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核表达并纯化沙眼衣原体(Ct)巨噬细胞感染增强因子MIP的免疫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史桂桃 陆春雪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巨噬细胞感染增强因子MIP,评价其作为Ct疫苗候选蛋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Ct D型基因组中扩增MIP基因,构建pGEX-6p-1/MIP原核表达质粒,转化E.coli XL1-Blue,IPTG诱导重组...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巨噬细胞感染增强因子MIP,评价其作为Ct疫苗候选蛋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Ct D型基因组中扩增MIP基因,构建pGEX-6p-1/MIP原核表达质粒,转化E.coli XL1-Blue,IPTG诱导重组GST-MIP融合蛋白表达,经酶切后得到无GST标签的纯蛋白免疫Balb/c鼠,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和脾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pGEX-6p-1/MIP原核表达质粒,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插入片段与Gen Bank登陆的Ct D型一致,长度为729 bp;GST-MIP融合蛋白在E.coli中获得稳定高效表达,纯化后纯度达90%以上;MIP蛋白免疫小鼠产生高滴度、高特异性的IgG抗体,以IgG2a亚型为主;MIP蛋白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受衣原体菌体或MIP蛋白刺激,产高水平IFN-γ。结论原核表达并纯化了Ct MIP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抗体和Thl型免疫应答,可能为潜在有效的Ct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细胞感染增强蛋白 克隆表达 纯化 疫苗
下载PDF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对人胚胎干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婷 郑晓晗 +5 位作者 钟远吉 魏艳召 魏绪芳 曹旭东 冯晓丽 赵振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0-1387,共8页
背景: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具有多效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可以在不同类型干细胞中自分泌并且能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人胚胎干细胞自分泌MIF,且在培养液中浓... 背景: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具有多效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可以在不同类型干细胞中自分泌并且能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人胚胎干细胞自分泌MIF,且在培养液中浓度基本固定。然而,MIF是否参与了人胚胎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尚不清楚。目的:探究MIF对人胚胎干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1)培养人胚胎干细胞H9,CCK-8法检测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培养基中MIF水平。(2)为了明确外源性MIF对人胚胎干细胞存活、增殖的影响,分为:对照组,细胞在干细胞培养基中正常培养;外源性MIF组,在干细胞培养基中分别添加30,100,300 ng/m L的MIF;MIF抑制剂ISO-1组,在干细胞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7,21μmol/L的ISO-1;MIF+ISO-1组,在不同浓度ISO-1组中分别添加100 ng/m L MIF,采用CCK-8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活力。(3)为进一步阐明MIF基因对人胚胎干细胞存活、增殖的影响,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MIF敲除的H9细胞系,观察建系情况。(4)为了明确高浓度MIF对人胚胎干细胞初步分化是否有影响,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0 ng/m L MIF和100 ng/m L CXCR4中和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免疫细胞荧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自我更新因子(KLF4、c-MYC、NANOG、OCT4、SOX2)及分化转录因子(FOXA2、OTX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人胚胎干细胞H9的对数生长期为3-6 d,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自分泌MIF水平约为20 ng/m L,与细胞量无关;(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质量浓度MIF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增殖无影响(P>0.05);ISO-1明显抑制人胚胎干细胞的增殖,ISO-1浓度越大,抑制越明显(P<0.05);ISO-1中添加MIF可以减少ISO-1的抑制作用(P<0.05);(3)RT-q PCR检测MIF基因敲除约50%后,人胚胎干细胞生长活力显著降低并且无法建系成功;(4)在培养基中添加100 ng/m L外源性MIF,自我更新转录因子KLF4的m RNA、蛋白及荧光表达水平均下降;分化因子FOXA2的m RNA、蛋白及荧光表达水平均上升;(5)在培养基中添加100 ng/m L CXCR4中和抗体,KLF4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升;FOXA2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与MIF组表达趋势相反。综上所述,人胚胎干细胞自分泌的MIF是其存活所必需的;培养基中额外添加MIF并不能促进人胚胎干细胞增殖,但可以使自我更新因子KLF4表达下降,转录因子FOXA2表达上升,为下一步探明MIF对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提供了线索,MIF-CXCR4轴在其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人胚胎干细胞 自分泌 存活 分化 CXCR4 KLF4 FOXA2
下载PDF
淫羊藿苷预处理增强人牙周膜干细胞对M1型巨噬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喻婷 吕冬梅 +2 位作者 邓浩 孙涛 程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8-1335,共8页
背景:人牙周膜干细胞对M1型巨噬细胞促炎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抗炎等药理活性的淫羊藿苷是否能增强人牙周膜干细胞对M1型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究淫羊藿苷预处理人牙周膜干细胞后对M1型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 背景:人牙周膜干细胞对M1型巨噬细胞促炎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抗炎等药理活性的淫羊藿苷是否能增强人牙周膜干细胞对M1型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究淫羊藿苷预处理人牙周膜干细胞后对M1型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人牙周膜干细胞,并进行鉴定。对THP-1细胞进行诱导,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PCR进行M1型巨噬细胞鉴定。用含浓度10^(-7),10^(-6),10^(-5),10^(-4)mol/L淫羊藿苷的α-MEM完全培养基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1,3,5,7 d,采用CCK-8法筛选合适的淫羊藿苷浓度进行实验。将α-MEM完全培养基、未处理的人牙周膜干细胞α-MEM条件培养基及淫羊藿苷预处理24 h的人牙周膜干细胞α-MEM条件培养基与RPMI-1640完全培养基以1∶1的比例对M1型巨噬细胞进行条件培养,分别为对照组、未处理组及预处理组,24 h后RT-PCR法检测M1型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M1型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及核转录因子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CCK-8检测结果显示,10^(-7),10^(-6),10^(-5),10^(-4)mol/L淫羊藿苷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均无细胞毒性,且从第5天起,各浓度都提高了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选择10^(-4)mol/L淫羊藿苷进行后续实验。(2)RT-PCR法及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未处理组及预处理组均降低了M1型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与分泌(P<0.05),且预处理组低于未处理组(P<0.05)。(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组相比,预处理组CD8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未处理组和预处理组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6的表达均升高(P<0.01),且预处理组明显高于未处理组(P<0.01);M1型巨噬细胞经24 h条件培养后,与对照组相比,核转录因子κB/P65的表达在未处理组和预处理组均有降低(P<0.01),p-IκBα的表达仅在预处理组降低(P<0.01);与未处理组相比,预处理组核转录因子κB/P65和p-IκBα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IκBα在3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上述结果证实,淫羊藿苷增强了人牙周膜干细胞对M1型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抑制了巨噬细胞的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干细胞 淫羊藿苷 细胞 条件培养基共培养 表面标志物 炎症因子 抗炎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巨噬细胞表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与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4
作者 杜燕芳 陈少立 +3 位作者 陈彩文 李雪平 吴玉萍 黄国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654-1659,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预后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巨噬细胞表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特征并分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及治疗后1个月内预后情况划分为预后... 目的探究不同预后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巨噬细胞表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特征并分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及治疗后1个月内预后情况划分为预后良好组(n=71)和预后不良组(n=30)。对比两组患者间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时常规临床检验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有创操作情况(通气方式、是否留置胃管、是否留置尿管、是否深静脉置管)、巨噬细胞表型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性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平均WBC、NEU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Hb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5);平均M1型巨噬细胞比例、M1/M2比值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5);平均血清IL-1β、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M1型巨噬细胞比例较高、M1/M2比值较高、血清IL-1β水平较高、PCT水平较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较低、血清IL-10水平较低均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患者巨噬细胞分型及炎症水平与预后不良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M1型巨噬细胞增多、促炎性细胞因子升高、M2型巨噬细胞减少及抗炎性细胞因子降低均是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对于预测患者临床结局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感染性肺炎 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巨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SP146-C1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斯锦 冯骁腾 +1 位作者 王怡茹 刘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202-4208,共7页
背景:携带巨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SP146-C1(Synthetic promoter 146-C1)及外源性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9,rAAV9)在动脉... 背景:携带巨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SP146-C1(Synthetic promoter 146-C1)及外源性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9,rAAV9)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效率还不确定。目的:探究rAAV9-SP146-C1-VEGFC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的表达效率及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30只Apo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2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转染7,14,21,28,35 d组各5只,尾静脉注射5.0×10^(11) vg rAAV9-SP146-C1-VEGFC,对照组5只小鼠尾静脉注射等量对照病毒rAAV9-SP146-C1-Scramble。分别于转染后7,14,21,28,35 d时麻醉后处死,留取血清、股骨、胫骨、心脏及主动脉组织,对照组于7 d时同法取材。各组小鼠的股骨和胫骨用于提取骨髓原代巨噬细胞,RT-qPCR检测骨髓原代巨噬细胞及主动脉中VEGF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平足蛋白、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髓原代巨噬细胞及主动脉中VEGFC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VEGFC水平,免疫荧光检测主动脉窦中VEGFC的表达,主动脉周围及心肌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转染7 d组小鼠血清VEGFC水平增加,主动脉及骨髓巨噬细胞中VEGF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平足蛋白、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的mRNA表达增高,骨髓巨噬细胞中VEGFC蛋白表达增高,主动脉窦斑块的VEGFC荧光强度增高(P<0.05,P<0.01);②转染rAAV9-SP146-C1-VEGFC的各组小鼠血清VEGFC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在28 d时开始减少;主动脉及骨髓巨噬细胞中VEGF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平足蛋白、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的mRNA水平、骨髓巨噬细胞中VEGFC蛋白水平、主动脉窦斑块的VEGFC荧光强度、主动脉窦周围及心肌的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荧光强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其中主动脉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的mRNA水平、主动脉窦周围及心肌的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荧光强度在28 d时表达量最高(P<0.05),其余均在21 d时表达最高,28 d后逐渐减少(P<0.05)。结果表明,rAAV9-SP146-C1-VEGFC可有效转染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并促进淋巴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细胞特异性启动子 主动脉
下载PDF
ALV-J感染对鸡脾脏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张曦 谢婷婷 +1 位作者 冯敏 张细权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探究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对鸡脾脏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从鸡脾脏组织中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至24 h、72 h、120 h单核细胞的分化过程... 为探究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对鸡脾脏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从鸡脾脏组织中分离得到单核细胞,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至24 h、72 h、120 h单核细胞的分化过程;通过PCR扩增ALV-J特异性引物H5/H7,验证脾脏巨噬细胞对ALV-J的易感情况;同时,通过qPCR验证感染ALV-J后鸡原代脾脏巨噬细胞中炎性因子、干扰素及肿瘤抑制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单核细胞分化至第120 h形成形态正常的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鸡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蛋白发现,84.9%的细胞为KUL01阳性细胞;鸡原代脾脏巨噬细胞对ALV-J易感,并且ALV-J可整合进鸡原代脾脏巨噬细胞基因组中;对感染ALV-J的鸡脾脏巨噬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发现ALV-J感染导致鸡脾脏巨噬细胞形态逐渐萎缩直至死亡;ALV-J感染6 h、12 h、24 h及48 h可诱导鸡原代脾脏巨噬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的表达显著上调,在ALV-J感染24 h、48 h诱导肿瘤抑制因子(TNF-α)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并且在早期(感染3 h)诱导干扰素(IFN-β)及干扰素刺激基因(CH25H、STAT1、PKR)表达,后期(感染48 h)抑制部分干扰素刺激基因(OAS、STAT1、ZAP、Mx、PKR)的表达。研究表明ALV-J感染鸡原代脾脏巨噬细胞早期可诱发强烈的天然免疫反应,后期可能通过抑制IFN-β及部分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实现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原代脾脏细胞 ALV-J感染 天然免疫因子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对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诊断价值
7
作者 蔡蓉蓉 施平平 顾春燕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60-1165,共6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CXCL16)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诊的150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CXCL16)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诊的150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分为高危型HPV感染组(n=40)和低危型HPV感染(n=110)。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经阴道镜活检检查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n=100)。对研究组患者均采用HPV-DNA分型试剂盒检测;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MGB1和CXCL1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MIF染色强度。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HMGB1、MIF和CXCL16差异;对比低危型和高危型HPV感染组HMGB1、MIF和CXCL16差异;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HMGB1、MIF和CXCL16联合检测对高危型HPV感染诊断价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HMGB1、MIF和CXCL16与不同HPV感染分型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更高(均P<0.05);与低危型HPV感染组相比,高危型HPV感染组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更高(均P<0.05);ROC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MGB1、MIF和CXCL16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型HPV感染的AUC分别为0.748、0.684、0.791和0.934,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单独检测(Z=2.577、3.152、2.096,均P<0.05);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HMGB1、MIF和CXCL16与不同HPV感染分型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5、0.633、0.649均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高于低危型和对照组,临床检查中应用HMGB1、MIF和CXCL16联合检测可提升高危型HPV感染临床诊断率,为临床提供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和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分型 感染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细胞转移抑制因子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巨噬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朝威 徐军发 郑碧英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5期581-584,共4页
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能量代谢直接影响宿主体内清除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能力。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影响巨噬细胞内的能量代谢途径来调控细胞对Mtb的免疫应答,在巨噬细胞抗结核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 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能量代谢直接影响宿主体内清除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能力。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影响巨噬细胞内的能量代谢途径来调控细胞对Mtb的免疫应答,在巨噬细胞抗结核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Mtb感染中HIF-1α对巨噬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细胞 能量代谢 信号通路 治疗靶点
下载PDF
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促进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莫颖 王凤梅 +1 位作者 帕提古丽·阿斯讨拜 欧云塔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CFHR1)通过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和人肾足细胞。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FHR1干预组,分别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或CFHR1重组蛋白干预24 h...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CFHR1)通过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和人肾足细胞。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FHR1干预组,分别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或CFHR1重组蛋白干预24 h,ELISA法测定上清液TNF-α水平。足细胞分为空白组、TNF-α干预组、对照上清液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变化。结果:巨噬细胞的CFHR1干预组上清液中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TNF-α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比率和迁移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CFHR1上清液干预组比较,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比率和迁移数量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TNF-α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足突蛋白(Podocin)、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整合素α3β1蛋白(α3β1)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CFHR1上清液干预组比较,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的Nephrin、Podocin、F-actin、α3β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多(均P<0.05)。结论:CFHR1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可显著抑制足细胞增殖水平和迁移能力,这可能是高浓度CFHR1促进肾病综合征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 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的胞葬作用: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新靶向
10
作者 杨风英 赵玉晴 +4 位作者 油惠娟 张鹏翼 陈岩 王清路 刘莹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0-440,共11页
背景:巨噬细胞胞葬作用障碍引起的局部和系统炎症损害与多种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有关,且以胞葬作用为靶向的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目的:通过综述肥胖对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各个阶段的影响结果分析肥胖抑制胞葬作用的关键机制,总结以... 背景:巨噬细胞胞葬作用障碍引起的局部和系统炎症损害与多种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有关,且以胞葬作用为靶向的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目的:通过综述肥胖对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各个阶段的影响结果分析肥胖抑制胞葬作用的关键机制,总结以胞葬作用为靶向的化合物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现状,以进一步阐明胞葬作用及其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关系,为疾病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efferocytosis,metabolism,obesity,obese,atherosclerosis,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eurodegeneration,tumor,osteoarthritis,diabetes,compound,medicine,treatment”为英文检索词在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英文文献,以“胞葬作用”为中文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中文文献。经严格筛选最终纳入99篇文献进入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参与巨噬细胞胞葬作用“寻我”“食我”过程的因子中含有大量凋亡细胞源性因子,因此“寻我”“食我”过程主要受凋亡细胞调控;参与骨架重组和消化过程的胞葬因子主要来源于巨噬细胞,对巨噬细胞胞葬作用活性具有决定性作用。此结果提示,“寻我”“食我”过程的因子表达水平主要反映细胞凋亡情况,在评价巨噬细胞胞葬作用活性时,选择骨架重组和消化阶段的胞葬因子的表达更具科学性。②肥胖抑制巨噬细胞胞葬作用,但肥胖对多数“寻我”“食我”因子及骨架重组因子具有应激性激活作用,对多数消化因子具有抑制作用。此结果进一步说明,消化阶段对胞葬作用活性的决定性意义,并提示部分研究以“寻我”“食我”胞葬因子表达增加作为胞葬作用增强的依据不可靠;且提示未来在探讨以巨噬细胞胞葬作用为靶向的干预策略时,靶向消化阶段胞葬因子可能更有效。③巨噬细胞胞葬作用激活物对多种代谢性疾病治疗有效,但肿瘤组织巨噬细胞胞葬作用抑制物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效果,说明应根据组织炎症特点合理评价胞葬作用的意义。④胞葬作用是2003年提出的一个较新概念,研究历程较短,胞葬因子复杂,目前关于肥胖对胞葬作用影响的研究仅涉及冰山一角并且大部分处于粗浅水平,对其更深入的机制探讨仍需大量科学实验的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细胞 胞葬作用 胞葬因子 炎症 代谢性疾病 化合物 治疗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1水平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
11
作者 高宇 杨磊 +3 位作者 胡光明 孙占虎 周涛 肖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66-869,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2022年11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61例,均接受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在治疗前,行肝穿刺检查,采...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和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2022年11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61例,均接受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在治疗前,行肝穿刺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IF和IL-21水平。结果17例临床重度AIH患者血清MIF和IL-21水平分别(2.5±0.9)μg/L和(321.5±34.2)pg/mL,显著高于44例轻中度患者【分别为(1.5±0.5)μg/L和(174.7±20.5)pg/mL,P<0.05】;26例肝组织G3~G4炎症活动度患者血清MIF和IL-21水平分别(2.6±1.1)μg/L和(332.9±35.4)pg/mL,显著高于35例G1~G2患者【分别为(1.5±0.6)μg/L和(170.8±25.4)pg/mL,P<0.05】;经标准免疫抑制治疗,本组61例AIH患者生化学应答率为88.5%;9例超过6个月获得生化学应答患者血清MIF和IL-21水平分别(2.9±1.5)μg/L和(334.5±40.6)pg/mL,显著高于22例在6个月内应答患者【分别为(1.5±0.3)μg/L和(194.8±19.5)pg/mL,P<0.05】或23例在3个月内应答患者【分别为(0.9±0.2)μg/L和(100.6±9.2)pg/mL,P<0.05】。结论AIH患者血清MIF和IL-21水平升高,可能与病情重或对标准治疗应答差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抑制治疗 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细胞介素-21 治疗应答
下载PDF
刺槐素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损伤
12
作者 补娟 史深 +2 位作者 叶勒丹·马汉 王兆霞 周玲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刺槐素(Acace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刺槐素(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最佳剂量;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刺槐素(Acace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刺槐素(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最佳剂量;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LPS(50 ng/mL)预处理BMDMs(0 min,10 min,30 min,60 min),加入刺槐素(10μmol/L)孵育0.5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磷酸化p65(p-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的表达,激光共聚焦观察核因子κB核转位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5~40μmol/L的刺槐素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选择10μmol/L刺槐素作为后续研究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不同时间刺激组p-p65、p-IκB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给予刺槐素治疗后,能显著降低p-核因子κB p65和p-IκBα的表达;刺槐素能抑制LPS介导的核因子κB p65核转位。结论:刺槐素的抗炎作用与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刺槐素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候选抗炎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素 脂多糖 因子ΚB 细胞 抑制 抗炎作用 磷酸化 因子κB抑制蛋白α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调控因子在脑卒中康复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
13
作者 姚丽娜 戴胜燕 +5 位作者 马艳 白康 张雯文 车雅男 纪利利 郭书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调控因子[干扰素调控因子8(IRF8)]在脑卒中康复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横断面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在...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调控因子[干扰素调控因子8(IRF8)]在脑卒中康复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横断面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在卒中后2周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确定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组(n=76)和非PSCI组(n=42)。RT-qPCR用于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RF8基因表达。通过二元逻辑回归进行研究IRF8基因表达和认知结果之间的联系。结果PSCI组PBMCs中IRF8 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PSCI组(P<0.001)。在IRF8 mRNA三分位数中观察到PSCI和非PSCI患者比例的显著差异[T1:53.8%(21/39),T2:64.1%(25/39),T3:75.0%(30/40),χ2=8.082,P=0.018]。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IRF8 mRNA表达最高的三分位数(>0.024)(OR=1.956,P<0.001)、年龄(OR=1.062,P<0.001)、NIHSS评分(OR=1.145,P=0.014)、血红蛋白(OR=1.194,P=0.024)与PSCI风险较高显著相关。当截断值为0.01时,IRF8 mRNA预测PSCI的AUC为0.682,准确率为71.49%,特异度为50.24%,敏感度为71.42%。将IRF8 mRNA、年龄、NIHSS评分、血红蛋白纳入列线图中,其预测PSCI的AUC为0.862。结论缺血性卒中入院时PBMCs中IRF8 mRNA表达与卒中后急性期的PSCI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列线图 脑卒中 干扰素调控因子8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基于CT征象和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β-连环蛋白构建的联合模型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文翠 李丰章 +1 位作者 刘锋 喻荣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征象和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β-连环蛋白(β-Catenin)构建的联合模型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病理结果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孤立性肺... 目的探讨基于CT征象和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β-连环蛋白(β-Catenin)构建的联合模型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病理结果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为结局指标,软件计算建模组所需样本量为75例,故随机抽取75例作为建模组、其余30例作为验证组,分析建模组孤立性肺结节不同性质患者一般资料、CT征象、生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独立影响因子,并建立预测模型。用验证组临床资料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组临床资料代入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概率绘制ROC曲线评估该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建模组75例病例中,良性肺结节43例(57.33%)、恶性肺结节32例(42.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良性、恶性肺结节患者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磨玻璃密度、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CSF、β-Catenin水平与建模组孤立性肺结节性质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毛刺征(β=1.572,OR=1.612,95%CI=1.475~2.159)、分叶征(β=1.484,OR=1.650,95%CI=1.408~2.184)、血管集束征(β=1.292,OR=1.674,95%CI=1.466~2.198)、磨玻璃密度(β=1.307,OR=1.785,95%CI=1.501~2.263)、CEA(β=0.915,OR=1.797,95%CI=1.505~2.199)、NSE(β=0.920,OR=1.824,95%CI=1.618~2.218)、M-CSF(β=0.859,OR=1.765,95%CI=1.506~2.301)、β-Catenin(β=0.867,OR=1.806,95%CI=1.542~2.325)是影响建模组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的联合模型ROC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评估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0.50%、特异度为75.26%、AUC为0.880(95%CI=0.802~0.935)、阳性似然比为4.05、阴性似然比为0.12、阳性预测值为82.80%、阴性预测值为89.90%。结论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磨玻璃密度及CEA、NSE、M-CSF、β-Catenin水平升高是影响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构建的联合模型评估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CT征象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Β-连环蛋白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15
作者 单雪峰 阿布肚沙拉木·卡斯木江 +1 位作者 杨龙 高晓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865-871,共7页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探讨MIF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2例原...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探讨MIF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性别、民族、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心脏超声参数等指标,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MIF水平。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并根据LVMI水平(男性>125 g/m^(2)、女性>120 g/m^(2))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136例)和非肥厚组(666例)。绘制散点图并采用Sperman相关分析MIF与LVM和LVMI的关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MIF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效能。结果肥厚组的MIF水平高于非肥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4.77(79.05,141.58)ng/ml比69.07(51.76,88.08)ng/ml,P<0.05]。此外,肥厚组的男性比例、冠心病病史比例、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水平均高于非肥厚组(P<0.05)。Spe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F与LVM、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0、0.3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IF(OR=1.029,95%CI 1.023~1.036,P<0.001)、收缩压(OR=1.013,95%CI 1.003~1.024,P=0.013)、男性(OR=1.997,95%CI 1.169~3.472,P=0.012)、饮酒(OR=0.356,95%CI 0.173~0.704,P=0.004)是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MIF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 0.725~0.829,P<0.001)。结论MIF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存在关联,提示MIF可能参与高血压影响心脏功能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质量 左心室质量指数
下载PDF
血清金属硫蛋白1H、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骨肉瘤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16
作者 宋东建 甘君龄 +1 位作者 苏萌 刘秋亮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2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金属硫蛋白1H(MT1H)、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骨肉瘤(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52例OS患儿,均采取α干扰素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治疗前、治疗12周后检测OS患儿的血清MT1H、MIF水平。记录OS患儿的治... 目的探讨血清金属硫蛋白1H(MT1H)、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骨肉瘤(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52例OS患儿,均采取α干扰素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治疗前、治疗12周后检测OS患儿的血清MT1H、MIF水平。记录OS患儿的治疗效果,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儿纳入有效组,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患儿纳入无效组。比较有效组和无效组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12周后,OS患儿血清MT1H、MI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2例患儿中,治疗有效35例,治疗无效17例。有效组患儿治疗后碱性磷酸酶(ALP)、MT1H、MIF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ALP、MT1H、MIF高水平均是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T1H和MIF水平对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1H 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骨肉瘤 免疫靶向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尿石素B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
17
作者 罗晰 陈建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01-2209,共9页
背景:尿石素B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具备抗炎、抗氧化和抗癌的特性,并能抑制Raw 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但其对于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尚未阐明。系统性研究破骨细胞过度活化的调控机制,有助... 背景:尿石素B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具备抗炎、抗氧化和抗癌的特性,并能抑制Raw 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但其对于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尚未阐明。系统性研究破骨细胞过度活化的调控机制,有助于探索新的治疗靶点,筛选研发更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为阻断破骨细胞过度活化提供新思路。目的:利用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建立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探究尿石素B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介导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系统性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CCK-8法筛选尿石素B干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安全工作浓度;(2)用不同浓度(0,12.5,25,50μmol/L)尿石素B干预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数目及面积大小;(3)不同浓度(0,12.5,25,50μmol/L)尿石素B干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破骨分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破骨特异性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4)蛋白印迹实验观察尿石素B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P65、ERK信号通路的影响;(5)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尿石素B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破骨分化关键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1和c-Fos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50μmol/L及以下浓度的尿石素B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增殖无影响,能显著抑制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破骨分化;(2)尿石素B主要在破骨形成前中期抑制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破骨分化;(3)尿石素B可下调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中破骨特异性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4)50μmol/L的尿石素B抑制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P65和ERK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破骨细胞形成;(5)50μmol/L的尿石素B抑制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中破骨分化关键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1和c-Fos的表达;(6)提示尿石素B通过P65/ERK信号轴下调破骨关键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1、c-Fos的表达,抑制下游破骨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素B P65 ERK 活化T细胞因子1 C-FOS 骨髓来源细胞 破骨细胞分化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促进猪链球菌2型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冬 全映颖 +5 位作者 高树基 申娅敏 高梦霞 王瑜欣 魏颖 汪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391,共7页
为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不同毒力猪链球菌2型(SS2)感染巨噬细胞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高致病性PRRSV Li11株和SS2强毒株HA或无毒菌株T1/5共感染永生化猪肺泡巨噬细胞(iPAM)的模型,实验分为4组:HA单独感染组(HA组)、PRRSV-H... 为探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对不同毒力猪链球菌2型(SS2)感染巨噬细胞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高致病性PRRSV Li11株和SS2强毒株HA或无毒菌株T1/5共感染永生化猪肺泡巨噬细胞(iPAM)的模型,实验分为4组:HA单独感染组(HA组)、PRRSV-HA共感染组(PRRSV-HA组)、T1/5单独感染组(T1/5组)和PRRSV-T1/5共感染组(PRRSV-T1/5组),利用该模型通过黏附试验、侵入试验和细胞内存活试验检测PRRSV对HA和T1/5黏附、侵入iPAM细胞及对该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感染组iPAM模型细胞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IFN-β)的转录水平。黏附试验结果显示,HA感染2 h后,PRRSV-HA组细菌对细胞的黏附水平极显著高于HA组(P<0.01或P<0.001);T1/5感染6 h后,PRRSV-T1/5组细菌对细胞的黏附水平极显著高于T1/5组(P<0.001),表明PRRSV与HA或T1/5共感染可以促进HA和T1/5对iPAM模型细胞的黏附,且HA对iPAM细胞的黏附水平高于T1/5。侵入试验结果显示,感染4 h后,共感染组细菌侵入iPAM细胞中的数量比单独感染组极显著增多(P<0.01或P<0.001)。细胞内存活试验结果显示,感染2 h后,共感染组细菌的存活率比单独感染组极显著升高(P<0.001)。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显示,感染4 h时,共感染组iPAM细胞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IFN-β)的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单独感染组(P<0.001)。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高致病性PRRSV Li11株和SS2强毒株HA或无毒菌株T1/5共感染i PAM的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首次发现PRRSV感染不仅促进了不同毒力SS2对i PAM细胞的黏附、侵入及SS2在iPAM细胞内的存活,还可以协同SS2显著提高该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PRRSV和SS混合感染的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链球菌 永生化猪肺泡细胞 感染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流感病毒感染肺泡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2
19
作者 吴莹 金叶智 +2 位作者 吴珺 于雪飞 郝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3-538,共6页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对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流感病毒感染NR8383细胞1 h后,加入含汉黄芩素的培养基(终浓度16 mg/L),药物作用后6 h...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对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流感病毒感染NR8383细胞1 h后,加入含汉黄芩素的培养基(终浓度16 mg/L),药物作用后6 h、12 h和24 h,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细胞上清中前列腺素E2(PGE2)、磷脂酸A2(PLA2)和白三烯B4(LTB4)的含量;药物作用后8 h、24 h、36 h和48 h,生化法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4 h、8 h、18 h和24 h,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药物作用后24 h,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内TNF-α和MCP-1的mRNA水平。结果:汉黄芩素抑制了流感病毒感染NR8383细胞后TNF-α、MCP-1的转录和表达(P<0.01),降低了PGE2、PLA2、LTB4和MDA的含量(P<0.05);减少了NO和iNOS的产生(P<0.05),增强了SOD的活性(P<0.05)。结论:汉黄芩素明显抑制了流感病毒感染后肺泡巨噬细胞内各种炎症相关因子的产生,具有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流感病毒A型 细胞 肺泡 细胞因子
下载PDF
PRRSV和PCV2共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细胞因子IL-10、IL-12p40和IFN-γ 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焕荣 杨汉春 +4 位作者 郭鑫 施开创 盖新娜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共感染40日龄健康仔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共感染仔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细胞因子IL-10、IL-12p40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L-12p40 mRNA转... 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共感染40日龄健康仔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共感染仔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细胞因子IL-10、IL-12p40和IFN-γ的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IL-12p40 mRNA转录从攻毒后3 d开始显著上调(P<0.05),7 d达高峰,14 d开始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 d和42 d低于对照组;IL-10 mRNA在3 d显著上调(P<0.05),14 d达到转录高峰(P<0.01),之后逐渐下降,42 d接近对照组水平;IFN-γmRNA转录水平尽管在3 d和28 d时出现2次转录低峰1、4 d和42 d时出现2次高峰,但只在3 d和7 d差异显著(P<0.05)。由此表明,PRRSV和PCV2共感染可导致PAM细胞因子IL-12p40和IL-10 mRNA的转录在感染早期被激活,而IFN-γ mRNA转录则呈较复杂的动态变化,提示PRRSV和PCV2共感染猪PAM的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抗感染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感染 肺泡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