位于左主干远端分叉处(79%)。⑤34例(48.6%)老年LM患者和28例(54.9%)非老年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术后大部分患者心绞痛消失,症状好转。手术死亡率为2.5%。结论:老年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发生率略高,多伴发糖尿病、高血压,合并有多支血管病变,病情更严重,提示预后更差。无病保护左主干的介入治疗正在兴起,目前CABG仍是最佳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主干 老年人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