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房型无缝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韦乐强 范俊 《微创医学》 2021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后房型无缝合人工晶状体(IOL)巩膜内固定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矫正无囊膜支持无晶状体眼的新方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该方法的入路方式包括经玻璃体视网膜入路、经巩膜入路、经结膜入路等。目前各种术式均已应用于临床,并且仍在不断改进。
关键词 缝合巩膜固定 人工晶状体 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手术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鑫莹 王婷 刘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1-944,共4页
外伤或先天性疾病导致的晶状体脱位以及白内障手术后囊破裂较大等无法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式植入人工晶状体。本文将介绍多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包括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无缝合... 外伤或先天性疾病导致的晶状体脱位以及白内障手术后囊破裂较大等无法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式植入人工晶状体。本文将介绍多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包括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无缝合巩膜层间人工晶状体襻固定术、生物胶人工晶状体襻巩膜固定术。此外还将对以上术式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膜支撑不足 巩膜缝线固定 缝合巩膜固定 生物胶人工晶状体襻巩膜固定
下载PDF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张力环植入与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军 庞秀琴 +3 位作者 刘毅 宋旭东 王绍莉 何雷 《眼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0,55,共5页
目的比较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中,晶状体超声乳化并囊袋张力环IOL植入术(Phaco+CTR+IOL)与经睫状体扁平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IOL植入、巩膜缝合固定术(PPL+PPV+IOL)两种方法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3年8月至2008... 目的比较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中,晶状体超声乳化并囊袋张力环IOL植入术(Phaco+CTR+IOL)与经睫状体扁平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IOL植入、巩膜缝合固定术(PPL+PPV+IOL)两种方法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82例(146眼)。方法晶状体半脱位不超过120。者行Phaco+CTR+IOL40例(72眼),年龄3。23岁,术后随访3周~26个月。晶状体半脱位超过120。者行PPL+PPV+IOL42例(74眼),年龄4。27岁,术后随访1周~3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矫正视力(转换为LogMAR视力)、IOL脱位发生时间、眼压及并发症情况。主要指标视力、眼压、IOL位置及并发症。结果Phaco+CTR+IOL组术后矫正视力(0.42±0.20),其中34例(59眼,81.9%)术后发生IOL脱位,中位数脱位时间为术后3个月;术后低眼压8例(13眼,18.1%);CTR重固定术后低眼压12例(12眼,20.3%。PPL+PPV+IOL组,术后矫正视力(0.38±0.23);术后低眼压22例(27眼,36.5%);无IOL脱位发生;5眼术后发生IOL夹持,切口渗漏并修补2眼,脉络膜脱离1眼。两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术后低眼压发生率统计比较,Phaco+CTR+IOL组与PPL+PPV+IOL组,P=0.02;Phaco+CTR+IOL组与CTR重固定者,P=0.98;PPL+PPV+IOL组与CTR重固定者,P=0.02。结论Phaco+CTR+IOL及PPL+PPV+IOL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明显改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视力。术后早期,Phaco+CTR+IOL术低眼压发生率低,但CTR—IOL再脱位率高;PPL+PPV+IOL巩膜缝合固定术IOL再脱位率低,但术后低眼压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 囊袋张力环 巩膜缝合固定 IOL脱位
原文传递
缺乏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中两种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卓然 Teguedy Mohamed Bouye +1 位作者 梁坤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30-2136,共7页
目的:在缺少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中,比较后房植入虹膜夹人工晶状体(IOL)与后房睫状沟巩膜缝合固定人工晶状体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缺少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5眼... 目的:在缺少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中,比较后房植入虹膜夹人工晶状体(IOL)与后房睫状沟巩膜缝合固定人工晶状体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缺少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5眼行后房植入虹膜夹IOL,B组35眼行后房睫状沟巩膜缝合固定IO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d,1、3、6mo,1a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CD),并且观察两组IOL的稳定性,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12~14mo。术后3d,A组的UC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而BCVA较术前无差异(P=0.073);B组的UCVA较术前无差异(P=0.097),而BCVA较术前差(P=0.002);两组患者术后1mo UCVA、BCV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分别于术后6、3mo保持稳定。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IOP均维持于正常水平。A组、B组患者术后1a的CECD分别较术前平均降低0.7%、2.3%(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各时间点IOP及CECD的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3mo的全眼散光较角膜散光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两组各有1眼IOL脱位,均经手术复位,其余患者术后随访期间IOL无显著倾斜和偏位;其他术后并发症较轻微,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缺少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患者,后房植入虹膜夹IOL与后房睫状沟巩膜缝合固定IOL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后房植入虹膜夹IOL的操作相对简单,对眼球内组织损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术后视力恢复较快,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夹人工晶状体 虹膜夹人工晶状体后房植入 巩膜缝合固定
下载PDF
巩膜内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滕贺 田芳 张红 《国际眼科纵览》 2020年第2期91-99,共9页
巩膜内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固定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矫正无囊膜支持无晶状体眼的新方法,可有效避免缝合IOL与缝线相关的并发症。巩膜内无缝线后房型IOL固定有多种方法,包括制备巩膜隧道类的采用针或玻璃体视网... 巩膜内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固定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矫正无囊膜支持无晶状体眼的新方法,可有效避免缝合IOL与缝线相关的并发症。巩膜内无缝线后房型IOL固定有多种方法,包括制备巩膜隧道类的采用针或玻璃体视网膜刀进行的无缝线巩膜内固定IOL植入、Yamane法带凸缘巩膜内IOL双针固定技术、经结膜入路法、自闭式巩膜切口固定法;以及制备巩膜瓣类的纤维蛋白胶辅助的巩膜内无缝线IOL固定术、无纤维蛋白胶辅助需缝合的IOL固定术。结果显示巩膜内无缝线后房型IOL固定是一种有效、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术后短期随访效果令人满意。但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病例数有限且随访时间较短,尚需对更多病例进行长期随访以明确其远期效果及安全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巩膜固定 人工晶状体 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