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
1
作者 秦磊 曾键 古洵清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6-26,共1页
目的 :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评价。方法 :对 17例 30只高度近视眼施行后巩膜加固术。结果 :手术前及术后 1年随访发现受术者角膜曲率、眼轴长等资料作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有可能阻止近视眼轴长的进... 目的 :探讨后巩膜加固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评价。方法 :对 17例 30只高度近视眼施行后巩膜加固术。结果 :手术前及术后 1年随访发现受术者角膜曲率、眼轴长等资料作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有可能阻止近视眼轴长的进一步增长 ,是一个安全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
下载PDF
OCT在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劈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高付林 张卯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81-383,共3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一种非损伤性、非接触性、对视网膜细微结构进行横截面扫描的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视网膜不同层次的结构并能对视网膜的细微结构进行客观、定量的测量和分析。黄斑区是视...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一种非损伤性、非接触性、对视网膜细微结构进行横截面扫描的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视网膜不同层次的结构并能对视网膜的细微结构进行客观、定量的测量和分析。黄斑区是视觉最敏感的部位,发生在这一区域的病变,即使很微小,也会对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利用OCT的高分辨性观察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劈裂的特征性表现,对监测高度近视黄斑区的病变有独到的价值,同时能指导临床诊断、预测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 视网膜劈裂
下载PDF
近视性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俞佳依 李梦涵 +4 位作者 贺江南 朱剑锋 邹海东 樊莹 许迅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第6期963-968,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度近视性黄斑区视网膜劈裂(myopic macular retinoschisis, MRS)的临床特征及不同程度MR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上海市成年人高度近视流行病学调查项目中的50岁以上高度近视238例238眼纳入横断面研究。按照MRS的... 目的:探讨老年高度近视性黄斑区视网膜劈裂(myopic macular retinoschisis, MRS)的临床特征及不同程度MR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上海市成年人高度近视流行病学调查项目中的50岁以上高度近视238例238眼纳入横断面研究。按照MRS的程度分为5组:无黄斑劈裂(S0)组、中心凹外劈裂(S1)组、中心凹劈裂(S2)组、中心凹+中心凹外劈裂(S3)组、全黄斑区劈裂(S4)组。S0组设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全面的眼科检查,观察近视萎缩性黄斑病变(atrophic myopic maculopathy, AMM)的分级、黄斑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 ERM)和玻璃体黄斑牵拉(vitreomacular traction, VMT)的状态,基于SS-OCT测量黄斑区不同方位黄斑巩膜高度(macular scleral height, MSH)。结果:238眼中存在MRS的89眼(37.4%),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S组鼻侧、颞侧及下方MS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RM、VMT和A2以上AMM发生率在MRS组中更高(P<0.05)。在S1~S4各组中,S2组眼轴最短(P<0.001),A1以下轻症AMM比例最大(36.4%,P=0.046),与S0组更为接近。结论:长眼轴、黄斑区后巩膜膨出、VMT和严重AMM是MRS形成的危险因素。中心凹劈裂与中心凹外劈裂形成机制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长期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视网膜劈裂 玻璃体黄斑牵引 近视萎缩性病变 巩膜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