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陕西基督教差会及教育事业考略
1
作者 胡艳丽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7-70,共4页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开始来陕,分三路大举进入陕西。出于吸收教徒和传播教务的目的,各个基督教差会在陕西兴办教育事业,包括小学、中学。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对主要的学校作一考证,并揭示这些基督教差会学校对落后闭塞的陕西在近代化过程...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开始来陕,分三路大举进入陕西。出于吸收教徒和传播教务的目的,各个基督教差会在陕西兴办教育事业,包括小学、中学。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对主要的学校作一考证,并揭示这些基督教差会学校对落后闭塞的陕西在近代化过程和改良社会风气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差会 陕西 教育事业 近代化
下载PDF
加拿大差会华西传教史研究文献述评
2
作者 苏德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1-244,共14页
加拿大差会在华西地区传教达60余年,派往该地区的传教士近500人,是西方基督宗教差会来华传教团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学界对该差会的研究尚不成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尚待开展。为了方便学者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对研究文献有一个... 加拿大差会在华西地区传教达60余年,派往该地区的传教士近500人,是西方基督宗教差会来华传教团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学界对该差会的研究尚不成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尚待开展。为了方便学者在开展相关研究时对研究文献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本文拟对该差会华西传教史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内容包括档案、教会历史文献、二手文献及其它文献,文末对这些文献的整理、翻译和利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差会 华西传教史 华西差会 文献述评
原文传递
近代中国基督教运动中的差会与教会关系概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家峰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7,共7页
近代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无法逃避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处理差会和中国教会的关系,本文主要对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教会在这方面的观点以及措施进行考察分析。基督新教入华的第一个百年,传教事业完全在差会和传教士的控制之下,但随着新一代... 近代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无法逃避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处理差会和中国教会的关系,本文主要对来华传教士以及中国教会在这方面的观点以及措施进行考察分析。基督新教入华的第一个百年,传教事业完全在差会和传教士的控制之下,但随着新一代中国教会领袖的成长和传教士“中国教会”意识的增强,到20世纪初期,主张差会向“中国教会”移交财产和治权,从“教会在中国”(ChurchinChina)逐渐过渡到“中国教会”(ChurchofChina),已成为传教士和中国信徒的共同理念。但实行起来并不容易,直到1950年代初,能完全做到自养、自治和自传的教会还是很少一部分。原因有多方面,包括传教士的不愿主动放权以及中国信徒自身能力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会 中国教 本色化
原文传递
清末民国时期加拿大华西差会小学教育与福传事工发展不平衡性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德华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7,共7页
加拿大华西差会的教会小学在清末民国时期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及衰落过程,但这一过程与差会的福传事工发展趋势却并非完全同步,有其自身的特点。差会福传事工的活跃始于义和团失败之后,而教会小学的活跃则始于清末兴新学时期,二者到20... 加拿大华西差会的教会小学在清末民国时期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及衰落过程,但这一过程与差会的福传事工发展趋势却并非完全同步,有其自身的特点。差会福传事工的活跃始于义和团失败之后,而教会小学的活跃则始于清末兴新学时期,二者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均发展到高峰,但之后的福传事工规模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而教会小学却急剧衰落。影响差会福传事工发展的主要是各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而影响教会小学发展的则主要是传教士基于教育事工这一传教工具对宣教事业的“边际效应”来进行博弈取舍的主观因素,本文试图对此进行讨论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褔传事工 小学 加拿大华西差会
原文传递
新教早期译名之争背后的英美竞争——以差会档案为线索的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思清 《国际汉学》 CSSCI 2018年第1期31-42,203,共12页
围绕圣经中"God"的中文译名问题发生于1807—1877年间的争论,被称为新教早期的译名之争。英美两国传教士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方是"上帝派",一方是"神派"。双方互不妥协,最终导致上海译经委员会的... 围绕圣经中"God"的中文译名问题发生于1807—1877年间的争论,被称为新教早期的译名之争。英美两国传教士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方是"上帝派",一方是"神派"。双方互不妥协,最终导致上海译经委员会的决裂。翻译意图与论争意图错位,使得译名之争在取得可贵的学理深度之外,也带有浓厚的意气色彩。差会档案中的相关史料表明,译名之争也是另一种形态的英美竞争。传教士个人的译名主张常与所属阵营刻意保持一致。至于远在母国的差会总部,也是左右"译名之争"走向的看不见的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名之争 差会档案 英美竞争
原文传递
清末民国时期加拿大差会在四川的医疗事业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德华 张贵芳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加拿大差会自1892年入川传教的60余年时间里,一直都十分重视医疗事业,派出了大量的医疗传教士,在四川开展建立诊所、医院、护士学校、医学院以及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医疗事工。近代四川西医是从西方传教士开展的西医活动逐渐... 加拿大差会自1892年入川传教的60余年时间里,一直都十分重视医疗事业,派出了大量的医疗传教士,在四川开展建立诊所、医院、护士学校、医学院以及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医疗事工。近代四川西医是从西方传教士开展的西医活动逐渐开始并展开的。加拿大传教士是最注重医疗事工的一个群体,医疗传教也是在川加拿大差会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他们的西医贡献率占到了所有在川西方传教士群体的三分之二左右。加拿大差会在川开展的这些医疗事工对四川的西医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奠定了四川西医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差会 医疗事业 四川 西医
原文传递
差异化风险及买方市场环境下的审计师行为选择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操纵“会税差”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青青 李一锦 +1 位作者 李亚茹 陈宋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92,共12页
为降低盈余操纵行为被市场或监管机构发现的概率,公司可能会选择承担盈余操纵所产生的税负成本。相应地,在客户主导的审计市场上,审计师可能会因自身承担较低风险而配合客户的纳税型盈余操纵。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 为降低盈余操纵行为被市场或监管机构发现的概率,公司可能会选择承担盈余操纵所产生的税负成本。相应地,在客户主导的审计市场上,审计师可能会因自身承担较低风险而配合客户的纳税型盈余操纵。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异常审计收费及审计意见是否在纳税和非纳税这两种类型的盈余操纵中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客户为操纵盈余纳税和不纳税都降低了公司的盈余持续性,且纳税型盈余操纵可能造成公司未来更大的经营风险,更有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但审计师会通过提高审计收费和发表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应对客户的非纳税型操纵盈余行为,而不太重视更为隐蔽的纳税型操纵盈余,以规避客户的流失,这种现象在透明度低的公司中更可能出现。研究揭示了竞争压力下审计师权衡风险后对客户纳税型盈余操纵的"纵容"行为,有助于监管部门提升对公司中较隐蔽的纳税型盈余操纵及相应审计师行为的关注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操纵 异化风险 买方市场 盈余持续性 审计行为
下载PDF
近代加拿大联合教会女差会在四川的医疗活动及其影响
8
作者 方云军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5-214,共10页
加拿大联合教会女差会自1892年派出第一名女传教士入川传教,到1952年完全撤离为止的61年间,一直极为重视医疗传教,派出了医生护士近30名,在川建立女子医院、诊所、护士培训学校、医学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推动了医疗服务的本土化和医学... 加拿大联合教会女差会自1892年派出第一名女传教士入川传教,到1952年完全撤离为止的61年间,一直极为重视医疗传教,派出了医生护士近30名,在川建立女子医院、诊所、护士培训学校、医学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推动了医疗服务的本土化和医学发展。医疗女传教士不仅为大量女性解除病痛,还通过与当地女性交往和互动,培养本土人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所在地区中国女性的觉醒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联合教 差会 医疗传教 中国女性
原文传递
基督教来华传教士四次全国性大会的概况 被引量:4
9
作者 曹传兰 《济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华基督教新教各差会相互之间是独立封闭的,这不利于他们在中国传教事务的发展。于是,传教士分别于1877年、1890年、1907年和1922年在上海召开了4次全国性的大会,这4次大会都在各自的议期内集中解决了很多问题,加强... 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华基督教新教各差会相互之间是独立封闭的,这不利于他们在中国传教事务的发展。于是,传教士分别于1877年、1890年、1907年和1922年在上海召开了4次全国性的大会,这4次大会都在各自的议期内集中解决了很多问题,加强了在华新教各差会间的联系,同时也加速了西方基督教会势力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渗透,因此这4次会议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新教差会 全国性大
下载PDF
有关《华西教会新闻》出版时间与地点的考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伟 《中华文化论坛》 200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华西教会新闻》是第一份由外国人在四川创办的英文刊物 ,该刊对研究基督教在华西的传教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 ,长期以来它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部分著作在介绍该刊时出现了史实的偏误。本文通过对《华西教会新闻》的解读 ,... 《华西教会新闻》是第一份由外国人在四川创办的英文刊物 ,该刊对研究基督教在华西的传教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 ,长期以来它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部分著作在介绍该刊时出现了史实的偏误。本文通过对《华西教会新闻》的解读 ,考察了该刊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 ,并澄清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教新闻》 华西差会顾问部 出版时间 出版地点
下载PDF
中国耶稣教自立会述评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化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8-67,共10页
中国耶稣教自立会述评张化凡讨论中国基督教自立问题,总要述及中国耶稣教自立会。由于资料原因,其产生、发展、变化、结局尚未见全面描述,其特点及在中国基督教史中的地位尚未见评说,本文拟作一尝试。本文所述“中国耶稣教自立会”... 中国耶稣教自立会述评张化凡讨论中国基督教自立问题,总要述及中国耶稣教自立会。由于资料原因,其产生、发展、变化、结局尚未见全面描述,其特点及在中国基督教史中的地位尚未见评说,本文拟作一尝试。本文所述“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包括初创于上海的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 耶稣教 中国基督教 基督教 国教 三自爱国运动 传教士 基督徒 述评 差会
下载PDF
汉口伦敦会与武昌起义——基于伦敦会档案的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婉盈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81,共10页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大量在华传教士对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相当关注,留下了大量记录。身处首义之地的汉口伦敦会传教士们加入红十字会、组织丧葬队,积极投身于伤兵难民救助活动,对革命前途较为乐观。传教士们出于自身背景、差会立场以及地域...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大量在华传教士对这一重大历史变革相当关注,留下了大量记录。身处首义之地的汉口伦敦会传教士们加入红十字会、组织丧葬队,积极投身于伤兵难民救助活动,对革命前途较为乐观。传教士们出于自身背景、差会立场以及地域差异等原因,对这场革命运动的认知自起义之初就有所不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与信息传播,武汉之外传教士的态度也随之转变。伦敦会档案为还原辛亥革命的多维面相提供了相关史料,对扩展辛亥革命研究、了解地方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伦敦 传教士 辛亥革命 差会档案
下载PDF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among Chinese older adult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13
作者 Yebo Yu Hewei Min +3 位作者 Wei Pan Ping Chen Xuxi Zhang Xinying S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4年第4期465-472,I0002,共9页
Objective:Network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the Chinese older population,and the differences in network structur... Objective:Network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the Chinese older population,and the differences in network structures among different genders,age groups,and urban-rural residency would be compared.Methods:Based on the 2018 wave of the 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12,043 people aged 65 to 105 were included.The 10-item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CESD)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10 type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were collected,including housework,tai-chi,square dancing,visit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friends,garden work,reading newspapers or books,raising domestic animals,playing cards or mahjong,watching TV or listening to radio,and organized social activities.R 4.2.1 software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network model and calculate strength and bridge strength.Results:21.60%(2,601/12,043)of the participants had depressive symptoms.The total social participation score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fter adjusting for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The network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showed that“D9(Inability to get going)”and“S9(Watching TV and/or listening to the radio)”had the highest strength withi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communities,respectively,and“S1(Housework)”,“S9(Watching TV and/or listening to the radio)”,and“D5(Hopelessness)”were the most prominent bridging nodes between the two communities.Most edges linking the two communities were negative.“S5(Graden work)-D5(Hopelessness)”and“S6(Reading newspapers/books)-D4(Everything was an effort)”were the top 2 strongest negative edges.Older females had significantly denser network structures than older males.Compared to older people aged 65e80,the age group 81e105 showed higher network global strength.Conclusions:This study provides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Except for doing housework,other social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 were found to be protective for depression levels.Different nursing strategi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and alleviate depressive symptoms for different genders and older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ve symptoms Network analysis Older adults Sex characteristics Social participation
下载PDF
只有“三自”是中国基督教正确的办教方向和原则——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举行记者招待会
14
《天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9-20,共2页
为庆祝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50周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今天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与会基督教负责人指出,总结50年来的经验,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三自”——“自治、自养、自传”才是中国基督教正... 为庆祝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50周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今天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与会基督教负责人指出,总结50年来的经验,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三自”——“自治、自养、自传”才是中国基督教正确的办教方向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督教 三自爱国运动 行记 委员 天主教 西方传教士 洋教 帝国主义侵略 差会 传教运动
下载PDF
没有三自,就没有中国教会的今天 ——热烈庆祝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五十周年
15
作者 罗冠宗 《天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5,共2页
在热烈庆祝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50周年的时候,我们怀着向神感恩的心情回顾三自运动50年来的历程,深深感到,吴耀宗先生等基督教前辈发起和开创的、在丁光训主教带领下继续推进的三自爱国运动,其功劳和成绩是十分巨大的,它为基督教在... 在热烈庆祝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50周年的时候,我们怀着向神感恩的心情回顾三自运动50年来的历程,深深感到,吴耀宗先生等基督教前辈发起和开创的、在丁光训主教带领下继续推进的三自爱国运动,其功劳和成绩是十分巨大的,它为基督教在新中国开辟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并对世界基督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自运动50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是: 一、三自运动最重大的功绩,就是使在外国差会控制下为帝国主义侵略服务的基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教 三自爱国运动 三自运动 中国基督教 基督教产生 五十周年 独立自主 差会 信徒 “四个必须”
下载PDF
三自从来是为了办好教会
16
作者 罗冠宗 《天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7,共2页
感谢主,在五十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中,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一批基督教领导人,发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
关键词 三自运动 神学思想建设 中国基督教 国教 帝国主义 主义社 三自爱国运动 相适应 信徒 差会
下载PDF
德文档案中的中国留德第一人
17
作者 杜卫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共3页
中国人留学德国这一进程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的,留德的中国人出于不同的机缘、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遥远的德意志,在德意志的语言和学术训练使他们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当然使者和体验者。在中国人留学德国史这一研究领域,一直需要确... 中国人留学德国这一进程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进行的,留德的中国人出于不同的机缘、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遥远的德意志,在德意志的语言和学术训练使他们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当然使者和体验者。在中国人留学德国史这一研究领域,一直需要确切的历史档案材料。本文利用德文档案和已公开出版的德语出版物,对中国留学德国先行者的足迹进行了一次重现;依据目前的材料补充论证了中国留学德意志的第一人应该是广东人陈观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留德 陈观海 巴陵 巴冕差会
下载PDF
宁波崇信义塾史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力 马先红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7-63,共7页
崇信义塾是近代西方新教差会在中国创办的最早一批新式学校之一,同时也是民国时期著名基督教大学——之江大学的前身。该学校自1845年由美国长老会宁波差会初创,至1867年迁杭,更名育英义塾,发展到后来的育英书院,乃至最后升格为之江大... 崇信义塾是近代西方新教差会在中国创办的最早一批新式学校之一,同时也是民国时期著名基督教大学——之江大学的前身。该学校自1845年由美国长老会宁波差会初创,至1867年迁杭,更名育英义塾,发展到后来的育英书院,乃至最后升格为之江大学。其办学形态经历了从小学程度、中学程度直至大学程度的进化转变,实可作为基督教教育在华嬗变发展的生动诠释。此外,崇信义塾办学的诸多方面,如招生、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日常运行、经费收支等,都在当时的差会学校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可以说,崇信义塾的办学历史,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基督教教育史的发展脉络上,还是差会学校早期本土化进程中都具有典型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信义塾 之江大学 宁波差会
下载PDF
论十九世纪新教传教运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龙秀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6-93,共8页
如何评价新教传教运动及传教士的行为,国内外史学界历来争论不休。国外学者多是颂誉,强调其积极影响,认为新教运动给殖民地带去了近代西方文明,传教士是文明的传播者;国内学者则大多强调其侵略性一面,视传教为“殖民扩张的工具”... 如何评价新教传教运动及传教士的行为,国内外史学界历来争论不休。国外学者多是颂誉,强调其积极影响,认为新教运动给殖民地带去了近代西方文明,传教士是文明的传播者;国内学者则大多强调其侵略性一面,视传教为“殖民扩张的工具”,传教士为“文化侵略者”。两种评价皆失之偏颇,其原因是未对新教运动的性质作全面认识。新教运动的特点表明它是一场民间的自发性行为,并不代表任何政府意图。但由于它发生在殖民扩张的大背景下,故又具有强制输出文化的特征。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能够得到一定程度扩张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 传教运动 差会 文化冲突
下载PDF
方家旧信话当年:豫北的加拿大传教士
20
作者 刘静 《天禄论丛》 2016年第1期98-113,共16页
本文通过对方家书信的初步研究,展示方修世与夫人方李梅喜以及加拿大传教士在中国的真实经历.文章着重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方家在中国的坚守和自我牺牲,以及方氏夫妇与中国人民同生死、共患难的事迹.文章同时也提及他们回到加拿大后为中... 本文通过对方家书信的初步研究,展示方修世与夫人方李梅喜以及加拿大传教士在中国的真实经历.文章着重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方家在中国的坚守和自我牺牲,以及方氏夫妇与中国人民同生死、共患难的事迹.文章同时也提及他们回到加拿大后为中国的倾心付出以及唯一健在的女儿方乐意与河南故乡的不解之缘.笔者希望这一段历史和以方家为代表的传教士不会被淡忘,更希望其身后的档案资料能被收藏并服务于学者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修世牧师 方李梅喜 方乐意 加拿大长老豫北差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