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20GHz四通道差分传输CQFN外壳
1
作者 刘林杰 郝跃 +1 位作者 杨振涛 余希猛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3-778,共6页
基于高温共烧陶瓷(HTCC)技术,设计了一款适用于四通道差分信号并行传输的高密度陶瓷四边无引线扁平(CQFN)外壳。差分传输的垂直结构采用侧面城堡结构和金属化过孔相结合的设计,该结构可以在保证差分信号传输质量的同时,兼顾外壳的板级... 基于高温共烧陶瓷(HTCC)技术,设计了一款适用于四通道差分信号并行传输的高密度陶瓷四边无引线扁平(CQFN)外壳。差分传输的垂直结构采用侧面城堡结构和金属化过孔相结合的设计,该结构可以在保证差分信号传输质量的同时,兼顾外壳的板级安装可靠性,同时在该结构基础上对金属化过孔直径以及多通道并行结构进行仿真和优化。测试结果表明,在DC~20 GHz频段,该CQFN外壳的单通道差分传输结构的回波损耗≤-10.00 dB,插入损耗优于-1.50 dB,验证了该外壳可以有效地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信号传输验证,结果表明四通道差分传输结构可支持20 GHz信号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四边无引线扁平(CQFN)外壳 差分传输结构 垂直互连 高密度 信号完整性
下载PDF
一种基于倒装芯片的超宽带BGA封装差分传输结构
2
作者 杨振涛 余希猛 +4 位作者 张俊 段强 杨德明 白宇鹏 刘林杰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随着高速数字电路和射频微波电路对时钟频率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差分传输结构因其优良的噪声抑制和抗干扰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提出了一种基于倒装芯片的超宽带球栅阵列(BGA)封装差分传输结构。整体传输结构包括采用陶瓷材料制... 随着高速数字电路和射频微波电路对时钟频率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差分传输结构因其优良的噪声抑制和抗干扰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提出了一种基于倒装芯片的超宽带球栅阵列(BGA)封装差分传输结构。整体传输结构包括采用陶瓷材料制作的倒装芯片用基板、BGA封装焊球和印制电路板(PCB)。主要分析了差分垂直传输结构的尺寸参数对阻抗和截止频率的影响,并利用阶梯过孔减小阻抗不连续性。整体结构的传输性能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的散射参数来表征。测试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DC~60 GHz频段,差分传输结构的回波损耗≤-15 dB,插入损耗优于-1 dB,为超宽带倒装芯片的封装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板 倒装芯片 球栅阵列(BGA)封装差分传输结构 垂直互连 高次模 信号完整性
下载PDF
基于差分传输的多机通信可靠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马维华 陶国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借助于差分传输的RS 4 85总线 ,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可方便地构成多机系统 ,可同时并行进行数据采集。然而 ,随着多机系统的应用 ,数据通信可靠性成为整个应用系统的关键。全面提出了提高多机系统通信可靠性的若干硬件和软... 借助于差分传输的RS 4 85总线 ,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可方便地构成多机系统 ,可同时并行进行数据采集。然而 ,随着多机系统的应用 ,数据通信可靠性成为整个应用系统的关键。全面提出了提高多机系统通信可靠性的若干硬件和软件措施。这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表明 ,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传输 多机通信 可靠性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处理 RS-485总线 数据通信
下载PDF
双同轴电缆差分传输方式对干扰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锦 刘小龙 李鹏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5-219,共5页
传输线对信号的无失真传输是超宽带测量系统准确获得待测波形和量值的前提之一。基于带宽、功率容量、损耗、屏蔽性能、尺寸等诸多因素,在超宽带测量系统中经常选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线。指出采用单根同轴电缆传输信号时会引入干扰,分析... 传输线对信号的无失真传输是超宽带测量系统准确获得待测波形和量值的前提之一。基于带宽、功率容量、损耗、屏蔽性能、尺寸等诸多因素,在超宽带测量系统中经常选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线。指出采用单根同轴电缆传输信号时会引入干扰,分析了干扰形成的原因,通过数值模拟确认了干扰的存在和危害;提出采用两根共地同轴电缆共同传输信号并进行差分处理,可以有效消除传输线引入的干扰,分析了干扰消除的过程和原理,将原数值模拟模型中的单同轴电缆替换为双同轴电缆进行仿真计算,对比验证了双同轴电缆差分传输方式对干扰的有效抑制作用;对双同轴电缆差分传输结构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单根同轴电缆会引入较大的干扰信号,通过两根同轴电缆的共地连接、差分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干扰,达到高保真传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 双同轴电缆 差分传输 保真传输 干扰抑制
下载PDF
高速差分传输线的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巩稼民 侯斌 杨祎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41-46,共6页
针对高速印制电路板设计中存在的差分线反射问题,设计一种参数设计完全对称与传统端接相结合的差分传输线拓扑结构。依据差分线理论,得到差分线的设计参数,量化分析了主芯片TI8168与内存芯片DDR3互连中时钟信号差分传输的端接方法和端... 针对高速印制电路板设计中存在的差分线反射问题,设计一种参数设计完全对称与传统端接相结合的差分传输线拓扑结构。依据差分线理论,得到差分线的设计参数,量化分析了主芯片TI8168与内存芯片DDR3互连中时钟信号差分传输的端接方法和端接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可抑制差分信号的反射和差分信号引起的共模信号的反射,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传输线 信号完整性 反射 端接
下载PDF
线形结构对差分传输线信号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侯莹莹 胥佳 《电子测试》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在高速PCB设计中,随着电路传输速率的增长,差分信号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布板中。在实际走线中,由于线形结构的不一致,使得差分信号之间产生了相位差,从而产生了共模噪声并增加其辐射发射。为了减小差分传输线的共模噪声对信号完整性的不... 在高速PCB设计中,随着电路传输速率的增长,差分信号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布板中。在实际走线中,由于线形结构的不一致,使得差分信号之间产生了相位差,从而产生了共模噪声并增加其辐射发射。为了减小差分传输线的共模噪声对信号完整性的不利影响,文中分别讨论了直角、斜接、圆角和45°角4种不同的差分传输线拐角线形,在HFSS中建立了三维物理模型,利用S参数分析了它们的共模噪声,得出了45°拐角为布线最优选择。并提出了减小其共模噪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完整性 差分传输线 共模噪声 阻抗不连续 S参数
下载PDF
基于差分传输的千兆加速网关
7
作者 罗勇军 李建华 +4 位作者 罗飞 姚玲玲 洪亚东 林木林 胡海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6期120-124,150,共6页
在内容分发网络中,减少节点之间数据传输,实现带宽节省,一直是通信加速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该问题,结合差分传输思想,即只传输在通信中变动的部分数据,设计了一个基于差分传输的高速透明加速网关。该网关采用基于netmap在网络层对... 在内容分发网络中,减少节点之间数据传输,实现带宽节省,一直是通信加速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该问题,结合差分传输思想,即只传输在通信中变动的部分数据,设计了一个基于差分传输的高速透明加速网关。该网关采用基于netmap在网络层对网卡进行链路数据直接捕获,并基于嵌入式数据库进行高速大数据处理,可支持千万级数据包的快速数据查询与更新。同时,网关的数据处理只在网络层上进行,在不影响原有的网络服务程序基础上实现了透明传输。实例测试表明,根据该方案实现的加速网关,能够实现千兆网卡的线速收发,部署方便,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能达到很高的流量压缩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传输 加速网关 透明传输 链路捕获 嵌入式数据库
下载PDF
弯曲不连续的差分传输线 被引量:1
8
作者 经纬 闫美云 《电子质量》 2007年第6期66-69,共4页
随着电路传输速率的增长,差分信号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布板中。但是由于传输线的弯曲不一致,使得差分信号之间产生了相位差,从而产生了共模噪声。本文讨论了四种不同的差分拓扑结构,分别利用集总参数和S参数分析了它们的共模噪声,并提出... 随着电路传输速率的增长,差分信号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布板中。但是由于传输线的弯曲不一致,使得差分信号之间产生了相位差,从而产生了共模噪声。本文讨论了四种不同的差分拓扑结构,分别利用集总参数和S参数分析了它们的共模噪声,并提出了利用补偿电容减小共模噪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传输线 信号完整性 弯曲不连续 S参数 集总参数
下载PDF
不同差分传输线线形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经纬 《印制电路信息》 2007年第9期37-41,共5页
因为低辐射和对共模噪声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差分信号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传输线的线形不一致,使得差分信号之间产生了相位差,从而产生了共模噪声并增加其辐射发射。文中讨论了四种不同的差分线线形,利用S参数分析了它们的共... 因为低辐射和对共模噪声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差分信号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传输线的线形不一致,使得差分信号之间产生了相位差,从而产生了共模噪声并增加其辐射发射。文中讨论了四种不同的差分线线形,利用S参数分析了它们的共模噪声,并提出了两种减小共模噪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传输线 信号完整性 阻抗不连续 S参数
下载PDF
基于差分传输管预充电逻辑的功耗恒定性电路改进设计
10
作者 姚茂群 李聪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34-1840,共7页
通过分析差分传输管预充电逻辑(DP2L)的电路结构,发现该电路还无法达到完全的功耗恒定特性,仍然存在被功耗攻击的风险。针对该问题,该文对DP2L的电路结构进行改进,并用Hspice对改进前后的电路进行模拟仿真测试。实验表明:改进后的DP2L... 通过分析差分传输管预充电逻辑(DP2L)的电路结构,发现该电路还无法达到完全的功耗恒定特性,仍然存在被功耗攻击的风险。针对该问题,该文对DP2L的电路结构进行改进,并用Hspice对改进前后的电路进行模拟仿真测试。实验表明:改进后的DP2L电路结构具有更好的功耗恒定特性,更能满足该逻辑电路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耗攻击 功耗恒定 双轨预充电逻辑 差分传输管预充电逻辑
下载PDF
使用防护布线减小差分传输线间的高频串扰噪声
11
作者 侯莹莹 胥佳 《印制电路信息》 2009年第5期20-22,60,共4页
随着高速电路的不断发展,差分传输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低辐射和较好的抗共模噪声能力。但是传统的差分线结构不能有效的降低邻近差分对之间的串扰噪声,这将影响到高速系统的信号完整性。文章针对使用防护布线的方法,讨论... 随着高速电路的不断发展,差分传输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低辐射和较好的抗共模噪声能力。但是传统的差分线结构不能有效的降低邻近差分对之间的串扰噪声,这将影响到高速系统的信号完整性。文章针对使用防护布线的方法,讨论了三种不同结构的防护布线,在全波电磁仿真软件HFSS中建立了三维物理模型,利用混模S参数分析了它们对于减小串扰噪声的作用,从场的角度对比了它们的电磁屏蔽效果,并对如何使用防护布线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传输线 防护布线 高频串扰 信号完整性 混模S参数
下载PDF
不同拐角差分传输线结构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焦雨晨 车晴 逯贵祯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364-366,共3页
随着PCB设计中信号传输速度的增加,差分信号传输方式被更多的应用到实际布线中。但由于拐角处的差分线长度不一致,使得差分信号之间产生了相位差,从而造成共模噪声的出现影响了信号的完整性。本文对四种不同拐角的差分传输线结构进行了... 随着PCB设计中信号传输速度的增加,差分信号传输方式被更多的应用到实际布线中。但由于拐角处的差分线长度不一致,使得差分信号之间产生了相位差,从而造成共模噪声的出现影响了信号的完整性。本文对四种不同拐角的差分传输线结构进行了S参数仿真,通过分析他们的共模噪声,得出了较小的拐角模型能抑制共模噪声的产生。并提出了有效减小共模噪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完整性 差分传输线 S参数 共模噪声
下载PDF
微带耦合差分传输线远端噪声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世龙 李文兴 +1 位作者 杜志雄 韩东方 《价值工程》 2015年第4期65-66,共2页
为了研究奇模传播速度与偶模传播速度对微带耦合差分传输线远端噪声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论证奇模传播速度与偶模传播速度的不同步是产生微带耦合差分传输线远端噪声的根本原因。利用Mentor Graphics公司的Hyper Lynx传输线仿真软件建立... 为了研究奇模传播速度与偶模传播速度对微带耦合差分传输线远端噪声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论证奇模传播速度与偶模传播速度的不同步是产生微带耦合差分传输线远端噪声的根本原因。利用Mentor Graphics公司的Hyper Lynx传输线仿真软件建立模型。通过修改微带传输线的长度,修改IBIS模型的上升下降时间来分析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的时延差与频率对微带传输线远端噪声的影响。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提出微带耦合差分传输线的远端噪声可以看做延迟的共模信号分量与差分信号分量的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线 差分传输线 信号完整性 奇模偶模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超宽带差分传输参考接收机
14
作者 艾桂霞 肖九思 +1 位作者 钱慧 余轮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42-14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超宽带(UWB)差分传输参考(DTR)接收机,通过在DTR接收机前加一个信道缩短均衡器,有效地减少等效信道长度,消除符号间干扰。在UWB信道模型中,对改进的DTR接收机的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系统仿真参数条件下...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超宽带(UWB)差分传输参考(DTR)接收机,通过在DTR接收机前加一个信道缩短均衡器,有效地减少等效信道长度,消除符号间干扰。在UWB信道模型中,对改进的DTR接收机的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系统仿真参数条件下,改进的DTR接收机明显优于传统的DTR接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信道缩短均衡器 符号间干扰 差分传输参考接收机
下载PDF
差分传输的基础知识(下)
15
作者 陈乃塘 《电子测试(新电子)》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差分数据传输需要考虑差分信号的特性阻抗在传输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本篇将从特性阻抗这一基本概念出发,论述不同终端方式的验证及这些终端方式在差分传输中的应用,并对不同元器件构成的终端对差分传输中的通道串扰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差分传输 差分信号 特性阻抗 终端方式 通道串扰
下载PDF
低电压差分传输信号(LVDS)接口芯片研发成功
16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6年第4期16-16,共1页
山东芯元微电子有限公司(滨州)2006年7月7日宣布,其低电压差分传输信号(LVDS)接口芯片研发成功。经山东省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芯片采用0.18um标准CMOS工艺和创新电路设计,具有摆幅小、功耗低、内核面积小... 山东芯元微电子有限公司(滨州)2006年7月7日宣布,其低电压差分传输信号(LVDS)接口芯片研发成功。经山东省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芯片采用0.18um标准CMOS工艺和创新电路设计,具有摆幅小、功耗低、内核面积小的优点,性能指标达到IEEE Std 1596.3—1996标准的相关要求,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建议尽快推进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口芯片 低电压差分传输信号 CMOS工艺 产业化进程
下载PDF
差分传输的基础知识(上)
17
作者 陈乃塘 《电子测试(新电子)》 2005年第3期40-43,共4页
USB 接口、PCI Express、Serial ATA 等串行总线,都采用了差分式(Differential)的数据传输方式,即将 D+与 D-信号线的电压差作为逻辑"1"与逻辑"0"的方式,在高速传输时则多使用 DualSimplex 模式。本文将开宗明义介... USB 接口、PCI Express、Serial ATA 等串行总线,都采用了差分式(Differential)的数据传输方式,即将 D+与 D-信号线的电压差作为逻辑"1"与逻辑"0"的方式,在高速传输时则多使用 DualSimplex 模式。本文将开宗明义介绍差分传输的基本原理,以进一步了解其应用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传输 基础知识 EXPRESS SERIAL 数据传输方式 USB接口 串行总线 Dual 高速传输 基本原理 PCI ATA 差分 电压差 信号线 逻辑
下载PDF
传输线耦合下的差分对共模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丁同浩 李玉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5-1492,共8页
基于差分信号奇模和偶模特性,分析和研究了传输线耦合对差分传输线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传输线间的边缘场耦合,差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时延均发生改变,从而引发阻抗不连续和信号错位,并最终导致共模噪声和EMI等信号完整性问题。传输... 基于差分信号奇模和偶模特性,分析和研究了传输线耦合对差分传输线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传输线间的边缘场耦合,差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时延均发生改变,从而引发阻抗不连续和信号错位,并最终导致共模噪声和EMI等信号完整性问题。传输线与差分传输线的耦合距离越小,耦合电容的不对称性就越大,引发的共模噪声也就越大。最后通过频域和时域实验验证了共模特性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传输线与差分传输线间的两倍线宽间距将有效减小传输线与差分传输线耦合的差异,从而降低共模噪声和阻抗不连续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模 偶模 差分传输线 共模噪声
下载PDF
快衰落信道中的分布式差分空时编码传输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磊 陈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82,共6页
针对分布式差分空时编码(DDSTC)在时间选择性快衰落信道中出现误码率平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减小信号帧长的DDSTC传输方案(RFL-DDSTC)来抵抗快衰落信道的影响.该方案在中继节点处通过采用T个正交向量,将DDSTC在T个符号周期内的... 针对分布式差分空时编码(DDSTC)在时间选择性快衰落信道中出现误码率平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减小信号帧长的DDSTC传输方案(RFL-DDSTC)来抵抗快衰落信道的影响.该方案在中继节点处通过采用T个正交向量,将DDSTC在T个符号周期内的信号合并到1个符号周期内进行转发,使得DDSTC信号变为具有单位帧长的短信号.在目的节点,再对合并后的RFL-DDSTC信号用T个正交向量进行解调,即可还原出原始的DDSTC信号.该方案由于大大缩短了DDSTC信号的帧长,因而可以有效减小信道快衰落带来的不利影响,显著地降低了DDSTC性能曲线中的平台.仿真结果表明,在发射功率为30dB时,RFL-DDSTC方案可将DDSTC的误码率平台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中继网络 协作分集 差分传输 快衰落信道
下载PDF
一种差分传输参考直扩超宽带系统的实现方案 被引量:3
20
作者 康荣宗 刘洛琨 +1 位作者 张剑 汪涛 《通信技术》 2007年第12期4-6,共3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差分传输参考直扩超宽带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接收信号的前一个码元作为本地参考信号,解差分恢复出扩频序列,然后通过数字匹配滤波器完成PN码的相关匹配来实现同步捕获,而后采用类似方法解调实现信息恢复。通过对... 文中提出了一种差分传输参考直扩超宽带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接收信号的前一个码元作为本地参考信号,解差分恢复出扩频序列,然后通过数字匹配滤波器完成PN码的相关匹配来实现同步捕获,而后采用类似方法解调实现信息恢复。通过对系统的同步性能及其误码率性能进行分析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可以实现快速的同步捕获,并且具有复杂度低、占用资源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通信系统 同步捕获 差分传输参考 直接序列扩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