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传统器物风格中的巧与拙——以唐代长沙窑动物瓷塑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蕾 《陶瓷》 CAS 2023年第4期91-93,133,共4页
巧与拙作为传统器物风格的审美范畴之一,影响并渗透到艺术与设计的各个领域。而唐代长沙窑生产的动物瓷塑,无论是从制作技艺还是造型特征,均体现出中华传统器物风格中巧与拙的辨证审美观。笔者以唐代长沙窑动物瓷塑为例,通过分别论述长... 巧与拙作为传统器物风格的审美范畴之一,影响并渗透到艺术与设计的各个领域。而唐代长沙窑生产的动物瓷塑,无论是从制作技艺还是造型特征,均体现出中华传统器物风格中巧与拙的辨证审美观。笔者以唐代长沙窑动物瓷塑为例,通过分别论述长沙窑动物瓷塑所蕴涵的“巧夺天工”与“拙朴之风”,生动诠释巧与拙在传统器物风格中的具体表达。进一步解读中国传统器物中巧与拙的审美观念和设计思想,从而为传统器物的赓续发展提供路径,亦为现代器物设计的发展予以深刻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窑 动物瓷塑 传统器物
下载PDF
大拙大巧——民间美术的造型美 被引量:2
2
作者 韩雅怡 高婷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6-38,共3页
民间美术具有"拙"的表面特征,它的本质特征则是"巧"。民间美术的拙,作为一种表象,实则一种智慧,一种表现方法和艺术手段,一种境界,是一种大巧之拙,大拙之巧。
关键词 民间美术 造型 辨析
下载PDF
卢西恩·弗洛伊德化巧为拙的形式语言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炜 王安娜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43-47,共5页
欧洲传统古典油画的形式语言可以概括为"平涂轻抹,强光暗影,过渡柔和",表现出巧妙和高超的技术手法。而当代英国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的油画语言则一反常态,他把技法中"巧"的一面去除,取而代之的是"拙&qu... 欧洲传统古典油画的形式语言可以概括为"平涂轻抹,强光暗影,过渡柔和",表现出巧妙和高超的技术手法。而当代英国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的油画语言则一反常态,他把技法中"巧"的一面去除,取而代之的是"拙"的手法,不仅笔触笨拙粗糙,颜料厚堆,坑坑洼洼,而且抛弃顶光照明的古典法则,选取平光或底光来突出人体肉感,展现了油画艺术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形式语言,可谓是将现代主义油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西恩·弗洛伊德 形式语言 之美 之魂
下载PDF
简论书法艺术的巧与拙
4
作者 黄莉莉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8-91,共4页
巧与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含义,而在中国古典哲学与书法艺术中的"巧"与"拙"却有着更深层的内涵。巧与拙这对矛盾,不仅体现在审美形式的妍与丑,更体现为艺术审美本质即人工雕琢的精美和自然天成的朴拙,同时体... 巧与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含义,而在中国古典哲学与书法艺术中的"巧"与"拙"却有着更深层的内涵。巧与拙这对矛盾,不仅体现在审美形式的妍与丑,更体现为艺术审美本质即人工雕琢的精美和自然天成的朴拙,同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互补 艺术审美
下载PDF
中国艺术的“巧”与“拙”在首饰与服装融合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5
作者 杜雨桐 周怡 《中国宝玉石》 2022年第5期28-33,共6页
本文解读了中国艺术中的“巧”与“拙”,对“巧”与“拙”在首饰与服装创新设计的融合方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已有的首饰和服装元素融合设计的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创新性地将服装与首饰作为单独的个体进行融合。文中将服装和首饰中常用... 本文解读了中国艺术中的“巧”与“拙”,对“巧”与“拙”在首饰与服装创新设计的融合方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已有的首饰和服装元素融合设计的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创新性地将服装与首饰作为单独的个体进行融合。文中将服装和首饰中常用的材料运用到对方的领域,或将二者特有的工艺方式用对方的设计语言来表达,抓住各自视角上的相似性,灵活运用“巧”与“拙”的表达方式,创作出有内涵、高品质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饰 服装 融合设计
下载PDF
拙中藏巧 妙趣橫生——读“前粗后细”诗的审美思考
6
作者 张鹄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5-77,共3页
看杂技表演,我们既为演员的神奇技艺而倾倒,也为丑角的笨拙动作而捧腹。丑角的穿插,体现了导演的匠心。这一穿插,一方面舒缓了表演的节奏,一方面又活跃了剧场的气氛。同时,巧拙的鲜明对比中,使观众更加感到了演员技艺的超群绝伦,因而大... 看杂技表演,我们既为演员的神奇技艺而倾倒,也为丑角的笨拙动作而捧腹。丑角的穿插,体现了导演的匠心。这一穿插,一方面舒缓了表演的节奏,一方面又活跃了剧场的气氛。同时,巧拙的鲜明对比中,使观众更加感到了演员技艺的超群绝伦,因而大大地增加了表演的艺术效果。这使笔者自然想到了文学创作中一个特异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技表演 中藏 文学创作 明清文学 贺寿 艺术辩证法 迁想妙得 诗歌创作 江盈科
下载PDF
“嘿!”中的玄机——谈《胡同文化》“拙中藏巧”的艺术特色
7
作者 赵文汉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胡同文化》 艺术特色 中藏 语文教学 高中
下载PDF
巧伪不如诚拙
8
作者 朱华贤 《今日教育》 2004年第11期1-1,共1页
于闹哄哄的气氛中.他开始唱自己的“独角戏”。我竖着耳朵,强迫自己尽量去听。教师看到前面一些同学在听课。显得有些激动.他拼命地提高嗓门,想让大家都静下来。但看着越来越糟的情况。他无奈地低下了头.不停地擦汗.之后他双手撑... 于闹哄哄的气氛中.他开始唱自己的“独角戏”。我竖着耳朵,强迫自己尽量去听。教师看到前面一些同学在听课。显得有些激动.他拼命地提高嗓门,想让大家都静下来。但看着越来越糟的情况。他无奈地低下了头.不停地擦汗.之后他双手撑在讲台上.慢慢地抬起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不如诚 随笔 文学作品 朱华贤
下载PDF
小学书法教学的“巧”与“拙”
9
作者 王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年第38期0125-0125,共1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书法教育成为小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开展书法教学,能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使其书写内容整洁干净,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着重研究“巧”与“... 随着素质教育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书法教育成为小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开展书法教学,能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使其书写内容整洁干净,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着重研究“巧”与“拙”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渗透,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书法 教学 ”与“
下载PDF
从民间文学中的巧媳妇看王熙凤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云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王熙凤与民间故事中"巧媳妇"之间在形象塑造上存在共同的三个模式:"男不如女"、"难题速解"、"巧拙对比",王熙凤身上有一股浓浓的"民间味",体现了曹雪匠深厚的民间文化修养。
关键词 凤姐 媳妇 难题速解 巧拙对比
下载PDF
老庄“朴”的思想与古典艺术创作朴拙美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冬悔 戴红稳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40-43,共4页
先秦哲学史上,老子从其道论出发,推崇“淡乎其无味”,提倡“朴”的美学境界庄子承续老子的哲学思考,也崇尚自然质朴的审美趣味。从美学观上考察,“朴”的美学要求就是平淡自然,简单真切,罢黜一切不必要的铺陈、藻饰、雕琢这种“朴”的... 先秦哲学史上,老子从其道论出发,推崇“淡乎其无味”,提倡“朴”的美学境界庄子承续老子的哲学思考,也崇尚自然质朴的审美趣味。从美学观上考察,“朴”的美学要求就是平淡自然,简单真切,罢黜一切不必要的铺陈、藻饰、雕琢这种“朴”的思想凭藉禅宗的自然玄远的思想为桥梁,与古典艺术创作相接触,最终形成了中国艺术“大巧若拙,寓华于朴”的含蓄传统,成为我国古典美学范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庄子 艺术创作 相济
下载PDF
从道家思想看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关系问题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茂全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6,19,共4页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顺应天然,全生避害.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做法,背离了学生的实际.道家思想对于怎样正确处理好诸如“有与无”、“多与少”、“巧与拙”等关系,顺应学生的本性而帮助学生获得天然的、合理的发...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顺应天然,全生避害.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做法,背离了学生的实际.道家思想对于怎样正确处理好诸如“有与无”、“多与少”、“巧与拙”等关系,顺应学生的本性而帮助学生获得天然的、合理的发展,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有与无 多与少 自然本性
下载PDF
巧拙之辨——中国古代诗学之巧拙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轶婷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81,共9页
“巧”与“拙”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具体而言,巧拙论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尚巧论,以《文心雕龙》为例,有意对艺术创作规律之“巧”加以探索;二是尚拙论,从“辞拙意工”和“巧于外而拙于内”两个层面肯定“拙”的... “巧”与“拙”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具体而言,巧拙论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尚巧论,以《文心雕龙》为例,有意对艺术创作规律之“巧”加以探索;二是尚拙论,从“辞拙意工”和“巧于外而拙于内”两个层面肯定“拙”的价值;三是巧拙相参论,意在将“巧”“拙”对举,从“巧拙相济”和“巧拙相半”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四是大巧若拙论,它包括与自然契合、不期然而然之遇、绚烂之后的平淡美三个方面。巧拙论的多重意涵与诗学意义,有待我们深入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参 诗学
原文传递
灵韵水墨 知心见性——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海报作品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一清 《艺术科技》 2014年第5期285-286,共2页
裁缝出身的靳埭强先生坦言自己"并不是很聪明",创作灵感主要来自平常生活中的发现,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靳埭强先生说:"我不... 裁缝出身的靳埭强先生坦言自己"并不是很聪明",创作灵感主要来自平常生活中的发现,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靳埭强先生说:"我不是天生的设计师,只是自然地从生活中培养潜能,热爱生活使我领悟宝贵的人生观,同时给予我神妙的创作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 灵韵 知性 黑白
下载PDF
“巧”“拙”之辩——论书法中的“巧”与“拙”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梦媛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1X期55-59,共5页
本文以"巧拙"这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为研究对象。就书法艺术而言,"巧"与"拙"有着诸多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对书论中"巧""拙"的相关范畴择其典型进行梳理,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书法... 本文以"巧拙"这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为研究对象。就书法艺术而言,"巧"与"拙"有着诸多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对书论中"巧""拙"的相关范畴择其典型进行梳理,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书法艺术中的"巧拙",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站在历史的维度上理解书法自身。最后,从"巧拙"的辩证关系出发,从本体论和创作论两个角度,探究"巧拙"在书法艺术中互生互根、对立统一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涵 相关范畴 辩证关系
原文传递
日语反义语素成词分析
16
作者 秦礼君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4年第5期35-39,共5页
在大量的由汉字组成的日语复合词中,反义语素成词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对此现象简单加以分析。
关键词 语素构成 名词性 形容词性 现代汉语 动词性 方位名词 去来 换义 古代兵器
下载PDF
语文课堂同样期待“你懂的”
17
作者 董玉叶 董凯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4期139-140,共2页
"你懂的"三个字现在已经耳熟能详了,它既巧妙地回避了某些敏感问题,又智慧地回答了记者的追问,还让古板的问题变得饶有趣味。事实上,在我们语文课堂上,也需要和期待诙谐智慧的"你懂的"。一、"你懂的"是留白,丰富了价值取向,它让... "你懂的"三个字现在已经耳熟能详了,它既巧妙地回避了某些敏感问题,又智慧地回答了记者的追问,还让古板的问题变得饶有趣味。事实上,在我们语文课堂上,也需要和期待诙谐智慧的"你懂的"。一、"你懂的"是留白,丰富了价值取向,它让课堂难忘大家知道,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留白是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创作 一叶扁舟 价值取向 课堂需要 诙谐幽默 热爱生活 委婉含蓄 委婉法 船上
下载PDF
年龄、性别及健康因素对书法创作的影响
18
作者 刘元堂 《书画艺术》 2016年第1期29-31,共3页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具有伟大的天赋和才智。书法创作正是人类表现自身天赋和才智的一项活动,它必须借助于必要的生理条件才能得以完成。不言而喻,人体的生理机能对书法创作的过程及其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书家及书论家对书法...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具有伟大的天赋和才智。书法创作正是人类表现自身天赋和才智的一项活动,它必须借助于必要的生理条件才能得以完成。不言而喻,人体的生理机能对书法创作的过程及其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书家及书论家对书法创作活动中生理因素的作用,一直非常重视。在浩如烟海的历代书论中有诸多论述。如赵壹《非草书》中说: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1]2卫烁《笔阵图》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笔阵图 生理条件 万物之灵 书论 中说 论家 笔法诀 书法风格
下载PDF
建构写作者的高尚人格培养良好的主体修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07-109,共3页
关键词 写作主体 文化心理 文人无行 《典论·论文》 有素 写作学 因声求气 江山之助 写作理论 文疏
下载PDF
点画折转见巧拙——谈汉字创意造型设计
20
作者 李小敏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0-132,共3页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数千年历史沿革,在造型和内涵方面都沉淀了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否认这错落笔画间蕴藏的巨大魅力,引多少古今人物为它倾注心血,创造出大量的优秀文字艺术作品。应该说,汉字承载了图形和文化的双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数千年历史沿革,在造型和内涵方面都沉淀了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否认这错落笔画间蕴藏的巨大魅力,引多少古今人物为它倾注心血,创造出大量的优秀文字艺术作品。应该说,汉字承载了图形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对它的研究,出于纯艺术或实际应用两方面来讲都是极具意义的。单从造型来讲,汉字由于形体结构的复杂性,其创意变化比拉丁文字要困难,笔者认为,目前汉字作品设计的瓶颈更多集中在形式表达方面,而文化内涵与信息又必须在形式承载下得以展示和传递,因此,作为设计师,我们在技法上的深入研究非常有必要的,尝试各种笔画变化的可能,考察其特性和风格,以作为将来应用项目处理的手法储备,在需要时便可运用自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设计 造型设计 艺术作品 文字设计 文化底蕴 形体结构 变化规则 恒常性 符号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