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汉果苷V调控高糖状态巨噬细胞M1极化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1
作者 叶枝茂 惠久莹 +2 位作者 钟晓霞 麦昱颖 李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968-3975,共8页
背景:糖尿病微环境会造成巨噬细胞过度M1极化,这种高糖炎症状态会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从而影响糖尿病骨缺损的愈合。研究表明罗汉果苷Ⅴ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的作用,但其能否调节高糖炎症状态下巨噬细胞M1极化及骨髓间... 背景:糖尿病微环境会造成巨噬细胞过度M1极化,这种高糖炎症状态会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从而影响糖尿病骨缺损的愈合。研究表明罗汉果苷Ⅴ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的作用,但其能否调节高糖炎症状态下巨噬细胞M1极化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罗汉果苷Ⅴ在高糖炎症状态下调节巨噬细胞M1型极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糖尿病C57BL/6小鼠模型,从正常和糖尿病小鼠分离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分别培养于低糖和高糖培养基。使用脂多糖和干扰素γ作为炎症刺激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同时以160,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干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CD86^(+)细胞比例,q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离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使用低糖或高糖成骨诱导液诱导成骨分化,添加M1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作为炎症刺激,以及320μmol/L罗汉果苷Ⅴ干预,成骨诱导14 d后采用qRT-PCR检测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因子2、骨钙素、骨桥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成骨诱导21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及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的F4/80^(+)CD86^(+)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高糖炎症对照组(P<0.05);②qRT-PCR结果显示160,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6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糖炎症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高糖炎症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③ELISA结果显示160,320,640μmol/L罗汉果苷Ⅴ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水平较高糖炎症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④320μmol/L罗汉果苷Ⅴ干预后,高糖炎症状态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钙盐沉积增加(P<0.05),且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因子2和骨桥蛋白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结果表明,罗汉果苷Ⅴ可通过抑制高糖炎症状态下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及炎症因子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苷Ⅴ 细胞 M1型极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反应 成骨分化 高糖
下载PDF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介导巨噬细胞脂肪酸氧化: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途径
2
作者 曹盼夏 彭紫凝 +4 位作者 刘珊珊 费添添 梁腾云 张梦雯 吴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906-3914,共9页
背景: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极化状态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中医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途径展示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力。目的:综述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调控巨噬细胞能量代谢和极化状态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中医药防治动脉... 背景: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极化状态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中医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途径展示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力。目的:综述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调控巨噬细胞能量代谢和极化状态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6月。中文检索词为“AMPK,脂肪酸氧化,巨噬细胞极化,中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英文检索词为“AMPK,fatty acid oxidation,macrophage polariz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therosclerosis,coronary heart disease”等,最终纳入62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从氧化磷酸化向糖酵解的转变,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起关键作用。在巨噬细胞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激活后,通过促进脂肪酸氧化和M2型极化,发挥抗炎和稳定动脉斑块的作用。②中药单药(如人参、黄芪、黄精等)及复方(如黄连解毒汤、养心舒脉颗粒、调肝导浊方等)通过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途径干预核因子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等多条信号通路影响巨噬细胞的代谢方式,改变细胞功能,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③未来的研究应关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代谢与极化途径的相互作用,以及中药如何通过这些途径发挥治疗作用,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极化 脂肪酸氧化 能量代谢 中医药 综述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促进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莫颖 王凤梅 +1 位作者 帕提古丽·阿斯讨拜 欧云塔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CFHR1)通过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和人肾足细胞。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FHR1干预组,分别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或CFHR1重组蛋白干预24 h...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CFHR1)通过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调控足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和人肾足细胞。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和CFHR1干预组,分别进行牛血清白蛋白或CFHR1重组蛋白干预24 h,ELISA法测定上清液TNF-α水平。足细胞分为空白组、TNF-α干预组、对照上清液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相关蛋白变化。结果:巨噬细胞的CFHR1干预组上清液中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TNF-α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比率和迁移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CFHR1上清液干预组比较,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的细胞增殖比率和迁移数量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空白组比较,TNF-α干预组、CFHR1上清液干预组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足突蛋白(Podocin)、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整合素α3β1蛋白(α3β1)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CFHR1上清液干预组比较,CFHR1上清液+TNF-α中和抗体干预组的Nephrin、Podocin、F-actin、α3β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多(均P<0.05)。结论:CFHR1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可显著抑制足细胞增殖水平和迁移能力,这可能是高浓度CFHR1促进肾病综合征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 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苏氨酸蛋白激酶1信号通路小檗碱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研究
4
作者 陈玉善 王婷婷 +6 位作者 孟中华 尚莎莎 郑峻萌 宗永华 司春婴 梁亚州 关怀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分别为对照组、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分别为对照组、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mol/L组、小檗碱20μmol/L组、小檗碱40μmol/L组、小檗碱50μmol/L组,干预24 h或48 h。采用细胞计数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小檗碱最佳浓度和时间。将PMA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檗碱组、抑制剂组、小檗碱+抑制剂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含量;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酶1(Arg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kt1和磷酸化Akt1(p-Akt1)抗体蛋白含量。结果干预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40μmol/L组和50μmol/L组巨噬细胞活性降低(P<0.05);干预48 h时,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mol/L组、小檗碱20μmol/L组、小檗碱40μmol/L组、小檗碱50μmol/L组巨噬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0.89±0.02)%、(0.82±0.03)%、(0.71±0.02)%、(0.62±0.03)%、(0.53±0.02)%vs(1.01±0.01)%,P<0.05]。小檗碱20μmol/L组处理24 h时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大,作为最佳浓度和时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升高,TGF-β_(1)含量、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降低,TGF-β_(1)含量、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小檗碱组比较,小檗碱+抑制剂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升高,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激活PI3K/Akt1通路,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性反应,并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其向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蛋白 LDL 细胞 磷酸肌醇3-激酶类 PI3K/Akt1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中药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足大鼠nephrin、podocin 水平、巨噬细胞M1表型及VEGF蛋白的作用
5
作者 李会玉 孔青 郝彦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足大鼠nephrin、podocin水平、巨噬细胞M1表型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剩余40只进行糖尿病足模型建立,建模成功后40只大鼠按随机... 目的研究中药通心络胶囊对糖尿病足大鼠nephrin、podocin水平、巨噬细胞M1表型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剩余40只进行糖尿病足模型建立,建模成功后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健康组、模型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通心络胶囊0.50、0.75、1.00 g/kg灌胃。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HE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足部病理形态,RT-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Nephrin、podocin表达,多重免疫荧光检测伤口组织中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数量,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应用ImageJ 1.46医学图像分析糖尿病足大鼠溃疡面积。结果模型组肾小球萎缩,基底膜增厚,有炎性细胞浸润,足部炎症细胞较多,新生胶原纤维组织较薄,且排列疏松、不规律,管腔较少;与模型组相比,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有所改善。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podocin、VEGF、HIF-1α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通心络各剂量组nephrin、podocin、VEGF、HIF-1α水平显著升高,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M1型巨噬细胞显著减少、M2型巨噬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促进VEGF/HIF-1α表达,使巨噬细胞向M1极化,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提高nephrin/podocin表达水平,减轻由糖尿病足导致的肾脏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糖尿病足 NEPHRIN PODOCIN 细胞M1表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血清金属硫蛋白1H、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骨肉瘤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6
作者 宋东建 甘君龄 +1 位作者 苏萌 刘秋亮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2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金属硫蛋白1H(MT1H)、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骨肉瘤(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52例OS患儿,均采取α干扰素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治疗前、治疗12周后检测OS患儿的血清MT1H、MIF水平。记录OS患儿的治... 目的探讨血清金属硫蛋白1H(MT1H)、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骨肉瘤(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52例OS患儿,均采取α干扰素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治疗前、治疗12周后检测OS患儿的血清MT1H、MIF水平。记录OS患儿的治疗效果,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儿纳入有效组,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患儿纳入无效组。比较有效组和无效组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12周后,OS患儿血清MT1H、MI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2例患儿中,治疗有效35例,治疗无效17例。有效组患儿治疗后碱性磷酸酶(ALP)、MT1H、MIF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ALP、MT1H、MIF高水平均是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T1H和MIF水平对OS患儿免疫靶向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1H 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骨肉瘤 免疫靶向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双罐串联连续血液净化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和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祖可拉阿依•木依布拉 何帆 杨文君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讨双罐串联连续血液净化(CRRT)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慢性肾... 目的:探讨双罐串联连续血液净化(CRRT)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人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6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罐组(CRRT连续血液净化单个灌流器)和双罐串联组(CRRT连续血液净化2个灌流器串联),每组48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半年及1年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TfR和MCP-1水平,判断其治疗后皮肤瘙痒缓解程度;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2h记录两组白细胞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情况。采用中文版欧洲五维量表(CEQ-5D-3L)、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sT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半年及1年各时间点,双罐串联组血清sTfR水平均低于单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9、18.410、41.306,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半年及1年各时间点,双罐串联组血清MCP-1水平均低于单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4、8.019、10.744,P<0.05);两组治疗后原有皮肤瘙痒程度均有所改善,但单罐组缓解程度明显低于双罐串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0,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h白细胞、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双罐串联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9、14.781,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CEQ-5D-3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半年及1年各时间点,双罐串联组健康描述系统标准总分均低于单罐组,VAS评分高于单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健康描述系统标准总分=4.744、5.103、9.418,tVAS评分=3.375、2.866、3.126,P<0.05)。结论:双罐串联连续血液净化可有效降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清sTfR,MCP-1水平,缓解皮肤瘙痒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白细胞水平,改善APACHEⅡ评分和血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罐串联 连续血液净化(CRRT) 慢性肾衰竭 尿毒症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细胞趋化蛋白-1(MCP-1)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蛋白1表达变化及M1/M2型巨噬细胞浸润情况观察分析
8
作者 廖文欣 李洋 +1 位作者 刘婷婷 申复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蛋白1(Piezo-type 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 component 1,Piezo1)的表达变化及M1/M2型巨噬细胞浸润情况,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35例份、子宫肌...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蛋白1(Piezo-type 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 component 1,Piezo1)的表达变化及M1/M2型巨噬细胞浸润情况,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35例份、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正常宫颈组织30例份,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iezo1。从TCGA宫颈癌RNA-seq数据库中,使用R软件通过CIBERSORT法分析不同Piezo1表达的宫颈癌组织22种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利用GSEA 4.2.3软件筛选1NES1>1、P<0.05、FDR<0.25的Piezo1巨噬细胞相关信号通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iezo1表达与宫颈癌组织M1/M2巨噬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Piezo1相对表达量高(P<0.05)。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M1巨噬细胞浸润强度为7.70±1.31、7.17±2.05(P>0.05),M2巨噬细胞浸润强度分别为16.21±6.36、3.89±1.56(P<0.05)。Piezo1表达与宫颈癌组织M2型巨噬细胞浸润水平成正相关(r=0.8617,P<0.001)。与Piezo1低表达者相比,Piezo1高表达的宫颈癌组织M2型巨噬细胞比例高(P<0.01)。Piezo1与M2型巨噬细胞极化细胞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有IL6/JAK/STAT3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及TNF-α/NF-κB信号通路。结论Piezo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M2巨噬细胞浸润多。Piezo1可能通过激活宫颈癌组织IL6/JAK/STAT3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TNF-α/NF-κB信号通路,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蛋白1 细胞 M2型细胞 宫颈癌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杨晓月 宋红红 +3 位作者 胡少珍 潘颖 鲍晓雪 闫文英 《中国医药》 2024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T_(2)DM患者154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甲状腺结...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T_(2)DM患者154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甲状腺结节分为甲状腺结节组(83例)和无甲状腺结节组(71例)。比较2组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MIP-1α、MMP-9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_(2)DM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的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T_(2)DM患者血清MIP-1α、MMP-9水平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P-1α、MMP-9水平对T_(2)DM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的预测价值。结果甲状腺结节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无甲状腺结节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低于无甲状腺结节组(均P<0.05)。甲状腺结节组血清MIP-1α、MMP-9水平均高于无甲状腺结节组[(29±5)ng/L比(25±5)ng/L、(2.0±0.5)ng/L比(1.4±0.5)ng/L](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P-1α、MMP-9、TSH、TT_(3)、TT_(4)、空腹胰岛素、HOMA-IR和ISI均为T_(2)DM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_(2)DM患者血清MIP-1α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r=0.362,P<0.001)。血清MIP-1α、MMP-9水平与空腹胰岛素、TSH、HOMA-IR、TT_(3)、TT_(4)均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均P<0.001)。MIP-1α、MMP-9水平联合检测预测T_(2)DM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大于MIP-1α、MMP-9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血清MIP-1α、MMP-9水平与T_(2)DM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具有密切关系,对预测T_(2)DM患者甲状腺结节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细胞炎症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蠲痹汤含药血清调控线粒体自噬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10
作者 郑永智 陈飞飞 +2 位作者 康乾 晋春阳 王若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82-2891,共10页
背景: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缺陷会引起细胞凋亡和基质消失等软骨细胞退行性病变的变化。目的:探讨蠲痹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给予生理盐水、... 背景: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缺陷会引起细胞凋亡和基质消失等软骨细胞退行性病变的变化。目的:探讨蠲痹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给予生理盐水、蠲痹汤低、中、高剂量(1.24,2.48,4.96 g/kg)、塞来昔布(阳性药物),连续灌胃2周后获得含药血清。①分离软骨细胞,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组、蠲痹汤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及阳性药物血清组。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双染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磷酸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TEN诱导激酶1/Parkin通路相关蛋白和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3表达、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②分别采用PTEN诱导激酶1 siRNA和Compound C进行干预,探究AMPK/PTEN诱导激酶1/Parkin通路在蠲痹汤含药血清调控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1β组软骨细胞存活率、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磷酸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PTEN诱导激酶1、Parkin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蛋白水平以及线粒体自噬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3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白细胞介素1β组比较,蠲痹汤各剂量含药血清组和阳性药物血清组上述各项指标呈现相反的变化(P<0.05);②PTEN诱导激酶1 siRNA可显著抑制蠲痹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处理软骨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降低蠲痹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与凋亡的保护作用;Compound C逆转了蠲痹汤含药血清对白细胞介素1β处理软骨细胞中PTEN诱导激酶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结论:蠲痹汤含药血清通过影响线粒体自噬水平来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和凋亡,从而减轻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退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PTEN诱导激酶1/Parkin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痹汤 软骨细胞 线粒体自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AMPK PTEN诱导激酶1/Parkin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Notch⁃1通过抑制组织蛋白酶S过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海斌 吴振虎 丁建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6期88-95,共8页
目的探讨Notch-1在合并及未合并肝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分析其对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标本,并分为未合... 目的探讨Notch-1在合并及未合并肝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分析其对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标本,并分为未合并肝转移组32例和合并肝转移组32例,利用流式分选法分离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Notch-1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分别感染Notch-1 NC(阴性对照)和shRNA慢病毒载体后与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共培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HP-1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共培养体系中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与未合并肝转移组比较,合并肝转移组CD68+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Notch-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伴随精氨酸酶-1及组织蛋白酶S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Notch-1 NC组比较,Notch-1 shRNA组THP-1细胞Notch-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伴随组织蛋白酶S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感染Notch-1 shRNA的THP-1细胞共培养后抑制表达Notch-1的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且细胞划痕距离明显减小(P<0.05)。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Notch-1蛋白表达具有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腺癌细胞侵袭及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癌 NOTCH-1 肿瘤相关细胞 精氨酸酶-1 组织蛋白酶S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介导缺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环境调控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的表达研究
12
作者 卡德艳木·阿布力米提 施林 严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的缺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环境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巨噬细胞表面髓系DAP-12相关凝集素-1(MDL-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分析其对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3月在新疆... 目的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的缺氧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环境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巨噬细胞表面髓系DAP-12相关凝集素-1(MDL-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分析其对巨噬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进行。实验将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缺氧+ox-LDL组、缺氧+ox-LDL+DMOG组和缺氧+ox-LDL+2ME2组。通过WesternBlot技术分析各组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MDL-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周期素D1(CCND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表达差异。利用CCK-8和台盼蓝染色法评估细胞增殖和活力。LDH、IL-1β、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含量则通过ELISA试剂盒测定。结果本研究评估了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功能变化。在缺氧+ox-LDL组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DL-1、HIF-1α、Caspase3、Caspase1、NLRP3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CCND1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外,该处理组的LDH、IL-1β、IL-6和TNF-α水平也显著增加[(340.267±41.338)U/L比(154.667±20.044)U/L,(89.251±8.488)pg/ml比(49.623±5.070)pg/ml,(36.642±4.730)ng/ml比(20.619±0.884)ng/ml,1104.515±46.411 pg/m比(785.291±40.339)pg/ml,P<0.01],细胞增殖能力和活细胞率显著下降[OD值(0.296±0.065)比(0.570±0.032),活细胞率(69.108±7.816)%比(98.147±0.781)%,P<0.01]。DMOG处理组相较于缺氧+ox-LDL组表现出蛋白表达和炎症标志物的显著下降,细胞增殖和活细胞率得到改善(P<0.01)。相反,2ME2处理加剧了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蛋白表达和炎症指标均有所增加,细胞活性进一步降低(P<0.01)。结论HIF-1α在缺氧和ox-LDL环境下调节MDL-1表达,进而影响巨噬细胞的增殖、存活和炎性因子的分泌功能,该生物学特性可能在AS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缺氧诱导因子-1Α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 凝集素-1
下载PDF
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4通过激活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源性巨噬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促进骨关节炎发展实验研究
13
作者 吴威甫 蒋艳琼 +1 位作者 吴辉 银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4(CCL4)通过激活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促进骨关节炎(OA)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用CCL4和NLRP3小干扰RNA(siRNA)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4(CCL4)通过激活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源性巨噬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促进骨关节炎(OA)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用CCL4和NLRP3小干扰RNA(siRNA)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然后将预处理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13水平;采用胶原降解试验检测胶原活性;采用Western blot分析NLRP3和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蛋白的表达。结果:CCL4不会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凋亡,但可上调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和炎症相关蛋白(NLRP3和ASC)的表达。将CCL4预处理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可以上调软骨细胞中MMP-1和MMP-13的表达,增强胶原酶活性,促进ROS的产生及软骨细胞的凋亡。抑制NLRP3的表达可以部分逆转CCL4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以及与THP-1源性巨噬细胞共培养的软骨细胞相关功能的影响。结论:CCL4处理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可通过激活NLRP3加速软骨细胞OA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C-C-基元配体4 细胞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软骨细胞 炎症小体
下载PDF
血清人分泌型磷脂酶A2、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在妊娠合并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4
作者 罗雅伊 钟惠 +1 位作者 王军 金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在妊娠合并获得性重症肺炎(SCAP)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疗80例妊娠合并SCAP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血清人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在妊娠合并获得性重症肺炎(SCAP)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疗80例妊娠合并SCAP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100例妊娠合并获得性非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PLA2、sTREM-1、MIP-3α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II)评分及孕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经Spearman分析妊娠合并SCAP患者血清sPLA2、sTREM-1、MIP-3α水平与APACHE-II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合并SCAP患者新生儿结局发展的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sPLA2、sTREM-1、MIP-3α水平及APACHE-I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出现感染、窒息、败血症、宫内窘迫、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man分析发现妊娠合并SCAP患者sPLA2、sTREM-1、MIP-3α水平与APACHE-II评分存在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sPLA2、sTREM-1、MIP-3α水平及APACHE-II评分升高是妊娠合并SCAP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MIP-3α、sTREM-1、sPLA2均可预测妊娠合并SCAP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其中sTREM-1的诊断效能最高(P<0.05)。结论血清sPLA2、sTREM-1、MIP-3α与妊娠合并SCAP患者病情发展密切相关,能有效预测新生儿结局发展,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分泌型磷脂酶A2 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细胞炎性蛋白 妊娠合并获得性重症肺炎 APACHE-II评分 新生儿结局发展
下载PDF
原肌球调节蛋白1通过调节细胞膜张力促进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15
作者 耿学妤 岳泽君 +2 位作者 梁振辉 周菁 姚伟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8-398,共1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中原肌球调节蛋白1(tropomodulin1,Tmod1)对细胞膜张力的影响及其在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在Tmod1敲除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Raw264.7和HEK293T细胞中,利用细胞膜张力探针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中原肌球调节蛋白1(tropomodulin1,Tmod1)对细胞膜张力的影响及其在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在Tmod1敲除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Raw264.7和HEK293T细胞中,利用细胞膜张力探针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结合小分子抑制剂,检测Tmod1对细胞骨架、细胞膜张力,及LPS诱导的Toll样受体4(TLR4)内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在肺巨噬细胞被清除的小鼠中输注Tmod1敲除小鼠的巨噬细胞,观察LPS引起的肺损伤。结果LPS处理后巨噬细胞中Tmod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巨噬细胞中Tmod1的缺失可引起肌动蛋白微丝(F-actin)含量的显著减少。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Tmod1,引起膜张力探针的FRET信号减弱,即细胞膜张力的增加,并使细胞对低渗刺激更加耐受;而敲低Tmod1则引起膜张力的下降并使细胞对低渗刺激更加敏感。LPS刺激后HEK293T细胞的膜张力显著降低。肌动蛋白解聚抑制剂JASP能阻止Tmod1敲低所引起的膜张力下降,且能逆转Tmod1敲除对LPS诱导的TLR4内化和Ⅰ型干扰素释放的促进作用。在肺巨噬细胞清除的小鼠中输注Tmod1敲除小鼠的巨噬细胞后,LPS引起的肺损伤程度显著低于输注野生型小鼠巨噬细胞后的肺损伤程度。结论巨噬细胞中Tmod1通过增加细胞骨架重塑和细胞膜张力来促进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小分子抑制剂 骨髓来源细胞 炎症反应 调节蛋白 组织损伤 膜张力 细胞骨架
下载PDF
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对胶质瘤生长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
16
作者 张慧敏 廖丽婷 +3 位作者 胡春苗 胡翔宇 龚卫娟 贾筱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对胶质瘤生长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人GPIHBP1在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并在临床组织样本中验证上述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 目的探讨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PIHBP1)对胶质瘤生长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人GPIHBP1在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并在临床组织样本中验证上述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构建稳定过表达GPIHBP1的胶质瘤细胞系,进一步探讨GPIHBP1过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最后,通过荷瘤实验验证GPIHBP1过表达对肿瘤生长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GPIHBP1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此外,低级别胶质瘤中GPIHBP1的表达水平高于高级别胶质瘤,这一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实验得到验证。Western blot分析验证了过表达GPIHBP1的胶质瘤细胞系构建成功。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该稳转细胞株的增殖能力减弱,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降低。荷瘤实验进一步表明,该稳转细胞株的肿瘤生长能力降低,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结论GPIHBP1在不同分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肿瘤进展相关。过表达GPIHBP1可抑制胶质瘤生长,其可能是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促进巨噬细胞向具有抗肿瘤作用的M1型极化,进而抑制胶质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 胶质瘤 增殖 细胞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ralb34k2-1刺激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对蛋白质PTM代谢物修饰及DENV-2易感性的影响
17
作者 代薇露 胡欢 +2 位作者 覃燕春 吴家红 商正玲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59-1268,共10页
目的探讨白纹伊蚊唾液蛋白34k2-1(ralb34k2-1)刺激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胞内蛋白翻译后代谢修饰(PTMs)的变化及对2型登革病毒(DENV-2)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抗乙酰化、乳酰化、琥珀酰化、巴豆酰化和丙二酰化的... 目的探讨白纹伊蚊唾液蛋白34k2-1(ralb34k2-1)刺激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胞内蛋白翻译后代谢修饰(PTMs)的变化及对2型登革病毒(DENV-2)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抗乙酰化、乳酰化、琥珀酰化、巴豆酰化和丙二酰化的泛特异性抗体,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alb34k2-1蛋白刺激后不同时相的RAW264.7细胞蛋白质翻译后代谢物修饰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细胞内外的乳酸含量;用2 mg/L ralb34k2-1预处理RAW264.7细胞24 h后、继续培养2 d、再用DENV-2感染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qPCR)检测感染18 h和36 h后的病毒核酸变化,分析ralb34k2-1预处理后对病毒易感性的影响;检测感染前后胞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β-(TGF-β)、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mRNA的相对表达情况,分析ralb34k2-1预处理对细胞免疫状态及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胞内不同的代谢物对蛋白质的修饰程度主要表现为乳酰化修饰>乙酰化修饰>琥珀酰化修饰;在时相上,除琥珀酰修饰外,随时间的延长其余代谢物对蛋白质的修饰有增多的趋势,其中以6 h乳酰化修饰最多;ralb34k2-1刺激对细胞的乳酸产生无明显影响;经ralb34k2-1预处理后胞内DENV-E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高5倍以上,IL-10 mRNA的相对表达在感染前后均保持高水平(6~8倍);在感染前iNOS/Arg比值为3.46±1.59,但受ralb34k2蛋白预处理的细胞在感染后表现iNOS表达下调的趋势。结论蚊唾液ralb34k2蛋白可能通过调控PTM代谢物修饰的方式,改变细胞的免疫状态从而增强登革病毒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蚊唾液蛋白34k2-1 细胞 RAW264.7细胞 蛋白翻译后修饰 2型登革病毒 免疫调控
下载PDF
髋部骨折病人血浆线粒体DNA及组织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关系
18
作者 苏中雷 郭云涛 +3 位作者 刘金峰 王文娟 段元涛 郭新安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病人血浆线粒体DNA(mtDNA)及股外侧肌组织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与术后肌肉萎缩、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病人86例,为髋部骨...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病人血浆线粒体DNA(mtDNA)及股外侧肌组织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与术后肌肉萎缩、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病人86例,为髋部骨折组。同期选择行手术治疗的髋关节炎病人43例作为髋关节炎组。病人均术中留取外侧肌肉组织作为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浆mt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前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术前股外侧肌Ⅰ型、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术前外侧肌肉组织MIP1α、MCP-1蛋白水平。髋部骨折病人术后均有效随访6个月,且在3、6个月时,采用DXA测定全身瘦组织质量(TLM)和健肢瘦组织质量(ULLM)。结果髋部骨折组术前血浆mtDNA水平为(4.12±0.53),高于髋关节炎组的(2.37±0.36),髋部骨折组血清IL-6水平为(34.68±6.14)pg/ml、TNF-α水平为(21.54±4.12)pg/ml,髋关节炎组分别为(12.74±3.06)pg/ml、(10.81±2.71)pg/ml,髋部骨折组外侧肌肉组织Ⅰ型肌纤维为(4321.45±441.36)μm^(2),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为(2384.38±247.11)μm^(2),髋关节炎组分别为(5417.63±553.27)μm^(2)、(3569.24±368.22)μm^(2),髋部骨折组MIP1α蛋白水平为2.34±0.25、MCP-1蛋白水平为2.47±0.28,髋关节炎组分别为1.18±0.15、1.95±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后,预后良好53例,预后不良33例。预后不良组术前血浆mtDNA为4.53±0.52,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87±0.44),预后不良组血清IL-6水平为(35.97±5.32)pg/ml、TNF-α水平为(22.83±4.33)pg/ml,预后良好组分别为(33.51±5.16)pg/ml、(20.74±4.27)pg/ml,预后不良组外侧肌肉组织Ⅰ型肌纤维面积为(4174.26±434.60)μm^(2),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为(2309.56±246.18)μm^(2),预后良好组分别为(4394.42±450.12)μm^(2)、(2430.97±250.72)μm^(2),预后不良组MIP1α蛋白水平为2.47±0.28,MCP-1蛋白水平为1.95±0.23,预后良好组分别为2.26±0.24、1.82±0.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髋关节骨折病人术后6个月TLM和ULLM均小于术后3个月(P<0.05),但术后3、6个月两组TLM和ULL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后发生创伤应激损伤,促使血浆mtDNA水平升高,进而诱导血清IL-6和TNF-α以及MCP-1、MIP1α炎症因子水平增加,加重肌肉萎缩,使得术后髋关节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线粒体DNA 细胞炎症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肌肉萎缩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血清tau蛋白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关系
19
作者 李永华 李萍 +2 位作者 张洪红 王志胜 董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tau蛋白、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 目的探究血清tau蛋白、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白蛋白商值(QAlb)评估患者血脑屏障损伤,将研究组180例患者分为轻度组83例(QAlb 7.5~10)、中度组54例(10<QAlb≤30)、重度度组43例(QAlb>30)。对研究组180例患者展开6个月随访,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119例(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61例(mRS评分3~6分)。检测血清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分析血清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与患者血脑屏障损伤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清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度组、重度组tau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重度组MIP-1α和GFA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血清tau蛋白(r=0.532,P=0.000)、MIP-1α(r=0.487,P=0.001)和GFAP(r=0.571,P=0.000)分别与QAlb呈正相关。血清tau蛋白(r=0.507,P=0.000)、MIP-1α(r=0.425,P=0.004)和GFAP(r=0.533,P=0.000)分别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au蛋白和MIP-1α及GFAP三者联合评估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87~0.897,P=0.000),显著高于三者单一检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与脑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TAU蛋白质类 细胞炎性蛋白质类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对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诊断价值
20
作者 蔡蓉蓉 施平平 顾春燕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60-1165,共6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CXCL16)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诊的150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联合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CXCL16)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诊的150例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分为高危型HPV感染组(n=40)和低危型HPV感染(n=110)。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经阴道镜活检检查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n=100)。对研究组患者均采用HPV-DNA分型试剂盒检测;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MGB1和CXCL1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MIF染色强度。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HMGB1、MIF和CXCL16差异;对比低危型和高危型HPV感染组HMGB1、MIF和CXCL16差异;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HMGB1、MIF和CXCL16联合检测对高危型HPV感染诊断价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HMGB1、MIF和CXCL16与不同HPV感染分型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更高(均P<0.05);与低危型HPV感染组相比,高危型HPV感染组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更高(均P<0.05);ROC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MGB1、MIF和CXCL16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型HPV感染的AUC分别为0.748、0.684、0.791和0.934,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单独检测(Z=2.577、3.152、2.096,均P<0.05);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HMGB1、MIF和CXCL16与不同HPV感染分型存在显著正相关(r=0.615、0.633、0.649均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血清HMGB1、CXCL16水平和MIF阳性细胞占比得分显著高于低危型和对照组,临床检查中应用HMGB1、MIF和CXCL16联合检测可提升高危型HPV感染临床诊断率,为临床提供一种新型检测方法和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分型 感染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细胞转移抑制因子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