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甲胺N-氧化物通过上调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1
作者 肖小菊 丘伟达 +2 位作者 蔡安平 高智平 黎励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60-664,672,共6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甲胺N-氧化物(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通过上调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acrophage-myofibroblast transition,MMT)。方法 本研究通过分离培养骨...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甲胺N-氧化物(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通过上调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acrophage-myofibroblast transition,MMT)。方法 本研究通过分离培养骨髓源性巨噬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TMAO和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对骨髓源性巨噬细胞进行干预处理,将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TMAO 150μmol/L、TMAO 300μmol/L、TMAO 150μmol/L+BAY 11-7082 5μmol/L、TMAO 300μmol/L+BAY 11-7082 5μmol/L,干预24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实验,观察TMAO和BAY 11-7082干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后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术鉴定表达骨髓源性巨噬细胞标记物F4/80+CD11b+双阳性细胞群占90%以上,证明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分离培养成功。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MAO 150μmol/L可明显增加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MAO 300μmol/L可明显增加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NF-κB可明显下调TMAO诱导的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AO可以促进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其机制推测为NF-κB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胺N-氧化物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纤维
下载PDF
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在肾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2
作者 李卓骋 陈羽翔 +6 位作者 高亮 张宇 朱许源 马晓杰 李涛 赵甜甜 蒋鸿涛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3期181-185,共5页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主要病理变化,会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伤。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MT)是肾纤维化疾病进展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该过程与慢性炎症应激环境密切相关,其中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在上述环境中分化为肌成纤...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主要病理变化,会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伤。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MT)是肾纤维化疾病进展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该过程与慢性炎症应激环境密切相关,其中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在上述环境中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从而促进肾纤维化的发展。本文综述MMT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以及当前治疗方案(包括针对特定信号通路的药物治疗和新兴治疗策略),重点探讨TGF-β1/Smad3信号通路、Janus激酶3/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信号通路以及M1和M2型巨噬细胞在MMT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纤维 纤维细胞 M2型细胞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小鼠肺纤维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东 查世乾 +3 位作者 王易轩 潘舟 于文蓁 胡克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MT)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1只小鼠分为7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LPS诱导小鼠早期肺纤维化(LPS-PF)模型组和不同时间点氯磷酸二钠脂质体(CL-LIP)干预组(n=3...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MT)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1只小鼠分为7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LPS诱导小鼠早期肺纤维化(LPS-PF)模型组和不同时间点氯磷酸二钠脂质体(CL-LIP)干预组(n=3)。用HE、Masson染色评估各组肺纤维化程度;用免疫荧光检测MMT过程中CD68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共标记阳性细胞数量。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分为对照(Ctrl)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组(n=3);用RT-qPCR检测各组α-SMA、纤连蛋白(FN)、人I型胶原蛋白(Col1)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间α-SMA以及Smad同源物3(Smad3)、磷酸化的Smad3(p-Smad3)蛋白表达量。结果LPS-PF模型小鼠肺组织第7天Ashcroft评分较对照(Ctrl)组显著增高(P<0.01);但在CL-LIP组中肺纤维化程度较LPS-PF组明显减轻(P<0.05)。肺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发现,CL-LIP组CD68α-SMA共标记阳性细胞数较LPS-PF组对应时间点明显减少(P<0.01)。体外实验中,TGF-β1刺激组48 h、96 h后α-SMA、FN、Col1较对应时间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检测体内、体外实验中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量,发现LPS-PF组(第7天、第10天)和TGF-β1刺激组(48 h和96 h)均较各自对照(Ctrl)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MMT具有促进LPS诱导模型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其转化过程可能经Smad3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纤维细胞转化 肺损伤 纤维
下载PDF
基于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机制及药物干预作用
4
作者 王雪 李均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4期385-391,共7页
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骨髓中募集的巨噬细胞可在损伤的肾脏中直接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MMT)是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在MMT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活化受转化生长因子-β1、Janus激酶3/信号转导及转... 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骨髓中募集的巨噬细胞可在损伤的肾脏中直接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MMT)是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在MMT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活化受转化生长因子-β1、Janus激酶3/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6、Wnt等信号通路调控,阻断这些信号通路可抑制MMT,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在临床及体内外实验中,针对防治肾纤维化的药物干预研究较活跃,其中某些药物的干预作用可能与巨噬细胞及MMT相关。因此,深入研究肾脏MMT的病理机制及药物干预作用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 细胞 细胞-纤维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受体信号通路
下载PDF
TGF-β对膀胱癌组织中巨噬细胞来源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蒲石 沈成全 +4 位作者 胡鼎 赵新钊 秦瑞泽 刘昌学 王永华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探讨TGF-β对膀胱癌组织中巨噬细胞来源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膀胱癌组织中α-SMA^(+)CD68^(+)CAF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率(OS)的关系;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α-SMA^(+)CD68^(+)CAF在... 目的探讨TGF-β对膀胱癌组织中巨噬细胞来源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膀胱癌组织中α-SMA^(+)CD68^(+)CAF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生存率(OS)的关系;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α-SMA^(+)CD68^(+)CA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浸润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GF-β对α-SMA^(+)CD68^(+)CAF体外诱导作用。同时构建膀胱癌小鼠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对膀胱癌小鼠体内α-SMA^(+)CD68^(+)CAF的诱导作用及对CD8^(+)T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膀胱癌组织中α-SMA与CD68的表达呈正相关,且α-SMA^(+)CD68^(+)CAF高表达的患者预后更差(χ^(2)=9.05,P<0.05)。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膀胱癌组织中存在α-SMA^(+)CD68^(+)CAF。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结果显示,TGF-β可显著促进α-SMA^(+)CD68^(+)CAF的生成。膀胱癌小鼠模型体内实验显示,TGF-β可促进膀胱癌组织中α-SMA^(+)CD68^(+)CAF的生成,从而抑制CD8^(+)T细胞的浸润。结论TGF-β可显著促进膀胱癌组织中巨噬细胞来源CAF的生成,从而抑制CD8^(+)T细胞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癌相关纤维细胞 膀胱肿瘤 肿瘤相关细胞 免疫耐受 CD8阳性T淋巴细胞 细胞浸润
下载PDF
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6
作者 叶童 朱微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9-574,共6页
肾脏纤维化是肾组织在持续慢性损伤过程中出现的以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病理性修复现象,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共同途径。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MT)是指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在肾损伤过程中分... 肾脏纤维化是肾组织在持续慢性损伤过程中出现的以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病理性修复现象,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共同途径。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MT)是指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在肾损伤过程中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促进肾脏纤维化的一个过程。本文综述了MMT影响肾脏纤维化的一些证据和机制,以进一步了解MMT及其信号通路,寻找肾脏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极化 细胞纤维细胞转化 信号通路 肾脏纤维
下载PDF
PI3K/Akt/mTOR通路介导巨噬细胞自噬影响矽尘致肺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7
作者 杜悦 黄芳财 +1 位作者 关岚 曾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2-1162,共11页
目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自噬相关主要信号通路之一。自噬在硅沉着病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 目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自噬相关主要信号通路之一。自噬在硅沉着病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是硅沉着病由炎症期进入纤维化期的标志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PI3K/Akt/mTOR通路是否通过介导巨噬细胞自噬影响矽尘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方法:采用100 ng/mL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24 h获得巨噬细胞。以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μg/mL)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SiO_(2))粉尘悬浮液染毒巨噬细胞不同的时间(0、6、12、24、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采用Transwell技术建立巨噬细胞和HFL-1细胞共培养体系,设空白对照组、SiO_(2)组、LY294002组、SC79组、LY294002+SiO_(2)组、SC79+SiO_(2)组。LY294002+SiO_(2)组、SC79+SiO_(2)组分别用LY294002(PI3K抑制剂)、SC79(Akt激活剂)预处理巨噬细胞18 h、24 h,再用SiO_(2)(100μg/mL)粉尘悬浮液染毒巨噬细胞12 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巨噬细胞PI3K、Akt、mTOR、Beclin-1、LC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及HFL-1细胞中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Col 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1,TIMP-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用不同浓度的SiO_(2)粉尘悬浮液染毒巨噬细胞12 h,巨噬细胞的存活率随SiO_(2)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与0μg/mL组比较,100、200、400μg/mL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TNF-α含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用100μg/mL SiO_(2)粉尘悬浮液染毒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的存活率随染毒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与0 h组比较,6、12、24、48 h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均P<0.05),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TNF-α含量均明显增加,Beclin-1和LC3Ⅱ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100μg/mL的SiO_(2)粉尘处理巨噬细胞12 h后LC3的荧光呈点状聚集,且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iO_(2)组HFL-1细胞中Col Ⅲ、FN、α-SMA、MMP-1、TIMP-1的蛋白质表达均上调(均P<0.05);与SiO_(2)组相比,LY294002+SiO_(2)组中巨噬细胞PI3K、Akt、mTOR的蛋白质表达均下调(均P<0.05),LC3Ⅱ和Beclin-1的蛋白质表达均上调(均P<0.05),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TNF-α含量均降低(均P<0.01),HFL-1细胞中Col Ⅲ、FN、α-SMA、MMP-1、TIMP-1的蛋白质表达均下调(均P<0.05);SC79+SiO_(2)组巨噬细胞PI3K、Akt、mTOR的蛋白质表达均上调(均P<0.05),LC3Ⅱ和Beclin-1的蛋白质表达均下调(均P<0.05),细胞上清液中TGF-β1和TNF-α含量均增加(均P<0.01),HFL-1细胞中Col Ⅲ、FN、α-SMA、MMP-1、TIMP-1的蛋白质表达均上调(均P<0.05)。结论:矽尘染毒引起巨噬细胞的PI3K/Akt/mTOR通路抑制、自噬发生及炎症因子分泌增加,进而促进HFL-1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调控PI3K/Akt/mTOR通路可通过影响矽尘对巨噬细胞的自噬诱导及炎症因子分泌,从而调节HFL-1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尘 纤维细胞 纤维细胞 细胞 PI3K/Akt/mTOR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巨噬细胞转分化在肾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
8
作者 杨艳燕 陶涛 罗朋立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0,共6页
肾纤维化是所有进展性慢性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肾移植术后发生肾纤维化会严重影响移植肾功能。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在肾损伤过程中,受局部微环境刺激被募集、激活和极化,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肾组织损伤、... 肾纤维化是所有进展性慢性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肾移植术后发生肾纤维化会严重影响移植肾功能。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和可塑性,在肾损伤过程中,受局部微环境刺激被募集、激活和极化,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肾组织损伤、修复和纤维化的过程。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可以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直接参与肾纤维化形成,这一过程被称为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就巨噬细胞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特点及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肾纤维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细胞 纤维细胞 肾移植 慢性肾病 终末期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 SMAD3
下载PDF
LYVE1+巨噬细胞在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表达变化及对RA-FLS细胞迁移、侵袭、FMT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李骁瀚 王洪星 +3 位作者 王玺龙 赵娜 刘治璞 张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巨噬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迁移、侵袭、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FMT)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45例RA患者及45例骨关节炎(OA... 目的观察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巨噬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迁移、侵袭、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FMT)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45例RA患者及45例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组织LYVE1、CD68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取对数生长期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在培养液中加入LYVE1过表达慢病毒,培养48 h获得表达LYVE1的THP-1细胞,在表达LYVE1的THP-1细胞中加入100 ng/mL的佛波酯(PMA)诱导培养48 h,获得LYVE1+巨噬细胞;另取部分THP-1细胞,仅加入100 ng/mL的PMA诱导培养48 h获得LYVE1-巨噬细胞。取对数生长期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分为LYVE1+巨噬细胞组、LYVE1-巨噬细胞组,分别加入LYVE1+巨噬细胞、LYVE1-巨噬细胞,另将仅含培养基的小室设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取MH7A细胞分为A组、B组,分别加入LYVE1+巨噬细胞、LYVE1-巨噬细胞,将仅含培养基小室设为C组,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取MH7A细胞分为一组、二组,分别加入LYVE1+巨噬细胞、LYVE1-巨噬细胞,将仅含培养基小室设为空白组,培养48 h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H7A细胞FMT相关基因(COL1A1、fibronectin、α-SMA)的mRNA。结果RA与OA患者滑膜组织中LYVE1、CD68表达位置基本重叠;RA与OA患者滑膜组织LYVE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19±0.033、1.000±0.159,二者比较,P<0.05。与LYVE1-巨噬细胞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培养24、48 h时LYVE1+巨噬细胞组细胞划痕愈合比低(P均<0.05);与B组、C组比较,培养24 h时A组细胞穿膜细胞数少(P均<0.05);与二组、空白组比较,培养48 h时一组细胞COL1A1 mRNA、fibronectin mRNA、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少(P均<0.05)。结论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LYVE1+巨噬细胞低表达。LYVE1+巨噬细胞可抑制RA-FLS的迁移、侵袭及F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内皮受体-1 LYVE1+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纤维样滑膜细胞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转化
下载PDF
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东 吴永贵 齐向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7-854,共8页
目的 探讨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正常糖(5.5 mmol/L)及高糖(30.0 mmol/L)分别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48 h,收集上清液提取并鉴定外泌体;观察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 目的 探讨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正常糖(5.5 mmol/L)及高糖(30.0 mmol/L)分别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48 h,收集上清液提取并鉴定外泌体;观察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巨噬细胞是否吞噬PKH67标记的外泌体;通过检测诱导性氮氧化物合酶(iNOS)、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甘露醇受体(CD206)的表达,以确定分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最佳浓度及时间点;激光共聚焦检测CD206与α-SMA、IV型胶原(Col-IV)、纤维连接蛋白(FN)的荧光共表达。qRT-PCR与ELISA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受体-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10、IL-6水平。Western blot测定TGF-β1、Smad3和p-Smad3蛋白表达。结果 上清液离心获取标本后检测到白细胞分化抗原群63(CD63)和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阳性、内质网分子伴侣蛋白(Calnexin)阴性,确认为外泌体并且纯度较高;THP-1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各组外泌体;各组外泌体刺激的最佳浓度为40 mg/L、最佳时间为96 h。高糖外泌体刺激24 h巨噬细胞以M1型为主,96 h则以M2型为主。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组M2型巨噬细胞CD206、α-SMA、Col-IV、FN的荧光表达均增强,TGF-β1、IL-10的表达和分泌水平均上调(均P<0.05),IL-6的表达和分泌则下调(P<0.05),TGF-β1、p-Smad3蛋白表达也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高糖环境下HK2分泌的外泌体能够诱导M2型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其机制可能与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细胞 纤维细胞
下载PDF
二氧化硅对人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小兵 王献华 +2 位作者 曹金玲 朱兰 赵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8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SiO2)参与矽肺纤维化形成的机制。方法收集矽肺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巨噬细胞(AM),在体外以SiO2(50μg/ml)和不加血清的DMEM培养2、6、12、18、24、36 h,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M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然后...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SiO2)参与矽肺纤维化形成的机制。方法收集矽肺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巨噬细胞(AM),在体外以SiO2(50μg/ml)和不加血清的DMEM培养2、6、12、18、24、36 h,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M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然后取培养18 h的AM上清与人肺成纤维细胞(FB)共同孵育6、12、18、24、36、48 h,同法检测FB中TGF-β1水平。结果经SiO2刺激的矽肺患者AM中TGF-β1表达增加(P<0.05);AM上清也可使FB中TGF-β1表达上调,经SiO2刺激的AM上清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SiO2可促进矽肺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为上调AM和FB中TGF-β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肺泡细胞 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天水 官大威 +5 位作者 赵锐 姜述堃 郭兆明 张艳 张振华 吴镝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为今后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病理学机制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机械性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伤后6h、12h、1d、3d、7d、10d、14d及正常对照组... 目的研究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为今后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病理学机制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机械性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伤后6h、12h、1d、3d、7d、10d、14d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结果伤后6h-12h,损伤区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数量达到高峰。伤后1d,损伤区巨噬细胞数量急剧增加,迅速达到高峰,而中性粒细胞数量开始下降。伤后3d,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都显著下降。伤后7d,肌成纤维细胞开始出现。到伤后10d-14d,损伤区主要以肌成纤维细胞为主,偶见巨噬细胞。结论大鼠骨骼肌损伤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呈时间规律性变化,以期为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病理学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损伤 中性粒细胞 细胞 纤维细胞 数量分析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经Rho激酶途径促进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培芬 邱智辉 +4 位作者 张香梅 黎振兴 罗雅玲 赖文岩 孙秀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38-1942,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表型转换的作用,探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rMIF(25~100μg/L)分别作用于MRC-5细胞24 h或48 h,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W... 目的:观察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MI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表型转换的作用,探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rMIF(25~100μg/L)分别作用于MRC-5细胞24 h或48 h,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α-SMA蛋白合成;100μg/LrMIF刺激MRC-5细胞48 h,刺激前0.5 h加入Rho拮抗剂Y27632,RT-PCR法检测α-SMA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表达;100μg/L rMIF分别刺激MRC-5 6 h、12 h、24 h或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p-MYP1)蛋白合成。结果:刺激MRC-5 24 h,不同浓度的rMIF对α-SMAmRNA转录未见显著影响(P>0.05)。刺激MRC-5细胞48 h,rMIF可呈剂量依赖地促进α-SMA mRNA(r=0.697,P<0.01)和蛋白(r=0.957,P<0.01)表达。Y27632预刺激后,显著抑制rMIF100μg/L促进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均P<0.01)。rMIF刺激6 h后,p-MYPT1表达显著增加(P<0.01),12 h达到高峰(P<0.01),24 h开始下降,但24 h和48 h其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rMIF通过Rho信号通路刺激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可能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纤维细胞 纤维细胞 α-平滑动蛋白 RHO相关激酶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人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慧凛 郑法雷 赵班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5-642,共8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化(Epi-thelial-Myofibroblast Transition,EMT)的作用,以及该作用与上皮细胞中锌指蛋白(Snail)基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化(Epi-thelial-Myofibroblast Transition,EMT)的作用,以及该作用与上皮细胞中锌指蛋白(Snail)基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阴性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μg/L)阳性对照组和TGF-β1+RAPA组。TGF-β1+RAPA组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0.1μg/L,1μg/L,10μg/L,100μg/L)与TGF-β1(1μg/L)共同作用,各组作用时间均为48h。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染、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表达,同时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Snail mRNA水平的变化。再选取最大作用浓度的雷帕霉素作用不同时间(12h、24h、48h、72h),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间接免疫荧光双染、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均表明,TGF-β1阳性作用组较阴性对照组HKC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5),而E-cadherin表达则几乎消失,Snail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强(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10μg/L,100μg/L)与TGF-β1共同作用组HKC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E-cadherin表达则有部分恢复,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Snail mRNA表达水平比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雷帕霉素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TGF-β1诱导的HKC细胞Snail mRNA表达。结论应用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研究表明,雷帕霉素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此作用可能与该药诱导的Snail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纤维细胞转化(EMT) 转化生长因子Β-1 雷帕霉素 锌指蛋白Snail
下载PDF
肾小球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肌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臧秀娟 刘梅 +3 位作者 宋莹 郑峰 夏燕萍 王红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肌成纤维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其对肾硬化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2例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为4组,利用肾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α-... 目的:探讨肾小球疾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肌成纤维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其对肾硬化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2例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分为4组,利用肾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α-SMA、胶原Ⅲ(Col-Ⅲ)表达与患者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之间的相关性,根据镜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中的着色深浅程度及分布,用MetuMorph图像处理系统,测出灰度按半定量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有不同的表达,随硬化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显著增加。TGF-β1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球的系膜基质区、新月体中和小管间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间质成纤维细胞胞浆中、间质基质区和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区。α-SMA的表达在MsPGN组最高,而FSGS,SGN肾小球上几乎无α-SMA的表达,在肾间质中α-SMA的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显著增加。肾硬化中TGF-β1表达量与患者Scr和Ccr之间呈正相关,α-SMA、Col-Ⅲ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量与患者Scr和Ccr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在肾硬化形成过程中,TGF-β1是重要的促发因素,肾硬化病变的初期,炎症反应使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活化,分泌TGF-β1增加,TGF-β1进一步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和成纤维细胞等,使表型转化为Myo-FB,Myo-FB合成和释放TGF-β1,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肾硬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细胞 肾小球疾病
下载PDF
烧伤创面渗液预处理的单核-巨噬细胞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16
作者 俞为荣 陈玉林 +2 位作者 葛绳德 刘世康 韦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深Ⅱ度烧伤创面巨噬细胞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创面渗液刺激自血液分离的单核-巨噬细胞,取其培养上清液刺激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用等比例稀释的渗液作对照,以排除渗液本身所含物质调... 目的:观察深Ⅱ度烧伤创面巨噬细胞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创面渗液刺激自血液分离的单核-巨噬细胞,取其培养上清液刺激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用等比例稀释的渗液作对照,以排除渗液本身所含物质调节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用创面渗液处理单核-巨噬细胞后,其培养液均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但晚期创面渗液的作用强度较低。结论:烧伤创面渗液中含有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的物质,使血单核-巨噬细胞活化,产生调节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纤维细胞 增殖 渗液 烧伤
下载PDF
染煤尘肺泡巨噬细胞上清液对成纤维细胞磷酸肌醇的影响
17
作者 李素平 陈艺兰 穆进军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染不同浓度煤尘的肺泡巨噬细胞 (染煤尘 -AM )上清液作用成纤维细胞不同时点对肌醇 - 1,4 -二磷酸 (IP2 )和肌醇 - 1,4 ,5 -三磷酸 (IP3 )信号物质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 ,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 ,... 目的 探讨染不同浓度煤尘的肺泡巨噬细胞 (染煤尘 -AM )上清液作用成纤维细胞不同时点对肌醇 - 1,4 -二磷酸 (IP2 )和肌醇 - 1,4 ,5 -三磷酸 (IP3 )信号物质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 ,用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 ,分别测定染煤尘 -AM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1(IL 1)、前列腺素E2(PGE2 )的含量 ;用Dowex - 1× 8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 ,分析染煤尘 -AM上清液作用于3 H -肌醇标记成纤维细胞后IP2 和IP3 的液闪计数值 (cpm)。 结果 AM培养上清液中IL 1,PGE2 含量随染煤尘浓度的增加而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用这种含细胞因子的染煤尘 -AM上清液作用成纤维细胞 ,在不同的作用时点 ,对IP2 的影响不同 ,在 10 ,2 0s时点 ,上清液中IL 1和PGE2 对IP2 显示有上调作用 ,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IP2 出现了下调现象。对IP3 的影响表现为 ,在不同的作用时点均随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增加IP3 呈现增加趋势。煤尘组与对照组比较 ,在不同的观察时点显示有不同的差异显著性。结论 染煤尘-AM培养上清液中含有高于对照组的IL 1和PGE2 细胞因子 ,用这种上清液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后 ,可影响成纤维细胞中磷酸肌醇信号物质的含量 ,影响程度与细胞因子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肺泡细胞 纤维细胞 磷酸 细胞介素-1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巨噬细胞及其特异性调控在生物材料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墨渊 彭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4085-4092,共8页
背景: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引发的异物反应会导致其表面纤维化形成(又称为植入物纤维化),即生物材料被纤维组织包裹、使其丧失功能性、产生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是组织再生修复领域的一大难题。参与并调控植入物纤维化的关键细胞是巨噬细胞,... 背景: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引发的异物反应会导致其表面纤维化形成(又称为植入物纤维化),即生物材料被纤维组织包裹、使其丧失功能性、产生严重的临床并发症,是组织再生修复领域的一大难题。参与并调控植入物纤维化的关键细胞是巨噬细胞,但巨噬细胞对植入物纤维化进程的影响、机制及抑制纤维化的策略仍然不明确。目的:重点探讨巨噬细胞的极化和分化事件对材料纤维化的影响,包含促纤维化的信号通路,以及基于对巨噬细胞的特异性调控以抑制生物材料纤维化的策略。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Wiley,EBSCOhost,ScienceDirect和Elsevier数据库检索截至2022年的相关文献,以“Macrophages,Biological materials,Fibrosis,Foreign body reaction,Myofibroblasts,Inflammation,Regulation,Surface topology,Mechanical properties,Chemical signals”为英文检索词,最终纳入60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均可能参与生物材料纤维化形成,仅调节巨噬细胞极性的策略并不一定能抑制生物材料纤维化形成。②作为调控巨噬细胞介导生物材料纤维化的关键细胞事件,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过程可以引起α-平滑肌肌动蛋标志物表达,显示该过程对纤维化有直接作用。③在巨噬细胞促纤维化的信号通路方面,分析认为不同表型的巨噬细胞其纤维化信号通路有可能存在差异。④在利用生物材料物理学特性调控巨噬细胞引起的炎症表达方面,主要有两个作用路径:一是从生物材料表面拓扑学的角度看,构建小于100 nm的图案表面,或者强化生物材料表面粗糙程度,有望实现降低巨噬细胞融合或表达炎性因子,减少巨噬细胞引起的纤维化;二是研究者可以更倾向于设计并制备具有较小弹性模量的生物材料,从而降低因植入物对损伤组织的应力传导,减少因巨噬细胞聚集后而引起的炎性因子表达,改善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纤维化程度。⑤在利用化学信号调控巨噬细胞引起的炎症表达方面,主要从巨噬细胞来源炎症因子以及巨噬细胞招募、融合、分化的化学信号等方面实施调控策略;因此,有效利用抑制剂和抗氧化剂通过上述路径,可以对转化生长因子β1、活性氧、核转录因子κB及miRNA-21等实现反向调控,从而减缓因巨噬细胞而引起的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生物材料 纤维 异物反应 纤维细胞 炎症 调控 表面拓扑学 力学性能 化学信号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刺激人角朊细胞表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9
作者 孙晓庆 付小兵 +1 位作者 陈伟 孙同柱 《感染.炎症.修复》 2003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促创面肉芽组织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 FGF-10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于作用后24、48和7,2h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的含量,同...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促创面肉芽组织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 FGF-10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中,于作用后24、48和7,2h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的含量,同时进行细胞计数。结果:当细胞接种密度为2 500细胞/cm^2时,24h 的培养上清中未能检测到 GM-CSF,48h 的上清中125 ng/ml 和500ng/ml FGF-10组 GM-CSF 的浓度及单个细胞的 GM-CSF 的分泌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2h的培养上清中仅500ng/ml FGF-10组 GM-CSF 的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细胞接种密度为5 000细胞/cm^2时,16~500ng/ml 的 FGF-10各组 GM-CSF 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单个细胞的 GM-CSF 分泌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8h 收集的培养上清中,与对照组相比,FGF-10各组的 GM-CSF 均未升高,且48h 各组单个细胞的GM-CSF 分泌量与该培养皿中的细胞总数呈负相关(r=-0.881,P<0.05)。结论:实验结果提示 FGF-10可能通过刺激 GM-CSF 的分泌,从而间接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角朊细胞 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斌 唐福林 +1 位作者 李军 李海龙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 比较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 ,OA)和创伤后手术(post traumatic ,PT)患者滑膜细胞产生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 α(MIP 1α)、MIP 1β和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调节因子 (RANTES)的差异 ,探... 目的 比较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 ,OA)和创伤后手术(post traumatic ,PT)患者滑膜细胞产生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 α(MIP 1α)、MIP 1β和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调节因子 (RANTES)的差异 ,探讨MIP 1α在体外能否诱导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反应。方法 收集RA、OA和PT患者滑膜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滑膜细胞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得滑膜成纤维细胞。滑膜细胞培养上清中MIP 1α、MIP 1β和RANTES检测采用ELISA法。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反应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 )。结果 RA、OA和PT患者的滑膜细胞在体外不能自发产生MIP 1α、MIP 1β和RANTES。用LPS(5 μg/ml)和白介素 1α(rhIL 1α ,5 0U/ml)刺激滑膜细胞后 ,RA患者滑膜细胞可产生较高的MIP 1α和RANTES ,并明显多于OA和PT患者滑膜细胞产生的量 ,而滑膜细胞产生MIP 1β量在 3种类型患者中无明显差异。MIP 1α可诱导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反应 ,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2~ 5 0ng/ml)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RA滑膜细胞在体外产生MIP 1α和RANTES的量明显高于OA和PT患者 ,MIP 1α诱导R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反应。提示MIP 1α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纤维细胞 细胞炎症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增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