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兰州盆地巨獠犀(奇蹄目,犀科)一新种 被引量:10
1
作者 邱占祥 谢骏义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0-267,共18页
本文记述的兰州巨犀新种(Aprotodonlanzhouensissp.nov)是这个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新种以第二下门齿特别粗大、强烈弯曲而区别于哈萨克斯坦的A.aralensis。兰州材料中有与联合部连在一起的下颌支,这使我们第一次确切了解到该属下颌... 本文记述的兰州巨犀新种(Aprotodonlanzhouensissp.nov)是这个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新种以第二下门齿特别粗大、强烈弯曲而区别于哈萨克斯坦的A.aralensis。兰州材料中有与联合部连在一起的下颌支,这使我们第一次确切了解到该属下颌及下颊齿的形态特征。Aprotodon不是Teleoceratinae的成员。它和Symphysorrachis在形态上更为接近。它可能是真犀科中较早分出来的单独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盆地 早中新世 奇蹄目 巨獠犀 新种
下载PDF
临夏盆地早中新世上庄组的巨獠犀门齿化石(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邓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记述了在临夏盆地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兰州巨獠犀(Aprotodon lanzhouensis)的下门齿化石,其特点为非常粗壮并强烈弯曲。新材料的发现使巨獠犀在临夏盆地的延续时代跨越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推测得到完全证实。巨獠犀分布的地质时代和地... 记述了在临夏盆地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兰州巨獠犀(Aprotodon lanzhouensis)的下门齿化石,其特点为非常粗壮并强烈弯曲。新材料的发现使巨獠犀在临夏盆地的延续时代跨越渐新世/中新世界线的推测得到完全证实。巨獠犀分布的地质时代和地理范围与巨犀重合,但巨獠犀的化石地点和个体数量都相当稀少。巨獠犀的下颌形态功能特点指示其生活于晚始新世至早中新世中国西北、南亚和中亚干旱环境地带中镶嵌分布的少量近水环境。巨獠犀在中中新世之前彻底绝灭,其原因可能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也说明临夏盆地早中新世的环境特征与晚渐新世的疏林系统相似,而不同于中中新世的茂密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临夏盆地 中新世 巨獠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