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QRSd-LVAT差值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赵贞
郑晓琳
+2 位作者
王玺
卢文杰
邱春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2177-2181,共5页
目的探讨QRS时限(QRSd)-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差值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植入CRT并完成6个月门诊随访的4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QRS时限(QRSd)-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差值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植入CRT并完成6个月门诊随访的4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内对CRT的反应情况,将患者分为无反应组(11例)和反应组(35例)。观察两组CRT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T反应性的相关因素。结果与术前比较,反应组术后即刻QRSd、LVAT较短,QRSd-LVAT差值较小(P<0.05);无反应组术后即刻QRSd、LVAT、QRSd-LVAT差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反应组比较,反应组术后即刻QRSd较短,QRSd-LVAT差值较小(P<0.05)。术后6个月,反应组LVAT较无反应组短,QRSd-LVAT差值、LVEDV、LVESV、左心室内径较无反应组小,脑利尿钠肽水平较无反应组高(P<0.05)。术后即刻LVAT、QRSd-LVAT差值是CRT有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术后即刻LVAT、QRSd-LVAT差值为影响CRT反应性的预测指标,且QRSd-LVAT差值可作为CRT反应性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QRS时限
左心室达峰时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束支起搏术中心电特征及中远期导线参数评价
被引量:
12
2
作者
蔡彬妮
李琳琳
+3 位作者
孟凡琦
常栋
李强
郭晋村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17-423,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左束支起搏的术中心电特征、中远期导线参数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25日至2019年3月25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符合起搏适应证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尝试行...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左束支起搏的术中心电特征、中远期导线参数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25日至2019年3月25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符合起搏适应证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尝试行左束支起搏,如失败则改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定义左束支起搏成功的标准:①起搏图形,单极起搏V1导联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形态;②刺激信号到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高电压起搏下LVAT<70 ms,且分别以高电压、低电压起搏LVAT不变。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以及术中资料,包括起搏QRS波、LVAT、浦肯野电位(P电位)、PV间期以及电位振幅,导线单、双极参数。术后第3天,1、3、6个月以及1年定期随访,测试导线单、双极参数并记录随访期内并发症。结果共113例患者行左束支起搏,成功102例,成功率90.3%。男50例,年龄(66.9±9.9)岁。其中房室传导阻滞(AVB)59例(59/113,52.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46例(46/113,40.7%),扩张型心肌病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8例(8/113,7.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52.2±8.9)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9.5%±16.8%。单极起搏V1导联为QR型或Qr型,起搏QRS时限(PQRSd)为(104.3±11.5)ms,LVAT(64.9±10.5)ms。LVEDD>55 mm组患者较正常者PQRSd及LVAT均延长。67例患者记录到P电位,28例出现损伤电流,PV间期(16.5±4.0)ms,P电位振幅(0.3±0.1)mV。SSS不伴CLBBB者记录到P电位的比例明显高于AVB者(92.7%对52.7%,P=0.0002)。术中测试导线单、双极参数均良好,49例患者阳极夺获阈值<2.5 V/0.5 mV。术后第3天单极阻抗[(700.0±154.0)Ω对(413.5±78.1)Ω,P<0.001]、双极阻抗[(804.0±129.0)Ω对(581.4±71.6)Ω,P<0.001]均较术中明显下降;起搏阈值及感知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16(8.5±3.6)个月,单、双极起搏阈值、感知以及阻抗参数均稳定。术中发生一过性RBBB 12例(12/102,11.8%),无心肌穿孔、主动脉及冠状动脉损伤、导线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起搏图形以及LVAT结合P电位是判断左束支夺获的重要指标。左束支起搏手术成功率高,导线参数满意且中远期稳定性良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理性起搏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左束支
左心室达峰时间
导线参数
原文传递
题名
QRSd-LVAT差值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赵贞
郑晓琳
王玺
卢文杰
邱春光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2177-218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QRS时限(QRSd)-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差值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植入CRT并完成6个月门诊随访的4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内对CRT的反应情况,将患者分为无反应组(11例)和反应组(35例)。观察两组CRT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T反应性的相关因素。结果与术前比较,反应组术后即刻QRSd、LVAT较短,QRSd-LVAT差值较小(P<0.05);无反应组术后即刻QRSd、LVAT、QRSd-LVAT差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反应组比较,反应组术后即刻QRSd较短,QRSd-LVAT差值较小(P<0.05)。术后6个月,反应组LVAT较无反应组短,QRSd-LVAT差值、LVEDV、LVESV、左心室内径较无反应组小,脑利尿钠肽水平较无反应组高(P<0.05)。术后即刻LVAT、QRSd-LVAT差值是CRT有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术后即刻LVAT、QRSd-LVAT差值为影响CRT反应性的预测指标,且QRSd-LVAT差值可作为CRT反应性的独立预测因子。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QRS时限
左心室达峰时间
Keywords
heart failure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QRS duration
left ventricular activation time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束支起搏术中心电特征及中远期导线参数评价
被引量:
12
2
作者
蔡彬妮
李琳琳
孟凡琦
常栋
李强
郭晋村
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17-423,共7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9D020,该项目由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资助研究经费)。
文摘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左束支起搏的术中心电特征、中远期导线参数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25日至2019年3月25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符合起搏适应证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尝试行左束支起搏,如失败则改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定义左束支起搏成功的标准:①起搏图形,单极起搏V1导联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形态;②刺激信号到左心室达峰时间(LVAT),高电压起搏下LVAT<70 ms,且分别以高电压、低电压起搏LVAT不变。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以及术中资料,包括起搏QRS波、LVAT、浦肯野电位(P电位)、PV间期以及电位振幅,导线单、双极参数。术后第3天,1、3、6个月以及1年定期随访,测试导线单、双极参数并记录随访期内并发症。结果共113例患者行左束支起搏,成功102例,成功率90.3%。男50例,年龄(66.9±9.9)岁。其中房室传导阻滞(AVB)59例(59/113,52.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46例(46/113,40.7%),扩张型心肌病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8例(8/113,7.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52.2±8.9)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9.5%±16.8%。单极起搏V1导联为QR型或Qr型,起搏QRS时限(PQRSd)为(104.3±11.5)ms,LVAT(64.9±10.5)ms。LVEDD>55 mm组患者较正常者PQRSd及LVAT均延长。67例患者记录到P电位,28例出现损伤电流,PV间期(16.5±4.0)ms,P电位振幅(0.3±0.1)mV。SSS不伴CLBBB者记录到P电位的比例明显高于AVB者(92.7%对52.7%,P=0.0002)。术中测试导线单、双极参数均良好,49例患者阳极夺获阈值<2.5 V/0.5 mV。术后第3天单极阻抗[(700.0±154.0)Ω对(413.5±78.1)Ω,P<0.001]、双极阻抗[(804.0±129.0)Ω对(581.4±71.6)Ω,P<0.001]均较术中明显下降;起搏阈值及感知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16(8.5±3.6)个月,单、双极起搏阈值、感知以及阻抗参数均稳定。术中发生一过性RBBB 12例(12/102,11.8%),无心肌穿孔、主动脉及冠状动脉损伤、导线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起搏图形以及LVAT结合P电位是判断左束支夺获的重要指标。左束支起搏手术成功率高,导线参数满意且中远期稳定性良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理性起搏术式。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左束支
左心室达峰时间
导线参数
Keywords
Cardiac pacing,artificial
Left bundle branch
Left ventricle activation time
Lead parameters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QRSd-LVAT差值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赵贞
郑晓琳
王玺
卢文杰
邱春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左束支起搏术中心电特征及中远期导线参数评价
蔡彬妮
李琳琳
孟凡琦
常栋
李强
郭晋村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