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6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糖类抗原19-9联合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1
作者 郑舒丹 杨柳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行超声内镜检查的100例高度疑似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行超声内镜检查的100例高度疑似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MIC-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以术后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内镜、MIC-1、CA19-9分别及联合应用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A19-9、MIC-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MIC-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MIC-1、CA19-9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84.21%)均低于三者分别诊断(92.11%、90.79%、90.79%),特异度(91.67%)均高于三者分别诊断(79.17%、83.33%、75.00%)。三者联合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6.97%,阴性预测值为64.71%。结论在对胰腺肿瘤进行良恶性诊断时,采用超声内镜、MIC-1、CA19-9联合诊断可以有效提高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血清肿瘤标志物 CA19-9 胰腺癌
下载PDF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糖类抗原19-9检测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倩 刘娜 鲁洁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9期2140-2143,共4页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检测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2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1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MIC-1、IGFBP...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检测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2例胰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1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MIC-1、IGFBP3、CA19-9水平,分析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和MIC-1、IGFBP3、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MIC-1、IGFBP3、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2例胰腺癌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61例与预后不良组21例,好转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MIC-1、IGFBP3、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MIC-1≥500 pg/ml、IGFBP3≥40 U/ml、CA19-9≥40 U/ml均为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C-1、IGFBP3、CA19-9联合检测预测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4%、71.9%,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15~0.917),高于MIC-1、IGFBP3、CA19-9单独检测。结论MIC-1、IGFBP3、CA19-9水平升高均与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三者在胰腺癌患者预后预测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糖类抗原19-9 胰腺癌 预后
下载PDF
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水平升高临床价值分析
3
作者 宋洁 聂虹 +1 位作者 迟卉 郭瑞芳 《肝脏》 2023年第8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水平对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b型CHC患者84例。以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比较不同病毒学应答结果1b型CHC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水平对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b型CHC患者84例。以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比较不同病毒学应答结果1b型CHC患者资料。结果84例1b型CHC患者中病毒学应答61例,未应答组23例。应答组年龄为45(37,55)岁,高于未应答组的36(33,44)岁(P<0.05)。应答组ALT、AST、PⅢNP、C-Ⅳ及MIC-1为40(15,82)U/L、37(18,94)U/L、27.0(10.1,114.6)ng/mL、28.4(11.5,108.4)ng/mL及298.8(145.2,746.8)pg/mL,低于未应答组的56(26,122)U/L、49(22,120)U/L、33.7(11.3,160.6)ng/mL、36.7(14.1,170.1)ng/mL及646.3(156.7,1540.3)pg/mL(P<0.05)。84例1b型CHC患者治疗前MIC-1为714.8(171.0,1582.1)pg/mL,高于治疗后的365.0(159.9,1004.0)pg/mL(P<0.05);应答组治疗前MIC-1为720.4(184.7,1570.1)pg/mL,高于治疗后的298.8(145.2,746.8)pg/mL(P<0.05)。以1b型CHC患者病毒学应答状态为因变量,将年龄、ALT、AST、PⅢNP、C-Ⅳ及MIC-1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MIC-1(HR=5.31,95%CI:2.74~11.52,P=0.008)为影响1b型CHC患者应答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MIC-1是1b型CHC患者病毒学应答状态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HCV感染的潜在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b型慢性丙型肝炎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病毒学应答
下载PDF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相关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宇宁 王小兵 +6 位作者 王腾 张超 张坤鹏 臧若川 支修益 张伟 孙克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7-215,共9页
背景与目的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是人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重要成员,研究发现MIC-1表达水平在多种上皮来源肿瘤患者血清中均有显著升高。本研究旨在探... 背景与目的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是人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重要成员,研究发现MIC-1表达水平在多种上皮来源肿瘤患者血清中均有显著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MIC-1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诊断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以及与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152例早期肺癌、4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05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分析MIC-1诊断肺癌中的作用,同时分析血清MIC-1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肺癌患者组MIC-1血清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肺良性疾病组(P<0.001),设1,000 pg/m L为诊断肺癌的临界值,MIC-1检测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4%和99.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0;95%CI:0.87-0.94];MIC-1血清水平与年龄(P=0.001)、性别(P=0.03)有关,病理TNM分期T2的患者MIC-1血清水平高于T1患者(P=0.022);血清MIC-1>1,465 pg/m L组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77.6%,低于血清MIC-1<1,465 pg/m L组的患者94.8%(P=0.022),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C-1>1,465 pg/m L是I期、II期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HR=3.37,95%CI:1.09-10.42,P=0.035)。结论 MIC-1作为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提高肺癌早期诊断。MIC-1的检测对判断I期、II期NSCLC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可能为其独立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预后
下载PDF
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在胰腺癌临床检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邵长君 王小兵 +5 位作者 汪毅 李茉 田海梅 单毅 赵平 张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3644-3648,共5页
目的:探讨MIC-1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临床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101例胰腺癌、10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MIC-1表达水平,并与肿瘤标记物CA199进行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MIC-1表... 目的:探讨MIC-1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临床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101例胰腺癌、10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MIC-1表达水平,并与肿瘤标记物CA199进行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MIC-1表达水平(1427±1056 ng/L)显著高于胰腺良性肿瘤(362±177 ng/L)和正常人血清水平(299±159 ng/L)(P<0.001).MIC-1检测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AUC分别为81.2%、94%、96.5%、71.2%和0.92.分别高于CA199的相应对应值72.4%、89.6%、93.4%、61.4%和0.86.与CA199联合检测时,敏感性可提高至91.1%.结论:MIC-1有可能成为用于胰腺癌临床诊断的新肿瘤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 CA199 酶联免疫方法
下载PDF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靶向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辛影 朱晶 柳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8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靶向治疗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b期、Ⅳ期NSCLC患者94例、肺部良性疾病78例及体检健康者70例分别作为NSCLC组、良性组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靶向治疗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b期、Ⅳ期NSCLC患者94例、肺部良性疾病78例及体检健康者70例分别作为NSCLC组、良性组及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MIC-1水平。NSCLC组均接受靶向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组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NSCLC组血清MIC-1水平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且良性组高于对照组(P<0.05);NSCLC组不同TNM分期的MIC-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靶向治疗方案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均接受靶向治疗,治疗3和5个月MIC-1水平均较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降低(P<0.05);治疗前,治疗1、3及5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个月时,治疗有效率32.98%;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NSCLC组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7.9个月。以1 390 pg/ml为临界值,将其分为MIC-1≤1 390 pg/ml组(59例)和MIC-1>1 390 pg/ml组(35例),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33.90%和14.29%(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EGFR基因突变及MIC-1水平是影响NSCLC组MST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MIC-1水平与Ⅲb期、Ⅳ期NSCLC组TNM分期和靶向治疗效果有关,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检测 靶向治疗 临床疗效 中位生存时间
下载PDF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及其联合多种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超 田海梅 +9 位作者 李茉 王腾 李艳芬 刘静 杨塔娜 王小兵 赵文雅 沈迪 齐军 张伟 《癌症进展》 2015年第3期306-311,316,共7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辅助价值,并评价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IC-1定量检测试剂盒及Roche 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663例未经治...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辅助价值,并评价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IC-1定量检测试剂盒及Roche 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663例未经治疗的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和488例正常人群血清样本中的MIC-1、CEA、CA125、NSE、SCC和CYFRA21-1水平和分布,分析患者血清MIC-1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和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并研究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肺癌患者血清MIC-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01);MIC-1水平随临床分期的进展呈上升的趋势(P<0.001),且与肿瘤浸润(P<0.001)、淋巴结转移(P=0.02)、远端转移(P<0.001)和肿瘤分化程度(P<0.001)显著相关。单一检测MIC-1诊断肺癌的敏感度(76.6%)高于其他五种肺癌标志物的联合应用(72.2%),且MIC-1在鳞癌、腺癌、小细胞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均能达到甚至超过其他五种标志物的联合诊断水平(81.6%vs 82.8%;74.7%vs 68.9%;84.9%vs 83.0%)。在肺癌早期,以MIC-1为主的六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Ⅰ期:79.8%;Ⅱ期:87.7%)显著高于其他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敏感度(Ⅰ期:44.9%;Ⅱ期:72.6%)。结论 MIC-1是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志物,MIC-1和CEA、CA125、NSE、SCC、CYFRA21-1联合检测用于普通人群体检和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联合检测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腾 田海梅 +7 位作者 李茉 张超 李艳芬 刘静 王小兵 齐军 吴健雄 张伟 《癌症进展》 2016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浓度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271例未经治疗的肝癌患者,48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30例乙肝携带者及10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I...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浓度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271例未经治疗的肝癌患者,48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30例乙肝携带者及10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MIC-1浓度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结果在肝癌患者中血清MIC-1浓度比较,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有病毒性肝炎史患者高于无病毒性肝炎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MIC-1浓度随肝癌患者临床巴塞罗那分期(BCLC)进展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不同病理类型,肝细胞癌组高于胆管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MIC-1在早期肝癌患者(0期和A期)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敏感度,优于AFP。肝癌患者组血清MIC-1浓度高于肝脏良性疾病组、乙肝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者;根据肝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设定1.8 ng/ml作为MIC-1诊断肝癌的界值时,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6.2%和97.4%,高于AFP的96.2%和73.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MIC-1可成为理想的癌筛查及诊断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肝癌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方面显示出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联合多种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文雅 王小兵 +6 位作者 田海梅 李艳芬 李茉 张超 沈迪 齐军 张伟 《癌症进展》 2014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多种标志物联合应用于检测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定量检测试剂盒及Roche 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429例不同临床分期的结...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多种标志物联合应用于检测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定量检测试剂盒及Roche 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429例不同临床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和129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中的MIC-1、CA19-9、CEA和TPS水平,比较MIC-1水平与其他肿瘤标志物的关系、与患者TNM分期的关系,以及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MIC-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1045.88±892.67 vs 398.04±263.19,P<0.001);肿瘤患者血清MIC-1水平随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增加而升高(P=0.001),并与淋巴结转移(N分期,P=0.007)和远端转移显著正相关(P<0.001);MIC-1、CEA和TPS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早期结直肠癌检测敏感性可达61.3%,显著高于CEA的检出率(25.6%)。结论 MIC-1是结直肠癌尤其是早期结直肠癌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志物,MIC-1、CEA和TPS联合检测对于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癌胚抗原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联合检测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小兵 付超 +7 位作者 田海梅 李艳芬 李茉 程冬婉 常青云 刘珊 齐军 张伟 《癌症进展》 2011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胃癌诊断、治疗监测及复发预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179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9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群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并对部分肿瘤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胃癌诊断、治疗监测及复发预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179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胃癌患者、9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群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并对部分肿瘤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应用罗氏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样品的CEA和CA19-9水平,并与MIC-1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组MIC-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951.68±785.40,532.92±222.16,391.56±299.55,P<0.001);MIC-1在早期胃癌患者(Ⅰ期和Ⅱ期)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敏感性,远优于CEA和CA19-9(Ⅰ期:28.6%、8.6%、5.7%;Ⅱ期:37.8%、17.8%、0%);MIC-1、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由原来CEA18.4%和CA19-9 10.0%的灵敏度提高至52.0%,显著优于MIC-1、CEA和CA19-9单独检测;MIC-1血清水平在有效治疗后显著下降(P=0.004),复发转移时MIC-1水平显著升高(P=0.002)。结论研究结果明确显示MIC-1是胃癌有效的新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对于提高胃癌的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以及评价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胃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付超 王海 +8 位作者 齐军 王小兵 田海梅 李艳芬 李茉 吴凡 常青云 刘珊 张伟 《癌症进展》 2011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浓度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50例胰腺癌和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及12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血清CA...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浓度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50例胰腺癌和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及12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血清CA199和胆红素浓度。结果胰腺癌组MIC-1浓度显著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01);根据ROC曲线,当cut-off值设为946 pg/ml时MIC-1检测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5%和90.1%,诊断价值优于CA199的74.6%和82.2%;联合检测MIC-1和CA199可使敏感性和特异性升高至85.6%和92.1%;经治疗且疗效评价为有效的患者,其血清MIC-1水平显著下降(P=0.001);胰腺癌患者中胆红素升高组MIC-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1);未转移患者MIC-1浓度高于转移患者(P=0.018)。结论 MIC-1是一项较好的胰腺癌血清标志物,在胰腺癌的诊断和临床转归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胰腺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水平初探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超 王小兵 +9 位作者 田海梅 李艳芬 李茉 程冬婉 宋培培 刘静 常青云 刘珊 齐军 张伟 《癌症进展》 2011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浓度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9例肺癌患者、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肺癌患者血... 目的初步研究肺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浓度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9例肺癌患者、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肺癌患者血清标本CEA、CA125、NSE、SCC、Cyfer21浓度。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中MIC-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良性疾病组(P=0.005);根据ROC曲线和正常人群的MIC-1血清水平,设定1000 pg/ml作为诊断肺癌的临界值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7%和66.6%;MIC-1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优于已有标志物CEA、CA125、NSE、SCC、Cyfer21;尤其在Ⅰ期患者中,其敏感性甚至优于上述五种标志物联合诊断(70.8%vs50.0%)。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MIC-1成为肺癌新的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在肺癌诊断,特别是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MIC-1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肺癌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水平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付超 王小兵 +7 位作者 田海梅 李艳芬 李茉 程冬婉 常青云 刘珊 张伟 齐军 《癌症进展》 2011年第4期389-392,398,共5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41例食管癌和3例食管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血清标本中CA19-9...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41例食管癌和3例食管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血清标本中CA19-9、CEA浓度。结果食管癌组MIC-1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良性疾病组;根据ROC曲线,当550 pg/ml作为MIC-1诊断食管癌的临界值时,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最佳,分别为76.7%和82.3%,诊断价值优于CA19-9和CEA;MIC-1浓度随着患者TNM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但转移患者(Ⅳ期)MIC-1浓度下降。结论本研究首次确认MIC-1可能成为食管癌新的血清标志物,在食管癌的诊断中,特别是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方面MIC-1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食管癌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的大样本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小兵 付超 +8 位作者 吴凡 田海梅 李艳芬 李茉 程冬婉 常青云 刘珊 齐军 张伟 《癌症进展》 2011年第4期367-373,共7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胰腺癌诊断、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552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胰腺癌患者、115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21例慢性胰腺炎及200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胰腺癌诊断、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552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胰腺癌患者、115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21例慢性胰腺炎及200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并对部分早期肿瘤患者的病程进行随访监测;应用罗氏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样品中的CEA和CA19-9水平并与MIC-1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组MIC-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慢性胰腺炎和正常对照组(1755.12±1112.23,863.56±508.24*,1264.35±751.09**,391.56±299.55*,*P<0.001,**P=0.040);MIC-1、CA19-9和CEA诊断胰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45、0.836和0.791,在特异性均为97%时,MIC-1、CA19-9和CE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9%、61.9%和33.3%;MIC-1在早期胰腺癌患者(Ⅰ+Ⅱ期)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敏感性(77.9%),远优于CA19-9和CEA(52.9%和27.9%);MIC-1与CA19-9联合检测,灵敏度可由原来CA19-9的61.9%提高至89.3%,显著优于MIC-1、CA19-9和CEA单独检测;早期胰腺癌患者MIC-1血清水平在手术治疗后显著下降(P<0.001),肿瘤进展时MIC-1水平又显著升高(P<0.001)。结论研究结果明确显示MIC-1是胰腺癌有价值的新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对于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以及反映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胰腺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血清检测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小兵 李艳芬 +7 位作者 田海梅 李茉 付超 程冬婉 常青云 刘珊 齐军 张伟 《癌症进展》 2011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研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单克隆抗体并建立MIC-1血清检测方法。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抗原免疫BALB/C雌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分泌抗MIC-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方法构建MIC-1血清检测体系并对性能进行鉴定。... 目的研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单克隆抗体并建立MIC-1血清检测方法。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抗原免疫BALB/C雌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分泌抗MIC-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方法构建MIC-1血清检测体系并对性能进行鉴定。结果成功获得了32株抗MIC-1单克隆抗体,选用其中2株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双夹心ELISA MIC-1血清快速检测方法。性能鉴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值大于0.999);试验内变异系数为5.15%,试验间变异系数为9.51%;平均回收率为98.9%;37℃保存3天和4℃保存6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所制备的MIC-1检测方法各项指标均达到SFDA相关要求,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和临床检测的技术需要,并进入产业化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肿瘤标志物 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
下载PDF
胃癌化疗前后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艳茹 吴敏华 +1 位作者 周月芬 叶忠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化疗前后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1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其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M...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化疗前后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1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其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MIC-1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上述胃癌患者血清标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浓度,分析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化疗后MIC-1、CEA、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1水平与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MIC-1联合CEA、CA199三者作为一个肿瘤标志物,化疗前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化疗疗效相关(P<0.05),与腹水高度相关(P<0.01);化疗后其表达与腹水、分化程度、化疗效果均相关(P<0.01)。结论 MIC-1在诊断进展期胃癌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同时联合CEA、CA199检测可以更好地评价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对于判定胃癌患者预后及预示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MIC-1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 肿瘤标志物 胃癌 研究价值
下载PDF
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C-1)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洪焕 韩素桂 +6 位作者 刘启为 田立斌 杨占奎 黄彩云 刘洪梅 袁亚军 李国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216-216,218,共2页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危害大,就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及早诊断尤为重要.甲胎蛋白(AFP)用于诊断PHC的价值已得到肯定,但仍有20% ~40%的PHC患者AFP阴性或水平较低.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危害大,就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及早诊断尤为重要.甲胎蛋白(AFP)用于诊断PHC的价值已得到肯定,但仍有20% ~40%的PHC患者AFP阴性或水平较低.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C-1含量,探索其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伴有抑郁特征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与精神病理症状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健瑾 宋佳起 +9 位作者 赵青 王晓莹 高亚伦 辛闻 李红娜 付卫红 周玲 林姿莹 王楠 陈大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抑郁特征的首发精神分裂症(FES)治疗前后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与精神病理症状的相关性。方法:FES患者112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分为伴或不伴抑郁亚组,同时纳入健康对照组58例。FES组接受利培酮单药治疗10周,... 目的:探讨伴有抑郁特征的首发精神分裂症(FES)治疗前后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与精神病理症状的相关性。方法:FES患者112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分为伴或不伴抑郁亚组,同时纳入健康对照组58例。FES组接受利培酮单药治疗10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FES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FES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MIF水平。结果:治疗前,FES组MI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抑郁组与不伴抑郁组一般精神病理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不伴抑郁组MIF水平显著下降(P<0.05),伴抑郁组治疗后MI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分量表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伴抑郁组基线及治疗后MIF水平与一般精神病理分均存在负相关(r_(1)=-0.34;r_(2)=-0.44),MIF变化值与一般精神病理分变化值存在负相关(r=-0.42)。结论:FES患者存在血清MIF水平异常,伴有抑郁特征FES患者的MIF与一般精神病理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 抑郁 精神症状
下载PDF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倩 侯亚平 《医学综述》 2014年第3期432-434,共3页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是人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研究表明,MIC-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具有促瘤与抑瘤的双重作用。MIC-1在多种消化道肿瘤的血清或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具有...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是人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研究表明,MIC-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具有促瘤与抑瘤的双重作用。MIC-1在多种消化道肿瘤的血清或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同时它对多种消化道肿瘤有良好的早期诊断价值,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消化道肿瘤 临床分期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恶性肿瘤生长因子和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的水平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齐贵 夏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473-447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和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C)-1水平及其在肝硬化严重程度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作为肝硬化组(B组),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肝功能A级(48例)、肝功能B级(46...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和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C)-1水平及其在肝硬化严重程度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作为肝硬化组(B组),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肝功能A级(48例)、肝功能B级(46例)、肝功能C级(26例)三个亚组;根据是否合并腹水分为肝硬化合并腹水(54例)和肝硬化不合并腹水(66例)两个亚组。选择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组)。采用Child-Pugh分级法进行肝功能分级。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TS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MIC-1水平。结果 B组血清TSGF和MIC-1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与肝功能A级比较,肝功能B级和肝功能C级患者血清TSGF和MIC-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肝功能B级比较,肝功能C级患者血清TSGF和MIC-1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有腹水组患者血清TSGF和MIC-1水平明显高于无腹水组(P<0.05)。结论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SGF和MIC-1水平升高,升高水平与肝硬化的肝功能分级和是否存在腹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恶性肿瘤生长因子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