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不同左房室瓣修复策略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左房室瓣关闭不全的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1
作者 庞帅 Muradyan Musheg +5 位作者 Muradyan Regina 陈宗皓 桑鹏超 谷腾飞 李佳慧 袁金达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背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常合并左房室瓣关闭不全(MI),左房室瓣修复比左房室瓣置换疗效更好,并发症更少。常用的左房室瓣修复技术中,“Sliding”左房室瓣成形术联合左房室瓣成形环植入术效果确切,但操作复杂;“Edge-to-Edge”左房... 背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常合并左房室瓣关闭不全(MI),左房室瓣修复比左房室瓣置换疗效更好,并发症更少。常用的左房室瓣修复技术中,“Sliding”左房室瓣成形术联合左房室瓣成形环植入术效果确切,但操作复杂;“Edge-to-Edge”左房室瓣成形术操作简单,但疗效尚不确定。目的对比三种不同左房室瓣修复策略治疗HOCM合并MI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05—2012年在俄罗斯巴库列夫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进行心脏手术的HOCM合并MI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Morrow组(行单纯Morrow手术,24例)、Morrow-E组(行Morrow手术联合“Edge-to-Edge”左房室瓣成形术,18例)、Morrow-S组(行Morrow手术联合“Sliding”左房室瓣成形术及左房室瓣成形环植入术,16例)。统计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情况、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早期(术后住院期间)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左房室瓣反流程度、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天数,围术期死亡情况〕、随访指标{包括随访时间、主要疗效指标(术后1、2、3年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左房室瓣反流程度、左房室瓣跨瓣压差)、安全性指标〔术后早期与术后远期(术后3年)的死亡情况〕}。结果Morrow-E组、Morrow-S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Morrow组,术后早期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术后早期左房室瓣反流程度低于Morrow组,术后早期左心房直径小于Morrow组(P<0.05);Morrow-S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Morrow-E组(P<0.05)。三组围术期均无死亡患者。三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rrow组、Morrow-E组、Morrow-S组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分别有24、18、16例,完成2年随访的患者分别有24、18、16例,完成3年随访的患者分别有21、12、12例。手术方法与时间在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左房室瓣反流程度、左房室瓣跨瓣压差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手术方法在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左房室瓣反流程度、左房室瓣跨瓣压差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左房室瓣反流程度、左房室瓣跨瓣压差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Morrow-E组、Morrow-S组术后1、2、3年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均低于Morrow组(P<0.05);Morrow-E组、Morrow-S组术后1、3年左房室瓣反流程度低于Morrow组(P<0.05);Morrow-S组术后1、3年左房室瓣跨瓣压差低于Morrow组、Morrow-E组(P<0.05)。Morrow-S组术后3年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高于本组术后1、2年(P<0.05)。Morrow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患者,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1例死于呼吸衰竭;Morrow-E组和Morrow-S组术后早期无死亡患者。Morrow组术后远期有1例患者死于胆汁性腹膜炎;Morrow-E组术后远期有1例患者死于吸食麻药过量;Morrow-S组术后远期无死亡患者。结论单纯Morrow手术、Morrow手术联合“Edge-to-Edge”左房室瓣成形术、Morrow手术联合“Sliding”左房室瓣成形术及左房室瓣成形环植入术均可有效治疗HOCM合并MI患者,且安全性好;Morrow手术联合“Edge-to-Edge”左房室瓣成形术、Morrow手术联合“Sliding”左房室瓣成形术及左房室瓣成形环植入术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Morrow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左房室瓣闭锁不全 Morrow手术 “Edge-to-Edge”房室成形术 “Sliding”房室成形术 房室成形环植入术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介入治疗后左房室瓣反流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国忠 张学坤 +6 位作者 姚立云 刘长虹 张海滨 郭金成 高国旺 张立新 张正海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介入治疗(PCI)后左房室瓣反流(MR)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1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后的患者,应用心脏超声检查判断有无MR,并分为MR组与非MR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冠脉造影资料及预后...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介入治疗(PCI)后左房室瓣反流(MR)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1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后的患者,应用心脏超声检查判断有无MR,并分为MR组与非MR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冠脉造影资料及预后,评价MR对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AMI患者PCI后1周内MR的发病率为55.08%,其中轻度MR的发生率为48.31%,中重度MR的发生率为6.78%。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合并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LAD、RCA、2支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组与非MR组患者PCI后1年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在AMI患者PCI后仍是高发的,与长期预后不良相关,必须仔细评价并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房室瓣闭锁不全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