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1
作者 刘涛 杨鹏 刘鹏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3455-3458,共4页
目的探究腹部巨淋巴结增生症(CD)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为腹部CD的80例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表现特征。结果8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 目的探究腹部巨淋巴结增生症(CD)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为腹部CD的80例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表现特征。结果8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68例,年龄18~60岁,平均(37.15±3.01)岁;48例(60.00%)肿瘤位于腹膜后腔,16例(20.00%)位于上腹腔内,10例(12.50%)位于肝门与腔静脉之间;6例(7.50%)位于腹盆腔交界区域,平均肿瘤大小为47.5 mm×38.6 mm。本组病例有透明血管型60例,浆细胞型13例,混合型7例;所有患者肿块均边界清晰,形态相对较为规则,其中豌豆形40例,椭圆形32例,多发小结节型8例,3例显示均匀强化,14例伴有钙化。CT平扫结果显示72例患者表现为单发肿块,主要是局灶肿块型;8例患者表现为多发小结节,主要为多发结节型;57例密度均匀,23例密度不均匀,病灶内可见点状、弧形、分支状或放射状钙化影。结论腹部巨淋巴结增生症较为少见,以局灶型CD为主,常见为单发强化肿块,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肿块内可见各类型钙化,有一定影像学特征;发现腹部单发强化肿块应考虑该疾病,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腹部 体层摄影术 CT影像学特征 病理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局限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MS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麦福 丁同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518-519,共2页
目的:分析局限型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CD)的MSCT表现,并对照病理,探讨MSCT对局限型C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限型CD的MSCT表现与病理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本组14例中,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3例。... 目的:分析局限型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CD)的MSCT表现,并对照病理,探讨MSCT对局限型C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限型CD的MSCT表现与病理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本组14例中,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3例。位于纵隔7例,腹膜后4例,盆腔1例,右上颈部1例,左侧腋窝1例。病理类型:透明血管型9例,其中3例呈中等强化,6例明显强化,9例均持续强化;浆细胞型5例,其中2例呈轻度强化,1例中等强化,2例明显强化并持续强化。1例透明血管型病灶中心见多发粗大分支状钙化,向外周呈放射状;1例浆细胞型病灶内见短条状钙化。结论:局限型CD的MSCT表现与病理分型关系密切,透明血管型呈血管样强化、并持续强化较常见,较具有特异性,而浆细胞型少见,强化程度不一;二者均可以出现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病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局限性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段文飞 《中国数字医学》 2018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研究局限性巨淋巴结增生症(LCD)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特点,并对照病理,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8例LCD的MSCT表现与病理结论。结果:18例LCD中,单发病灶17例,多发病灶1例。病理分型... 目的:研究局限性巨淋巴结增生症(LCD)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特点,并对照病理,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8例LCD的MSCT表现与病理结论。结果:18例LCD中,单发病灶17例,多发病灶1例。病理分型:透明血管型17例,浆细胞型1例。CT平扫呈圆形、类圆形或肾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对周围组织结构无浸润。增强扫描透明血管型病灶动脉期显著强化且静脉期持续强化,其中6例病灶周边见粗大迂曲血管影,5例病灶伴钙化;浆细胞型病灶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LCD的CT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透明血管型LCD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而浆细胞型LCD的CT表现无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体层摄影术 病理
下载PDF
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丹燕 朱斌 +1 位作者 祝因苏 田传帅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9期955-959,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LCD)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胸腹部LCD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男3例,女9例,胸、腹部各6例。结果: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11例,浆细胞型1... 目的:探讨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LCD)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胸腹部LCD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男3例,女9例,胸、腹部各6例。结果: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11例,浆细胞型1例。10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胸、腹部各5例,CT平扫示病灶呈等或略低密度,2例密度均匀一致,7例病灶内见裂隙状、小片状非坏死性低密度影,4例病灶内或边缘见簇状、点状、小片状或中央放射状钙化,1例见多发囊变。胸、腹部各有1例伴有纵隔及后腹膜多发小淋巴结,且腹部病例伴有肝脾肿大。另有1例合并副肿瘤性天疱疮;胸部LCD动脉期平均强化幅度90~130HU;腹部LCD动脉期平均强化幅度50~80HU,其中1例静脉期强化程度最高,余腹部病例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胸、腹部各l例,病灶呈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T2抑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结论:LCD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症状,可以提示该病可能,确诊依赖于手术和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
下载PDF
皮肤巨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新功 孙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7-408,共2页
皮肤和皮下巨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症(Rosai-Dorfman病)多见于青少年,临床上表现为双侧颈部淋巴结增大,皮肤出现丘疹、结节,伴发热和白细胞升高。组织病理改变有一定特征性。该病的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关键词 皮肤淋巴结病性窦组织细胞增生 组织病理:鉴别诊断
下载PDF
后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闫明勤 郑凯尔 陈峰 《现代医学》 2002年第6期412-412,共1页
关键词 后纵隔淋巴结增生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巨淋巴结增生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波 杨新法 《医师进修杂志》 2000年第11期16-17,共2页
目的:提高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水平。方法:通过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症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巨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异源性的罕见的淋... 目的:提高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水平。方法:通过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症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巨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异源性的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良性疾病。其组织形态上可分为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两类,前者常表现为纵隔病变,后者好发于肠系膜和腹膜后淋巴结。结论:该病为少见病,病因尚不明确,患者多无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病理 预后 临床分析 治疗
下载PDF
1例颅内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淋巴结病的案例分析
8
作者 张金英 黄银辉 +5 位作者 陈雅芳 林智强 李弥弥 杨美丽 林友榆 蔡若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4期2111-2112,共2页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淋巴结(Rosai-Dorfman)病是一种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因大多发生于淋巴结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发病率低,且25%~43%发生于淋巴结外,如眼眶、皮肤、呼吸道、软组织、颅内、脊柱等.原发于中枢神经系...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淋巴结(Rosai-Dorfman)病是一种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因大多发生于淋巴结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发病率低,且25%~43%发生于淋巴结外,如眼眶、皮肤、呼吸道、软组织、颅内、脊柱等.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Rosai-Dorfman病在该病中所占构成比低于4%,主要表现为幕上累及硬脑膜的实性肿块,术前多误诊为脑膜瘤,发生于脑实质内较为罕见,易误诊为淋巴瘤、脑转移瘤[1].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如人疱疹病毒6、EB 病毒、HIV 等,但尚未证实[2].本研究对1例颅内Rosai-Dorfman病案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淋巴结 中枢神经系统 病理 影像学
下载PDF
胸内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5例
9
作者 金成华 沈韦羽 +3 位作者 田辉 毛争春 潘海彬 柳凯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05-105,共1页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CD)最早由Castle man等于1956年首次正式提出,该病常发生在胸腔内,特别是纵隔区域,属于少见病,临床上极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胸内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LCD)患者的临床表现、病...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CD)最早由Castle man等于1956年首次正式提出,该病常发生在胸腔内,特别是纵隔区域,属于少见病,临床上极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胸内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LCD)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局灶型 胸内 CASTLE 临床表现 治疗效果 病理特点 胸腔内
下载PDF
腹膜后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2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小明 何恢绪 +5 位作者 胡卫列 吕军 聂海波 李清荣 王元利 王鹏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4期2773-2774,共2页
目的:提高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例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病因、分型、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2例均手术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术后... 目的:提高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例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病因、分型、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2例均手术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术后患者症状消失,随访1~2年,肿物无复发。结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误诊率较高,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肿物是治疗局灶性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的有效方法,对于多中心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则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Casdeman氏病 腹膜 血管滤泡 文献分析 病理检查
下载PDF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
11
作者 李伟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5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 淋巴结增生 病理 淋巴 AFH
下载PDF
10例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病理诊断分析
12
作者 苑晓军 宋东明 雷承宝 《吉林医学》 CAS 2004年第12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血管瘤 淋巴组织增生 滤泡 病理诊断 生病 错构瘤 淋巴结增生 特征
下载PDF
腹部局灶型Castleman’s病的CT表现与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艳玲 武淮昌 +1 位作者 张东臣 卫莎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探讨局灶型Castleman’s病(LCD)的CT表现及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LCD的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混合型1例,呈均匀软组织密度,透明血管型7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病灶内含丰富增生的小血管,增强动脉期呈明... 目的探讨局灶型Castleman’s病(LCD)的CT表现及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LCD的CT及病理学资料。结果混合型1例,呈均匀软组织密度,透明血管型7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病灶内含丰富增生的小血管,增强动脉期呈明显高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仍持续中高强化.6例病灶内可见纤维瘢痕,CT上表现为放射状或分支状低密度影,增强延迟期范围逐渐缩小;2例病灶内可见变性血管壁的钙化影,1例病灶内见多发囊变影,增强无强化。5例病灶周围伴多发肿大淋巴结,病理为慢性反应性淋巴结炎。5例病灶周围见增粗血管影环绕。结论腹部LCD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块内组织成分的多样性及其比例的不同是导致肿块CT表现多样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型淋巴结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分析
下载PDF
腹部局灶型Castleman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特征及病理学基础
14
作者 张优仪 李娟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分析腹部局灶型Castleman病的多排螺旋CT(MDCT)表现,结合其病理学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收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局灶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DCT表现特征.结果 7例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小肠系... 目的分析腹部局灶型Castleman病的多排螺旋CT(MDCT)表现,结合其病理学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收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局灶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DCT表现特征.结果 7例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小肠系膜,1例位于左侧肾上腺.术后病理8例为透明血管型,1例为浆细胞型.MDCT平扫所有病灶均为边缘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影;3个病灶内见点状及分支状钙化.增强扫描1例浆细胞型强化不明显;8例透明血管型动脉期均明显强化,其强化程度与同层主动脉基本一致,延迟期表现为持续强化;其中1例中心可见放射状低密度无强化区.结论腹部局灶型Castleman病主要为透明血管型,大多位于腹膜后,MDCT特征多为密度较均匀的孤立性软组织肿块或结节,可有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多数明显强化,少数可见低密度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腹部 病理 MDCT
下载PDF
单中心性Castleman病7例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岩云 林军 +1 位作者 赵健 余莲实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9期1056-1057,共2页
目的探讨单中心性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单中心性CD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临床表现为单一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病理均为透明血管型,表现为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及淋巴窦大部... 目的探讨单中心性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单中心性CD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临床表现为单一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病理均为透明血管型,表现为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及淋巴窦大部分消失,滤泡间小血管增生伴透明变性,且插入滤泡中心内;外套层淋巴细胞层次明显增多并呈同心圆状排列。免疫组化示滤泡内CD21阳性的滤泡树突细胞(FDC)增生,血管内皮细胞CD31、CD34弥漫表达。结论单中心性CD具有典型的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免疫组化特点,但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极易误诊,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颈部Castleman病的CT特征及病理对照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秀华 薛鹏 +3 位作者 肖智博 陈勇 张斯佳 仲继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4-917,共4页
目的总结颈部Castleman病的CT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Castleman病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结果病灶发生于颈动脉鞘区4例,颈后三角区3例,颈根部及锁骨上区2例,腮腺、纵隔及腹股沟区1例,... 目的总结颈部Castleman病的CT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Castleman病患者的CT及病理资料。结果病灶发生于颈动脉鞘区4例,颈后三角区3例,颈根部及锁骨上区2例,腮腺、纵隔及腹股沟区1例,颌下间隙1例。局限型10例,病理类型为透明血管型;弥漫型1例,病理类型浆细胞型。局限型CT平扫8例呈等密度,1例为稍低密度,1例稍高密度,密度均匀,无明显囊变坏死;增强8例动脉期呈不均匀显著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呈均匀高密度;2例动脉期中度强化,静脉期呈等及稍高密度。弥漫型1例平扫为稍低密度,动脉期中度强化,静脉期边缘强化较明显,中心等密度。6例动脉期边缘见血管影。结论颈部不同病理类型Castleman病的CT表现具有差异,局限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平扫多呈均匀等密度,一般无坏死、出血;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可见滋养血管,静脉期持续强化呈均匀高密度,仔细分析其CT征象,能做出正确诊断,弥漫型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 外科
下载PDF
Castleman病的CT表现与相关性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垚青 戴宇萍 徐长青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CT特点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发生于颈部、纵隔、腹部及盆腔,经病理证实为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影像学资料。6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临床上分为局限型(6例)和多中心型(1例)。结果局限型...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CT特点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发生于颈部、纵隔、腹部及盆腔,经病理证实为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影像学资料。6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临床上分为局限型(6例)和多中心型(1例)。结果局限型6例,均为透明血管型,CT平扫表现为单个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1例可见点状及分支状钙化灶,1例肿块内见低密度囊变区,2例病灶周围筋膜增厚;增强后病灶强化程度与大血管相似。病理切片可见淋巴滤泡增生伴大量小血管增生。多中心型1例,为浆细胞型。CT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病理切片见滤泡间浆细胞浸润。结论 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CT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下载PDF
Castleman病的影像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振华 冯国灿 +1 位作者 王伯胤 夏瑞明 《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影像和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Castleman病患者的影像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Castleman病局限性3例,均位于胸部;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CT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增强CT值为128~15...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影像和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Castleman病患者的影像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Castleman病局限性3例,均位于胸部;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CT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增强CT值为128~157Hu,平均140Hu,1例肿块内见条状囊变及分隔。弥漫性3例,均位于腹部多发,其中1例伴双侧锁骨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分型均为浆细胞型,超声检查表现为边缘光整的低回声区,肿块周边及内部见异常血流信号。CT表现为强化较明显的多发软组织肿块,增强CT值为95~103Hu,平均98Hu;1例MRI检查表现为: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肿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强化较明显,呈边缘环状强化。[结论]局限性Castleman病以透明血管型多见,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肿块中心簇状分布的分支状钙化为特征;弥漫性Castleman病以浆细胞型多见,主要表现为多发强化软组织肿块,强化程度低于透明血管型,诊断需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临床
下载PDF
胸内Castleman病临床病理分析(附26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晓洲 高会江 +2 位作者 付晓东 赵子明 刘奎 《齐鲁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胸内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11年间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6例胸内CD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6例胸内CD的临床分型:局限型22例,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大;多中心型4例,主要表现为... 目的探讨胸内Castleman病(CD)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11年间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6例胸内CD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6例胸内CD的临床分型:局限型22例,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大;多中心型4例,主要表现为胸内多部位淋巴结大伴脾大、贫血、清蛋白降低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异常。组织病理分型:透明血管型21例,浆细胞型4例,混合型1例。所有胸内CD病人均行病变完整手术切除,术后随访长期生存。结论胸内CD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最终诊断仍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胸内CD以临床的局限型和组织病理的透明血管型多见。无论局限型或多中心型CD,手术为其治疗首选方式。对于难以完整切除的多中心型CD,可尝试以减瘤手术为主辅以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增生 外科手术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局灶性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CT表现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利强 毛新峰 +1 位作者 陈春强 赵育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是一种少见的以淋巴组织非典型增生为特征的良性疾病,又称为巨淋巴细胞增生症、血管滤泡型淋巴组织增生、血管性淋巴错构瘤等,1956年由Castleman等[1]首先报道。临床上,按病变累及范围不同分为局灶型(loc...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是一种少见的以淋巴组织非典型增生为特征的良性疾病,又称为巨淋巴细胞增生症、血管滤泡型淋巴组织增生、血管性淋巴错构瘤等,1956年由Castleman等[1]首先报道。临床上,按病变累及范围不同分为局灶型(local castleman’s disease,LCD)和多中心型(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MCD)。病理上,按组织学特征分为透明血管型(hyaline-vascular type,HV),浆细胞型(plasma cell type,PC)和兼有二型特征的混合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淋巴结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