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囱”支架技术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保护左侧锁骨下动脉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许福彬 迟德财 姜维良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99-206,共8页
目的评估左侧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烟囱'支架(chimney stent implantation,CSI)在胸主动脉夹层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中短期和中期结果,并且对这项技术进行评价。方法 2013年6... 目的评估左侧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烟囱'支架(chimney stent implantation,CSI)在胸主动脉夹层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中短期和中期结果,并且对这项技术进行评价。方法 2013年6月到2015年10月行TEVAR手术并且进行LSACSI的患者49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6例。年龄为40~83岁,平均年龄为(57.4±13.3)岁。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7例(n=27),穿透主动脉溃疡患者15例(n=15),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3例(n=3),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患者4例(n=4)。择期手术患者占79.6%,急诊手术患者占20.4%。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49/49),共使用了55个胸主动脉支架。51个CSI,包括49个裸支架和3个覆膜支架。术中内漏概率为18.4%(9/49);9例患者发生Ⅰ型内漏。术中内漏率与病变位于主动脉弓大弯或者小弯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vs 9%,P=0.121)。发生CSI狭窄3例,在第1个支架中放置第2个支架。围手术期左侧上肢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零。随访时间为1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率为6.1%(3/49)。随访期间并发症为CSI狭窄2例(4.1%),无新发内漏产生,夹层逆剥累及升主动脉1例。结论短期和中期结果表明,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过程中,对靠近LSA的胸主动脉病变应用'烟囱'技术,对保护LSA的开放可行。然而,由于出现内漏的可能性非常高,不主张对主动脉弓大弯侧病变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中行LSA CSI植入技术。对首选覆膜支架还是裸支架,首选自膨式支架还是球扩型支架,尚未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 动脉 左侧锁骨下动脉 “烟囱”技术
下载PDF
左侧锁骨下动脉受累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淑珍 李育敏 +5 位作者 刘志平 张玉龙 王坚 李伟 雷鹏 赵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2-534,共3页
腔内修复术于1999年应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由于其安全性上的明显优势,使病死率和并发症大大降低,目前已成为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首选方法。然而部分主动脉夹层由于解剖结构不适合直接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如主动... 腔内修复术于1999年应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由于其安全性上的明显优势,使病死率和并发症大大降低,目前已成为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首选方法。然而部分主动脉夹层由于解剖结构不适合直接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如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受累、近端锚定区不足15mm成为腔内治疗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Stanford B型 杂交手术 近端锚定区 左侧锁骨下动脉
原文传递
逆行加交汇介入技术治疗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明峰 何鑫 +2 位作者 高飞 马兴洲 田松朝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850-851,共2页
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1],主要临床表现为左上肢缺血和盗血导致的后循环缺血症状,内科治疗效果较差,手术为有效治疗手段,而介入治疗是一项微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收集... 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1],主要临床表现为左上肢缺血和盗血导致的后循环缺血症状,内科治疗效果较差,手术为有效治疗手段,而介入治疗是一项微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收集了17例行介入治疗的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患者,其中15例应用逆行加交汇技术,2例应用顺行技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上述两种介入技术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左侧锁骨下动脉 慢性闭塞 逆行加交汇介入技术
原文传递
双入路和逆向开通治疗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明峰 高飞 +2 位作者 马兴洲 田松朝 崔会青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5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索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的介入干预措施,为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患者寻求更佳治疗手段,观察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介入开通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15例患者,对介... 目的探索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的介入干预措施,为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患者寻求更佳治疗手段,观察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介入开通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15例患者,对介入治疗的优点、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的病因、治疗措施以及介入治疗开通的成功率、手术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5例患者手术顺利,一期开通慢性闭塞的左侧锁骨下动脉,患者临床症状即刻或较快改善,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双入路和逆向开通的接入技术治疗左侧锁骨下动脉慢性闭塞安全、有效,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左侧锁骨下动脉 慢性闭塞 逆向开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