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斑点追踪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心内外膜下心肌的旋转
1
作者 王翠萍 彭源 +2 位作者 杨军 马春燕 郭发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26-129,191,192,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心内膜及心外膜下心肌旋转,并进一步探讨不同肥厚类型对左室扭转的影响。方法采集6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30例对照组左室基底、心尖水平的图像,根据肥厚部位将HCM组分为室间隔...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心内膜及心外膜下心肌旋转,并进一步探讨不同肥厚类型对左室扭转的影响。方法采集6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30例对照组左室基底、心尖水平的图像,根据肥厚部位将HCM组分为室间隔肥厚组(IHCM),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AHCM),室间隔及心尖均肥厚型组(IAHCM)。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并计算出左室整体扭转。结果 1IHCM组在基底部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整体旋转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尖部心内外膜峰值旋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AHCM组在基底部和心尖部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整体旋转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3AHCM组心尖部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整体旋转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底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好地评价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心内、外膜下心肌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肥厚型心肌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旋转 左室心外膜下心肌旋转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旋转及扭转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施鑫 杨俊华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692-694,共3页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短轴心肌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 HCM组35例,正常对照组30名,获取左室短轴二尖瓣环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定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各节段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短轴心肌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 HCM组35例,正常对照组30名,获取左室短轴二尖瓣环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定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各节段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计算左室短轴心肌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结果(1)HCM组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及心尖水平各节段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较正常组增大(P<0.05).(2)HCM组左室短轴心肌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较正常组增大(P<0.05).结论 HCM组左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均较止常组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肥厚型心肌 左室扭转 左室旋转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 被引量:21
3
作者 谢明星 张丽 +6 位作者 吕清 王新房 韩伟 张静 刘莹莹 付倩 项飞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2,I0003,共6页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心功能正常的HCM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取胸骨旁左心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二维图像对左心室旋转进行测量分析,计算心底部旋...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心功能正常的HCM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取胸骨旁左心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二维图像对左心室旋转进行测量分析,计算心底部旋转角度峰值(MV-Prot)及其达峰时间、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AP-Prot)及其达峰时间、扭转角度峰值(Ptw)及达峰时间、收缩期末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期末扭转角度(MVOtw)、解旋率(UntwR)、解旋减半时间(HTU),并比较两组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别。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HCM组MV-Prot、AP-Prot、Ptw、AVCtw、MVOtw和HTU测值增加,UntwR测值减低(P均<0.05)。(2)HCM组左心室扭转角度达峰时间测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HCM组内左心室旋转心尖部达峰时间较心底部测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应用STI可无创性评价HCM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HCM患者左心室旋转运动力学参数较正常人有明显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肥厚性心肌 左室扭转 左室旋转
下载PDF
心肌梗塞后左室压对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月和 崔宁 魏太星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探索左室压是否为影响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LMR)的重要因素,将家兔50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用结扎左室支、结扎左室支后升高左室压、结扎左室支后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LMR)、结扎左室支后升高左室压加LMR处理。结果,... 为探索左室压是否为影响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LMR)的重要因素,将家兔50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用结扎左室支、结扎左室支后升高左室压、结扎左室支后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LMR)、结扎左室支后升高左室压加LMR处理。结果,单用LMR或升高左室压加LMR均可使EECGST段抬高的平均值(ST↑)、ST段异常抬高的标测点数(NST↑)显著降低,使ST段抬高总值(∑ST)回降率加快,说明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减轻;左室支结扎6小时时,心肌N-BT染色也显示心肌梗塞范围(SMI)明显缩小、残存心肌范围(SRM)增加,与没有LMR的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升高左室压的情况下施行LMR,上述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显著优于单用LMR组(P<0.05),说明左室压是影响LMR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左室 心外膜电图 LMR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扭转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超 郄占军 刘霞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09-411,F0003,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左室旋转(LVrot)和左室扭转(LVtw)运动特点及左室运动同步性,分析其与常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4例DCM患者及与之年龄匹配的24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经胸采集标...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左室旋转(LVrot)和左室扭转(LVtw)运动特点及左室运动同步性,分析其与常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4例DCM患者及与之年龄匹配的24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经胸采集标准短轴左室心尖位、心底位的图像并存储,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左室心尖位旋转角度、心底位旋转角度、左室扭转峰值及相应达峰时间。结果 DCM患者扭转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位顺时针旋转和心尖位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正常人也主要表现为心底位顺时针旋转和心尖位逆时针旋转及心脏整体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但DCM患者左室扭转峰值[(4.62±1.55)°/(13.85±2.77)°,P<0.001]显著减低。DCM患者左室扭转峰值(peak tw ist,Ptw)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相关(r=0.534,P<0.05)。DCM患者心尖位和心底位旋转角度达峰时间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M在短轴方向表现为左室旋转和扭转运动减低及整体运动不同步的特点。Ptw减低显示左室收缩功能减低,Ptw与常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LVEF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扩张型心肌 左室扭转 旋转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左室心肌功能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松青 杨俊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识别冠心病的早期缺血心肌及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非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中左前降支(LAD)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75%)。分别...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识别冠心病的早期缺血心肌及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非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中左前降支(LAD)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75%)。分别于PCI术前1周内和术后3个月获取左室短轴观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及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左室长轴观的高帧频二维超声心动图,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软件,检测其相关供血心肌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径向、圆周峰值应变以及左室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和左室整体扭转角度。结果 PCI治疗前:正常组应变-时间曲线轮廓整齐,波峰值较大,重度狭窄组应变曲线形态紊乱,多数节段波峰低平。重度狭窄组大多数节段、中度狭窄组部分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重度狭窄组部分节段明显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各冠脉狭窄组绝大部分供血心肌节段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收缩期在二尖瓣环及心尖水平最大旋转角度及整体扭转角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狭窄组比较,在心尖水平最大旋转角度及整体扭转角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狭窄组比较,仅整体扭转角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心尖水平最大旋转角度及左室收缩期整体扭转角度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P<0.05)。各组左室短轴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圆周应变无明显改善(P>0.05)。中重度狭窄组左室收缩期心尖部最大旋转角度及整体扭转角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应用2DSTI可定量评价左室心肌的局部功能和整体功能;(2)应用2DSTI能够识别冠心病患者的早期缺血心肌,并且可以反映冠脉狭窄的程度;(3)在对反映左室心肌功能的纵向、径向、圆周及扭转运动的全面分析中,其纵向应变、旋转及扭转运动指标较径向、圆周应变指标敏感;(4)DSTI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疗效的观察提供了一种经济、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角度 正常组 缺血心肌 收缩期 旋转角度 二尖瓣环 冠脉狭窄 峰值应变 左室 冠心病患者
下载PDF
起源于左室心外膜室早、室速的心电图标准(101)
7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68-468,共1页
近年来,随着射频消融室早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室早的体表心电图定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起源于心内膜室早的消融要比心外膜起源室早的消融更易成功。一些研究提出,对于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起源于心外膜的室早或室速共有六条心电图诊断... 近年来,随着射频消融室早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室早的体表心电图定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起源于心内膜室早的消融要比心外膜起源室早的消融更易成功。一些研究提出,对于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起源于心外膜的室早或室速共有六条心电图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标准 心外膜 室早 室速 体表心电图定位 非缺血性心肌 左室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评价不同程度心肌缺血 被引量:17
8
作者 白姣 邓又斌 +4 位作者 刘红云 杨好意 毕小军 常青 潘敏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0期774-776,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检测犬不同程度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左室前壁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 (SR)的变化 ,探寻一种能定量、敏感、无创性地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将 9只开胸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血...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检测犬不同程度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左室前壁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 (SR)的变化 ,探寻一种能定量、敏感、无创性地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将 9只开胸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血流减少造成中度、重度心肌缺血模型 ,取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观 ,以QTVI分别检测不同程度缺血时左室前壁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 (Vsendo、Vsepi)、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 (Veendo、Veepi) ,并计算出收缩期SR (SRs)和舒张早期SR(SRe)。结果 基础状态下 ,心内膜下心肌速度高于心外膜下心肌速度。缺血导致左室前壁Vsendo、Veendo、Veepi和SRe均显著下降 ,尽管Vsepi降低不明显 ,但SRs降低显著。 结论 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能敏感地评价不同程度实验性心肌缺血 ,比常规的方法 (运动幅度和室壁增厚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 心肌缺血 心内膜 心外膜 早期 开胸 无创性 短轴 运动速度 峰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